試驗一簡支梁張拉試驗_第1頁
試驗一簡支梁張拉試驗_第2頁
試驗一簡支梁張拉試驗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一簡支梁張拉試驗一、實驗目的1測試簡支梁在不同張拉等級下測試截面應變和撓度變化情 況。2. 認真觀察簡支梁在不同張拉力作用下的各個階段的現(xiàn)象, 畫出應變簡圖。3. 了解用靜態(tài)測試儀測量應變的方法。二、實驗設備1. 一個千斤頂2. 五個千分表3. 靜態(tài)電阻應變測試儀三、試件及實驗裝備1試件的模型圖一30020Z02試件在自重應力作用下的彎矩圖及中間截面應力圖圖二M(x)3.安裝好試驗模型梁圖三300N千分表1千分表2千分表3千分表4 千分表54. 試件張拉時的彎矩圖圖四-Neq82 - NeM(x)四、實驗原理1.測應變片張拉力梁發(fā)生純彎曲變形時,橫截面上正應力。在理論上沿梁的截面高 度y成

2、斜直線規(guī)律變化,其計算公式為:Iz式中,M為梁橫截面上的彎矩,Iz為梁橫截面對中性軸z軸的慣性如今,先給簡支梁施加一個預應力,此時,其計算公式為:2N Ney q x ycr = +A Iz 2Iz式中,N為施加的張拉力,A為試件截面面積,e為張拉力偏離橫軸 的距離,Iz為橫截面的慣性矩,q為梁自重產(chǎn)生的分布力。加載之前,在梁發(fā)生純彎曲變形的兩個側(cè)面,沿梁的橫截面高度, 每隔導刻劃平行線,其中1 1、55分別位于梁的上下邊緣,3 3 位于中性層處,22、44分別位于中性層以上或以下而與中性層 距離相等,如圖三所示。這些線段表示梁的縱向纖維,假設沿這些線段貼上電阻應變片,梁 發(fā)生純彎曲時,這些線

3、段的長度將會發(fā)生改變,貼在其上的電阻應變 片的長度隨之發(fā)生改變而導致電阻值的變化, 可以通過靜態(tài)應變測試 儀測出各處的應變,根據(jù)虎克定律,即可求出實驗應力: I實二 E - ;i2.簡支梁撓度測量計算簡支梁的受力如圖五所示:L我們忽略試件自重所產(chǎn)生的撓度,此時,簡支梁的撓度計算公式為:mxmx 22y(1 -x) (21 -x)(l -x )6EIl6EIlmx(l -x)2EI式中,El為梁的剛度。五、實驗步驟(1)試驗組裝將錨具、預應力筋、傳感器、千斤頂安裝于試驗機或試驗臺座上,使各預應力筋均勻受力緊固錨具螺絲或敲緊夾片。 如圖六給出了鋼絞線錨具組裝件靜載試驗組裝圖5-|6 7891011

4、12字2l! I圖六鋼絞絲錨具靜載試驗組裝圖1、12夾片;2、7、11錨圈;3、5 墊板;4 試驗臺座;6、9 傳感器8限位板;10 千斤頂然后,按圖三樣式安裝好千分尺與應變片(2)試驗加載步驟 對于先安裝錨具、夾具或連接器再張拉預應力筋的預應力體系,可直接用試驗臺座或試驗機加載,加載步驟可按預應力鋼材強度標 準值的20%、40%、60%、80%四級等速加載,加荷速度可取100MPa / min。 對于先張拉預應力筋再進行錨固的預應力體系,應先用施工用的張拉設備按預應力鋼材抗拉強度標準值的 20%、40%、60%、80% 分四級等速張拉,到達 80后錨固。如果能證明預應力鋼材在張拉 后錨固對靜載錨固性能無影響時, 也可按先安裝錨具、 夾具或連接器 再張拉的預應力體系加載。 在加載不同的荷載時記下千分表、應變片的讀書。 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