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班班務工作總結_第1頁
三、六班班務工作總結_第2頁
三、六班班務工作總結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班務工作總結本期在領導和各位老師的關心和幫助下,順利走過了半個學期。 現就全學期工作總結如下。一、我所做的主要工作三年級是整個小學中重要的時期,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 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對于 這一變化,學生的精神上有更多的壓力,而大多數的學生在這個轉折 時期顯得無所適從。怎樣讓學生盡快適應這一變化,順利度過轉折時 期,這是擺在我眼前的首要任務。我當班主任力爭做到兩點:一是尊重每一個學生,滿足學生尊重 的需要,承認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努力克服固執(zhí)己見,偏激的思維 方式,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為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的心理運動空 間;二是善待每一個學生,用真

2、誠的愛心對待每一個孩子。對于優(yōu)等 生,不掩飾他們的缺點,積極引導他們揚長改過,努力使其達到卓越。 我班的安晨悅同學各方面表現相當不錯, 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但 就是缺乏膽量,上課時很少積極發(fā)言。針對這一點,我找她談心,幫 她找原因并鼓勵她大膽發(fā)言。在我上課時,有意找她回答問題,并適 當給以鼓勵,鍛煉她的膽量。通過這樣的鍛煉取得了一定效果。對于后進生,不歧視他們,善于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激勵他 們一步一步自我完善。我班的屈佳楠同學學習很差,上課不注意聽講, 作業(yè)經常不交,課上、課下紀律不能保證,是典型的后進生。對于這 樣的孩子如果只是批評、指責,他的自信心肯定會越來越少,甚至還 會。我發(fā)現他

3、的字寫得不錯,于是就鼓勵他為班級抄寫黑板報,他認 真完成,學習成績取得大進步。對于他身上的每一點進步,我都及時 發(fā)現,并且及時予以鼓勵,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對于后進生,我動員學 習好的同學幫助他們,帶動他們把學習成績提高上去,組成一幫一學 習互助小組。劉翔宇同學主動承擔起幫助王帥的任務。經過大家的共 同努力,屈佳楠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個班的學生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思維活躍, 反應敏捷,但就是 性差,紀律松散,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如今的孩子已經,他們接觸面 廣,思維活躍,但又有著現代青少年極大的弱點即缺乏勤奮刻苦拼 搏的精神,這些都表現在一言一行中。在體操訓練中表現尤其明顯。 他們自由散漫,在隊列里有說話

4、的、打鬧的,動作隨便。我向孩子提 出要求,從起步到走步,從轉體到每一個動作,都給他們提出規(guī)范化 的要求,親身示范。通過這些訓練,使孩子們體會到嚴格有序管理帶 來的效果。現在的孩子普遍自私,在小事上,不能寬厚待人。這表現在處理 同學關系上,同學之間有了矛盾,動不就大打出手,拳腳相加。針對 這一現象,我教育學生怎樣正確處理同學關系,并以此開展主題班會, 對學生進行教育。在處理鬧矛盾的學生時,我讓學生多做自我批評, 在自己身上找不足,以比來培養(yǎng)學生寬厚待人的精神,學會以寬容和 大度之心對待周圍的人。勞動更培育學生思想品質的機會?,F在的孩子一提起勞動就有厭 煩心理,這些獨生子女平時干活的機會很少,養(yǎng)成

5、了懶惰的習慣。首 先必須得教會學生怎樣干活,從掃地到拖地,從擦玻璃到擦墻圍子, 我都示范指導并嚴格檢查,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同學,批評做的不認真 和逃跑的同學,讓孩子們知道老師不僅在意他們的學習更注重他們的 人品。二、主要收獲和體會我覺得當班主任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把微笑送給學生很多人在提到教師時,總會與“嚴肅”、“不茍言笑”聯(lián)系在一 起。其實,“微笑”的力量才是無窮的。每天給學生燦爛的微笑,會 讓學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發(fā)展。中國有句諺語:“誰也說不 清哪塊云彩會下雨。”而我卻相信我的每塊“云彩”都會“下雨”。 因為,我擁有一種特殊的教育手段微笑。我們班有個學生,剛開始每天的作業(yè)總是愛拖著

6、不做,因此考試成績總是不如人意。怎么辦 呢?訓一通吧,不行!我試著尋找他的優(yōu)點,結果發(fā)現他這個人還真 有不少優(yōu)點:比如,愛勞動,每次教室里的垃圾桶,他總是自告奮勇 地去倒。另外他非常懂禮貌,每次見了老師總會笑嘻嘻地打招呼。于 是只要一發(fā)現他做了好事,我便在晨會課上表揚他,然后在課后再悄 悄地微笑著問他:“作業(yè)好了嗎?要抓緊一點喲! ”他總是邊紅著臉 邊搔著頭對我說:“還有一點點了?!蔽疫€是笑著對他說:“等一下 我可是要來查的?!彼麖奈业哪抗饫镒x到了鼓勵,久而久之,找到了 自身的價值,后來還變得在課上敢于發(fā)言,在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 在學生取得成功時,我會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學生感到失落時,我會

7、用微笑送去鼓勵;在學生犯錯時,我會用微笑送去寬容。因此,我用 微笑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愛戴。我想說:微笑,是一把閃閃發(fā)光的金 鑰匙,能開啟教育成功的大門,幫助學生們茁壯成長。2. 把真情送給學生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不僅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等給予關 心,而且要具體體現在實際行動上,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論是成 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不論是家庭富裕的還是條件較差的, 不論他是 否犯過錯誤,班主任都要一視如仁,不搞特殊化,不偏見,要尊重學 生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對待班上每一位同學,融洽師生關系,增 強師生情感交流渠道,讓學生學習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場所, 這樣他們 才能好好學習,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比如

8、,學生病了,我會打個電話 通知家長,或者親自把他送回家,我會主動為他補課;并且時時注意 天氣情況,提醒學生添減衣服。這些雖然是小事,但在學生的心目中 留下的記憶卻是很深的。我送出的是真情,收獲的是更多的真心回報。 每每讀到學生們發(fā)自真心的感激之語時, 我總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充盈 心頭。3、發(fā)現選拔班干部由于所有的學生都經歷了一個學年的不平衡發(fā)展, 我決定對原有 的班委會進行重大的調整。在班干部的產生過程中,我認為教師的包 辦代替,必定會使班干部失去群眾基礎,給日后的工作帶來不必要的 困難,是不可取的!但是,單純的所謂的民主,讓學生完全自決,一 些學生往往會傾向選舉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級管

9、理中得到 照顧,同樣有不足。比較好的辦法應該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讓學生 進行投票選舉,再由教師權衡。實踐證明,在民主選舉的基礎上,經過班主任的優(yōu)化組合而產生 的班委會,得到了同學們的信任和擁護,具有較強的戰(zhàn)斗力。4、教育培養(yǎng)班干部班主任對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還應該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我經 常教育他們樹立為集體服務的光榮感和責任感,要求他們努力學習、 團結同學、以身作則,鼓勵他們既要大膽工作,又要嚴格要求,注意 工作方法。當然,選出的干部畢竟不是完人,因此對他們不能過分苛 求、指責,特別是在工作出現失誤的時候。例如負責清潔衛(wèi)生督促檢 查工作的吳一晨同學,起初對自己的工作好象不太滿意,每天只是把 那

10、些未參加清潔工作同學的名字以及清潔狀況告訴我,為此,反復向他講述清潔衛(wèi)生工作與同學們身體健康和班級精神風貌的內在聯(lián)系, 同時講解該項工作的要點,讓他重新懷著滿腔的熱情投入自己的工作 中去,后來的情況表明,他的工作完成得相當出色!此外,我還堅持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組織他們學會制訂計劃及 具體措施,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并加以改進,教會他們如何分 辨是非,及時阻止同學中的不良行為。而對于班干部在班級中的不良 行為,決不姑息,鼓勵他們以身作則并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 的管理工作。5、增強班干部間的凝聚力集體是在活動中產生的,大集體如此,小集體也一樣。我每月組織一次班干部集體做好事活動。例如搞大掃除等,通過活動擴大班干 部在同學中的積極影響,通過活動加強班干部之間的協(xié)作精神和團體 意識。這樣既能在班干部的紀律及常規(guī)管理上起到明顯的效果,又能使班干部之間也能因此養(yǎng)成團結友愛的習慣, 在班級中孕育團結友愛 的風氣,使班級成為一個大家庭。三、存在的問題班級管理工作,還得加一個“嚴”字。對學生的熱愛不可無,但 對學生的嚴格更不可丟。雖然我意識到這一點上,但我要求的還不很 嚴。在班內雖實行了幾次嚴打,但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在這一點上, 還需要向各位老師請教。以上僅是我在班級工作中所做的一些嘗試和努力,回首這半年的 工作,幾多感慨,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