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一 聲音如何產(chǎn)生和傳播_第1頁
課題一 聲音如何產(chǎn)生和傳播_第2頁
課題一 聲音如何產(chǎn)生和傳播_第3頁
課題一 聲音如何產(chǎn)生和傳播_第4頁
課題一 聲音如何產(chǎn)生和傳播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一 聲音如何產(chǎn)生和傳播1、探究出聲音產(chǎn)生的條件,及發(fā)聲物體的判斷 2、猜想并證明聲音傳播的條件及形式 3、聲速的應用實驗器材: 鼓 氣球實驗目的: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 .實驗過程: 你選擇的實驗器材是:例如: 音叉 記錄你的實驗過程:敲擊音叉后,將音叉放入水中.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聲音由物體 產(chǎn)生.I 聲音都是由于物體的 而產(chǎn)生的,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II 我們把正在發(fā)生的物體叫作 ,說出以下發(fā)聲的聲源;1手掌按住正在發(fā)聲的鼓面,鼓聲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傳播聲音 B吸收了聲波 C把聲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動2在探究“聲是怎樣產(chǎn)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乒乓球

2、,發(fā)現(xiàn)乒乓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A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B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C延長音叉的振動時間 D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3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唐詩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聽到寒山寺的鐘聲,這是因為寒山寺的大鐘受到撞擊發(fā)生了 。4 龍城中學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生小明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發(fā)聲?”他剪去蜜蜂的雙翅,蜜蜂依舊發(fā)出“嗡嗡”的聲音,結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 發(fā)聲的他用大頭針捅破翅膀下的小黑點,蜜蜂就不發(fā)聲了小明認為蜜蜂的發(fā)生器官就是小黑點,不管小明的結論是否正確,我們應該學習他的 實驗器材: 真空罩 魚缸 細繩 紙杯 石頭 桌椅實驗目的:用以上器

3、材證明聲音的傳播需要氣體、液體或者固體,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證明事項液體固體氣體/真空實驗操作用兩塊石頭放進水里敲擊將耳朵趴在桌面上把正在響鈴的手機放進真空罩,然后慢慢地把 抽出來實驗現(xiàn)象 聽到敲擊聲聽到敲擊桌子的聲音鈴聲 ,最后幾乎聽不到實驗結論聲音能在 中傳播身音能在 中傳播聲音能在 中傳播, 不能傳播聲音I 聲音的傳播需要氣體、液體、固體等作為 ,在 中聲音不能傳播;II 在太空中是沒有空氣的,處于真空狀態(tài),太空中的宇航員是不能面對面的交談的,那么他們是如何交流的呢?I 查找資料找出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 ;II 用你身邊的器材或生活經(jīng)驗判斷聲音在哪種介質中傳播效果最好: ;III 對

4、聲音在空氣、液體、固體中的傳播速度進行排序: 。IV 你站在一堵懸崖的對面,如何用聲速測出你離懸崖的距離?(秒表一塊)V 在裝滿水的水管一頭敲擊一下,在水管的另一頭能聽到幾次響聲?為什么?1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的護航艦艇上,出現(xiàn)了一種神秘的聲波武器-“金嗓子”,對索馬里海盜構成了有效威懾,若要阻擋這一武器的襲擊,可以用薄薄的一層()A真空帶 B半導體網(wǎng) C絕緣體網(wǎng) D磁性物質網(wǎng)2潛水員在不浮出水面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聽到岸上的談話聲,以下分析錯誤的是()A岸上的人的聲帶在振動 B水可以傳播聲音 C潛水員的聲帶在振動 D空氣可以傳播聲音3下列關于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笛子發(fā)聲是空

5、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 B學生聽到的教師講課聲是靠空氣傳播的C“土電話”是靠固體傳聲的 D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慢4在日麗無風的體育場,進行百米賽跑站在終點的計時員,如果在聽到起跑槍聲開始計時,運動員到達終點時秒表的讀數(shù)為10.59秒,則運動員跑完百米的時間應為()A10.30秒 B10.59秒 C10.88秒 D10.18秒5如果“聲音的速度為0.1m/s”,小華看到前方的小明正在步行前進,于是一邊奔跑一邊對小明大聲喊道:“小-明-,快-停-下”此時發(fā)生的情況是()A和正常一樣B小華追上小明后聽到“小-明-,快-停-下”C小明什么也聽不到D小華追上小明后聽到“下-停-快,-明-小”6有一

6、根足夠長的空心鋼管,甲同學在一端敲打鋼管一下,乙同學在鋼管的另一端可以聽到()A一次聲音 B兩次聲音 C三次聲音 D四次聲音7考試鐘聲敲響后,同學們開始答題鐘聲是由鐘 產(chǎn)生的,鐘聲通過 傳到同學們的耳朵8在我市“雙創(chuàng)鞏固”活動中,許多學校開展了“小手牽大手”的活動,同學和家長們利用周末在人行橫道處爭當“文明監(jiān)督員”若行人闖紅燈就吹哨笛提醒,那么哨笛聲傳到闖紅燈的行人耳中的傳聲介質是 ;某人行橫道寬25m,亮綠燈的時間為25s,則行人至少要以 m/s的速度才能安全穿過該人行橫道9兩人相距較遠說話時,聽不到對方的聲音,但同樣情況下,用自制的土電話就可以聽到相互的說話聲;耳朵貼在鐵軌上能聽到遠處火車

7、開來的聲音而站起來就聽不到了對此,請你提出一個要研究的問題: 10下表是某些介質的聲速 v介質v/(ms-1)介質v/(ms-1)水(5)1450冰3230水(15)1470軟橡膠(常溫)40 至 50水(20)1480軟木500海水(25)1531鐵(棒)5200(1) 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斷聲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只須寫出兩種)依據(jù)是什么?(2)設海水溫度為 25,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jīng)過 2s 后收到回波,根據(jù)公式 ,計算出海水深度為 (3)真空中聲速是 11戰(zhàn)爭年代軍隊里流傳這樣的話:“老兵怕機槍,新兵怕大炮”老兵有經(jīng)驗,如果他能夠聽到遠處炮擊時的炮聲,他就知道炮

8、彈不會在他附近爆炸,他不會死試用物理知識說明12全日制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唐朝時期莆田詩人胡令能寫的一首詩,如圖所示垂釣小兒不敢答話,因為他知道,聲音可能會嚇跑將要上鉤的小魚此事表明 和 可以傳聲 13.音樂家貝多芬晚年失聰后,就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頂在鋼琴上來聽自己演奏的琴聲,這表明聲音可以通過 傳播14“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ang)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這是唐朝詩人枊宗元的名篇小石潭記的開篇佳句,其中“隔篁(huang)竹,聞水聲”(意思是:“隔著竹林,就聽到了水聲”)可以說明的物理知識是 15如圖所示,小明和小紅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飲料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