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9《古詩三首:清明》教案_第1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9《古詩三首:清明》教案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清明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清明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幾乎成為清明節(jié)的代言詩,詩文主要講的是: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飄灑灑下個不停。路上掃墓、祭祖的行人傷心斷魂,凄涼迷亂。向牧童詢問哪里有酒家買酒澆愁,牧童遠遠地指著杏花村。第一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交代了時節(jié)、環(huán)境、氣氛?!凹娂姟币辉~既指出春雨的特色,又襯托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斷魂”,寫出了清明時節(jié)人們心情不樂、情緒紛亂的狀態(tài)?!皵嗷辍钡囊馑际菓n郁惆悵,神情凄迷,煩悶不樂。上墳掃墓,是清明主要的風俗,加上上句中的“雨紛紛”,人們自然“欲斷魂”。第三句“借問酒家何處有”,詩人筆鋒轉(zhuǎn)向,提出了擺脫“哀、悲、愁”這種心境的

2、辦法:找一個酒家喝喝酒、解解愁、歇歇腳、避避雨?!敖鑶枴钡囊馑际恰罢垎枴薄5谒木洹澳镣b指杏花村”,是整篇的精彩所在。牧童是否答了行人的問不得而知,但以“行動”為答復,意猶未盡,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清明。2、能了解詩的意思,描述清明這首詩寫的節(jié)日情景。一、談對清明的了解。(一)1.板書課題:清明。誰了解清明?2.補充介紹:(清明兼具節(jié)氣和節(jié)日雙重身份。)清明時節(jié)雨水增多,萬物“吐故納新”。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節(jié)氣的清明,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二)讀課題,讀出“萬物更新,氣清景明”之感。(三)清明人們掃墓、上墳,

3、心中惆悵、傷感。節(jié)日的清明,是民間寄放情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再讀課題,讀出“感傷、悲愁”之感。二、讀通、讀順,感受清明韻律(一)讀正確,讀通順。1.學生自讀,要求:放聲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把詩文讀通順。2.指名讀。(重點關注“魂”“酒”“牧”和“紛”“村”的讀音是否正確,斷句是否自然。)(二)讀好節(jié)奏1.交流、朗讀。(指導學生讀出節(jié)奏感)(1)師指名讀。(著重指導讀出抑揚頓挫之感)(2)師示范讀。(3)生自由讀。(4)生齊讀。(5)師生合作讀。(師讀每行的全句,生讀每行的后三個字。)(師生變化讀)三、讀懂、讀透,感受清明內(nèi)容深度了解清明傳統(tǒng)。(一)“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板塊。1、師生談

4、話。過渡:“人間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惠風和暢,氣清景明的日子里,人們?nèi)ド蠅?,掃墓?你們知道他們在掃墓的過程中都會做些什么呢?預設:獻花 拔草 添土 等等2、來到親人的墓前祭掃,是對逝者的懷念,勾起的是對過去美好的回憶,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難過 傷心 悲傷 憂傷 不快樂 悲痛 沉痛 )3、過渡: 在古代,清明這個節(jié)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上墳掃墓,或游玩觀賞,人們的心頭已有不少心事。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jié),可天氣也容易發(fā)生變化,就像今年的清明節(jié),咱們庫爾勒的天氣,前一天還陽光明媚,后一天就下起了雨。詩中是怎樣形容清明時節(jié)的天氣的?(生回答: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板書:雨紛紛 感

5、情朗讀這一句)師:這雨,不是大雨,而是細雨,紛紛細雨。行路之人,春衫盡濕,如果掃墓、上墳途中,遇上綿綿的細雨,你的內(nèi)心會(更憂愁, 傷心 ,難過,想念親人的感情會更深,倍思親)師:無限的憂愁與哀緒,詩人杜牧是怎么描繪的?(路上行人欲斷魂:板書 欲斷魂)4、過渡:這春雨朦朦朧朧紛紛綿綿地飄來,映照的是人的心情。增添了人們的愁緒、哀緒和凄涼。仿佛清明節(jié)就是一個哀怨的海洋。5、指導讀“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低沉、緩慢些)6、一春的愁云,一路的風雨,猜一猜:路上的行人都會有哪些人?學生根據(jù)行人的不同類型,分別讀出“欲斷魂”的感受。掃墓的人回家祭祖的人漂泊在外的人詩人7、雨是清明特有的景觀

6、。杜牧遇到這樣的天氣,為什么也會“欲斷魂”呢?我們通過一段材料來了解一下。補充背景資料:杜牧的處境:杜牧是晚唐詩人,出身名門望族,文武雙全。對孫子兵法很有研究。當他正是壯年,想要大展拳腳的時候,一身文武藝卻報國無門,他遭到了當朝宰相的排擠,被迫離開京城,杜牧外放為黃州刺史。杜牧在池州做刺史的這年清明,他看到人們紛紛為祖先掃墓,別人家人團聚游玩觀賞,自己卻遠離家鄉(xiāng),不能親自為親人掃墓,孤身在外的杜牧在雨中觸景傷情,寫下了清明這首詩。此時的杜牧在雨中心情如何?(傷感、想念親人,家鄉(xiāng),孤獨,悲涼)8、“春光正好清明時,柳絮青冢寄哀思”,清明里,最重要的就是對家的情懷。齊讀“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

7、斷魂”,讀出心中的悲涼、凄冷、孤獨等。(二)“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板塊。1、此時杜牧心中充滿無限憂愁與孤獨,他用什么方式來寄托自己的憂愁呢?他怎么做的呢?(生: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2、讀出疑惑。輕聲讀第三、四兩句,會讀書的人,能讀出疑惑、讀出問題,你能讀出有價值的問題嗎?(重點問題預設: 行人為什么要找杏花村酒家?)(小組合作)3、討論問題。(喝酒解悶(杏花村酒的故事)、住宿、歇歇腳、驅(qū)驅(qū)寒 祭奠 等 )4、此時的杜牧如此憂愁,難道這憂愁只能借酒來消除嗎?看看我們還能找到其它的方式嗎?補充資料:“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宋 理學家程顥郊行即

8、事清明是個好天氣,不能辜負,踏青游樂是必須的,但是不能樂而忘返。在魯迅的弟弟周作人眼里,清明節(jié)就顯得輕松溫暖了許多,他說:如果排除掉感情上的因素,掃墓其實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平時,人們忙于各自的事業(yè),無暇去野外游逛,只有在掃墓的時候才可以聚集在一起出門,這大概也算是“片刻的優(yōu)游”了吧。在舊時代里,上墳時絕頂高興的是女人,其次是小孩。清明一到,婦女兒童歡天喜地,穿得漂漂亮亮去上墳,無形中構(gòu)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周作人山頭的花木清明前后掃墓時,差不多全家出發(fā),舊時女人外出時頗少,如今既是祭祀,并作春游,當然十分踴躍。掃墓時候常吃的還有一種野菜,俗稱草紫,通稱紫云英周作人 上墳船里)四為踏青,就是桃花

9、盛開,民眾踏青郊游。五為民俗,清明射柳,是一種寓軍事于娛樂的節(jié)日活動。遼南京、金中都,從朝廷到庶民,仕女云集,風氣極盛,表現(xiàn)了習俗的民族性。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京城民眾,還蕩秋千,嬉戲為樂。閻崇年清明時節(jié)話感恩5、讀了這些補充的資料,你覺得杜牧還可以借助什么方式來排解苦悶與憂愁呢?(在古代,清明節(jié)的時候人們也是非常崇尚運動的,會去踏青 出去游玩、蕩秋千等等)6、在詩人眼中,清明除了“雨紛紛”,還有“杏花村”。形單影只卻遇上了江南的清明,于是有了“雨紛紛”“欲斷魂”。“杏花村”,暖暖的顏色,為惱人愁雨增添了一抹亮色。除了一腔愁緒,還有歡樂滿懷。7、指導朗讀“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10、8、感情朗讀全詩。四、拋疑、拓展,感受“清明”情愫(一)詩人杜牧的清明一詩幾乎成了清明節(jié)的代言詩,這是什么原因?(先理解“代言”這個詞)(二)師:清明時,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華人在黃帝陵祭祀。(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思考:每年清明節(jié)無數(shù)海外華人從世界各地趕到黃帝陵祭祖,這是為什么?(他們都是炎黃子孫,祭拜黃帝陵就是祭拜我們的祖先,懂得自己的根在那里,知道我們的歷史,崇尚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1.背誦課文。指名背,齊背。 總結(jié):古詩詞里的清明習俗意象萬千,無論是祭祀、掃墓的肅穆、哀思綿綿, 還是踏青游玩的悠閑傾意,這個傳承兩千多年的節(jié)日,連接著生和死,感受著樂和哀。或許我們的先祖把清明節(jié)定在了生機勃勃、繁花似錦的春日里,正是想告誡我們。逝去無須太過傷痛,要學會熱愛生命,珍惜當下。清明掃墓之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