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造血與血細胞分化發(fā)育要點1:血島是人類最初的造血中心。3個月6個月的胎肝是體內(nèi)主要的造血場所。第8個月時,骨髓造血已高度發(fā)育,這時骨髓成為造血中心。各類血細胞形成的順序分別是:紅細胞、粒細胞、巨核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要點2:(1)骨髓造血:出生后在正常情況下,骨髓是唯一產(chǎn)生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的場所,也產(chǎn)生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骨髓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2)淋巴器官造血:在骨髓內(nèi),造血干細胞分化出淋巴干細胞,其再分化成T、B淋巴祖細胞。B淋巴祖細胞在骨髓內(nèi)發(fā)育;T祖細胞隨血流遷移至胸腺、脾和淋巴結內(nèi)發(fā)育成熟。(3)髓外造血:生理情況下,出生2個月后,嬰兒的肝、脾、淋巴結等已不再制造紅細胞
2、、粒細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如骨髓纖維化、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某些惡性貧血時,這些組織又可重新恢復其造血功能,稱為髓外造血。髓外造血部位也可累及胸腺、腎上腺、腹腔的脂肪、胃腸道等。要點3:造血微環(huán)境,包括微血管系統(tǒng)、末梢神經(jīng)、網(wǎng)狀細胞、基質(zhì)以及基質(zhì)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要點4:造血干細胞具有以下一般特征:多數(shù)細胞處于G0期或靜止期;絕大多數(shù)表達CD34和Thy-1(CD34Thy-1); 低表達或不表達CD38和HLA-DR;缺乏特異系列抗原表面標志。要點5:造血調(diào)節(jié)因子及其作用(1)造血正向調(diào)控的細胞因子:干細胞因子(SCF);芙來3配體(Flt 3 ligand,F(xiàn)L),即fam樣酪氨
3、酸激酶受體3(FLT);集落刺激因子(CSF),是細胞因子中的一大類,有四種主要的類型:粒-單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SF-GM)、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SF-G)、單核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SF-M)、巨核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SF-Meg)。還有多系集落刺激因子(CSF-Multi)即白細胞介素3(IL-3)。白細胞介素(IL);紅細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其他細胞因子:包括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和2(IGF)、肝細胞生長因子(HGF)、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等。(2)造血負向調(diào)控的細胞因子:抑制造血生長因子的稱為負調(diào)節(jié)因子。包括:轉化生長因子-(TGF-);腫瘤壞死因子
4、-、(TN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干擾素、(interferon-、,IFN-、);趨化因子(CK)。要點6:有絲分裂是血細胞分裂的主要形式。巨核細胞則是以連續(xù)雙倍增殖DNA的方式,屬多倍體細胞。要點7:血細胞發(fā)育成熟中的形態(tài)演變規(guī)律1.細胞胞體由大逐漸變?。ň藓思毎喾?,由小變大)2.細胞漿顏色由深逐漸變淺(中幼紅細胞階段胞漿血紅蛋白合成明顯,故顏色發(fā)紅) 3.紅系統(tǒng)胞漿中無顆粒,粒系統(tǒng)到中幼階段顆粒開始出現(xiàn)嗜中性,嗜酸性和嗜堿性改變4.中幼階段核仁消失血細胞發(fā)育成熟中的形態(tài)演變規(guī)律項目幼稚原始成熟備注細胞大小大小原粒細胞比早幼粒細胞小核質(zhì)比例大小核大小大小成熟紅細胞核消失核形狀
5、圓凹陷分葉有的細胞不分葉核染色質(zhì)結構細致粗糙疏松緊密核染色質(zhì)受色淡紫色深紫色核膜不明顯明顯核仁顯著可見無胞質(zhì)量少多淋巴細胞例外胞質(zhì)顏色藍紅或深藍淺藍胞質(zhì)顆粒無有粒細胞分化為3種顆粒,有的細胞無顆粒骨髓細胞學檢查的臨床意義要點1: 骨髓檢查的內(nèi)容與方法適應證:外周血細胞成分及形態(tài)異常,如一系、二系或三系細胞的增多和減少;外周血中出現(xiàn)原始、幼稚細胞等異常細胞。不明原因發(fā)熱,肝、脾、淋巴結腫大。骨痛、骨質(zhì)破壞、腎功能異常、黃疸、紫癜、血沉明顯增加等。 化療后的療效觀察。其他:骨髓活檢、造血祖細胞培養(yǎng)、染色體核型分析、微生物及寄生蟲學檢查(如傷寒、瘧疾)等。禁忌證: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
6、友??;晚期妊娠的孕婦做骨髓穿刺術應慎重。骨髓標本的采集:臨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胸骨、棘突、髂骨、脛骨等處。髂骨后上棘為臨床上首選的穿刺部位。骨髓取材滿意的指標:抽吸骨髓時患者有特殊的痛感;抽出的骨髓液中有較多的骨髓小粒和脂肪滴;顯微鏡下涂片有骨髓特有的細胞如:巨核細胞、漿細胞、造骨細胞、破骨細胞、脂肪細胞、肥大細胞、組織細胞、纖維細胞等;骨髓中中性桿狀核與分葉核粒細胞之比值大于血片中的比值。骨髓涂片檢查(1)普通光鏡低倍鏡檢驗:判斷骨髓增生程度(見下表);估計巨核細胞系統(tǒng)增生情況;觀察涂片邊緣、尾部、骨髓小粒周圍,有無體積較大或成堆分布的異常細胞。骨髓有核細胞增生程度五級估計標準增生程度成熟
7、紅細胞:有核細胞有核細胞均數(shù)/Hp常見病例增生極度活躍1:1100各種白血病增生明顯活躍10:150100各種白血病、增生性貧血增生活躍20:12050正常骨髓象、某些貧血增生減低50:1510造血功能低下增生極度減低200:15再生障礙性貧血(2)油鏡:選擇滿意的片膜段,觀察200500個細胞 如介于漿細胞與幼稚紅細胞之間的細胞,可歸于紅細胞。介于淋巴細胞與紅細胞之間的細胞亦歸為紅細胞;實在難以確定類型的細胞,可列為“分類不明細胞”。要點2:骨髄細胞形態(tài)學粒細胞系統(tǒng)形態(tài)(1)原始粒細胞:胞核較大,約占細胞的2/3以上,核染色質(zhì)呈細粒狀,排列均勻,無濃集,核膜較模糊。胞質(zhì)量少,呈透明天藍色,繞
8、于核周,無顆粒。(2)早幼粒細胞:漿內(nèi)含紫紅色非特異性的天青胺藍顆粒。(3)中幼粒細胞:中性中幼粒細胞:胞質(zhì)量多,內(nèi)含中等量、大小較一致的特異的中性顆粒。嗜酸性中幼粒細胞:胞質(zhì)內(nèi)充滿粗大、均勻、排列緊密、橘紅色的特異的嗜酸性顆粒。嗜堿性中幼粒細胞:胞質(zhì)內(nèi)及核上含有數(shù)量不多、排列凌亂、大小不等的紫黑色特異的嗜堿性顆粒。(4)晚幼粒細胞:中性晚幼粒細胞:胞核凹陷程度一般不超過核假設直徑的一半。核染色質(zhì)粗糙,排列更緊密。(5)中性桿狀核粒細胞:胞核凹陷程度超過核假設直徑的一半,核徑最窄處大于最寬處1/3以上(6)中性分葉核粒細胞:胞核分葉狀,常分25葉,核染色質(zhì)濃集或呈較多小塊。胞質(zhì)豐富,漿內(nèi)分布著
9、細小紫紅色中性顆粒。粒細胞胞質(zhì)中四種顆粒的鑒別-中性顆粒嗜酸性顆粒嗜堿性顆粒嗜苯胺藍顆粒-大小細小粗大最粗大較中性顆粒粗大色澤淡紫紅的或橘紅色或 深紫紅的或紫紅色淡紅色暗紅色 紫黑色 分布均勻均勻 分布不一、常分布不一、有 覆蓋核上時覆蓋核上-紅細胞系統(tǒng)形態(tài)(1)原始紅細胞:邊緣常有鈍角狀或瘤狀突起。(2)早幼紅細胞:核染色質(zhì)可濃集成粗密的小塊,紅蛋白形成逐漸增多,可呈嗜多色性。(4)晚幼紅細胞:核染色質(zhì)聚集成數(shù)個大塊或凝縮成紫黑色團塊狀單核細胞系統(tǒng)形態(tài)(1)原始單核細胞:核染色質(zhì)纖細,呈疏松網(wǎng)狀,核仁1個且大而清楚。胞質(zhì)較豐富,呈灰藍色,不透明,邊緣不規(guī)則,有時可見偽足狀突出。(2)幼稚單核
10、細胞:胞核圓或不規(guī)則形,呈扭曲折疊狀,核染色質(zhì)較原單核細胞粗糙疏松,呈絲網(wǎng)狀,無核仁。胞質(zhì)較多,染灰藍色,可見細小染紫紅色的天青胺藍顆粒。(3)單核細胞:核染色質(zhì)較細致,疏松呈絲網(wǎng)狀或條索狀。胞質(zhì)內(nèi)見細小的、分散均勻的灰塵樣紫紅色天青胺藍顆粒。單核細胞進入組織內(nèi)變成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系統(tǒng)形態(tài)(1)原始淋巴細胞:核染色質(zhì)細致,呈顆粒狀,核仁12個,胞質(zhì)呈淡藍色,透明。 (2)幼稚淋巴細胞:核染色質(zhì)仍較細致。胞質(zhì)較少,淡藍色,偶有少許天青胺藍顆粒。漿細胞系統(tǒng)形態(tài)(1)原始漿細胞:核染色質(zhì)呈粗顆粒網(wǎng)狀(3)漿細胞:核染色質(zhì)濃密成塊,常排列成車輪狀,無核仁。胞質(zhì)豐富,染藍色或紅藍相混的藍紫色。 (3)
11、巨核細胞:顆粒型巨核細胞:質(zhì)內(nèi)含有大量細小的紫紅色顆粒,常聚集成簇,但無血小板形成。產(chǎn)生血小板型巨核細胞:核染色質(zhì)呈團塊狀。胞質(zhì)呈均勻粉紅色,質(zhì)內(nèi)充滿大小不等的紫紅色顆?;蜓“?。胞膜不清晰,多呈偽足狀,其內(nèi)側及外側常有血小板的堆集。裸核型巨核細胞:產(chǎn)生血小板型巨核細胞的胞漿解體后,釋放出大量血小板,僅剩一胞核,稱之為裸核。幾種原始細胞形態(tài)學特點正常骨髓象1.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粒/紅細胞比例為24:1。2.粒細胞系統(tǒng):約占有核細胞的40%60%。其中原粒細胞小于2%,早幼粒細胞小于5%,中、晚幼粒細胞均小于15%,成熟粒細胞中桿狀核多于分葉核。嗜酸性粒細胞小于5%,嗜堿性粒細胞小
12、于1%。3.紅細胞系統(tǒng):幼紅細胞約占有核細胞的20%,其中原紅細胞小于1%,早幼紅細胞小于5%,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平均各約10%。4.淋巴細胞系統(tǒng):約占20%,小兒偏高,可達40%,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細胞極罕見。5.單核細胞和漿細胞系統(tǒng):一般均小于4%,均系成熟階段的細胞。6.巨核細胞系統(tǒng):通常在1.5cm×3cm的片膜上,可見巨核細胞735個,產(chǎn)生血小板巨核細胞20%70%,血小板易見,常成堆存在。7.其他細胞:可見到極少量網(wǎng)狀細胞、內(nèi)皮細胞、組織嗜堿細胞等骨髄成分。不易見到核分裂象,不見異常細胞和寄生蟲。成熟紅細胞的大小、形態(tài)、染色正常。異常骨髓細胞形態(tài)變化特點及其意義胞體異
13、常(1)大小異常:胞體比同期正常細胞明顯增大或縮小。如:巨幼紅細胞,見于巨幼紅細胞貧血、紅白血病、急性造血功能停滯。小型原始紅細胞,見于缺鐵性貧血及感染等。巨大型原始粒細胞,見于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小型原始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相似,見于急粒。大小不勻。(2)形態(tài)異常:幼稚細胞形態(tài)畸形顯著,不規(guī)則,多形性,瘤狀突起。如幼稚單核細胞,原始粒細胞、惡性組織細胞,見于急單、急粒、惡組。成熟的細胞,如紅細胞呈橢圓形、口形、球形、靶形、鐮刀形、淚滴形、盔形及不規(guī)則形等。胞核異常(1)數(shù)目的異常:正常時只有一個核的細胞在異常時變?yōu)槎鄠€核。見于各系統(tǒng)白血病細胞、嚴重貧血。(2)形態(tài)異常:中性粒細胞胞核分葉困難,出
14、現(xiàn)粗桿狀、花生狀或眼鏡樣的Pelger-Hut異常。(3)核染色質(zhì)異常(4)核仁異常(5)異常核分裂 小結:胞核異常(1)數(shù)目異常,見于急性白血病、嚴重貧血。(2)形態(tài)異常,見于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3)核染色質(zhì)異常,巨幼紅細胞、巨幼粒細胞。(4)核仁異常,見于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5)異常核分裂,見于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胞質(zhì)異常(1)胞質(zhì)量異常(2)著色異常(3)內(nèi)容物異常:出現(xiàn)Auer小體、Phi()小體、中毒顆粒、空泡、Dhle體、Chediak-Higashi畸形、Alder-Reilly畸形、May-Hegglin畸形。紅細胞出現(xiàn)Cabot環(huán)、Howell-Jolly小體
15、、嗜堿性點彩、變性珠蛋白小體。漿細胞可見Russel小體。 (4)顆粒異常:如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早幼粒細胞天青胺藍顆粒明顯增多,巨幼紅細胞貧血者有的中、晚幼粒細胞顆粒減少。核質(zhì)發(fā)育不平衡:核發(fā)育落后于胞質(zhì),即幼核老質(zhì);胞質(zhì)發(fā)育落后于核,即老核幼質(zhì)。可見于白血病、巨幼紅細胞貧血及缺鐵性貧血等。先天性Pelger-Hut異常也屬此類。小結:(1)急性白血病時,腫瘤性原始細胞可出現(xiàn)胞體,胞核的形態(tài)異常、藍細胞、Auer小體、白血病裂孔。(2)MDS病態(tài)造血時,可出現(xiàn)小巨核細胞,核漿發(fā)育失衡(老漿幼核)、粒細胞中顆粒過少或過多、 Pelger-Hut異常。(3)增生性貧血時,紅細胞異常,如嗜多色、嗜堿
16、性點彩、Cabot環(huán)、Howell-Jolly小體、變性珠蛋白小體。(4)巨幼細胞貧血出現(xiàn)巨幼紅細胞、老漿幼核和粒細胞巨變。(5)缺鐵性貧血出現(xiàn)幼紅細胞胞漿減少,小紅細胞和老核幼漿。(6)細菌感染時,成熟中性粒細胞發(fā)生中毒性改變。(7)其他紅細胞形態(tài)改變,異常淋巴細胞。(8)特殊異常的細胞,如Reed-Sternberg細胞、Gaucher細胞、Niemann-Pick細胞等。血細胞化學染色的臨床應用要點1:過氧化酶染色(POX)(3)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1)粒細胞系統(tǒng):自早幼粒細胞至成熟中性粒細胞均呈陽性反應,隨細胞的成熟,陽性反應的程度逐漸增強。中性分葉核粒細胞為強陽性反應,嗜酸性粒細胞陽
17、性反應的程度最強,其陽性顆粒比中性粒細胞粗大,有折光性,嗜堿性粒細胞呈陰性反應。2)單核細胞系統(tǒng):原始單核細胞呈陰性反應,幼單核細胞和單核細胞呈弱陽性反應.3)其他細胞:淋巴細胞、巨核細胞、血小板、幼紅細胞、漿細胞和組織細胞均呈陰性反應。有的吞噬細胞可呈陽性反應。(4)臨床意義:1)幫助鑒別急性白血病的類型: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時,白血病性原始粒細胞可呈陽性反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時,原始淋巴細胞和幼淋巴細胞均呈陰性反應;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時,白血病性原始單核細胞呈陰性反應,有時雖少數(shù)可呈弱陽性反應,但陽性顆粒少而細小,常彌散分布。如果白血病細胞呈過氧化物酶強陽性反應,應確定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18、。異常組織細胞的過氧化物酶呈陰性反應,而白血病性幼單核細胞和單核細胞呈弱陽性反應。過碘酸-雪夫反應(糖原染色、PAS)結果判斷:陽性結果為胞質(zhì)內(nèi)出現(xiàn)紅色顆粒、塊狀或呈彌漫狀紅色。(3)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1)粒細胞系統(tǒng):原始粒細胞為陰性反應;自早幼粒細胞至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均呈陽性反應,并隨細胞的成熟,陽性反應的程度逐漸增強;3)單核細胞系統(tǒng):原始單核細胞為陰性反應,幼單核細胞為()陽性反應,單核細胞為()()陽性反應。有時在胞質(zhì)的邊緣處陽性反應顆粒較粗大。 (4)臨床意義1)白細胞系統(tǒng):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時白血病性原始淋巴細胞的陽性反應物質(zhì)為紅色粗顆粒狀或紅色塊狀,底色不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時
19、,白血病性原始粒細胞的陽性反應物質(zhì)呈均勻分布的紅色細顆粒狀或呈均勻紅色;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時,白血病性原始單核細胞的陽性反應物質(zhì)呈紅色細顆粒狀,彌散分布,有時在胞漿的邊緣處顆粒較粗大。要點2:堿性磷酸酶染色(NAP)(2)結果判斷:陽性結果為胞質(zhì)內(nèi)出現(xiàn)灰褐色至深黑色顆粒狀或片狀沉淀(),灰褐色沉淀,為0分。(),胞質(zhì)出現(xiàn)灰褐色沉淀,為1分。(),胞質(zhì)深褐色沉淀,為2分。(),胞質(zhì)中已基本充滿棕黑色顆粒狀沉淀,但密度較低,為3分。(),胞質(zhì)全被深黑色團塊沉淀所充滿,密度高,甚至遮蓋胞核,為4分。 (3)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1)堿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細胞,除巨噬細胞可呈陽性反應外,其他血細
20、胞均呈陰性反應。2)成熟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NAP)積分值的計算:在油鏡下,計數(shù)100個成熟中性粒細胞(包括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和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分別記錄其分級情況,全部陽性反應的細胞之和即為陽性率,將所有陽性反應細胞均以“”級表示后,計算其總積分值。例:某患者計數(shù)100個成熟中性粒細胞,其結果如下表:反應程度個數(shù)(個)積分(分)1002020408020601040100200陽性率為90%,積分值為200(4)參考值:成熟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NAP)的積分值為30130。血液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NAP積分值明顯減低,常為“0”。類白血病反應時的NAP積分值明顯增高。因此本法常用來鑒別
21、慢粒和類白血病反應及觀察慢粒療效的指標之一。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時NAP積分值減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時NAP積分值一般增高,因此本法可作為鑒別急粒和急淋的方法之一;再生障礙性貧血的NAP積分值增高,當病情好轉時,NAP積分值可下降,完全緩解時NAP活性可恢復到正常,因此本法對再障的診斷、療效觀察和估計病情均有一定意義。 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的NAP積分值減低,因此本法可作為鑒別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方法之一;紅細胞增多癥的NAP積分值升高,而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的NAP積分值無明顯變化。因此本法可用來鑒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和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NAP積分值減
22、低。要點3:酯酶染色:萘酚-AS-D氯乙酸酯酶為粒系細胞所特有,又稱特異性酯酶染色。-乙酸萘酚酯酶可存在于多種細胞,故又稱非特異性酯酶染色。-丁酸萘酚酯酶主要存在于單核系細胞中,又稱單核細胞酯。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3)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1)粒細胞系統(tǒng):原粒細胞為陰性反應或陽性反應,自早幼粒細胞至成熟中性粒細胞均為陽性反應,酶活性并不隨細胞的成熟而增強。嗜酸性粒細胞為陰性反應或弱陽性反應,嗜堿性粒細胞為陽性反應。4)臨床意義:鑒別急性白血病的類型。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時,白血病性原始粒細胞可出現(xiàn)陽性反應;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時,白血病細胞均呈陰性反應;
23、-醋酸萘酚酯酶染色(-NAE)(2)結果判斷:染色陽性結果為胞質(zhì)中出現(xiàn)棕黑色顆粒沉淀。(3)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 1)單核細胞系統(tǒng):原始單核細胞為陰性反應或弱陽性反應;幼單核細胞和單核細胞為陽性反應,這種反應可被氯化鈉抑制。2)粒細胞系統(tǒng):各期粒細胞為陰性反應,有時少數(shù)粒細胞可呈弱陽性反應,此反應不被氟化鈉抑制。3)巨核細胞和血小板為陽性反應。4)其他血細胞:幼紅細胞和淋巴細胞一般為陰性反應,有時少數(shù)細胞也可是弱陽性反應,此反應不被氯化鈉抑制;漿細胞為陰性反應。(4)臨床意義1)幫助鑒別急性白血病的類型:單核細胞白血病時,白血病原始單核細胞可呈陽性反應,幼單核細胞和單核細胞大多呈陽性反應,此反
24、應能被氟化鈉抑制,抑制率在50%以上;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時,白血病原始粒細胞為陰性反應,有時個別白血病原始粒細胞可呈陽性反應,但此反應不被氟化鈉抑制。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時,白血病原始淋巴細胞為陰性反應,有時原始淋巴細胞可出現(xiàn)陽性反應,主要見于T細胞型急淋;3)巨幼細胞貧血:巨幼細胞也可呈陽性反應。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AE)和氟化鈉抑制試驗所謂抑制是指氟化鈉試驗的抑制率大于50%。(3)正常血細胞的染色1)粒細胞系統(tǒng):原粒細胞為陰性反應或陽性反應,自早幼粒細胞至成熟中性粒細胞均為陽性反應,此反應不被氟化鈉抑制。2)單核細胞系統(tǒng):原始單核細胞為陰性反應或陽性反應,幼單核細胞和單核細
25、胞均為陽性反應,此反應能被氟化鈉抑制。3)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呈弱陽性反應,此反應不被氟化鈉抑制。4)紅細胞系統(tǒng):早期幼紅細胞可呈陽性反應,隨細胞的成熟陽性反應程度逐漸減弱,此反應不被氟化鈉抑制。5)巨核細胞和血小板:為陽性反應。(4)臨床意義:幫助鑒別急性白血病的類型。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時,白血病原始粒細胞可呈陽性反應,此反應不被氯化鈉抑制。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時,白血病原始單核細胞可呈陽性反應,幼單核細胞和單核細胞為陽性反應,此反應被氯化鈉抑制。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時,部分白血病細胞的陽性反應可被氟化鈉抑制,部分陽性反應不被氯化鈉抑制。堿性-丁酸萘酚酯酶染色(-NBE)結果判斷:陽性結果為胞質(zhì)
26、中出現(xiàn)藍色顆粒。(3)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1)粒細胞系統(tǒng):各期粒細胞均呈陰性。2)單核細胞系統(tǒng):分化差的原單細胞呈陰性,分化好的原單細胞呈陽性,幼稚及成熟的單核細胞呈陽性,陽性反應能被氟化鈉抑制。3)淋巴細胞系統(tǒng):外周血的T淋巴細胞、非T非B淋巴細胞可呈陽性,B淋巴細胞呈陰性。4)其他細胞:巨核細胞、幼紅細胞、漿細胞呈陰性或弱陽性;組織細胞也可呈陽性,但不被氟化鈉抑制。(4)臨床意義:與-NAE(醋酸萘酚酯酶)染色的臨床意義相同,敏感性不如-NAE,而特異性較-NAE高,是急性白血病常用的細胞化學染色。1)輔助鑒別急性白血病細胞類型: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簡魏讼导毎蠖鄶?shù)呈陽性,陽性反應能被氟化
27、鈉抑制;急性粒細胞白血?。涸<毎话愠赎幮裕患毙栽缬琢<毎籽。涸缬琢<毎3赎幮裕患毙粤渭毎籽。翰糠职籽〖毎栃?,部分白血病細胞陰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涸技坝字闪馨图毎话愠赎幮浴?)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有時須與惡性組織細胞病相鑒別,異常組織細胞也可呈陽性,但陽性反應不能被氟化鈉抑制。酸性磷酸酶染色(ACP)(3)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 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巨核細胞、血小板、漿細胞、巨噬細胞呈陽性。(4)臨床意義1)幫助鑒別戈謝細胞和尼曼-匹克細胞,前者酸性磷酸酶染色為陽性反應,后者為陰性。2)幫助診斷多毛細胞白血病,多毛細胞白血病時多毛細胞的酸性磷酸酶染色為陽性反應,此
28、酶耐L-酒石酸的抑制作用。淋巴肉瘤細胞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淋巴細胞,酸性磷酸酶染色也呈陽性反應,但此酸可被L-酒石酸抑制。3)幫助鑒別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呈陽性反應,而B淋巴細胞為陰性反應。要點4:鐵染色(1)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 1)細胞外鐵:觀察骨髓小粒中的鐵,呈彌散藍色、顆粒狀、小珠狀或塊狀。根據(jù)骨髓小粒中鐵的存在方式及量將細胞外鐵分為()、()、()、()、()。2)細胞內(nèi)鐵:環(huán)形鐵粒幼紅細胞是指幼紅細胞胞質(zhì)內(nèi)藍色在5顆以上,圍繞核周1/3以上者。成熟紅細胞中出現(xiàn)鐵顆粒稱為鐵粒紅細胞。(2)參考值1)細胞外鐵:()(),大多為()。 2)鐵粒幼細胞:12%44%(3)臨
29、床意義1)缺鐵性貧血時,骨髓細胞外鐵明顯減低,甚至消失;鐵粒幼細胞的百分率減低。經(jīng)有效鐵劑治療后,細胞外鐵增多;因此鐵染色可作為診斷缺鐵性貧血及指導鐵劑治療的重要方法。2)鐵粒幼細胞貧血時,出現(xiàn)較多環(huán)鐵粒幼細胞,鐵粒幼細胞也增多,其所含鐵顆粒的數(shù)目也較多,顆粒也粗大,有時還可見鐵粒紅細胞。因此本染色可作為診斷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的重要方法。3)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時鐵粒幼細胞的百分比可增高,其所含鐵顆粒的數(shù)目可增多,環(huán)鐵粒幼細胞常見。在鐵粒幼細胞難治性貧血,環(huán)鐵粒幼細胞在15%以上。三種常用細胞化學染色在鑒別急性白血病類型中應用化學染色 急粒白血病 急單白血病 急淋白血病POX 分化差的原始細胞 (
30、)() ()()()分化好的原始細胞()()PAS ()或() ()或()彌漫性 ()成塊或顆彌漫性淡紅色 淡紅色或顆粒狀 粒狀-NAE ()-() ()其活性 ()氟化鈉抑制不敏感 被氟化鈉抑制血細胞超微結構檢查的臨床應用1)口形紅細胞:口形紅細胞增多主要見于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癥,也可見于肝臟疾病和腫瘤性疾病。2)球形紅細胞:球形紅細胞增多主要見于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及伴球形紅細胞增多的其他溶血性貧血如免疫性溶血性貧血。3)橢圓形紅細胞:橢圓形紅細胞增多主要見于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也可見于惡性貧血、白血病、嚴重缺鐵性貧血等。4)靶形紅細胞:靶形紅細胞增多可見于缺鐵性貧血、珠蛋白生成
31、障礙性貧血及其他血紅蛋白病。5)棘細胞:棘細胞增多可見于遺傳性脂蛋白缺乏癥、脾切除后及慢性肝病。6)刺細胞:刺細胞增多,可見于尿毒癥、胃癌、丙酮酸激酶缺乏癥、新生兒肝病等。7)裂細胞:出現(xiàn)較多裂細胞主要見于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巨大血管瘤等。8)淚滴形紅細胞:出現(xiàn)較多淚滴形紅細胞可見于骨髓纖維化、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及骨髓癌轉移等。血細胞染色體檢查的臨床應用要點1:染色體命名人的體細胞有46條染色體,其中常染色體22對(44條),性染色體1對,男性為46,XY;女性為46,XX 。例如“2p35”則表示2號染色體短臂3區(qū)5帶。要點2:染色體的結構:分為長臂(q)和短臂(p);表示法如,1q12 表
32、示第1號染色體,長臂,第1區(qū),第2帶;1p36 表示第1號染色體,短臂,第3區(qū),第6帶。要點3:核型:女性為XX,男性為XY。女性的核型為46,XX,男性的核型為46,XY 。要點4:t表示易位;inv表示倒位;iso表示等臂染色體;ins表示插入;表示丟失;表示增加等。要點5:血液病染色體畸變檢查的應用最重要的特異標記染色體見于慢粒時的Ph染色體,t(9;22)(q24;q11),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t(15;17)(q22;q21),Burkitt淋巴瘤的t(8;14)(q24;q32)等。原發(fā)性特異標記染色體對血液系統(tǒng)腫瘤有診斷、標記和分類意義,故被MIC協(xié)作組列為急性白血病MIC(形態(tài)學
33、、免疫學和細胞遺傳學)分型的主要指標之一。白血病常見的染色體和基因特異改變-類型 染色體改變 基因改變-M2 t(8;21)(q22;q22)AML/ETOM3 t(15;17)(q22;q21) PML/RAR或RAR/PML CML t(9;22)(q34;q11) BCR/ABL-貧血及其細胞學檢驗一、貧血概論貧血形態(tài)學分類要點1:貧血的MCV、MCH、MCHC分類貧血類型MCV(fl)MCH(pg)MCHC(g/L)病因正常細胞性貧血801002734320360失血、急性溶血、再障、白血病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8027320缺鐵性貧血、慢性失血單純小細胞性貧血8027320360感染、中
34、毒、尿毒癥大細胞性貧血10034320360維生素B12、葉酸缺乏要點2:貧血的MCV和RDW分類(Bessman分類)RDW(參考值11.5%14.5%)紅細胞MCV(fl)增加、大細胞(100)正常(80100)降低、小細胞(80)增加巨幼細胞貧血早期缺鐵免疫性溶血缺鐵性貧血紅細胞碎片鐵粒幼細胞貧血骨髄病性貧血骨髄增生異常綜合征化療后混合型貧血正常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急性失血,酶缺陷骨髓增生低下再障;肝臟病急性溶血地中海貧血要點3:病因學分類(1)紅細胞生成減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如再障;造血原料缺乏或失利用如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2)紅細胞破壞過多如溶血性貧血。(3
35、)紅細胞丟失過多如急、慢性失血。根據(jù)貧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對貧血的分類紅細胞生成減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干細胞增殖分化障礙再生障礙性貧血,純紅再障,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骨髓被異常組織侵害骨髓病性貧血(白血病、骨髓瘤、癌轉移、骨髓纖維化)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繼發(fā)性貧血(腎病、肝病、感染性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等)造血物質(zhì)缺乏或利用障礙鐵缺乏和鐵利用障礙缺鐵性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等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巨幼細胞性貧血紅細胞破壞過多紅細胞內(nèi)在缺陷紅細胞膜異常遺傳性球形、橢圓形、口形紅細胞增多癥,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紅細胞酶異常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丙酮酸激酶缺乏癥等紅蛋白異常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異常血
36、紅蛋白病,不穩(wěn)定血紅蛋白紅細胞外在異常免疫溶血因素自身免疫性,藥物誘發(fā),新生兒同種免疫性,血型不合輸血理化感染等因素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化學、物理、生物因素致溶血其他脾功能亢進失血急性失血性貧血,慢性失血性貧血要點4:貧血的實驗診斷方法與步驟1.確定有無貧血:根據(jù)RBC、Hb和Hct確定,以Hb和Hct最常用。成人診斷標準男女血紅蛋白(g/L)120110(孕婦100)血細胞比容(Hct)0.400.35紅細胞計數(shù)(×1012/L)4.03.52. 確定貧血的嚴重程度:輕度:Hb參考值下限至91g/L;中度:Hb9060g/L;重度:Hb6031g/L;極重度:Hb30g/L。新生
37、兒和6個月以內(nèi)小兒不參照此標準。二、鐵代謝障礙性貧血要點5:鐵的代謝(1)鐵的來源與吸收:每天的膳食,只有約10%的鐵(即1mg)被吸收。鐵主要是在消化道的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腸黏膜吸收。(2)鐵的貯存及排泄:鐵以鐵蛋白及含鐵血黃素的形式貯存。孕婦和兒童的排泄量高出成人數(shù)倍。要點6:鐵代謝檢測指標(1)血清鐵測定:臨床意義:血清鐵降低見于缺鐵性貧血、失血、營養(yǎng)缺乏、感染和慢性病。增高見于肝臟疾病、造血不良、無效性增生、慢性溶血、反復輸血和鐵負荷過重。(2)血清鐵蛋白測定:臨床意義:降低見于缺鐵性貧血早期、失血、營養(yǎng)缺乏和慢性貧血等。增高見于肝臟疾病、血色病、急性感染和惡性腫瘤。(3)血清總鐵結合
38、力測定:血清總鐵結合力(TIBC)通常情況下,僅有1/3的運鐵蛋白與鐵結合。臨床意義:增高見于缺鐵性貧血、紅細胞增多癥。降低或正常見于肝臟疾病、惡性腫瘤、感染性貧血、血色病和溶血性貧血,顯著降低者見于腎病綜合征。(4)轉鐵蛋白飽和度測定:臨床意義:降低見于缺鐵性貧血(TS小于15%)、炎癥等;增高見于鐵利用障礙,如鐵粒幼細胞貧血、再障;鐵負荷過重,如血色病早期,貯存鐵增加不顯著,但血清鐵已增加,TS大于70%,這是診斷的可靠指標。(5)轉鐵蛋白測定:臨床意義:增高見于缺鐵性貧血、妊娠;降低見于腎病綜合征、肝硬化、惡性腫瘤、炎癥。缺鐵性貧血的原因、臨床特征和分期要點7:缺鐵原因鐵攝入不足1.膳食
39、中鐵不足 營養(yǎng)不良,偏食2.需要量增加 生長較快嬰幼兒,青春期婦女,婦女妊娠期、哺乳期3.吸收障礙 胃炎及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慢性腹瀉,化學藥物影響鐵丟失過多1.月經(jīng)過多,妊娠失血2.泌尿系失血血尿,血紅蛋白尿3.特發(fā)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4.各種出血性疾病的出血要點8:臨床特征:各種含鐵酶活性下降而引起的上皮組織的變化,如口角炎、舌炎、舌乳頭萎縮、吞咽困難;皮膚干燥,毛發(fā)無光澤易斷;指甲無光澤脆薄而平坦,甚至凹陷形成反甲。約10%的缺鐵性貧血患者有輕度脾腫大。要點9:分期:臨床缺鐵分為三個階段:缺鐵期:貯存鐵下降,早期出現(xiàn)血清鐵蛋白下降;缺鐵性紅細胞生成期:貯存鐵更進一步減少,鐵蛋白減少,血
40、清鐵和轉鐵蛋白飽和度下降,總鐵結合力增高和游離原卟啉升高,出現(xiàn)一般癥狀;缺鐵性貧血期:除上述特點外,尚有明顯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并出現(xiàn)多個系統(tǒng)癥狀。要點10:缺鐵性貧血的實驗檢查(1)血象:血紅蛋白、紅細胞均減少,以血紅蛋白減少更為明顯。輕度貧血時紅細胞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中度以上貧血時紅細胞體積減小,中心淡染區(qū)擴大,嚴重時紅細胞可呈環(huán)狀,并有嗜多色性紅細胞及點彩紅細胞增多。網(wǎng)織紅細胞輕度增多或正常。白細胞計數(shù)及分類一般正常。血小板計數(shù)一般正常。 (2)骨髓象:幼紅細胞體積小,邊緣不規(guī)整,胞核小而致密,胞漿量少,因血紅蛋白合成不足而著色偏堿。(3)鐵染色與鐵代謝的檢查特點:1)骨髓鐵減少:骨髄鐵
41、染色示鐵消失,鐵粒幼細胞少于15%。2)血清鐵蛋白(SF)小于14g/L,轉鐵蛋白飽和度小于15%,血清鐵小于8.95mol/L,總鐵結合力大于64.44mol/L,紅細胞游離原卟啉大于0.9mol/L(全血)。要點11:鐵粒幼細胞貧血的實驗檢查及鑒別診斷(1)血象:部分為低色素性,部分為正色素性,即呈兩種紅細胞并存的“雙形性”,這是本病的特征之一。(2)骨髓象:有的細胞呈巨幼樣改變、雙核或核固縮(3)鐵染色與鐵代謝的檢查特點:如幼紅細胞鐵顆粒在5個以上(正常少于4個),圍繞并靠近核排列成環(huán)狀或半環(huán)(繞核1/3以上,如衣領狀),稱此為環(huán)形鐵粒幼細胞。此種細胞常占幼紅細胞15%以上,為本病特征和
42、重要診斷依據(jù)。(4)鑒別診斷:本病需與缺鐵性貧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進行鑒別。三、DNA合成障礙性貧血要點12:維生素B12的代謝人類維生素B12的主要來源是食物,肝、腎、肉類、蛋類、牛奶及海洋生物中含量豐富。成人每天約需要25g,而體內(nèi)貯量約為45mg,可供35年使用,故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缺乏的。食物中的維生素B12與胃底黏膜壁細胞分泌的內(nèi)因子結合形成維生素B12-內(nèi)因子復合體。該復合體可抵抗腸道消化酶和腸道細菌、寄生蟲對維生素B12的破壞和攝取。維生素B12-內(nèi)因子復合體在有Ca2、Mg2及pH5的條件下,與回腸末端腸黏膜絨毛上的特殊受體結合,通過胞飲作用維生素B12進入腸上皮細胞。影響維
43、生素B12吸收和轉運的因素有:(1)胃腸疾病導致的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減少;(2)全胃切除和一些疾病如惡性貧血的內(nèi)因子完全缺乏時影響最大,因為膽汁中的維生素B12亦不能再吸收;(3)胰腺分泌胰蛋白酶缺乏等。維生素B12參與體內(nèi)多種生化反應。除參與DNA的合成外,與人體關系密切的還有腺苷鈷胺參與促使甲基丙二酰輔酶A轉變?yōu)殓牾]o酶A的反應,當維生素B12缺乏時,該反應受阻導致丙酰輔酶A大量堆積而形成非生理性的單鏈脂肪酸,影響神經(jīng)鞘磷脂形成,造成神經(jīng)的脫髓鞘改變,出現(xiàn)各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癥狀。這是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貧血的突出特點。維生素B12每天經(jīng)尿液、糞便排出,唾液、淚液及乳汁中也有少量排出
44、。要點13:葉酸的代謝人體本身不能合成葉酸,必須靠食物供給。食物中的葉酸在空腸近端被吸收。吸收后的葉酸,在肝中被還原為四氫葉酸(TFH)再轉變?yōu)槎喙劝彼猁}貯存在肝內(nèi)。正常人每天需要葉酸200g,孕婦和哺乳者為300400g。人體內(nèi)葉酸貯存量約520mg,可供人體50100d之用,故當停止攝入葉酸幾個月后就可發(fā)生葉酸缺乏癥。嬰幼兒葉酸攝入不足時會導致脂肪瀉、口炎性腹瀉。維生素C有促進四氫葉酸合成的作用,當其缺乏時可加重葉酸缺乏。鎮(zhèn)靜劑如苯巴比妥、撲癇酮等可抑制葉酸代謝,抗癌藥如氨甲蝶呤可抑制葉酸還原為TFH,都可引發(fā)巨幼細胞貧血。要點14:巨幼細胞貧血臨床特征:除貧血的一般臨床表現(xiàn)外,還可有:口
45、腔炎、舌炎、舌乳頭萎縮,舌面光滑如鏡面(俗稱牛肉舌);食欲減退,惡心、腹脹、腹瀉、便秘等消化系統(tǒng)的癥狀。維生素B12缺乏時,使血中丙酰輔酶A堆積而生成非生理性單鏈脂肪酸,影響神經(jīng)髓鞘磷脂的形成,造成神經(jīng)的脫髓鞘改變,脊后側索和周圍神經(jīng)受損,出現(xiàn)神經(jīng)、精神癥狀,如手足對稱性麻木、下肢步態(tài)不穩(wěn)、行走困難;小兒及老年患者常表現(xiàn)為腦神經(jīng)受損的精神異常,如抑郁、嗜睡和精神錯亂;葉酸缺乏患者也可有精神癥狀,如情感改變。要點15:巨幼細胞性貧血的實驗襝查及鑒別診斷(1)血象與骨髓象特點1)血象:呈大細胞正色素性貧血,粒細胞出現(xiàn)巨形桿狀核和核分葉過多,5葉者大于5%或6葉者大于1%。2)骨髓象:主要表現(xiàn)三系細
46、胞巨幼樣變,尤其是紅細胞系列出現(xiàn)早、中和晚巨幼紅細胞大于10%,粒細胞和巨核細胞系統(tǒng)亦有巨幼樣變。(3)鑒別診斷:需與下列疾病進行鑒別1)全血細胞減少性疾?。阂虿糠志抻准毎氀颊咄庵苎禍p少,所以需與其他全血細胞減少性疾病進行鑒別,骨髓象檢查可有明顯區(qū)別。2)急性紅白血病(紅血病期):骨髓中紅系極度增生,常大于50%,并有明顯的病態(tài)造血。3)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部分MDS病例可有紅系細胞的顯著增生,多為中晚幼階段,有明顯的病態(tài)造血(如類巨幼樣變等)。四、造血功能障礙性貧血要點16:再生障礙性貧血(AA)概念:是由多種原因致造血干細胞減少和(或)功能異常,從而引起紅細胞、中性粒細胞
47、、血小板減少的一種獲得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貧血、感染和出血。其特征是造血干細胞和(或)造血微環(huán)境功能障礙,造血紅髓被脂肪替代,導致全血細胞減少,進行性貧血、出血和感染,而肝、脾、淋巴結不腫大。繼發(fā)性再障的病因主要有:藥物和化學因素如氯霉素、治療腫瘤的細胞毒藥物苯、殺蟲劑等;感染因素:如肝炎病毒、EB病毒等;電離輻射:如X線、放射性同位素等;內(nèi)分泌因素:如腺腦垂體功能減退癥及其他因素如妊娠并發(fā)AA。要點17:發(fā)病機制:目前公認的有:造血干細胞異常:造血微環(huán)境缺陷,免疫機制異常,遺傳傾向,要點18:臨床特征:臨床上根據(jù)其病程及表現(xiàn)將再障分為急性AA和慢性AA兩型。急性AA:起病急,進展迅速,病程短。
48、貧血呈進行性,常伴有嚴重出血,半數(shù)以上病例起病時即有感染, 慢性AA:起病緩慢,病程進展慢較平穩(wěn),病程較長要點19: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實驗檢查及鑒別診斷(1)血象特點:呈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可有小細胞增多。網(wǎng)織紅細胞極低,血小板計數(shù)早期減少。 (2)骨髓特點:骨髄各穿刺部位大多增生不良,但也有個別部位呈暫時增生,正常造血成分被脂肪組織取代。三個細胞系減少,白細胞常低于2×109/L,粒細胞顯著減少,多為淋巴細胞,骨髓巨核細胞減少,全片不見或僅有數(shù)個。(3)骨髓病理組織學檢驗:骨髄增生減退,造血組織與脂肪組織容積比降低(小于0.34)。造血細胞減少(特別是巨核細胞減少),非造血細胞比例增
49、加,并可見間質(zhì)水腫、出血甚至液性脂肪壞死。骨髄活檢對再障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4)AA的診斷標準如下:全血細胞減少,網(wǎng)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一般無肝脾腫大。骨髓至少1個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如增生活躍,須有巨核細胞明顯減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細胞增多(有條件者應做骨髓活檢等檢查)。能除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其他疾病,如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中的難治性貧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滯、骨髓纖維化、急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等。一般抗貧血藥物治療無效。急性與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鑒別診斷急性慢性病程6個月,612個月為亞急1年網(wǎng)織紅細胞1%1%絕對值15×109/L0.5×
50、;109/L粒細胞絕對值0.5×109/L0.5×109/L血小板20×109/L20×109/LEPO不顯著顯著(5)鑒別診斷1)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PNH):AA與PNH不發(fā)作型鑒別較困難,但本病出血及感染均較輕,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不增高;網(wǎng)織紅細胞絕對值常大于正常,骨髓中紅系增生較明顯;細胞內(nèi)、外鐵均減少;經(jīng)溶血性疾病的實驗室檢查可確診。2)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AA與MDS中的難治性貧血(RA)鑒別也較困難。但RA以病態(tài)造血為特征,外周血可見紅細胞大小不等,易見大紅細胞、有核紅細胞、幼稚白細胞及畸形血小板等。3)再生障礙危象:
51、是由于多種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急性停滯,本病亦可稱為急性造血功能停滯。血中紅細胞及網(wǎng)織紅細胞減少或全血細胞減少。此病可在短期內(nèi)恢復。4)其他疾病:骨髓纖維化、急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骨髓轉移癌、巨幼細胞貧血、脾功能亢進等疾病都可有外周血的三系減少,但患者有脾腫大、淋巴結腫大、骨壓痛;外周血有幼稚紅細胞和幼稚白細胞;骨髓象特征都與AA明顯不同。白血病概述要點1:白血病分類1.按白血病細胞分化程度分類(1)急性白血?。汗撬柚心骋幌盗性技毎ɑ蛟技佑字杉毎└哂?0%。一般自然病程短于6個月。(2)慢性白血病:骨髓中某一系列的白血胞增多,以接近成熟的白血胞增生為主,原始細胞不超過10%。(3)FAB形態(tài)學分類:1976年法(F)、美(A)、英(B)三國協(xié)作組提出將急性白血病分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1、L2、L3)和急性非淋巴(髓)細胞白血病(M1M7)兩大類及其亞型。要點2:中國急性白血病分型標注 (1986年天津會議)亞型分型標準M0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細胞30%,無T、B淋巴系標記,至少表達一種髓系抗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床上用品品牌代理合同
- 2024醫(yī)院藥品零售許可合同
- 2024年建筑合同糾紛預防及處理辦法
- 2024年度IT企業(yè)軟件許可使用合同
- 2024年度搬廠工程機械設備租賃合同
- 2024年度委托加工合同:甲乙雙方在二零二四年就某產(chǎn)品委托加工的詳細條款
- 2024年度量子科技實驗室建設安裝工程分包合同
- 2024年度智能停車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安裝合同
- 2024展廳裝飾裝修合同范文
- 2024年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商標范圍
- 在建工地第三方安全文明巡查方案、在建工地安全文明施巡查方案
- 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4
- 課件:《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第十六講 文明新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 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學案、學習任務單【全冊】
- 2024年秋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13課 五四運動教案 新人教版
- 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英語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 《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課程標準(含課程思政)
- 節(jié)能驗收報告模板(參考固定資產(chǎn)投資項目節(jié)能審查系列工作指南2018年本)
- JGJT397-2016 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設計規(guī)范
- 食品代加工合同書
- 《生物安全培訓》課件-2024鮮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