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光和眼鏡同步鞏固練習(含解析)_第1頁
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光和眼鏡同步鞏固練習(含解析)_第2頁
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光和眼鏡同步鞏固練習(含解析)_第3頁
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光和眼鏡同步鞏固練習(含解析)_第4頁
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光和眼鏡同步鞏固練習(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光和眼鏡-同步穩(wěn)固練習含解析一、單項選擇題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明將燭焰放在凸透鏡前某一位置時,恰好在凸透鏡后20cm處的光屏上出現一個與該燭焰等大的像,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                        

2、             B. 此時的物距大于20cmC. 當物距是30cm時,光屏上呈現倒立縮小的實像          D. 當凸透鏡的一部分被遮住時,光屏上不能呈現完好的像2.如圖是晚上汽車在枯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   A. 潮濕的路面更容易發(fā)生光漫發(fā)射&#

3、160;                        B. 枯燥的路面發(fā)生光的鏡面反射C. 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暗               D. 照射到枯燥路面上

4、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用水彩筆在磨砂電燈泡的側面畫一個你所喜歡的圖案,然后接通電源,拿一個凸透鏡在燈泡和白墻之間挪動,以下情況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A. 能在墻上看到倒立、縮小的所畫圖案的像           B. 能在墻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畫圖案的像C. 只能在墻上看到放大的所畫圖案的像             &

5、#160;    D. 不能在墻上看到所畫圖案的像4.在如下圖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現象的是 A. 荷花在水中的倒影B. 鋼勺好似在水面處折斷了C. 從后視鏡中看車后景物D. 屏幕上的手影5.如圖是把一副眼鏡放在太陽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斷鏡片是      A. 凸面鏡             &

6、#160;                  B. 凹面鏡                             &#

7、160;  C. 凸透鏡                                D. 凹透鏡6.以下圖中MN為反射面,OA為某條光線的反射光線,O為入射點,那么該入射光線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別是A. 60°、60&

8、#176;                           B. 30°、30°                  

9、         C. 30°、60°                           D. 60°、30°二、多項選擇題7.以下表達中的“影,不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10、0;    A. 立竿見“影                  B. 畢業(yè)合“影                  C. 湖光倒“影    

11、              D. 形“影不離8.自然界中的很多現象都蘊含著物理知識,以下幾種光現象中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現象                     B. 

12、“潭精疑水淺光的折射現象C. “風吹草低現牛羊光的直線傳播              D. “水中月,鏡中花平面鏡成像9.多項選擇蒙蒙學習了透鏡知識后,對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展了分析和總結,正確的選項是  A. 由于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等原因造成很多中學生患了近視,為了矯正近視而佩戴的眼鏡是凹透鏡B. 生物課上用來觀察植物細胞內部構造的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普通的放大鏡C. 在森林里決不允許隨意丟棄透明

13、飲料瓶,這是由于雨水進入飲料瓶后相當于一個凸面鏡,對太陽光有會聚作用,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D. 手持一個凸透鏡,在室內的白墻和亮堂的窗戶之間挪動離墻近些,在墻上一定能看到窗戶倒立放大的像10.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物體到凸透鏡的間隔 u跟像到凸透鏡的間隔 v之間關系的圖像,如下圖,以下判斷正確的選項是      A.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             &

14、#160;                       B. 當u=15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正立的虛像C. 當u=25cm時成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0cm處挪動到30cm處

15、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11.生活中許多物體可以發(fā)光,以下物體不屬于光源的是 A. 水母                                  B. 螢火蟲      &#

16、160;                           C. 月亮                    

17、0;             D. 霓虹燈12.如下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關于該實驗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   A. 該實驗應該選用較薄的玻璃板                       

18、;      B. 該實驗選用兩個等大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C. 通過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像的大小隨物距的變化而改變          D. 試驗中測量兩支蠟燭到玻璃板的間隔 ,是為了比較像與物體到鏡面的間隔 1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下圖,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個明晰的像,那么以下判斷正確的選項是A. 這個明晰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B. 此凸透

19、鏡的焦距大于20cmC. 將蠟燭挪動到25cm刻度處,應向右挪動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明晰的像D. 將蠟燭挪動到40cm刻度處,無論怎樣挪動光屏,都不會在光屏上成像三、填空題14.小牛有一塊焦距為5cm的凸透鏡,假設想用它做一個模型照相機,那么景物到凸透鏡的間隔 應_;假設想用它做投影儀的鏡頭,那么膠片到凸透鏡的間隔 應 _;假設想將它作為放大鏡使用,那么被觀察的物體到凸透鏡的間隔 應 _ 15.天黑了,小明翻開客廳的燈,會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個“自己,這是由于光的 _形成的;同時,小麗玩起了手影游戲如下圖,墻壁上的“大雁是由于光的 

20、;_  形成的16.夏季,當你在河岸邊漫步時,有時會看到“魚在水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魚是由于光的 _形成的 _像,你看到的“魚比真實的魚位置要 _ 17.如圖是小偉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的像距v和物距u關系的圖像。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_ cm;當物距為30cm時的成像特點可應用于_ ;當物距為15cm時的成像特點可應用與_ 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18.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_ m/s,太陽、月亮、熒火蟲、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 19.患近視眼的同學佩戴的近視鏡是_,老年人佩戴的遠視鏡是_,潛望鏡是_填“平面鏡

21、、“凸透鏡或“凹透鏡。 20.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間隔 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間隔 是 _,水中的月是 _像填實或虛 四、作圖題21.如下圖,OB是一束光線由空氣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線,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并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22.如下圖光射到平面鏡上,使其沿程度方向傳播,請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五、實驗探究題23.如圖,是研究凸透鏡成像時的位置放置簡圖,其中 F點是凸透鏡的焦點,小明將物體分別放在圖中a、b、c、d、e點進展五次實驗,從而得到了有關規(guī)律,現請你幫他填寫完好:1在五次實驗中物體放在_ 點光陰屏上得的像

22、最大; 2當像和物體在同側時,物體放在圖中的_ 點; 3物體從b點沿主軸移到d點,物體的像將變_ 填“大或“小“; 4當物體放在a點時,遮去凸透鏡的上面一半,那么物體像的大小將_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5假設某次實驗在光屏上出現一個縮小的像時,測得光屏到凸透鏡的間隔 為30cm那么當物體間隔 凸透鏡20cm時,以下判斷正確的選項是_ A光屏上一定會出現一個放大的像;    B光屏上可能不會出現像C光屏上可能會出現一個縮小的像;    D都有可能 6假如某次實驗點燃蠟燭后,無論怎樣挪動光屏

23、,光屏上始終不能出現蠟燭火焰的像,你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寫出一條即可_  六、綜合題24.在空格處填上適宜的答案 1普通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 透鏡,某人用一架f=50mm的照相機拍一開花桃樹的像: 2拍桃樹的像時,桃樹距鏡頭的間隔 應大于_ mm,桃樹在膠卷上成倒立、_ 的_ 像; 3拍完桃樹的像后,攝影師想拍一朵較大的桃花的像,那么應使鏡頭_ 填“遠離或“靠近物體,并將鏡頭_ 填“伸出去或“縮回來 25.請按照題目要求作圖:1圖B中的P為人的眼睛,他通過墻上的孔AB,可以看見右側多大的范圍?請你作圖表示.

24、 2如圖完成圖中折射光線所對應的入射光線的光路圖. 3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乙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A'B'. 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答案】C 【解析】【解答】AB、間隔 凸透鏡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明晰的與物體等大的像,所以uv20cm2f,那么f10cm,AB不符合題意;C. 當物距是30cm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光屏上呈現倒立縮小的像,C符合題意;D. 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的下半部,經凸透鏡折射后,照樣能會聚成像,像的大小不發(fā)生變化,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1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

25、實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即可得出焦距;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4當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還是有光線經凸透鏡折射會聚成像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由圖可知,光射到潮濕的瀝青路上容易發(fā)生鏡面反射,故A錯誤;B、由圖可知,光射到枯燥的瀝青路上容易發(fā)生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不是鏡面反射,故B錯誤;C、由于光射到潮濕的瀝青路上容易發(fā)生鏡面反射,反射光線是平行射出的,很少的反射光線進入駕駛員眼睛,所以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暗,故C正確;D、照射到枯燥路面上的光發(fā)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誤應選C【分析】反射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線入射到平

26、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線還是平行射出,這種反射是鏡面反射;平行光線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這種反射是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答案】C 【解析】【解答】圖案相當于物,白墻相當于光屏,凸透鏡可以把圖案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也能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也可以成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也可能在白墻上得不到圖案的像,但C中說只能得到放大的像,C錯誤。應選C【分析】凸透鏡成像特點: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7、是光的反射現象,不符合題意;B、鋼勺好似在水面處折斷了,是光由水中傳向空氣中時,在界面處發(fā)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現象,不符合題意;C、汽車上的“后視鏡是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不符合題意;D、屏幕上的“手影是不透明的手擋住了沿直線傳播的光,在手后面的屏幕上光照不到的暗區(qū)就是手影,它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符合題意應選D【分析】題中各情景都與光學現象有關,涉及光的反射的實例有:平面鏡成像、凸面鏡等;涉及光的折射的實例有:池水變淺、海市蜃樓、水中的筷子看起來變彎了等現象;涉及光的直線傳播的實例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逐一分析各現象的成因,判斷各選項的正誤5.【答案】D 【解析】【解答】 眼

28、鏡為透鏡,眼鏡分為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其中近視眼鏡的鏡片為凹透鏡,遠視眼鏡的鏡片為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凸透鏡對光線會聚作用,圖中眼鏡放在陽光下,與眼鏡形狀一樣的影區(qū)外圍較亮,說明太陽光經過該鏡光線范圍大了些,即光線發(fā)散了,而能對光線發(fā)散的透鏡為凹透鏡,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會使中間較亮,四周較暗,凹透鏡對光具有發(fā)散作用,現象為中間較暗,四周較亮.6.【答案】A 【解析】【解答】從圖中可知,反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30°,那么反射角為90°-30°=60°;由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此入射角也為6

29、0°應選A【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入射點與界面垂直的直線叫做法線; 入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叫做入射角; 反射光線與法線夾角叫反射角此題主要考察了光的反射定律,注意入射角和折射角都是指光線與法線的夾角,而不是與界面的夾二、多項選擇題7.【答案】A,B,D 【解析】【解答】AD是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線傳播;B是凸透鏡成像,是光的折射;C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應選ABD8.【答案】A,B,C,D 【解析】【解答】A“湖光映彩霞是彩霞關于水面成像 ,屬于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

30、象,A符合題意;B由于光的折射,水中的池底發(fā)出的光線射向空氣時,會發(fā)生偏折,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們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到的就是水中的池底的虛像是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虛像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些.,B符合題意;C“風吹草低現牛羊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草低后才能看見草下的牛羊,C符合題意;D“水中月,鏡中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BCD?!痉治觥看祟}綜合考察學生對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線傳播在生活中的現象的解釋。屬于根底題。9.【答案】AB 【解析】【解答】解:A、近視眼所成的像在視網膜的前方,為了使像正好呈在視網膜上,應使光線推延會聚,所以

31、應佩戴發(fā)散透鏡即凹透鏡,符合題意; B、顯微鏡的目鏡焦距較長,可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相當于普通的放大鏡,符合題意;C、雨水進入飲料瓶后可以透光,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不是凸面鏡,不符合題意;D、凸透鏡離墻較近即像距較近時,物距較遠,在墻壁上應該得到一個倒立的縮小的實像,不符合題意;應選A、B【分析】解決此題需掌握:近視眼應佩戴凹透鏡;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凸透鏡成實像的規(guī)律:物近像遠像變大10.【答案】C,D 【解析】【解答】A、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知道,當u=v=2f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圖像知道u=v=2f=20cm,所以f=10cm,A不合題意;B、當u=

32、15cm時,2fuf ,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B不合題意;C、當u=25cm時,u2f ,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 , 照相機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C符合題意;D、物體從距凸透鏡10cm處挪動到30cm處的過程中,凸透鏡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實像,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D .【分析】結合圖像,根據u=v2f找出焦距;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可知,當物距在焦距和二倍集中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原理;凸透鏡的物距大于焦距時,成實像,且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 .11.【答案】C,D 【解析】【解答】解

33、:水母和螢火蟲自身可以發(fā)光是光源,不符合題意;發(fā)光的霓虹燈是人造光源,霓虹燈不發(fā)光的時候,不是光源,符合題意,月亮是反射的太陽光,在晚上才比較亮,不是光源;符合題意應選CD【分析】在生活中可以發(fā)光的物體,我們叫做是光源,光源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12.【答案】A,B,D 【解析】【解答】A、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A符合題意;B、選取兩支完全一樣的蠟燭,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系,B符合題意;C、平面鏡成像時

34、,像與物的大小始終相等,即像的大小不隨物距的變化而改變,C不符合題意;D、實驗中測量兩只蠟燭到玻璃板的間隔 ,是為了比較像與物體到鏡面的間隔 關系,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BD.【分析】A、物體通過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成像對實驗的影響分析;B、選用兩個等大的蠟燭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和比較像與物的大??;C、通過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像的大小與物距無關;D、像與物體到鏡面的間隔 相等。13.【答案】A,C,D 【解析】【解答】解:A、由圖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A正確;B、由于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u=50cm15cm=35cm,v=70cm50cm=20cm,可知35cm2f,f20c

35、m2f,解得10cmf17.5cm,B錯誤;C、將蠟燭挪動到25cm刻度處,物距減小,像距將變大,像也變大,所以應向右挪動光屏,C正確;D、將蠟燭挪動到40cm刻度處,物距等于50cm40cm=10cm,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D正確 。應選ACD ?!痉治觥緼、根據像距和物距的關系判斷成像的特點;B、物距成像的特點,根據物距的范圍確定焦距的大??;C、凸透鏡成實像時,具有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D、根據焦距的大小,由物距與焦距的關系進展判斷 。三、填空題14.【答案】大于10cm;大于5cm小于10cm;小于5cm 【解析】【解答】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照相機的鏡頭利

36、用的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即焦距為5cm的凸透鏡,假設想用它做一個模擬照相機,那么景物到凸透鏡的間隔 應大于10cm;假設想用它做投影儀的鏡頭,那么膠片到凸透鏡的間隔 應大于5cm小于10cm;假設想將它作為放大鏡使用,那么被觀察的物體到凸透鏡的間隔 應小于焦距,即小于5cm。故答案為:大于10cm;大于5cm小于10cm;小于5cm?!痉治觥客雇哥R成像的規(guī)律: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是投影儀;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是放大鏡。15.【答案】反射;直線傳播 【解析】【解答】解:小明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個“自己,是平面鏡成像形成的

37、,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區(qū)叫影子,故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光沿直線傳播故答案為:反射;直線傳播【分析】是一種平面鏡成像現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體形成的陰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16.【答案】折射;虛;高 【解析】【解答】解:魚反射的光線由水中進入空氣時,在水面上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會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魚變淺了;而我們看到的魚,不是魚的實際位置,而是變高的魚的虛像故答案為:折射;虛;高【分析】我們能看到魚,是魚反射的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進入

38、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實的魚,而是變淺了的魚的虛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17.【答案】10cm;照相機;投影儀 【解析】【解答】要解決此題,首先要通過圖象分析出該凸透鏡的焦距其次是掌握凸透鏡成像及其應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由圖知,當物距為20cm時,像距也為20cm,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像距與物距相等所以2f=20cm,那么f=10cm當物距為30cm時,即u2f,那么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根據此原理制成的當物距15cm時,即fu2f,那么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就是根據此

39、原理制成的【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熟記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特別搞清像的特點及像距與物距之間的關系解決此題的關鍵是通過圖象確定凸透鏡的焦距然后問題可解18.【答案】3×108;月亮 【解析】【解答】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太陽和熒火蟲都能發(fā)光,屬于光源;月亮本身不能發(fā)光,不屬于光源。故答案為:3×108 , 月亮?!痉治觥抗庠谡婵罩泻驮诳諝庵械乃俣榷伎梢哉J為是3×108m/s,本身可以發(fā)光的物體才是光源,月亮不會發(fā)光,是反射了太陽的光。19.【答案】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 【解析】【解答】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才能增強,應佩戴發(fā)散透鏡

40、使光線推延會聚,因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所以近視眼應該配戴凹透鏡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遠視眼是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前方,為了將光線會聚,需要用凸透鏡來矯正遠視眼,這樣才能看清近處的物體;潛望鏡內部上下拐角處各安裝一個平面鏡,兩塊平面鏡互相平行,都跟程度方向成45度角,物體通過兩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物體的虛像?!痉治觥客雇哥R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近視眼要戴凹透鏡做成的眼鏡進展矯正,遠視眼要戴凸透鏡做成的眼鏡進展矯正。20.【答案】3.8×105km;虛 【解析】【解答】解:因為月球距地球3.8×105km,由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水中月亮距水面間隔 等于月球距地球的間隔 ,即s=3.8×105km;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它是由反射光線的延長線的交點形成的,所以成的是虛像故答案為:3.8×105km;虛【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像到平面鏡的間隔 等于物到平面鏡的間隔 ;平面鏡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線的延長線的交點形成的,所以平面鏡中的像是虛像四、作圖題21.【答案】解:先過折射點O垂直水面作出法線,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的空氣中畫出入射光線,方向指向入射點,然后再根據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畫出折射光線,如下圖: 【解析】【分析】一束光線由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既要發(fā)生反射,又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