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中學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東山中學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東山中學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東山中學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東山中學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東省梅縣東山中學高一地理上學期期末試卷 一、單項選擇(每題1分,共35分)1.地球位于下列哪組行星之間 A.金星與火星   B.水星與火星   C.火星與木星    D.木星與土星2.晴朗的天空呈現(xiàn)蔚藍色是因為大氣對太陽輻射的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C.散射作用D.折射作用3.冷鋒和暖鋒的共同點有 冷空氣均在鋒面以上 鋒面均向暖空氣一側移動 過境后天氣均轉晴過境時均伴隨云、雨A.B.C. D.4.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是 A.光球和色球 B.黑子和太陽風 C.黑子和耀斑 D.耀斑和太陽風5.下列關于地球上存在生命

2、的有利條件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有適宜生物生存的溫度 B.體積和質量適中C.太陽系各行星軌道幾乎在同一平面 D.位于地月系中心位置6.受下列天氣系統(tǒng)控制,出現(xiàn)晴朗天氣的是 A.暖鋒 B.冷鋒 C.氣旋 D.反氣旋7.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緯度間的溫度差異 B.海陸之間的熱力差異C.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 D.地球自轉引起的偏向力8.陸地環(huán)境整體性表現(xiàn)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變化不一定導致其他要素的變化C.氣候會影響植被,但不會影響土壤D.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與植被破壞無關9.我國內蒙古地區(qū)的自然帶,自西向東依次出現(xiàn)

3、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其自然帶的分布規(guī)律是A.緯度地帶性 B.經度地帶性 C.垂直地帶性 D.非地帶性10.目前世界上普遍感到用水緊張的原因不是由于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資源總量不足B.全球氣溫驟升,蒸發(fā)量大,江河徑流下降C.人口急劇增長,工農業(yè)、生活用水增加D.環(huán)境污染嚴重,水質下降古詩云:“才從塞北踏冰雪,又到江南看杏花?!睋?jù)此回答1113題。11.從地理學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從低緯到高緯的地域分異 B.從山麓到山頂?shù)牡赜蚍之怌.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 D.從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異12.從塞北到江南的景觀差異,產生的基礎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熱量13.陸地環(huán)境地域差異,產

4、生的基礎是 A.土壤不同 B.緯度和海陸位置不同 C.植被不同 D.氣壓不同14.關于近地面的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大氣運動的原動力 B.地轉偏向力能改變大氣運動的方向和速度 C.如果沒有摩擦力,則大氣運動方向與等壓線垂直D.如果沒有地轉偏向力,則大氣運動方向與等壓線平行15.內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A.太陽輻射B.重力能C.潮汐能D.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16.地殼垂直運動的結果是 A.常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             B.地勢的高低起伏和海

5、陸變遷C.發(fā)生地震、火山噴發(fā)               D.巖層發(fā)生上下運動和彎曲變形17.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直接得益于暖濕的北大西洋暖流B.俄羅斯的北冰洋沿岸的摩爾曼斯克港終年不凍,也是因受暖流的影響C.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島沿海地方,一月份平均氣溫比同緯度的英國倫敦的氣溫低得多,也是洋流影響D.澳大利亞西海岸和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huán)境,暖流起了一定的作用18.以外力作用為主形成的地形是   

6、0;      A.吐魯番盆地        B.黃土高原    C.喜馬拉雅山脈      D.青藏高原19.造成“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主要地質作用是A.內力作用 B.變質作用 C.侵蝕作用 D.沉積作用20.下列各圖所示意的地質構造或地貌景觀中,主要由于內力作用形成的是A.         B.     

7、;       C.               D. 21.下列有關地球內部圈層的說法,正確的是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為界,地球內部由里向外可以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的厚度不均勻,大陸地殼較厚,大洋地殼較薄 地幔以古登堡界面為界劃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是地球內部三個圈層中溫度最高的一層A. B. C. D.2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壓力或張力過大超過了巖石的強度,都能形成斷層B.壓力或張力過大

8、超過了巖石的強度,都能形成褶皺C.褶皺和斷層都能形成塊狀山地D.褶皺和斷層都未破壞巖層的連續(xù)性23.圣誕節(jié)(12月25日)前夜,倫敦當?shù)貢r間1800有一場足球賽。香港的李先生要去觀看這場比賽。自香港至倫敦飛機要飛行17小時,他應選擇哪趟航班較合適A.24日930 B.24日800 C.24日1000 D.25日000 24.在山岳地區(qū),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型,原因是A.為了降低線路坡度 B.增加線路長度,發(fā)展旅游C.為了通過更多的山村 D.為了增加山區(qū)線路密度25.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有A.海洋水、冰川      

9、60;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C.河流水、大汽水           D.淡水湖泊水、深層地下水26.在北半球低緯海區(qū)的大陸西岸一般經過的洋流是 A.暖流 B.寒流 C.西風漂流 D.赤道逆流27.使陸地上的水不斷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環(huán)是A.水循環(huán) B.內陸循環(huán) C.海上內循環(huán) D.海陸間循環(huán)28.反映某一個地區(qū)或一個國家水資源豐歉程度的主要指標是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徑流總量C.地表徑流總量 D.多年平

10、均蒸發(fā)總量讀圖1回答29-32題:29.當?shù)厍蚬D運行到圖中B位置時,下列說法錯 誤的是 A.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南極附近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的范圍達到最大C.悉尼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D.正是南極科考隊進入南極的最佳季節(jié)30.當?shù)厍蚬D運行到圖中C位置后的半年內,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是 A.先變大后變小 B.先變小后變大 C.一直變大 D.一直變小31.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速度最快的是地球公轉運行到圖中附近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32.下列四幅日照圖中,與上圖(圖1)中B位置表示同一日期的是 A B C D 3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有 有線電話突然

11、中斷 揚塵、沙塵暴天氣的出現(xiàn) 產生“磁暴”現(xiàn)象,指南針不能正確地指示方向 亞寒帶地區(qū)樹木年輪的疏密變化平均周期是11年 A. B. C. D. 34.關于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和時間分配不正確的是   A.兩者都不均  B.南方多,北方少  C.東部多,西部少  D.春夏多,秋冬少35.秋季晴朗的夜晚,農民點燃田地里的秸稈,煙霧彌漫,據(jù)說能防霜凍,原因是 A.煙霧能減少大氣逆輻射B.煙霧能增加大氣逆輻射 C.煙霧能使地面輻射減弱C.煙霧能增加地面輻射二、雙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錯選、漏選、多選均不得分)36.有關陸地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地球上淡水

12、儲量僅次于冰川的水體是河水B.凡以雨水補給的河流,洪水期都在夏季C.對河流徑流能起削減洪峰的調節(jié)作用主要有流域內的湖泊和水庫D.地下水是河流穩(wěn)定而可靠的補給來源37.下列地區(qū)的氣候受洋流影響較大的是A.東亞季風氣候                  B.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C.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氣候 D.秘魯太平洋沿岸荒漠環(huán)境      38.關于陸地水及水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A.河水和地

13、下水可以互相補給B.永久性積雪和冰川融水是河流最穩(wěn)定的補給水源C.熱帶地區(qū)可能有冰川分布D.世界陸地水資源的分布,一般說來是比較均勻的39.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有 A.對高低緯度間熱量的輸送和交換,全球熱量平衡有重要意義  B.促進了全球水量平衡  C.使南北半球中低緯度大陸西岸增溫增濕  D.使受污染的海域加速凈化,但也使污染范圍擴大 40.我國北方住宅區(qū)的樓房間隔,理論上應該比南方更寬,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開闊 B.正午太陽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小 C.正午時樓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長 D.南方氣候更溫暖潮濕41.地球上晝夜更替的周期為 A.23

14、小時56分4秒 B.24小時 C.一個恒星日 D.一個太陽日42.城市綠地的主要作用是 A.涵養(yǎng)水源 B.降低噪聲 C.防風固沙 D.凈化空氣43.降水有明顯季節(jié)變化的陸地自然帶是 A.熱帶雨林帶 B.熱帶草原帶C.大陸西岸的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44.下列氣候類型中對應同一種自然帶的是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式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45.下列外力作用與地貌類型組合,正確的是             A.風化作用冰斗、“

15、U”形谷 B.侵蝕作用喀斯特地貌C.搬運作用沙丘、戈壁 D.沉積作用河口三角洲46.利用水循環(huán)和水平衡原理,改善水的時間和空間分布,化害為利的措施有   A.植樹造林和種草 B.大面積排干沼澤  C.修筑水平梯田 D.建設跨流域的引水工程 47.地球自轉和公轉共同作用使地球上產生的現(xiàn)象有 A.白天和夜晚 B.晝夜更替現(xiàn)象C.晝夜長短的變化 D.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48.下列山峰中,屬于地壘成山的是A.恒山 B.泰山 C.廬山 D.長白山49.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嚴重,主要原因是A.高原上年降水量過多 B.高原上原有溝谷多,坡度大 C.原有森林、草原被破壞,

16、缺少植被 D.雨季降水集中,土壤質地疏松50.假設地球自轉方向是自東向西,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太陽東升西落 B.太陽西升東落C.北半球物體水平運動向右偏 D.北半球物體水平運動向左偏三、綜合題(共35分)1.讀右圖回答:(7分)(1)圖中洋流中按性質分屬于暖流的是_,屬于寒流的是_ 。(2)按成因分洋流中屬補償流的是_,屬風海流的是_。(3)若圖中海域為大西洋,則 A處為世界著名的大漁場之一的_漁場,它是由_和_兩條洋流交匯而成的。2.讀“某地的地質剖面圖”,試著當一位地質工程師,對下面的問題作簡要的分析說明。(8分)(1)判斷甲、乙兩地的地質構造:甲為_,乙為_。(2)在地貌上,甲構造頂部部

17、分缺失的原因是_,甲、乙構造上覆蓋有巖層,該巖層是由_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斷出這一地區(qū)地殼運動的狀況為_(選擇填空)。A. 先水平運動,使地面變得凹凸不平,后地殼下沉或相鄰地區(qū)上升B. 先水平運動,使地面變得凹凸不平,后地殼上升或相鄰地區(qū)下沉C. 先地殼上升或相鄰地區(qū)下沉,后水平運動,使地面變得凹凸不平D. 先地殼下沉后地殼上升,使地面變得凹凸不平(3)若在該地修建一條東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兩地中,選擇_地比較好。(4)在甲、乙兩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應該選擇在_地,若想鉆探石油應該選擇在_地。巖漿BAC3.讀右圖地殼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7分)(1) 在圖中方框內填寫三大類巖石名

18、稱 A_ B_ C_(2)寫出各數(shù)字所表示的地質作用名稱:冷凝作用,_作用,_作用,高溫熔化作用。(3)從_到形成各種巖石,又從巖石到_的這個變化過程就是地殼物質的循環(huán)運動過程。4.分析下表,簡要回答問題并完成下圖:(6分)某地各類項目1956年1975年森林覆蓋率30%8%耕地面積50萬畝70萬畝近三年平均氣溫年較差230C300C河流含沙量2%12%當年水旱災次數(shù)03糧食總產量2000萬斤1750萬斤近三年平均降水量850mm680mm(1)該地耕地面積擴大,而糧食總產量卻降低,其原因是_;(2分)(2)根據(jù)上表,結合地理知識,把土壤肥力下降 暴雨增多 進一步毀林開荒 洪水災害增多 這四項與圖中的A、B、C、D對應,使之完成一個循環(huán)過程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重B徑流季節(jié)變化增大C單產下降DAA_ B_ C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