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氨基乙酸羥基乙腈法_第1頁
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氨基乙酸羥基乙腈法_第2頁
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氨基乙酸羥基乙腈法_第3頁
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氨基乙酸羥基乙腈法_第4頁
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氨基乙酸羥基乙腈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1食品添加劑新品種 氨基乙酸(羥基乙腈法)英文名稱:Glycine(Glycolonitrile method)功能分類:增味劑、食品用香料(一) 用量及使用范圍用量及使用范圍符合GB2760中氨基乙酸(又名甘氨酸)的規(guī)定。(二) 質量規(guī)格要求1 范圍本質量規(guī)格適用于以羥基乙腈氨化、堿解制得的甘氨酸鈉,經(jīng)離子交換、膜脫色等工藝制得的食品添加劑氨基乙酸(羥基乙腈法)。2 分子式、結構式和相對分子質量2.1 分子式C2H5NO22.2 結構式2.3 相對分子質量75.07(按2013年國際相對原子質量)3 技術要求3.1感官要求:應符合表1 的規(guī)定。表1 感官要求項 目要 求檢驗方法色澤白色取

2、適量樣品,置于清潔、干燥的白瓷盤中,在自然光線下,目視觀察其色澤和狀態(tài)。狀態(tài)結晶性顆粒或結晶性粉末3.2理化指標: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表2 理化指標項 目指 標檢驗方法甘氨酸(以干基計),w/% 98.5101.5附錄A中A.4氯化物(以Cl計), w/%0.007附錄A中A.5重金屬(以Pb計)/(mg/kg) 10附錄A中A.6干燥減量,w/%0.20附錄A中A.7灼燒殘渣,w/%0.10附錄A中A.8澄清度試驗通過試驗附錄A中A.9pH值(50g/L水溶液)5.57.0附錄A中A.10氨三乙酸,w/%0.05附錄A中A.11亞氨基二乙酸,w/%0.05附錄A中A.12硫酸鹽(以SO4計),

3、w/%0.01附錄A中A.13砷(As)/(mg/kg) 1GB 5009.76附錄A檢驗方法A.1 安全提示本質量規(guī)格的檢驗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試劑具有毒性或者腐蝕性,操作時應采取適當?shù)陌踩头雷o措施。A.2 一般規(guī)定本質量規(guī)格所用試劑和水在沒有注明其他要求時,均指分析純試劑和GB/T 6682規(guī)定的三級水。試驗中所用標準滴定溶液、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制劑和制品,試驗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種溶劑配制時,均指水溶液;在沒有注明其他要求時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之規(guī)定制備。A.3 鑒別試驗A.3.1 試劑和材料A.3.1.1 茚三酮溶液:1g/L。 稱取1.0 g茚三

4、酮,溶于水,稀釋至1000 mL。 鹽酸溶液:1+3。 亞硝酸鈉溶液:100g/L。 稱取100 g亞硝酸鈉,溶于水,稀釋至1000mL。A.3.1.4 變色酸溶液 稱取0.5 g變色酸,加50 mL硫酸(2+1)溶解,搖勻,離心分離,使用上層清液。本溶液需使用前配制。A.3.2 分析步驟A.3.2.1 茚三酮試驗稱取約0.1g實驗室樣品(精確至0.01g),溶于100 mL水中,取此溶液5mL,加茚三酮溶液1mL,加熱至沸約3min內顯紫色。A.3.2.2 亞硝基試驗 稱取約1g實驗室樣品(精確至0.01g),溶于10mL水中,取此溶液5mL,加5滴鹽酸溶液和1mL新配制的亞硝酸鈉溶液,產(chǎn)生

5、無色氣體。取反應后剩余溶液5滴滴入試管中,煮沸后在水浴上蒸干,冷卻,向殘留物中加56滴變色酸溶液,在水浴中加熱約10min后顯深紫色。A.4 甘氨酸含量的測定A.4.1 方法提要試樣以甲酸為助溶劑,以冰乙酸為溶劑,以結晶紫為指示劑,用高氯酸標準溶液滴定,根據(jù)消耗高氯酸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計算甘氨酸的含量。A.4.2 試劑和材料 冰乙酸:分析純。 無水甲酸:分析純。 高氯酸標準溶液:c(HClO4)=0.1mol/L。 結晶紫指示劑:2g/L冰醋酸溶液。稱取0.2g結晶紫,溶于冰醋酸中,稀釋至100mL。A.4.3 分析步驟稱取約0.15g(精確至0.0001g)A.7.1 中干燥物A試樣,置于2

6、50mL干燥的錐形瓶中,加約2mL無水甲酸溶解,加30 mL冰乙酸,加2滴結晶紫指示液,用0.1mol/L高氯酸標準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變?yōu)榫G色為終點。在測定的同時,按相同的測定步驟,對不加試樣而使用相同數(shù)量的試劑溶液做空白試驗。A.4.4 結果計算甘氨酸含量(以干基計)的質量分數(shù)w1,數(shù)值以%表示,按公式(A.1)計算:················(A.1) 式中:V1 試料消耗高氯酸標準滴定溶液(A.4.2.3)體積的數(shù)值,

7、單位為毫升(mL);V2空白試驗消耗高氯酸標準滴定溶液體積的數(shù)值,單位為毫升(mL);C 高氯酸標準滴定溶液的實際濃度,單位為摩爾每升(mol/L);M 試料的質量,單位為克(g);M 甘氨酸的摩爾質量,單位為克每摩爾(g/mol)(M=75.07)。試驗結果以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準(保留1位小數(shù))。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3%。A.5 氯化物(以Cl計)的測定A.5.1 試劑和材料 硝酸溶液:1+9。A.5.1.2 硝酸銀溶液:17g/L。 氯化物(Cl)標準溶液:0.1mg/mL。氯化物(Cl)標準溶液:稱取氯化鈉0.165g,置1000mL容量瓶中,

8、加水適量使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貯備液,該貯備液濃度0.1mg/mL。臨用前,精密量取儲備液10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氯化物標準溶液(每1mL相當于0.010mgCl)。A.5.2 分析步驟稱取約1.0g實驗室樣品,精確至0.01g,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30mL水溶解,作為試驗溶液,加6mL硝酸溶液酸化試驗溶液,再加1mL硝酸銀溶液,加水至50mL,搖勻,放置10min,所呈濁度與標準比濁溶液比較。標準比濁溶液制備:精密吸取氯化物標準溶液7mL,置于50mL比色管中,稀釋至與試驗溶液相同體積,與同體積試驗溶液同時同樣處理。A.5.3 結果判斷將試驗溶液比

9、色管和標準比濁溶液比色管同置于黑色背景上,在自然光下,自上向下觀察,其濁度不得大于標準比濁溶液。A.6 重金屬(以Pb計)的測定A.6.1 試劑和材料 氫氧化鈉溶液:43g/L。 硫化鈉溶液:100g/L,本溶液需使用前配制。 鉛(Pb)標準溶液:0.01mg/mL。A.6.2 分析步驟稱取約1.0g實驗室樣品,精確至0.01g,置于25mL比色管中,加5mL氫氧化鈉溶液,加水溶解并稀釋至25mL,加5滴硫化鈉溶液,搖勻,放置2min,所呈顏色不得深于標準。標準是精密吸取1mL鉛(Pb)標準溶液(含鉛0.01mg),與試樣同時同法處理。A.7 干燥減量的測定A.7.1 分析步驟稱取約1.0g實

10、驗室樣品,精確至0.0001g,置于預先在105±2干燥至恒重的稱量瓶中,平鋪,厚度小于5mm,在105±2的恒溫干燥箱中干燥3 h,置于干燥器中冷卻30 min稱量。保留干燥物(此為干燥物A)用作甘氨酸含量的測定。A.7.2 結果計算干燥減量的質量分數(shù)w2,數(shù)值以%表示,按式(A.2)計算:················(A.2) 式中:m干燥前試料的質量,單位為克(g);m1干燥后試料的質量,單位為克(g)。取

11、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02%。A.8 灼燒殘渣的測定A.8.1 試劑和材料 硫酸:分析純。 硫酸溶液:1+8。A.8.2 分析步驟稱取23g實驗室樣品,精確至0.0001g,置于預先在800±25灼燒至恒重的瓷坩堝中,加入適量的硫酸溶液將樣品完全浸濕。用小火加熱緩緩至樣品完全炭化,冷卻。加約0.5mL硫酸浸濕殘渣,低溫加熱至硫酸蒸氣逸盡。在800±25灼燒45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量。A.8.3 結果計算灼燒殘渣的質量分數(shù)w3,數(shù)值以%表示,按公式(A.3)計算:····

12、;·············(A.3) 式中:m試料的質量,單位為克(g);m1殘渣的質量,單位為克(g)。取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01%。A.9 澄清度試驗A.9.1 方法提要將試樣溶于水,與標準比濁溶液進行比較。A.9.2 試劑和材料 硝酸溶液:1+2。A.9.2.2 糊精溶液:20g/L。 硝酸銀溶液:20g/L。 濁度標準溶液:含氯(Cl)0.01mg/mL。 量取c(HCl)=0.1000mol/L 鹽

13、酸標準溶液14.10mL±0.02mL,置于50 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量取該溶液10.0mL±0.02mL于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A.9.3 分析步驟稱取1.0g 實驗室樣品,準確至0.01g,置于比色管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25mL,作為試驗溶液;取另一只比色管,準確加入0.20mL濁度標準溶液,加水至20mL,加1mL硝酸溶液,0.2mL糊精溶液及1mL硝酸銀溶液,加水至25mL,搖勻,避光放置15min,作為標準比濁溶液。在自然光下,自上向下觀察,試驗溶液的濁度不得大于標準比濁溶液的濁度。A.10 pH值的測定按GB/T 9724的規(guī)定進行。

14、測定時,稱取約1.0g 實驗室樣品,準確至 0.01g,加20mL無二氧化碳的水,溶解混勻后進行測定。A.11 氨三乙酸的測定A.11.1 方法提要在pH=1.62.0時,氨三乙酸與Fe3+離子定量絡合,以磺基水楊酸為指示劑,用硫酸鐵銨標準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微紫紅色。A.11.2 試劑和材料 硫酸:分析純。 磷酸:分析純。 鹽酸溶液:6mol/L。氯化亞錫溶液:400g/L。 硫磷混酸:取硫酸150mL,緩緩加入700mL水中,冷卻后再加入150mL磷酸,混勻。 二苯胺磺酸鈉指示液:5g/L。A.11.2.7 磺基水楊酸指示液:10g/L。 硫酸鐵銨標準滴定溶液:0.05mol/L 配制稱取硫

15、酸鐵銨FeNH4(SO4)2·12H2O24.1g,加水500mL,緩緩加入硫酸40mL,加熱使其溶解,冷卻,用水稀釋至1000mL,混勻。 標定精密吸取上述硫酸鐵銨溶液25mL于錐形瓶中,加鹽酸溶液10mL,加熱至近沸,滴加氯化亞錫溶液至無色,再過量12滴,在流水中冷卻,加入氯化汞飽和溶液10mL,搖勻,放置23min,再加入硫磷混酸10mL,加水至100mL,加二苯胺磺酸鈉指示液4滴,用重鉻酸鉀標準溶液 0.05mol/L滴定至溶液呈穩(wěn)定紫色。硫酸鐵銨標準滴定溶液濃度(單位mol/L): 式中:c1重鉻酸鉀標準溶液的濃度,單位摩爾每升(mol/L);V1消耗的重鉻酸鉀標準溶液體積

16、的數(shù)值,單位為毫升(mL); V硫酸鐵銨溶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A.11.3 分析步驟稱取10g實驗室樣品,精確至0.001g,置于250mL燒杯中,加入100mL溫度為 5055的水使溶解,加鹽酸溶液17mL,磺基水楊酸指示液1mL,在4050時,用硫酸鐵銨標準滴定溶液(A.11.2.8)滴定至溶液剛顯微紫紅色,硫酸鐵銨標準滴定溶液用量不超過0.5mL。A.12 亞氨基二乙酸的測定A.12.1 方法提要實驗室樣品用流動相溶解,以pH=2.2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和乙腈為流動相,使用強陰離子交換柱和紫外檢測器(195nm),對實驗室樣品中的亞氨基二乙酸進行高效液相色譜分離和測定,外標法定量

17、。A.12.2 試劑和材料A.12.2.1 乙腈:色譜純。 磷酸二氫鉀:分析純。 水:一級水。 磷酸:分析純。 磷酸溶液:50%。 亞氨基二乙酸標準品:已知亞氨基二乙酸質量分數(shù)98.0%。 A.12.3 儀器 高效液相色譜儀:具有可變波長紫外檢測器。 色譜數(shù)據(jù)處理機。 色譜柱:250mm×4.6mm,SAX 5µm不銹鋼柱。(或效果與其相當?shù)膹婈庪x子交換柱)。 過濾器:濾膜孔徑約0.45m。A.12.3.5 定量管:20L。 進樣器:50L或100L。 超聲波清洗器。A.12.4 高效液相色譜操作條件 流動相:稱取2.72g磷酸二氫鉀,用800mL水溶解,用磷酸溶液調pH=

18、2.2,加入200mL乙腈,濾膜過濾后超聲波震蕩10min。 流速:1.0 mL/min 柱溫:室溫(溫差變化應不大于2) 檢測波長:195nm 進樣體積:20L 亞氨基二乙酸保留時間:約45min 。 上述操作參數(shù)是典型的,可根據(jù)不同儀器和色譜柱特點作適當調整,以獲得最佳效果。典型的甘氨酸樣品中亞氨基二乙酸液相色譜圖見圖A.1。圖A.1 甘氨酸樣品溶液高效液相色譜圖注:圖中1亞氨基二乙酸A.12.5 分析步驟A.12.5.1 標樣溶液的制備稱取亞氨基二乙酸標準品0.05g,精確至0.0001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準確吸取2mL于50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A.12.5.2 實驗室樣品溶液制備稱取實驗室樣品2.5g,精確至0.0001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 測定按本方法規(guī)定的操作條件,待儀器穩(wěn)定后,依次注入標樣溶液、實驗室樣品溶液。A.12.6 結果計算亞氨基二乙酸的質量分數(shù)w4 ,數(shù)值以%表示,按式(A.4)計算: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