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8年 5月28日學習活動簡報國培計劃(2017)” 示范性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小學數學工作3坊主編:付 豪 編輯: 付 豪 蕭伯納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人可擁有兩種思想?!痹凇皣嘤媱潱?017)” 示范性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的網絡學習交流平臺中,我們與同行老師對話,我們與同行交流,我們一起學習,一同成長。作為教師,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希望通過此次國培計劃六盤水“國培計劃(2017)” 示范性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整合項目的集中學習,我們坊的每一位學員都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科知
2、識與專業(yè)素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道路上快樂前行。姓名工作單位考核成績姓名工作單位考核成績鄢建紅盤縣盤關鎮(zhèn)盤江小學90劉先飛盤縣勝境街道平關小學85.5范黎盤縣盤關鎮(zhèn)盤江小學90.5王峰盤縣勝境街道石腦小學88王鑫盤縣盤關鎮(zhèn)盤江小學87鄒合新盤縣勝境街道石腦小學96陳正方盤縣盤關鎮(zhèn)盤江小學83陳洪松盤縣勝境街道天池小學71.03敖玉林盤縣盤關鎮(zhèn)平田小學100彭小慶盤縣勝境街道天池小學88.5王仕誠盤縣盤關鎮(zhèn)平田小學72.17丁武雄盤縣石橋鎮(zhèn)金竹小學80田淑瑩盤縣盤關鎮(zhèn)沿塘小學92卜云娣盤縣石橋鎮(zhèn)六科小學93張玉蘭盤縣盤關鎮(zhèn)沿塘小學92劉龍云盤縣石橋鎮(zhèn)六科小學95唐超禮盤縣坪地鄉(xiāng)雨中小學72.71任
3、貴盤縣石橋鎮(zhèn)關坪小學98趙永春盤縣坪地鄉(xiāng)官營小學92.43許彬盤縣石橋鎮(zhèn)新街小學94.5唐順志盤縣坪地鄉(xiāng)官營小學93李先佐盤縣石橋鎮(zhèn)新街小學93趙賽盤縣坪地鄉(xiāng)民族小學92陳小志盤縣石橋鎮(zhèn)魯番小學80余麗盤縣坪地鄉(xiāng)民族小學91卜玉蓮盤縣石橋鎮(zhèn)魯番小學98趙敏輝盤縣坪地鄉(xiāng)民族小學89劉振宇盤縣石橋鎮(zhèn)威箐小學93石梅盤縣坪地鄉(xiāng)發(fā)沖小學87.5張鋒盤縣石橋鎮(zhèn)威箐小學98何貴東盤縣坪地鄉(xiāng)松柏小學81.9梅昆侖盤縣石橋鎮(zhèn)威箐小學74.07余太平盤縣普古鄉(xiāng)希望小學91張志茹盤縣石橋鎮(zhèn)石橋小學93吳世撓盤縣普古鄉(xiāng)希望小學93.5路關云盤縣石橋鎮(zhèn)石橋小學85彭杰盤縣普古鄉(xiāng)塘邊小學80張娟盤縣雙鳳鎮(zhèn)鳳城小學93劉
4、建筑盤縣普古鄉(xiāng)文閣小學94張喬芬盤縣雙鳳鎮(zhèn)鳳城小學91杜天虹盤縣普古鄉(xiāng)文閣小學94郭恒書盤縣雙鳳鎮(zhèn)鳳城小學93萬廣賢盤縣普古鄉(xiāng)奢烹小學98王鵬盤縣雙鳳鎮(zhèn)前進小學92匡留仁盤縣普田鄉(xiāng)燕子小學95鄧紹遼盤州市特殊教育學校98張也盤縣普田鄉(xiāng)燕子小學97張德凱盤州市特殊教育學校96任靜盤縣勝境街道地境小學95.5王金堂盤州市特殊教育學校91.5劉和南盤縣勝境街道地境小學90封玉蓮盤州市特殊教育學校98李明海盤縣勝境街道平關小學80王穎盤州市特殊教育學校86劉金盤縣勝境街道平關小學83張紹剛盤縣普古鄉(xiāng)塘邊小學89.5小學數學四年級直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反思直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設計分析
5、;一、教學設想: 在學生初步認識角以及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圖形以后,教材編排了認識直角。教科書上安排了兩道例題,一是從實物中抽象出直角,二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及用三角板畫直角。尤于在認識角的時候,學生就是先從實物中抽象出角而其中就有直角,所以本課我改變了這一模式,在學生介紹了角后,直接引入直角,觀察直角的圖形,認識直角標注符號。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并將抽象出的三個直角按不同位置擺放,使學生正確感知直角。而后通過“折一折”指導學生用一張不規(guī)則的紙折出直角,并通過比較折出的多個直角和直尺上直角的大小來地出結論: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一判其他角
6、是不是直角。經歷畫一畫、猜一猜、數一數等多種操作、體驗活動,讓學生逐步認識直角。整節(jié)課教師給學生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了盡可能多的機會和條件,并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特別注重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究、操作體驗的時間以及必要的指導和幫助,不僅開放學生求知探索的空間,而且改變了學生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主動探索、有效合作,充分交流,力求把課堂上有限的時空變成了人人參與,個個發(fā)展的無限空間。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等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學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2、經歷多種操作體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
7、通過討論、交流與評講,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4、初步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四、教學難點: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不同方向的直角。 五、教學準備: 一副三角板;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紙各一張; 不規(guī)則紙和白紙若干張。 六、教學環(huán)節(jié)分析: 通過對教材的認識與分析,我分以下四個步驟進行教學。 第一部分是復習引入: 首先,讓學
8、生介紹“角”,說說有關角的知識。 接著引入直角,并簡單概括了角與直角的關系。 第二部分是探索求知: 第一層次,初步認識直角。首先給出標準的直角圖形,并說明直角是角家族中的一名特殊成員,它有自己獨特的直角標記,且標好以后就像個“口”字這就解決了學生作直角符號不標準這一問題。同時,作為角的一員它又有角的特性。認識直角后,我設計的交流活動是“找直角”。引導學生在教室里找直角,既能鞏固直角的判斷方法又能體會直角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和直角的美感,體會數學的運用價值。接著通過直角的不同擺放位置,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通過折直角的活動,發(fā)現這些角大小都沒有改變,得出結論“所有的直
9、角都一樣大”,(判斷:1、直角的大小跟兩邊叉開大小有關,叉開越大直角就越大,叉開越小直角就越小。2、放大鏡下的直角與其它角一樣,只是邊變長了,大小沒變。這又是它們的相通之處。)進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對概念理解得更深刻。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舉例等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動中發(fā)現并掌握新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 第二層次,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來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出示一個接近直角的角,讓學生猜測是不是直角,造成認知上的矛盾,使學生明白要確定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學的
10、方法是找出一個標準來進行衡量。這時再讓學生交流判斷直角的方法,同時驗證所發(fā)現方法的科學性與可靠性。這樣讓學生對新知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有利于學生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但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表達不讓人滿意,沒有學生能概括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別是學生不能說出“重合”這一關鍵的詞語。) 第三層次,畫直角。 先讓學生用三角板試著自己動手畫出一個直角,然后介紹各自的方法,教師組織學生研究、討論,給予肯定與指導。接著教師再規(guī)范畫法。之后安排練習,給出頂點和一條直角邊,能畫幾
11、個直角?給一條邊又能畫幾個?只給出一個頂點又能畫多少個角?此舉設計不僅突破了教學難點畫不同方向的直角,而且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讓學生體驗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第三部分是實踐應用。 首先,是直角過河。 其次,猜一猜圖后面藏著什么樣的角?進一步鞏固判斷角的大小的方法。 再次,通過數一數有多少個角及幾個隱藏著的直角,發(fā)展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第四部分,通過介紹直角,梳理本課教學知識板塊,形成知識網絡。 通過以上的四大步驟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主動觀察、嘗試、驗證、討論與交流等數學活動中,通過找、折、比、
12、畫、想、說、練的過程中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體現了數學學習的“親歷性”,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知識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多方面也能得到一定的進步和發(fā)展。 七、教學設計: (一)、復習引入: 1、介紹角。 2、引出特殊的角直角。 (二)、操作探究: 1、初步認識直角。小結:這名字取得好,一個“直”字簡單扼要又形象地概括出的這種角的特征。簡述直角與角的聯系與區(qū)別。 2、找一找。(1)教師出示直角說:“小朋友,我是直角,過幾天我就要過生日了,要請我的朋友來參加,它們和我長的一模一樣,你能把生活中的它們找出來嗎?”
13、(采用故事的形式,把直角用擬人的方式展示給學生,既避免對較抽象的知識的單一傳授與難理解內容的強制性接受,又激起學生無限的好奇心、好勝心,使學生有玩中學的輕松感。) 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在生活中找角。學生發(fā)現數學書封面、課桌面、凳面上有這樣的角,教室的黑板、開關、墻上的畫窗戶上和玻璃上都有這樣的角,家里的方桌、茶幾、電視機、地板磚也有這樣的角。 (2)小結:直角在我們生活中真可謂是“無處不在”呀!看來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呢!我們可要牢牢地記住它。 3、折一折。(1)小朋友,這幾張紙上有直角嗎?(長方形、正方形上有直角,圓形、不規(guī)則紙上沒有)。剛才老師不是說直角無處不
14、在嗎?我們把它給變出來折直角。 (2)用完全不規(guī)則紙折。交流提問:最少折幾次?分別是怎么折的?第一次隨便怎樣折可以嗎?第二次能任意折嗎? (3)出示有一條邊是直的不規(guī)則紙,提問:猜想一下,這張紙最少折幾次能折出直角?再驗證。 (4)出示圓:最少要折幾次才能折出直角?為什么? 生1:我拿長方形的紙,這樣沿直線折,就折出一個直角,(他沒有完全對折,只是上下邊對齊,左右大小不一。) 生2:我拿正方形的紙,先對折,再對折就折出一個直角。 生3:我拿的是圓形紙,折一次折不出直角,我就再沿剛才折的這條線對折,就折出一個直角,我再把它展開就有4個直
15、角。 生4:我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把正方形的這個角折起來,就有一個直角。(指原有的直角) 師:小朋友,認真觀察生4的角,你有沒有不同的看法? 生1:這個角是直角,沒有不同的看法。 生2:這個角是直角,可不是他折出來的,是原來紙上就有的。 (學生通過操作,在動手中體驗、感知,加深對直角的印象、記憶,腦海中形成定型的直角。即使是用不同的方法折出的都是同樣的角。(直角)既鍛煉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又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同時也為判斷直角,畫直角做好鋪墊。) 4、比一比1。大家折了這么多直角,那直角的大小是怎樣的呢?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重疊法、用三角板
16、上的直角比一比等)。小結: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樣大的。 5、比一比2。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哪些角是直角?(科學的工具) 出示很接近直角的角,引起認知沖突。 6、畫一畫。直角說:“小朋友,你能給我畫張像嗎?”用三角板來畫直角。 (1)指名一生板演嘗試畫。師生共同講評,小結畫法。 (2)練習:給出頂點和一條邊能畫幾個直角?(2個)只給出一個頂點,能畫多少個直角?(無數個)(畫在課堂作業(yè)本上)以解決教學難點,畫不同方向的直角。 (三)、練習提升: 1、直角過河。 2、猜一猜。猜猜圖后面藏著什么樣的角?進一步鞏固判斷角的大
17、小的方法。 3、數一數。數一數有多少個角及幾個隱藏著的直角,指導有序的數,發(fā)展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以上三道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提出不同要求,目的是讓不同層次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C層、B層學生領略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滿足了A層學生吃不飽的愿望,激發(fā)學生更高的更長久的學習熱情。) (四)、回顧梳理:通過介紹直角,梳理本課教學知識板塊,形成知識網絡。 八、教學反思: 有付出定會有收獲,認真反思,我認為本節(jié)課有以下幾點處理的較妥: 1、目的性與情境性相融合: 在教學中許多內容較抽象,教師教得費勁,學生學得吃力,抽象內
18、容的學習中學生只是憑死記硬背,而不是理解記憶。直角在本冊內容中就比較抽象,教學時我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巧妙的以擬人的方式,把一個直角說成一個活生生的人物,以故事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如: “你們能在生活中找到我嗎?”“你能給我畫張像嗎?”等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語言,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好勝的心理,在輕松的玩中學到了新的知識。 2、兼顧各層次學生學習需求,體現分層教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如果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教師再努力也無濟于事,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發(fā)現,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水平不相適應,特別是學困生,在舊知識尚未掌握的情況下,又要學習
19、新知識,長時間失誤積累只能更加厭倦。而本課實施分層教學,體現在內容分層、練習分層,使學生依據各自的學習水平,充分調動原有知識經驗,運用各自的思維方式解決不同問題,使每個學生能在適合自己的層面上進行學習,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都有成就感,提高了學習數學興趣,使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獨立性得到了發(fā)展。 3、改進教學方式,適時為學生的思維活動搭設“腳手架” 新的教學觀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學習過程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而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學活動。在以往的教學中是以教為基礎,先教后學,學無條件的服從與教,使教學由共同體變成了單一體。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力求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
20、式的學習方式,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為學生提供要探究的對象,讓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發(fā)現、掌握知識。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展示出自己的想法,還可以相互啟發(fā)、相互吸收、相互補充,使認識漸趨完善、深化,這樣學生就可以逐步形成具有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拘畔⒚Q角的度量執(zhí)教者課時1所屬教材目錄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一節(jié)典型的“技能課”。角的度量一課是在學習了角的概念基礎上學習的,同時是學習角的分類、三角形內角和、按角度旋轉,位置與方向等知識的基礎.學情分析學生學習過長度的測量,長度是一維的,而角是二維的,長度的測量是學習兩腳的負遷移,量角器結構又是復雜的學生缺乏直接經驗是學
21、生學習的困難所在。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認識量角器的結構:中心點、0度刻度線、內外圈的刻度,知道角的度量單位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使用單位小角拼接,發(fā)現量角的方法,會正確熟練地用量角器量出一個角的大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數學學習活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感受量角的意義,進一步形成度量的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量角器的構造本質,會正確使用量角器。在度量的過程中到底是讀內刻度還是外刻度難點領悟量角的本質“量角器上的角要和量的叫重合”。建立“1°”角的大小表象。教學策略與 設計說明分為四大模塊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互動探究,認識工具;嘗試量角,探索
22、方法;全課總結,拓展豐富。讓學生經歷里一個“再創(chuàng)造”、“做數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模仿。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注明每個環(huán)節(jié)預設的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課前活動3分鐘大炮氣球flash游戲。請學生上前操作電腦,調整大炮的仰角,點擊“開火”。思考:要準確擊中目標,什么最重要?活躍學生的課堂學習氣氛,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所的玩游戲與這節(jié)課的聯系。復習舊知,鋪墊量角2分鐘教師出示課件出示一個角,演示角變大、變小并提問角的變化跟什么有關的呢?學生思考并解答復習與游戲緊密相連,是對游戲進行抽象并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提升思維的高度與品質。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1分鐘猜一猜。
23、黑板上畫兩個角并提問哪個角大生a:看起來右面的角大。生b:我認為兩個角一樣大。充分預設互動探究,認識工具7分鐘1.教師出示幾個大小一樣的單位小角(用彩紙制作10度的小角)引導學生用小角量以出示的角小組活動(每組有相應的練習紙和小角)用小角量大角。學生動手操作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學生交流反饋,你們是怎么比的?小組內探索交流后展示。學生展示1:把小角的點放在一起。小角的頂點與這個角的頂點重合。還有一條邊也要重合。學生展示2:左邊的角是3個小角多一些,右邊的角是4個小角,所以右邊的角大。小組內展示到班級展示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3.教師出示比3個小角還多一點的小角,提問學生該怎么辦。量角時一
24、個一個的用小角測量方便嗎?用你手上的小角量角準確嗎?有沒有向量長度一樣的工具量角呢?學生積極思考,在小組內交流。有學生說出量角器,但不知量角器上的刻度線怎么解釋。再次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探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4.多媒體演示量角工具。師將36個單位小角拼在一起成圓形,提問學生如何用這個工具量角,再將這個圓形平均分成360份,認識1°的角,將其逐步演示成量角器。認識內外刻度線、介紹中心點。教師拿出大量角器,請同學上前指說各部分名稱。學生通過觀察認識量角器各部分結構,積極回答教師提問多媒體直觀演示,學生逐步認識了量角器嘗試量角,探索方法15分鐘1.出示量角器-嘗試量角-投票辨析教師提問:怎
25、樣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呢?剛才的量角活動對你有沒有什么啟示?引導學生動手試一試,擺一擺;叫學生用投票器選擇自以為正確的方法。大屏幕出示學生的量法,叫學生說說你為真么這么測量;拿出量角器嘗試量2,匯報自己的量法,投票器表決哪種會是正確的擺放方法。學生動腦筋摸索測量方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時學生必然有很多錯誤,教師利用學生錯誤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交互性反饋功能做出科學辨析反思突出教學要點,提高教學效率。2.教師根據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在電子白板上示范幾個例子,再叫學生來演示學生動手操作強化鞏固3教師提問:強調量角時,怎么判斷是看內刻度線還是外刻度線?出示125度的角,教學生判斷度數是55度還是125
26、度。并提問為什么?根據學生反饋信息多次練習加以鞏固。學生思考,使用投票器選擇。在電子白板上演示能清楚的強調出量角的步驟,是黑板粉筆所達不到的效果。利用信息反饋系統(tǒng)能及時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能及時幫助沒跟上的學生。課堂小結2分鐘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量角器,誰來說說量角器上都有哪些部分呢?我們也學習了如何來量角,誰來說說量角時要注意什么呢?學生舉手回答。布置作業(yè)1分鐘用量角器量出三角板上每個角的度數,再算出三角板上三個角度數的和各是多少度。板書設計量角的大小角 量角器重合頂點 中心點一條邊 0度刻度線一條邊-?度教學反思1. 本節(jié)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去動手實踐,想學生提供充分的教學活動交流
27、機會。學生的學習效果還不錯。通過這節(jié)課,我感受到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本質就是激發(fā)和喚醒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思考。2. 利用電子白板教學可在白板上直接操作,可以旋轉平移、放大縮小,是傳統(tǒng)教具不能相比的。3. 捕捉到了生成的資源,使用投票反饋系統(tǒng)的使用使教師與學生互動及時高效,提高了教學效率。4. 如果每個學生都有一部平板電腦,學生在平板上的操作教師都能及時看到并能及時給與評價我想課堂效果會更好。用愛心為后進生撐起一片天空發(fā)布者:梅昆侖 發(fā)布時間:2018-03-14 瀏覽數( 3) 【舉報】
28、160;我們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陽,那么后進生就是遲升的朝陽,比起其他學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耐心、細心的呵護、理解與尊重、循循善誘“要小心的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這句話或許有些夸張了一點,卻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對待后進生不可疏忽大意,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教育好這些后進生,使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展現自己獨特的風采。在我擔任一年級班主任和數學老師的的這一學期里,我的班級里*和*,他們兩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愛做家庭作業(yè),導致他們兩個的學習成績很差,幾次找家長談話,效果也不是很好,課堂上,我仔細的觀察他們兩個,課下我找他們兩個談話,發(fā)現他們并不是那種學習成績較差、
29、無可救藥的學生。看來是思想問題,我開始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沒過幾天,*病又犯了,我很生氣,同時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們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棄了他們,那么他們也許就會越來越放松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真是動腦筋了,一有空就把他兩個叫到辦公室一邊陪他們做作業(yè),一邊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幾天之后,我發(fā)現*已經能夠自己按時完成作業(yè)了,于是,我及時對*進行表揚,沒過幾天另一個也開始自己完成作業(yè)了。當時我雖然很高興,但是真的很害怕他們堅持不了幾天又不能堅持下去了,但是令我很興奮的是,他倆不但能按時完成作業(yè),而且作業(yè)的質量也很高,批改他們的家庭作業(yè),不忘加上一句批語,有時是:你能按時完成作業(yè),老師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提升行政管理公文寫作能力的試題及答案
- 物流行業(yè)員工薪資及獎金收入證明(8篇)
- 成就未來的2025年行政管理試題及答案
- 行政反饋機制的研究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效率提升案例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度空調維護保養(yǎng)服務合同
- 現代管理學實務操作試題及答案集
- 行政管理中的跨文化管理技巧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開放式創(chuàng)新與政策導向及試題及答案
- 2025污水處理環(huán)保工程合同
-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5屆高三第三次統(tǒng)一考試地理試題及答案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聯考物理試卷 含解析
- 2025-2030中國老年教育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策略與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24年延安通和電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2024年新人教版英語三年級上冊 U6 A learn 教學課件
- 美發(fā)店入職合同保密協議
- 2025-2030年中國腫瘤醫(yī)院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狀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 茶廉文化課件
- 2024年中南大學專職輔導員招聘筆試真題
- 2025甘肅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生產技術人員14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2030中國財務公司行業(yè)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