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術概論》讀書報告_第1頁
《清代學術概論》讀書報告_第2頁
《清代學術概論》讀書報告_第3頁
《清代學術概論》讀書報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文檔淺論梁啟超“以復古為解放”之說 讀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在中國悠久的學術歷史中,清代學術占據著重要地位,清學思潮對后世中國學術的進展有著不行忽視的影響。在清朝晚期,中國傳統學術消滅低迷徘徊之景象,在清末民初,學者梁啟超提出“綜觀二百余年之學史,其影響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以蔽之,曰以復古為解放”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朱維錚導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頁7的觀點,主要體現在他的清代學術概論、近三百年來學術史等著作的內容中。簡而言之,梁啟超復古與解放的總結,是他借鑒歐洲文藝復興而得出的觀點。始終以來,人們對其“復古為解放”的觀點褒貶評價不一,如今而言,一段歷史必有其發(fā)生之線索,一種

2、思想必有其存在之條件,不同時期、不同環(huán)境下的人類的唯物觀、唯心觀皆不相同,所以,對待這樣一種思想的正確與否的個人爭辯,需要從不同的觀看軸入手。簡要而言,我將此處的分析暫命名為“橫縱分析法”,縱曰時,觀看“復古為解放”之說提出并存在的歷史背景;橫曰事,爭辯清代學術史的內部以及與歐洲文藝復興的對比,從而得出結論。一、“復古為解放”提出的背景清代學術“以復古為解放”學說提出于梁啟超1920年的經典著述清代學術概論正文的其次節(jié),之后又分別從閻若璩、胡渭、顧、黃、王、顏、譚、章等人的學術成就的敘述,總結清代學術之各個時期的狀況,又分析戴震、惠棟等人的學術來做出了關于清代考據學的批判。在梁啟超看來,從清初

3、顧炎武對王學的反動到康有為顛覆一切經典,清代考據學者以考據為手段節(jié)節(jié)復古,而結果是思想的層層解放。以反孔教為重要內容的新文化運動,是梁啟超眼中的清代學術一路復古、解放思想所導致的直接后果。認為“反動”、“復古”、“解放”相互依托,是梁啟超論清代學術的最大特色。讓我們回顧這本清代學術概論的成書背景。其成書于1920年10月,梁啟超在此書的序言之中寫道:“吾著此篇之動機有二。其一,胡適語我:晚清今文學運動,于思想界影響至大,吾子實躬與其役者,宜有以紀之。其二,蔣方震著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史新成,索余序,吾覺泛泛為一序,無以益其善美,計不如取吾史中類似之時代相印證焉,庶可以校彼我之短長而自淬厲也。乃與約

4、,作此文以代序。既而下筆不能自休,遂成數萬言,篇幅幾與原書埒。天下古今,固無此等序文。脫稿后,只得對于蔣書宣告獨立矣。”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朱維錚導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頁1(自序) 由此可見,清代學術概論這本書原本應當是以序言乾清一代中國思想界之蛻變的形式消滅的,但是梁啟超下筆入神,僅半月竟成數萬言。篇幅過大,故獨立成篇,甚至先于蔣先生的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史面世,刊登于改造雜志,后才更名出版發(fā)行。因此,在歷史背景上,可以將清代學術概論認為為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史的一件附屬品或者刺激品。 從作者動身,當時梁啟超剛西游回國,他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滿目瘡痍的歐洲國土后,思想難免有所

5、轉變。梁啟超在歐游心影錄的首篇中認為“科學萬能論”已經破產,對西方文明的進一步生疏使他把目光漸漸集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上,并著重于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迥異之處(比如在清代學術概論末尾提到的美術),從而開頭樂觀探究中西文化融合之道。梁啟超說:“舍西學而言中學者,其中學必為無用;舍中學而言西學者,其西學必為無本;無用無本,皆不足以治天下?!币蚨麛嘌浴岸兰o,則兩文明結婚之時代也。”當然,梁啟超所說的“科學萬能論破產”并非指西方文明破產,也并非排斥科學,相反,他仍舊承認西方文化的特長并表達了對歐洲前途的信念。他斷言,歐洲的文明“是建設在大多數人心理上,好像蓋房子從地腳修起,打了個很牢固的樁兒,任憑

6、暴風疾雨,是不會動搖的”。他認為西方文明已經造就了有責任感和制造力的現代國民,因而堅持主見“拿西洋文明來擴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補助西洋文明?!睂⑦@種中西文化相互調和、補充的論調加之轉變,實際上就是在清代學術概論中所體現之精神。由此觀之,作者所受到的環(huán)境之影響,也肯定程度上導致了清代學術概論內在思想和主旨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特色。二、具體內容分析在這本清代學術概論中,梁啟超先生貫之以時代思潮興盛轉承的主線,論析有清一代的學術思想,涉及經學、史學、考古學、哲學、地學、金石學、文獻學、佛學、美術、詩歌、歷法、數學、水利等學術領域。該書的論析中,梁啟超把清代近300 年視作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力圖從

7、中梳理出中國文化邁向近代的歷史進程。全書包括兩大自序、一篇序言,以及正文分為三十三節(jié),梁啟超在第一節(jié)就將清學進展的啟蒙期、全盛期、蛻分期、衰落期類比為佛學之“生、住、異、滅”。在第三節(jié)開篇,他便提出“清學之動身點,在于宋明理學一大反動”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朱維錚導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頁7,即梁啟超認為可以把整個清代學術史看作是一個“復古”的過程,它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復宋之古,對于王學而得解放(對明代陸王心學的反對),清代學術復古之風開啟;其次階段,復漢唐之古,對于程朱而得解放(反對宋代程朱理學),傳統文化得到進一步的解放;第三階段,復西漢之古,對于許鄭而得解放(反

8、對東漢許慎、鄭玄的“古文經”的權威),古代傳統文化獲得新的解放;第四階段,復先秦之古,對于一切傳注而得解放(反對“今文經”),也就是指恢復到了百家爭鳴那樣思想開放的時期。梁啟超認為所謂思潮是指“凡文化進展之國,其國民于一時期中,因環(huán)境之變遷,與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進路,同趨于一方向,于是相與呼應洶涌,如潮然。始焉其勢甚微,幾莫之覺;浸假而漲漲漲,而達于滿度;過時焉則落,以漸至于衰熄。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則其思必有相當之價值,而又適合于其時代之要求者也。凡時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時代,必文化昂進之時代也?!?故中國學術思想源遠流長,在近乎兩千余年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先后形成了先秦諸子學、

9、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考據學等諸學,但能稱之為學術思潮者僅后四者。而在清代思潮中,前半期為“考證學”,在后半期為“今文學”,而今文學強調的“清學思潮”又是“對宋明理學之大反動,又實從考證學衍生而來?!弊匪葜了枷胫钤缙冢麄€清代學術史就是在不斷回流、反思和解前人之弊中進展壯大的。在清代學術概論第三十一節(jié)和三十二節(jié),梁啟超將清學與文藝復興相比,認為清學也是在不斷解放。但是我們肯定要看到這二者之間其實存在著區(qū)分,其根本之處就在于階級環(huán)境有巨大差異。二者都為“解放”,可是卻用著全然不同的方式,目的和結果也不能歸為同一類。例如梁啟超認為,清代自然科學的不發(fā)達是由于沒有“由后人承襲

10、前人學問之遺產,幾張增高”,清代文藝美術的不發(fā)達也是由此故。他認為清學美術差于文藝復興的進展,認為文藝復興的美術發(fā)達是由于“返于希臘”??墒俏乃噺团d前期,學者在歐洲很少,絕大多數又被經院哲學所網絡,文藝美術只是被經學、哲學的迫使下的產物。況且,在后來文藝復興藝術興起的時期,藝術家是可以得到權勢、萌芽的資本主義的支持。對比我國清朝,眾多的學者都選擇朝廷、選擇官權,首先思想目的便不同,更何況他們的階級環(huán)境與文藝復興的藝術家們大相徑庭。這是就時代、階級背景而言,不能將清代學術與歐洲文藝復興相比較。綜上,在清代學界中,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代表人物。他們的方向、思想都不盡相同,顧、王、黃、顏等對王學存在

11、著批駁的思想,但是每個人都有深厚的思想底蘊,在派別的界定上也并不清楚。而梁啟超“復古和解放”的看法,新穎獨到,也對后世學術留下了很大影響。 梁啟超“以復古為解放”這樣一個言論、思想雖然消滅的背景有些許特殊,但是,僅這樣的一部無心插柳之作卻被寬敞的學者尊為中國清代學術史的經典之作,其思想確定值得爭辯,其價值確定值得掂量。雖然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但也不行否認那樣的“時代特征”成為既定事實,那中具有時代特征的思想代表著時代。所謂時代就是歷史,就是梁啟超認為的“生、住、異、滅”的過程。橫觀清學之本身,梁啟超把“以復古為解放”概括為清代學術思想史進展的總趨勢,這一論證明顯是符合清代學術進展特點的。只是歐洲文藝復興與中國清學的背景、目的都不相同,故“清代思潮,其動機及其內容,皆與歐洲之文藝復興絕相類”將其與歐洲文藝復興相類比,有些不妥。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