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歸納邵海波_第1頁
知識點歸納邵海波_第2頁
知識點歸納邵海波_第3頁
知識點歸納邵海波_第4頁
知識點歸納邵海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生物必修一必學知識點一、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1、有氧呼吸的概念和過程(右圖)概念:細胞在氧氣的參與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chǎn)生出和,同時釋放能量,生成許多ATP的過程。過程:第一階段(場所:在細胞質基質中)第二階段: (場所:在線粒體基質中)第三階段: (場所: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2、無氧呼吸的概念與過程概念:指在無氧的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細胞把糖類等有機物不徹底的氧化分解,同時釋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過程。3、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項目有氧呼吸無氧呼吸區(qū)別進行部位在細胞質基質中,然后在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nèi)膜中始終在細胞質基質中是否需要需要不需要最終產(chǎn)物

2、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或者 酒精和二氧化碳釋放能量多少(未釋放的除存在、里)聯(lián)系第一階段反應相同在細胞質基質中由一份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和【H】4、細胞呼吸的概念指有機物在細胞內(nèi)經(jīng)過一系列的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產(chǎn)物、釋放能量并生成ATP的過程。5、細胞呼吸的意義及其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意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為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材料6、有氧呼吸反應方程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分步反應:C6H12O62 C3H4O34H2ATP(場所:細胞質基質)2 C3H4O36H2O 6CO220H2ATP(場所:線粒體內(nèi)膜)24H6 O212H2O34ATP(場所:

3、線粒體基質)7、無氧呼吸反應方程式:(場所:細胞質基質)C6H12O62 C2H5OH2CO22ATP C6H12O62C3H6O32ATP 二、光合作用過程及意義1、總反應方程式:O212H2OC6H12O66H2O6O22、分步反應方程式:光反應:2H2O4HO2場所:囊狀結構薄膜(基粒)ADPPi能量ATP NADP+2eH+NADPH (【H】)暗反應:場所:葉綠體基質CO2無碳化合物2分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還原性H和ATP作用下 形成葡萄糖和無碳化合物 3、能量轉化: 由 光能 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 再轉化為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4、光反應和暗反應關系: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H】 和

4、ATP ,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ADP和磷酸 5、意義:制造有機物轉化并儲存太陽能使大氣中的氣體含量保持相對平衡 6、反應條件:光反應 需要光、色素和酶 暗反應 不需要色素和光,但需要多種酶7、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的方法控制光照強度的強弱、控制溫度的高低、適當增加作物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的濃度 8、圖示過程:三、各種典型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1、線粒體:真核細胞的主要細胞器(動植物都有),機能旺盛的細胞含量多。呈粒狀、棒狀,具有雙層膜結構,內(nèi)膜向內(nèi)突起形成“脊”,內(nèi)膜和基質中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進行場所,生命體95%的能量來自線粒體,所以又叫“動力工廠”。含有少量的DNA、R

5、NA。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2、葉綠體:只存在于植物的綠色細胞中。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雙層膜結構?;V泻猩兀:突|中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含有少量的DNA、RNA。3、內(nèi)質網(wǎng):單層膜,是細胞內(nèi)蛋白質的合成及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4、高爾基體:單膜囊狀結構,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轉運;植物中還與有絲分裂和細胞壁的形成有關。5、核糖體:無膜結構,橢球形粒狀小體,將氨基酸縮合成蛋白質。蛋白質的“裝配機器”,將氨基酸縮合成蛋白質的場所。6、中心體:無膜結構,由垂直的兩個中心粒構成,存在與動物和低等植物中,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7、液泡:單膜囊泡

6、,成熟的植物細胞有大液泡。功能:貯藏(營養(yǎng)、色素等)、保持細胞形態(tài)、調節(jié)滲透吸水。8、溶酶體:有“消化車間”之稱,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細菌。四、動物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差異點:植物細胞動物細胞間期相同點染色體復制(蛋白質的合成和DNA的復制)前期相同點核仁、核膜消失,出現(xiàn)染色體和紡錘體不同點由細胞兩極發(fā)紡錘絲形成紡錘體已復制的兩個中心體分別移向兩極,周圍發(fā)出星射,形成紡錘體中期相同點染色體的著絲點連載兩極的紡錘絲上,位于細胞中央,形成赤道板后期相同點染色體的著絲分裂,染色單體變?yōu)槿旧w,染色單體數(shù)目為0,染色體加倍末期相同點紡錘體、染色體消失,核仁

7、、核膜重新出現(xiàn)不同點赤道板處出現(xiàn)細胞板,擴展形成新細胞壁,并把細胞分為兩個細胞膜中部內(nèi)陷,把細胞質隘裂為二,形成兩個子細胞五、細胞有絲分裂染色體和DNA變化曲線六、動植物細胞結構亞顯微結構圖七、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較小,無核膜、核仁,沒有成型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huán)狀DNA分子)集中的區(qū)域稱為擬核;細胞器只有核糖體;一般有細胞壁,成分與真核細胞的不同 1、典型原核生物有:支原體、衣原體、放線菌、鏈霉菌、乳酸菌、細菌(桿狀、球狀、弧狀、螺旋狀)、藍藻、顫藻、立克次氏體。 2、病毒類:無細胞結構,主要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包括病毒和亞病毒(類病毒、擬病毒、朊病毒) 動物病毒:RNA類(脊髓灰質

8、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腦膜炎病毒、SARS病毒) DNA類(痘病毒、腺病毒、皰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 植物病毒:RNA類(煙草花葉病毒、馬鈴薯X病毒、黃瓜花葉病毒、大麥黃化病毒等) 微生物病毒:噬菌體 八、生物學中常見化學元素及作用:1、Ca:人體缺之會患骨軟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會引起抽搐,過高則會引起肌無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檸檬酸鈉或草酸鈉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會發(fā)生凝固。屬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組織會受到傷害。 2、Fe: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缺乏會患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中

9、的Fe是二價鐵,三價鐵是不能利用的。屬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組織會受到傷害。3、Mg:葉綠體的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劑。植物缺鎂時老葉易出現(xiàn)葉脈失綠。4、B:促進花粉的萌發(fā)和花粉管的伸長,缺乏植物會出現(xiàn)花而不實。5、I:甲狀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兒會患呆小癥,成人會患地方性甲狀腺腫。6、K:血鉀含量過低時,會出現(xiàn)心肌的自動節(jié)律異常,并導致心律失常。7、N:N是構成葉綠素、蛋白質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體內(nèi)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穩(wěn)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體內(nèi)可以自由移動,缺N時,幼葉可向老葉吸收N而導致老葉先黃。N是一種容易造成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富營養(yǎng)化的一種化學元素,在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

10、中,過多的N與P配合會造成富營養(yǎng)化,在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富營養(yǎng)化稱為“水華”,在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富營養(yǎng)化稱為“赤潮”。動物體內(nèi)缺N,實際就是缺少氨基酸,就會影響到動物體的生長發(fā)育。8、P:P是構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植物體內(nèi)缺P,會影響到DNA的復制和RNA的轉錄,從而影響到植物的生長發(fā)育。P還參與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傳遞過程,因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富營養(yǎng)化的一種元素。植物缺P時老葉易出現(xiàn)莖葉暗綠或呈紫紅色,生育期延遲。9、Zn:是某些酶的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吲哚和絲氨酸合成色氨酸的酶中含有Zn,沒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

11、以缺Zn引起蘋果、桃等植物的小葉癥和叢葉癥,葉子變小,節(jié)間縮短九、生物學中常用的試劑:1、斐林試劑: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將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體積混合,再將混合后的斐林試劑倒入待測液,水浴加熱或直接加熱,如待測液中存在還原糖,則呈磚紅色。2、班氏糖定性試劑:為藍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會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測定。3、雙縮脲試劑: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 CuSO4(乙液)。用法:向待測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搖勻,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搖勻。如待測中存在蛋白質,則呈現(xiàn)紫色。4、蘇丹:用法:

12、取蘇丹顆粒溶于95%的酒精中,搖勻。用于檢測脂肪??蓪⒅救境砷冱S色(被蘇丹染成紅色)。5、二苯胺:用于鑒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會被染成藍色。6、甲基綠:用于鑒定DNA。DNA遇甲基綠(常溫)會被染成藍綠色。7、95%的酒精溶液:冷卻的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8、15%的鹽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體積混合可用于解離根尖。9、龍膽紫溶液:(濃度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體著色,可將染色體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鐘。(也可以用醋酸洋紅染色)10、20%的肝臟、3%的過氧化氫、3.5%的氯化鐵:用于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鮮的肝臟中含有

13、過氧化氫酶)11、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鮮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實驗。12、碘液:用于鑒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變藍。13、丙酮:用于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14、層析液:(成分: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號汽油)可用于色素的層析,即將色素在濾紙上分離開。15、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離實驗中研磨綠色葉片時加入,可使研磨充分。16、碳酸鈣:研磨綠色葉片時加入,可中和有機酸,防止在研磨時葉綠體中的色素受破壞。17、0.3g/mL的蔗糖溶液:相當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大,可用于質壁分離實驗。18、0.1g/mL的檸檬酸

14、鈉溶液:與雞血混合,防凝血19、氯化鈉溶液:可用于溶解DNA。當氯化鈉濃度為2mol/L、 0.015mol/L時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鈉濃度為0.14 mol/L時,DNA溶解度最高。濃度為0.9%時可作為生理鹽水。20、胰蛋白酶:可用來分解蛋白質??捎糜趧游锛毎囵B(yǎng)時分解組織使組織細胞分散于。21、秋水仙素:人工誘導多倍體試劑。用于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可使染色體組加倍,原理是可抑制正在分裂的細胞紡綞體的形成。十、生物學中常見的物理、化學、生物方法及用途1、致癌因子:物理因子:電離輻射、X射線、紫外線等。化學因子:砷、苯、煤焦油病毒因子:腫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已發(fā)現(xiàn)150多種病毒致癌。2、基

15、因誘變:物理因素:射線、射線、紫外線、激光化學因素:亞硝酸、硫酸二乙脂3、細胞融合:物理方法:離心、振動、電刺激化學方法:PEG(聚乙二醇) 生物方法:滅活病毒(可用于動物細胞融合) 十一、細胞的分子組成、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1、元素組成:由C、H、O、N元素構成,有些含有P、S2、基本單位:氨基酸,結構約20種結構特點:每種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是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不同之處是每種氨基酸的R基團不同。結構通式:肽鍵: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鍵(NHCO)計算:脫去水分子的個數(shù)=肽鍵個數(shù)=氨基酸個數(shù)-肽鏈條數(shù) 蛋白質的分子量=氨基酸分子的總質量-脫去水的分子質量3、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數(shù)目、種類、排列順序不同,多肽空間結構千變?nèi)f化。蛋白質分子具有多樣性,決定蛋白質功能具有多樣性。4、功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