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第6單元第26課《曹劌論戰(zhàn)》教學實錄冀教版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6單元第26課《曹劌論戰(zhàn)》教學實錄冀教版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7曹劌論戰(zhàn)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十面埋伏 ”音樂響起,教師走上講臺。)師:在 “十面埋伏 ”音樂聲中,我們一起走進春秋,走進古戰(zhàn)場。春秋初 期,齊襄公政令無常,他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分別逃到魯國和莒國, 齊襄公被殺后,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奪取王位,他就是后來赫赫有名的春秋 五霸之一 齊桓公。公子糾也在魯國軍隊的護送下,回國搶奪王位,但被齊 桓公打敗。魯莊公十年,齊桓公借口魯國曾幫助過公子糾,舉兵攻魯,弱小的 魯國在長勺打敗了入侵的齊國。相傳魯國史官左丘明在左傳中解釋了春秋記載的這次出名的 “長勺 之戰(zhàn)”。下面我們了解左傳。(教師出示第一張幻燈片。)文學常識左傳是春秋時期根據(jù)魯國

2、的歷史寫的編年體史書,傳說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作。左傳,公羊傳,轂梁傳合稱 “春秋三傳 ”。二、讀準音,讀順文,讀懂意師:下面我們學習左傳中這篇解釋 “長勺之戰(zhàn) ”的曹劌論戰(zhàn),我?guī)?領大家進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錄音棚。(教師出示第二張幻燈片。)錄音棚讀準音,讀順文,讀懂意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聽清句子停頓和字的發(fā)音。2,學生互相聽讀。學生同位之間,我讀你聽,互相糾正句子停頓和字的發(fā) 音錯誤。2/ 73,師生合作朗讀。一男同學讀文章敘述性的語言,教師、女生和男生分別 讀鄉(xiāng)人、曹劌和魯莊公的語言。師:大家朗讀得非常確鑿。在朗讀過程中,我們一定發(fā)現(xiàn)有許多句子不會 翻譯,希望同學們互相討論后提出來,我們一起

3、嘗試用 “翻譯五字法 ”來解決。(教師出示第三張幻燈片,教師介紹 “五字法 ”。學生小聲交流。) 文言翻譯五字法“留”:國號、年號、地名、人名、官位,書名要留,即直接寫下來?!疤妗保河行┕旁~語與現(xiàn)代漢語詞義有較大的出入,要用現(xiàn)代漢語加以替換 例如將單音節(jié)詞換成雙音節(jié)詞。 “調”:文言詞序與現(xiàn)代漢語詞序不一致時,翻 譯時要把它調整過來?!把a”:文言中省略的成份,翻譯時要補出?!皠h”:刪去沒有實在意義的詞。學生1:“何以戰(zhàn) ”怎么翻譯?師:這位同學帶頭提出問題了,哪位同學來試著解決這個問題?學生2:我認為可以用 “五字法 ”的“調”和“補”來解決,翻譯時要把 “以”提 前, “何”置后,句前加上省

4、略的 “您”,句中加 “和齊國”,翻譯成 “(您)憑什么 和齊國作戰(zhàn)呢? ”師:這位同學 “五字法 ”用得確鑿。還有哪些同學提出問題?學生3:“弗敢加也 ”中的 “加”怎么解釋?學生4:我看注釋,這里 “加”是“虛夸 ”的意思,和現(xiàn)代漢語的意思不一致。 翻譯時要用 “替”的方法來解決。師:我們一起找一找本文還有哪些古今義不一致的詞語。三,演角色,品人物,釋疑難3/ 7師:大家已基本疏通了文意,我想由大家推薦兩個同學來分別扮演魯莊公 和曹劌,將文中人物的對話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演一場課本劇。教師出示第四張幻燈片:小舞臺演角色,品人物,釋疑難。(學生反響熱鬧,推薦了一男同學和一女同學分別扮演魯莊公

5、和曹劌。)師:魯莊公、曹劌有禮了,這講臺既是魯莊公的王宮,又是戰(zhàn)斗時所乘的 戰(zhàn)車。這場課本劇分三個片斷:請問 參戰(zhàn) 釋疑,每個片斷我先說幾句旁 白,你們就開始演。(兩名學生開始表演,贏得了同學們的熱鬧掌聲。)師:請同學們評一評這兩位同學的表演。學生5:他們表演得活靈活現(xiàn),人物對話表述得很確鑿,還自己設計了一些 人物動作,例如從講臺上下來察看地面的動作,對應了 “下視其轍 ”。但我發(fā)現(xiàn) 他們少了一個 “登而望之 ”的動作。師:你來表演這個動作,可以嗎?(學生5手搭涼棚,做了一個朝遠處望的動作。)師:動作確鑿,我們要注意 “視”和“望”的含義區(qū)別, “視”是從近處察看的意 思,“望”是朝遠處看的意

6、思。同學們在觀看表演時,肯定有一些關于這兩個人 物的問題,請大家互相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學生互相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教師深入學生中間參與討論。)學生6:曹劌為什么僅憑魯莊公提出的第三個條件,就肯定能與齊軍作戰(zhàn)? 師:這位同學抓住了文中關鍵語句來提問,哪位同學回答?學生7:魯莊公按照實情斷案,這是忠于職守,為民辦實事,能夠取得老百 姓的信任和擁護。我認為 “取信于民 ”是治國的根源。4/ 7師:這位同學有自己的見解,懂治國之道。春秋時各國遇到大型戰(zhàn)爭時, 僅憑常規(guī)部隊是不夠的,還必須大量地從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擁護君 主,他們就不會跟隨君主去賣命的,正所謂: “君為舟也,民為

7、水也,水能載 舟,亦能覆舟。 ”曹劌深知這點。(教師板書:戰(zhàn)前 取信于民)學生8:曹劌為什么要等到 “齊人三鼓 ”后才讓魯莊公擊鼓進軍?師:我們能不能從文中找出解釋的文字?(學生閱讀文章,從第三段中找到了對應的解釋文字,并大聲讀了出 來。)師:這表現(xiàn)了曹劌善于捕捉戰(zhàn)機,他在戰(zhàn)中捕捉到哪兩個戰(zhàn)機?同學們能 不能用文中詞語概括出來?學生9:曹劌抓住了 “彼竭我贏 ”之時進行進攻,抓住 “齊軍敗績 ”之時進行追擊。學生10:應該是抓住 “轍亂旗靡 ”之時進行追擊,因為當 “齊軍敗績 ”時,曹 劌并未同意魯莊公開始追擊,可以看出曹劌嚴謹小心,深謀遠慮。師:分析得有依據(jù)。曹劌深謀遠慮還從哪些方面看得出來

8、?生11:從第四段曹劌分析勝利的原因看得出,長勺之戰(zhàn)能以弱勝強,不是 偶然,而是必然,曹劌有勇有謀,成竹在胸。(教師板書:戰(zhàn)中 捕捉戰(zhàn)機,戰(zhàn)后 分析勝因)師:我們能否用文中詞語來概括曹劌這個人物形象?學生快速閱讀,找到了 “遠謀”。教師板書 “曹劌遠謀 ”。師: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學生12:魯莊公身上有哪些閃光點?師:從這位同學的問題看出魯莊公是一位明君。生13: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認為魯莊公是一位昏君。5/ 7師:有何依據(jù)?生13:戰(zhàn)前魯莊公不知道憑什么可以和齊國開戰(zhàn)?戰(zhàn)時又焦急草率,戰(zhàn)斗 勝利了,還不知道取勝的原因。生12:我認為魯莊公是位明君,雖然他陌生打仗,但他能廣開言路,虛心 聽取曹

9、劌的建議,不獨斷專行,戰(zhàn)后虛心向曹劌請教。師:是啊!魯莊公最大的優(yōu)點是善于用人,他能聽取一個普通百姓的建 議,真是了不起!想當年,孔明遇上后主劉禪,劉禪非但不侍之如父,而且在 孔明伐魏關鍵之時,懷疑他,阻撓他,使孔明有 “孔 ”難“明”??!但作為一個處在 戰(zhàn)事經(jīng)常的春秋時期的君主,卻陌生治國,陌生打仗,有點說不過去。魯莊公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生14:本文主人公是曹劌,魯莊公起襯托作用。(教師板書:魯莊公襯托)四,觀全文,談啟發(fā),作交流師:品完人物,我們能從曹劌身上學到什么?希望大家來到私語軒,相互 交流,暢所欲言。(教師出示第五張幻燈片)私語軒:我們能從曹劌身上得到什么啟發(fā)?學生小聲相互交流

10、。生15:我要學習曹劌做事膽小。師:何以見得曹劌膽???生15:曹劌一個平民百姓,竟然不顧鄉(xiāng)人的勸阻,執(zhí)意見魯莊公,詢問開 戰(zhàn)的條件,膽子夠大的。師:他怎么如此大膽進見魯莊公?表現(xiàn)曹劌什么品質呢?生15:表現(xiàn)曹劌關心國家命運,具有劇烈的責任感。 師:你膽子怎樣?6/ 7生15:不是很大。師:希望你覺得有責任做某事時,就要英勇去做。該出手時就出手。但是 膽小不是魯莽,我們還要學習曹劌處事嚴謹。生16:我要向曹劌學習打仗,做一個軍事家。師:這個女生將來是個巾幗英雄,學會打仗,維護和平。有關戰(zhàn)爭文化的 內容我們知道哪些?生16:“取信于民 ”是戰(zhàn)爭勝利的根源原因, “捕捉戰(zhàn)機 ”是戰(zhàn)爭勝利的直接 原因

11、。師: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我們熟悉的有關戰(zhàn)爭文化的句子還有: “天時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攻心者為上,攻城者為下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等。一一師:我們最后齊讀全文,在洪亮的讀書聲中結束這堂課。教學反 思:本文的教學方式以誦讀法和學生問題教學法為主。我設計了多種誦讀方式。我的示范朗讀在停頓、語速、語氣、重音和節(jié)奏 等方面給學生示范,帶領學生進入了課文描繪的情境中,學生互相聽讀使他們 合作學習,互相糾正朗讀時出現(xiàn)的錯誤,男女生分角色朗讀使學生初步感悟語言的意蘊和人物形象。學生角色表演既能促使學生快速有用地背誦課文,加強對 文意的理解,又能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品人物作鋪墊。我嘗試了 “學

12、生問題教學法 ”。 “學生問題教學法 ”是我校今年結題的市級語文 課題研究。通過演角色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之后,學生較積極地對這文中兩個人物提出了一 些有價值的問題,由于課前我對學生的問題做了充分的預設,所以課堂上面對 學生臨時生成的問題,例如圍繞魯莊公的人物形象上,我對學生的質疑進行了 肯定,然后引導他們從文中找依據(jù)來爭論,這充分尊崇了學生的個性閱讀體 驗,同時又發(fā)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學習文言文,文意疏通必不可少,但如果逐字逐句地串講,又不能有用地 訓練和培7/ 7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所以我在傳授 “翻譯五字法 ”后,讓學生提出陌 生的字詞句,嘗試用 “五字法 ”來解決,受到了很好的效果。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有許多不夠之處,尤其是面對學生課堂上臨時生成的問 題,我的引導有時略顯生疏。例如,當學生提出 “魯莊公身上有哪些閃光點 ” 時,我應該順著這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