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_第1頁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_第2頁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_第3頁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生產、生活以及思維等方式發(fā)生了較大變化,社會要求公民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要有開放的視野、創(chuàng)新的思維和合作的意識,以及更高的閱讀、表達與交流實踐能力。因此,新課程改革提出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綜合實踐能力。我們必須以現(xiàn)代教育科學思想和方法為指導,構建起“大語文觀”,切實更新思想,突破僵化的思維模式,深入探索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本質規(guī)律與特點,改進與優(yōu)化指導策略。關鍵詞:小學 語文 綜合性學習 策略一. 問題的提出當今世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乃至思維、學習和交際方式等,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社會要求公民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

2、和科學素養(yǎng),要有開放的視野、創(chuàng)新的思維和合作的意識,要有更高的閱讀、表達與交流實踐能力。在這時代背景下,國家基礎教育進行了新一輪課程改革,語文課程標準針對以往語文學習脫離現(xiàn)實生活、“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的現(xiàn)象,在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同時,指出:語文教學應“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教材也開辟了“綜合性學習”版塊,旨在引領學生直接地、廣泛地接觸語文材料,在語文實踐中感受、理解、掌握和運用語文,提升語文素養(yǎng)。然而,綜觀目前綜合性學習的開展情況,停留于表面化現(xiàn)象比較突出,有的當做常規(guī)語文課來上,有的

3、則又當做課外活動對待。究其原因,在于教師對這一新型課程的本質特點、現(xiàn)實意義認識不足,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導策略。對此,我們應引以重視,要以現(xiàn)代教育科學思想和方法為指導,構建起“大語文觀”,切實更新思想,突破僵化的思維模式,拓寬思路,深入探尋這一課程的特點與規(guī)律,構建起一套切實可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模式。基于以上認識,筆者就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指導策略展開研究,以期與廣大專家、同行商榷。二.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理論認識(一)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本質特點關于綜合性學習,一些國家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定位,如德國提出“合科學習”,英國提出“交叉課程”,美國提出“被綜合化的課程”(以教師為主)、“綜合的課程”(

4、以學生為主),日本提出“綜合性學習時間”等等。而我國則著重從全新思維角度、思維過程、思維方法出發(fā),以課程結構與功能綜合的視角來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是指以學生主體發(fā)展為目標,以濃厚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語文學習密切關聯(lián)的各種現(xiàn)實性、綜合性、實踐性社會生活材料為內容,以自主、探究為主導學習方式,旨在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綜合實踐能力的一種新型課程。它是語文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基礎課的合理延續(xù)和有益的補充。與常規(guī)語文課、以往的語文課外活動相比較,語文綜合性學習具有以下鮮明特點:1. 開放性。綜合性學習內容體現(xiàn)在,它以語文教材知識體系為基礎,又大膽沖破其束縛,廣泛向其它課程、

5、向社會生活延伸拓展,大大地拓寬了語文學習內容、形式、時間、空間和指導方式。學習目標是多元的,內容是多彩的,方法是多樣的。學生將能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去直面社會生活,在與各科、與生活縱橫聯(lián)系的立體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發(fā)展綜合能力。2. 主體性。語文綜合性學習無論是其學習內容的確定,學習方法的采用,還是學習手段的應用,學生可根據自身知識、能力基礎,以及興趣、條件優(yōu)勢等,自主設計,靈活選擇。這就更有利于學生調動興趣,主動參與,并在活動中訓練和提高自主能力,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真正成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人。3. 實踐性。綜合性學習關鍵在“綜合”、“實踐”,強調要使學生在課堂內外、學校內外聯(lián)系中,在語

6、文學習與社會生活、大自然聯(lián)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多維度實踐訓練中,發(fā)展思維能力,提高觀察、記憶和語言交際、探索創(chuàng)新等實踐能力。(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現(xiàn)實意義1. 學習內容的豐富性,有利于提升語文素養(yǎng)。就課程資源而言,綜合性學習并非有一套現(xiàn)成的完整嚴密的內容體系,而是開放的、活化的社會資源,其范圍涵蓋自然界、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置身于廣闊的社會資源背景下,在自主化學習生活中,通過探究、體驗、發(fā)現(xiàn)等一系列活動,獲得豐富、直接、真切的語文元素,因而其知識結構是多元的,能力結構是能動的,由此形成的語文素養(yǎng)更扎實、更深厚、更豐富。2. 學習情境的貼近性,有利于激發(fā)語文學習

7、興趣。綜合性學習要求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現(xiàn)實,因而所涉及的社會資源更多地來自本地,來自學生的身邊,與學生有直接而親密的接觸,貼近學生實際,易于他們感知、理解,并在語文應用中,產生濃厚學習興趣與動力。3. 學習方法的科學性,有利于培育探究精神。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他們對外部世界的一切充滿著神秘感,總要問個“為什么”,很多時候還會“打破沙鍋問到底”。而綜合性學習內容來自活生生的現(xiàn)實,是新鮮而且躍動的,能極大地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理。并且,在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實踐動中,有機滲透著科學研究思想與方法,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具有特別

8、的意義。三. 小學語文綜性學習指導策略(一)語文綜性學習活動模式為了綜合性學習富有成效地開展,我們應更新觀念,改革課堂模式,建立自主、開放的語文課堂,引領學生以教材訓練提示為導向,面向生活,面向社會,面向自然,去親臨現(xiàn)實,親歷過程,將教材內容與生活中的學習資料聯(lián)系起來,促進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1. 信息處理活動組織學生以語文學習的獨特視角,去廣泛觀察社會生活,大量了解、捕捉各類信息,并加以分析、篩選、歸類與展示,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信息中汲取語文營養(yǎng),發(fā)展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如教學五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教師讓學生組成四個小組,借助網絡、影視、報刊雜志等

9、渠道,搜集“漢字由來”、“漢字演變歷史”、“字謎”和有關寫字的“笑話”等,然后據此分類,設計四個版塊編寫手抄報。學生在搜集、分析、歸類與編排過程中,真切感受了漢字的神奇有趣,熱情特別高漲,精心設計出一份份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小報。大家開闊了眼界,活躍了情趣,信息搜集與處理的能力得到了發(fā)展。2. 參觀調查活動根據教材訓練要求,引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自然、社會,去實地參觀、考察、調查,把語文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有機聯(lián)系起來。如五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教師帶領學生到母親河東溪去實地參觀,搜集有關文字、圖片資料;到水文站請教水利專家:東溪過去及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狀況,水文變化的歷史;家鄉(xiāng)人民水

10、利建設與管理中所出現(xiàn)資源和環(huán)保方面的問題;今后改進管理與科學利用的建議。最后,全班將資料匯總,寫出調查報告。這樣,大大提升了學生探索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環(huán)保、資源的認識。3. 閱讀欣賞活動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梢龑W生抓住教材節(jié)選作品原著、名篇作者其它作品,或與教材同類主題、題材的文章與詩作,開展閱讀欣賞活動,擴大閱讀量。如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師要求課外閱讀安徒生童話,然后組織交流:“印象最深的故事”;“我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人物”;“我能背誦的篇目”等。通過閱讀、欣賞,大家見識豐富了,閱讀、記憶、概括和口頭表達等諸能力得到了很好訓練

11、。4. 讀寫訓練活動讀中學寫,讀寫結合,是語文學習重點之一??芍笇W生依托文本進行讀寫訓練:即抓文章的“空白”處補寫,抓文章布局謀篇、遣詞造句仿寫,抓文章詳略處縮寫、擴寫,抓文章的敘述方式改寫等,豐富對課文的感悟,積累語言,學習表達技巧,提高寫作能力水平。如學習古詩泊船瓜洲后,教師讓學生改用記敘的方法,把詩中作者所見、所思具體描述出來。學生在作品體裁變換訓練中,增進了對詩作意境的理解,進一步感受了古詩語言高度凝練的特色,以及詩人煉字煉詞的藝術功力。5. 語言積累活動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與交際工具??勺寣W生開展如“成語接龍”、“詞語開花”、“名言警句薈萃”、“好詞佳句欣賞”等語言積累活動,對所

12、學字、詞、句進行溝通、聯(lián)系、比對,豐富與盤活語言積累。如開展“成語接龍”活動:教師先出示第一個成語:“一孔之見”,讓學生說出以這個成語最后一個字“見”為開頭的下一個成語,依次接續(xù)下去。學生依次說出了:“見義勇為”、“為富不仁”、“仁至義盡”、“盡善盡美” 隨后,又讓各小組自己輪流出示第一個成語,再一直“接龍”下去整個活動生氣盎然,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在“搜腸刮肚”中串出一系列的成語來。6. 實驗演示活動小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占主導??山M織學生將一些課文改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再現(xiàn)課文故事情境,或動手畫畫、演示等,化抽象的課文信息為具體、直觀的形象,以深化、豐富對課文的理解。如:學習完詹天佑一文,教師

13、引導學生動手畫“八達嶺”,和“人字形線路”、“中部鑿井法”。學生抓住課文有關片段反復研讀,然后張開想象的翅膀,動手畫畫。一幅幅山勢險峻的“八達嶺”,形象逼真的“人字形線路”、“中部鑿井法”示意圖躍然紙上,而“詹天佑”那高尚的愛國情懷和杰出的創(chuàng)作才能更是深深烙印在學生腦中。7. 競賽評比活動針對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征,精心搭建專題知識競賽、技能評比活動平臺,讓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充分展示自己才華,活躍學習情趣。如五年級上冊綜合實踐學習遨游漢字王國,教師讓學生成立“糾正錯別字別動隊”,以小組為單位,走上街道,從招牌、廣告、標語、宣傳欄中廣泛尋找錯別字。然后各小組進行評比、交流,提出看法和建

14、議。從中,學生為純潔祖國文字做了力所能及的事,而這些錯別字給他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減少或杜絕了寫錯別字的現(xiàn)象。此外,還可以開展成果展示活動、操作演練活動、口語交際活動等等。當然,以上各種活動模式并非截然對立,在實際開展過程中,根據具體需要,是可以有機滲透與綜合應用的。(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應處理好四個“統(tǒng)一”1. 主體性與主導性的統(tǒng)一現(xiàn)代教學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伙伴”。開展綜合性學習,內容與形式的選定,要尊重學生的意愿和興趣;活動過程,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感受,讓他們在生活天地里,自主靈活地發(fā)揮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深入細致地觀察社

15、會現(xiàn)象、感悟生活本真、發(fā)現(xiàn)自然奧秘、體驗學習情趣。當然,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與作用,不等于教師可以“袖手旁觀”。部分教師在綜合性學習訓練中,除了簡單的“開場白”、“小結”,其它的任由學生“信馬由韁”、隨心所欲發(fā)揮,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學生的能力、經驗畢竟不足,自主選擇活動內容與形式離不開教師的“參謀”,活動中所形成的學習體驗的深化和升華離不開教師的點撥。忽視這一點,勢必削弱活動效果,學生將難以獲得到應有的訓練與提高。如春節(jié)家家戶戶貼春聯(lián),這是我國人民傳統(tǒng)的習俗。為了讓學生領略這一文化藝術魅力,教師開展春節(jié)之后話對聯(lián)活動。首先指導制定計劃:廣泛收集對聯(lián);借助書籍介紹,分析對聯(lián)的藝術特點;舉行對聯(lián)朗誦比

16、賽。由于是耳熟能詳?shù)脑掝},學生踴躍地參與對春聯(lián)的收集、藝術特點分析,表達自已的體會,并在朗誦中感受平仄和韻律有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有條不紊,有聲有色。2. 開放性與依從性的統(tǒng)一蘇霍姆林斯基在所倡導的“思維課”中,強調讓學生“生動地、直接地感知周圍世界的形象、畫面、現(xiàn)象和實物,并進行邏輯分析,獲取新知識,進行思維訓練,找因果關系。”這對我們很有啟發(fā)意義。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我們要以教材訓練提示為“基點”,讓學生大膽拓寬視野,放飛思路,沖出教材的框框,把目光投向家中日常生活、用具,投向公共場所的名勝古跡、設施及人際活動,投向自然界的風霜雨雪、花鳥蟲魚等等

17、,使語文學習社會化、生活化。但是,綜合性學習是以學科知識體系為依托的,其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在于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小學生好動、貪玩,自制力與識別力不足,活動中興趣點與注意力常常會偏離語文學習,把活動當作純粹的玩耍。我們要通過制定計劃、設計問題、布置任務、提出要求等環(huán)節(jié),把語文能力訓練巧妙地融于活動之中,讓活動過程緊扣“聽、說、讀、寫”能力發(fā)展這一主線,服從、服務于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與發(fā)展。如前述五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雖然教師組織的是“母親河東溪”參觀、調查活動,但其中的資料收集、訪談記錄、調查結果分析、撰寫調查報告,自始至終貫穿著“聽、說、讀、寫”訓練,學生收獲著環(huán)保、水資源利

18、用的知識,收獲著語文能力的提高。3. 情趣性與思想性的統(tǒng)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膭?chuàng)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提供有意義的話題,注入“實踐”的新元素,引領學生密切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現(xiàn)語文學習與生活、與社會的溝通聯(lián)系,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語文學習融入濃濃的時代氣息,變得豐富而鮮活,富于盎然情趣,讓學生興致勃勃、樂此不疲地學習,且學得更扎實、更多元。 另一方面,由于小學生是非辨別力差,而生活化、社會化的問題情境往往是復雜的、形形色色的,這就需要我們注意把握內容的思想性,確保實踐活動健康有益。如五年級上冊綜合性學習我愛閱讀,教師要求:采訪身邊愛讀書的人和事;選擇思想健康的書刊進行閱讀;收集有關資料,談談心得體會。然后舉辦“開卷是否有益”辯論會,把學生組成“正方”、“反方”,展開辯論。有采訪中所獲的第一手資料,有課外閱讀經歷和體會,學生們大顯身手,施展“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