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難較大訓練題_第1頁
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難較大訓練題_第2頁
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難較大訓練題_第3頁
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難較大訓練題_第4頁
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難較大訓練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難度較大訓練題一選擇題(共8小題)1如圖所示,薄壁圓柱形容器甲和圓柱體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夠高,并且S甲S乙,若將一物體A分別浸入在容器甲的水中、放在圓柱體乙上表面的中央時,水對容器甲底部壓強的變化量p甲與圓柱體乙對水平地面壓強的變化量p乙之間的關系可能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發(fā)生2有一個密度均勻的長方體銅塊,被截成A、B兩塊,如圖所示,已知LA:LB=3:2,則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和壓強之比分別為()AFA:FB=2:3 PA:PB=3:2BFA:FB=3:2 PA:PB=2:3CFA:FB=2:3 PA:PB=1:1DFA:FB

2、=3:2 PA:PB=1:13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V甲V乙)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將乙放在甲的上表面,甲對地面增加的壓強為p甲,若將甲放在乙的上表面,乙對地面增加的壓強為p乙,則()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無法判斷4兩個正方體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密度、體積和對地面的壓強分別表示為A、VA、pA和B、VB、pB,且VAVB則()A若A=B,一定有pApBB若A=B,一定有pApBC若AB,一定有pApBD若A=B,一定有pA=pB5如圖所示,是兩位同學值日時用的圓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兩桶質量相同,上口面積相同,裝相同質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

3、上關于水桶對地面的壓強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水桶對地面壓強大B乙水桶對地面壓強大C甲水桶底受到水的壓力大D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壓力大6將未裝滿水且密閉的礦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圖所示兩次放置時,水對瓶底和瓶蓋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水對瓶底和瓶蓋的壓力分別為FA和FB,則()AFAFBBpApBCFAFBDpApB7如圖所示,三塊完全相同的磚a、b、c疊放在水平地面上,磚的密度為,平放時長、寬、高(厚)之比為4:2:1,設a、b間的壓力為Fa,壓強為Pa,b、c間的壓力為Fb,壓強為Pb,c與地面間的壓力為Fc,壓強為Pc,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Fa=

4、Fb=Fc Pa=Pb=PcBFaFbFc Pa=PbPcCFaFbFc PaPb=PcDFaFbFc PaPbPc8如圖所示,桌面上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別盛有質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兩點到杯子底部的距離相等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kg/m3,酒精的密度酒精=0.8×103kg/m3,則A、B兩點的壓強pA、pB的大小關系是()ApApBBpApBCpA=pBD無法確定二填空題(共5小題)9如圖所示,底面積為S1的圓柱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當把一質量為m的物體A放在它上面時圓柱體對桌面壓強的變化量為;另有一個底面積為S2、內(nèi)裝某液體的薄壁圓柱形容器,也

5、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當把物體A浸沒在液體中時(液體未溢出),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與圓柱體對桌面壓強的變化量相等若物體A的密度為,則該液體的密度為(用物理量符號表示)10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兩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均勻正方體金屬塊甲和乙,其密度為3×103kg/m3,它們的邊長之比為1:3,甲的邊長為0.09m,則甲對地面的壓強p甲=Pa,若乙沿豎直方向切割一部分疊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乙正方體切去的厚度為d=cm(g取10N/kg)11如圖所示,圓柱形容器中盛有適量的水,現(xiàn)把長方體物塊A放入容器中,已知A的密度為0.6×103kg/m3,高為15

6、cm,底面積是容器底面積的,則物塊A靜止時浸入水中的深度為cm,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增加Pa(A不吸水,g取10N/kg)12有一個重為G0牛頓的空心金屬球用彈簧測力計吊著完全浸沒入一種密度為1千克每立方米的液體中,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空心金屬球重力的,如圖所示的另一容器,上部的橫截面積為S1平方米,底部的橫截面積為S2平方米,里面盛有密度為2千克每立方米的另一種液體,1:2=2:5,若把空心金屬球放到這個容器的液體中待其靜止后(容器足夠大),液體對容器底部增加的壓強為Pa,液體對容器底部增加的壓力為N(g取10N/Kg)13如圖所示,有一橫截面積為0.4m2的薄圓柱形盛水容器,側面有一橫

7、截面積為10mm2的小孔A;容器底部的密閉活塞可在小孔A下方沿容器內(nèi)壁上下移動開始水深h=2m,水流出小孔的速度為1m/s,水恰巧能落入小管B中,為使水始終能落入B管中,須通過自動裝置使活塞緩慢向上移動,則5000s內(nèi)流入小孔的水的質量為kg,容器中的水對活塞壓強減少了約Pa(水的密度為1.0×103kg/m3)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4為了研究柱體浸入水中的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情況,某小組同學選用高度H、底面積S均不同的柱體A、B和C進行實驗,如圖所示,他們設法使柱體A逐步浸入水中,測量并記錄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接著僅換用圓柱體B、C重新實驗,并將全

8、部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一中(實驗中容器內(nèi)水均未溢出)表一 柱體A H=0.4米 S=0.03米2實驗序號h(米)P(帕)10600020.1620030.2640040.3660050.4680060.56800表二 柱體B H=0.3米 S=0.05米2實驗序號h(米)P(帕)70600080.12640090.156500100.186600110.246800120.37000表三 柱體C H=0.2米 S=0.06米2實驗序號h(米)P(帕)1306000140.056200150.16400160.156600170.26800180.36800分析比較實驗序號數(shù)據(jù)中p和h的關系及相關條

9、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當hH時,p隨h的增大而增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5、6與17、18數(shù)據(jù)中的p和h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進一步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得出初步結論:分析比較實驗序號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分析比較實驗序號的數(shù)量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15小聰學習了固體壓強后,愛動腦筋的他想探究液體內(nèi)部是否有壓強,液體內(nèi)部壓強究竟有哪些特點,小聰進行了大膽猜想: 猜想1:液體內(nèi)部可能有壓強 猜想2: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大小可能與方向有關 猜想3: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大小可能與液體深度有關 猜想4

10、: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大小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小聰在老師的幫助下找來了一些實驗器材,設計并完成了實驗探究請你完成下列問題:(1)實驗前,要通過調(diào)試,使壓強計U型管兩邊的液面,小聰在調(diào)試時發(fā)現(xiàn),用手指不論是輕壓還是重壓探頭的橡皮膜時,U型管兩邊液面幾乎沒有變化如圖所示,說明該壓強計(選填“漏氣”或“不漏氣”)(2)為了驗證猜想1,小聰把探頭放入水中,再觀察壓強計U型管兩邊液面是否有來判斷探頭處是否受到水的壓強(3)在驗證其余猜想的過程中,小聰收集到如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序號液體深度h(mm)壓強計橡皮膜方向液面高度差(mm)1水20.0朝上18.52朝下18.53朝

11、左18.54朝右18.5540.0朝上36.8660.0朝上54.67酒精60.0朝上43.5比較序號1、2、3、4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為了驗證猜想3,小聰完成的實驗操作應該是表中序號為的實驗比較序號6、7兩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液體的壓強與液體有關(4)小聰在實驗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轉換法和法四計算題(共1小題)16一塊寫有校訓,質量為32t的花崗巖石料立在用磚砌成的長4m、寬2m、高0.5m的水平基座上(如圖所示),石料與基座的接觸面積為2m2已知磚的密度為2×103kg/m3,基座磚縫中水泥砂漿的密度與磚的密度相同(g取10N/kg)求:(1)石料下面的基座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

12、花崗巖石料的所受的重力;(3)石料對基座的壓強;(4)基座對地面的壓強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難度較大訓練題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8小題)1(2016上海校級模擬)如圖所示,薄壁圓柱形容器甲和圓柱體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夠高,并且S甲S乙,若將一物體A分別浸入在容器甲的水中、放在圓柱體乙上表面的中央時,水對容器甲底部壓強的變化量p甲與圓柱體乙對水平地面壓強的變化量p乙之間的關系可能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發(fā)生【分析】根據(jù)規(guī)則容器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力等于液體重力和放入物體對液體的壓力;固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物體重力,根據(jù)P=分析壓強變化情況【解答】解:

13、物體A浸入水中,可能處于漂浮、懸浮、下沉,則物體受到浮力可能等于小于物體重力,根據(jù)液體對物體的浮力和物體對液體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則增加壓力為物體的浮力,根據(jù)P甲=;物體A放在乙上面F=GA,根據(jù)P乙=;根據(jù)S甲S乙,當物體A漂浮或懸浮時,F(xiàn)浮=GA,則P甲P乙; 當物體A下沉時,F(xiàn)浮GA,則可能P甲=P乙,P甲P乙故選D【點評】此題考查了,規(guī)則容器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力與重力關系,同時結合相互作用力判斷,是一道比較綜合的題目2(2015大慶)有一個密度均勻的長方體銅塊,被截成A、B兩塊,如圖所示,已知LA:LB=3:2,則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和壓強之比分別為()AFA:FB=2:3 PA:P

14、B=3:2BFA:FB=3:2 PA:PB=2:3CFA:FB=2:3 PA:PB=1:1DFA:FB=3:2 PA:PB=1:1【分析】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jù)壓強公式、重力公式、體積公式、密度公式得出密度均勻的長方體銅塊對桌面的壓強之比;由圖可知,長方體截成A、B兩塊時的底面積之比等于它們的邊長之比,根據(jù)F=pS比較兩者壓力的大小【解答】解:(1)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密度均勻的長方體銅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gh,由圖可知,A、B兩銅塊的高度相同,則兩者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等,即pA:pB=1:1,故AB不正確;(2)由圖可知,長方體截成A、B兩塊時的

15、底面積之比等于它們的邊長之比,即SA:SB=LA:LB=3:2,由p=可得,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力:FA:FB=pSA:pSB=SA:SB=3:2,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壓強公式的靈活運用,要注意只有規(guī)則、均勻物體(如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等)對水平面上的壓強可以用p=gh進行計算3(2015咸寧)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V甲V乙)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將乙放在甲的上表面,甲對地面增加的壓強為p甲,若將甲放在乙的上表面,乙對地面增加的壓強為p乙,則()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無法判斷【分析】根據(jù)F=pS判斷出甲、乙正方體的重力關系,由圖可知底

16、面積的關系,由于正方體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重力,則利用p=比較壓強的變化【解答】解:由圖可知:甲、乙正方體的底面積:s甲s乙;因為甲、乙對地面的壓強p甲=p乙,由G=F=pS得:即G甲G乙,若將乙放在甲的上表面,甲對地面增加的壓力F甲=G乙,則壓強p甲=;將甲放在乙的上表面,乙對地面增加的壓力F乙=G甲,則壓強p乙=;所以,p甲p乙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壓強公式的應用,關鍵是知道方體或圓柱體固體對水平地面產(chǎn)生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4(2015延慶縣校級模擬)兩個正方體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密度、體積和對地面的壓強分別表示為A、VA、pA和B、VB、pB,且VAVB則()A若A=B,一定

17、有pApBB若A=B,一定有pApBC若AB,一定有pApBD若A=B,一定有pA=pB【分析】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jù)壓強公式和密度公式、重力公式求出正方體對水平地面壓強的表達式,根據(jù)兩者的體積關系得出邊長關系,進一步結合選項得出答案【解答】解:正方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gL,V=L3,VAVB,LALB,當A=B,一定有pApB,故A正確,BD不正確;當AB,一定有pApB,故C不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壓強的計算,得出規(guī)則物體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對地面壓強的表達式p=gh是關鍵5(2014玉門市校級模擬)如圖所示,是兩位同學值日時用的圓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

18、桶乙,兩桶質量相同,上口面積相同,裝相同質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關于水桶對地面的壓強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水桶對地面壓強大B乙水桶對地面壓強大C甲水桶底受到水的壓力大D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壓力大【分析】(1)因為在水平地面上,地面所受壓力等于水和容器總重力,但受力面積不同,根據(jù)公式P=分析壓強的不同(2)甲為圓柱形容器,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甲等于水重;乙為底小口大的容器,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乙小于水重,所以F甲F乙【解答】解:(1)甲乙兩桶都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力:F=G=mg又桶的質量和裝的水的質量相同兩桶對地面的壓力相同又S甲S乙p甲p乙所以A錯、B對(2)水對容器底的壓

19、力來自于水的重力,甲桶為圓柱形,水對桶底的壓力等于水的重力,即F甲=G水;乙筒底小口大,水的重力除了作用在筒底外,還有一部分作用在桶的側壁,因此水對桶底的壓力小于水的重力,即F乙G水;桶內(nèi)水的重力相同F(xiàn)甲F乙,所以C對,D錯故選BC【點評】(1)壓強公式應用:固體對桌面,先求壓力F=G,再利用P=求壓強,液體對容器底先求壓強P=gh,再利用F=ps求壓力;(2)不同形狀的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與液體重力的關系:底小口大的容器,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G液;底大口小的容器,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G液;圓柱形容器,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G液6(2014香洲區(qū)校級模擬)將未裝滿水且密閉的礦泉水瓶,先正立放

20、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圖所示兩次放置時,水對瓶底和瓶蓋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水對瓶底和瓶蓋的壓力分別為FA和FB,則()AFAFBBpApBCFAFBDpApB【分析】水對瓶底和瓶蓋的壓強是液體壓強,可以根據(jù)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gh進行判斷水對瓶蓋和瓶底的壓力,可以根據(jù)水產(chǎn)生的壓力和水重力的關系來入手(上下粗細一樣的容器中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水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細的容器中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小于水的重力,上面細、下面粗的容器中水的壓力大小水的重力)【解答】解:水對瓶底和瓶蓋的壓強的判斷:不論正放還是倒放,瓶子中裝的都是水,可以不考慮液體密度對壓強大小的影響,只從深度方面分析即可,由圖

21、可知,倒放時瓶中水的深度較大,根據(jù)p=gh可知,水對瓶蓋的壓強較大,即pApB水對瓶底和瓶蓋的壓力的判斷:正放時,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細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壓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時,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細,一部分水壓的是瓶子的側壁,瓶蓋受到的壓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時水對瓶底的壓力大于倒放時水對瓶蓋的壓力,即FAFB故選A、B【點評】比較液體壓強的大小關系可以根據(jù)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gh分析得出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可以根據(jù)F=PS分析,也可以根據(jù)承裝液體容器的形狀進行分析得出知道對于圓柱形容器,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液體重;對于上口粗下口細的容器,對容器底的壓力

22、小于液體重是本題的關鍵7(2013貴港)如圖所示,三塊完全相同的磚a、b、c疊放在水平地面上,磚的密度為,平放時長、寬、高(厚)之比為4:2:1,設a、b間的壓力為Fa,壓強為Pa,b、c間的壓力為Fb,壓強為Pb,c與地面間的壓力為Fc,壓強為Pc,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Fa=Fb=Fc Pa=Pb=PcBFaFbFc Pa=PbPcCFaFbFc PaPb=PcDFaFbFc PaPbPc【分析】磚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磚塊重;確定各個圖磚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受力面積,然后根據(jù)壓強公式p=分別求解得出答案【解答】解:a、b間的壓力為Fa,壓強為Pa,假設磚的長、寬、高分別為4、2、1則F

23、a=F,pa=;Fb=2F,pb=,pc=,F(xiàn)c=3F,則FaFbFc Pa=PbPc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壓強大小及其計算的理解和掌握,能從圖中找出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是本題的關鍵8(2013咸寧)如圖所示,桌面上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別盛有質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兩點到杯子底部的距離相等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kg/m3,酒精的密度酒精=0.8×103kg/m3,則A、B兩點的壓強pA、pB的大小關系是()ApApBBpApBCpA=pBD無法確定【分析】由=可知,質量一定時,體積和密度成反比,據(jù)此判斷出水和酒精;然后根據(jù)液體內(nèi)A、

24、B兩點到容器底部的距離相等,利用m=V、V=Sh可知A、B兩點以下液體質量的大小關系;再根據(jù)液體的質量相等可知A、B兩點上方液體的質量關系,因液體對A、B所在液面的壓力和液體自身的重力相等,最后根據(jù)壓強公式即可得出這兩處的液體壓強大小關系【解答】解:因為水酒精,并且圓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別盛有質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由=知,質量一定時,密度與體積成反比,故A為水,B為酒精;A、B兩點到杯子底的距離相等,根據(jù)m=V=Sh可知,A、B兩點以下m水m酒精;又因為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別盛有質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兩點上m水m酒精,即G水G酒精;根據(jù)p=可知,pApB故選B【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知道固體壓強

25、公式p=適用于固體、液體以及氣體壓強的計算二填空題(共5小題)9(2016福建)如圖所示,底面積為S1的圓柱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當把一質量為m的物體A放在它上面時圓柱體對桌面壓強的變化量為;另有一個底面積為S2、內(nèi)裝某液體的薄壁圓柱形容器,也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當把物體A浸沒在液體中時(液體未溢出),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與圓柱體對桌面壓強的變化量相等若物體A的密度為,則該液體的密度為(用物理量符號表示)【分析】求出圓柱體對桌面壓力變化量,利用p=計算圓柱體對桌面壓強的變化量;物體A浸沒在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其自身體積,利用密度公式寫出其表達式,再利用求出液面升高的高度,再根據(jù)液體對容器

26、底壓強的變化量與圓柱體對桌面壓強的變化量相等,結合液體壓強公式列出等式求解即可【解答】解:圓柱體對桌面壓力變化量F=GA=mg,壓強的變化量:p1=;物體A浸沒在液體中,根據(jù)=可得,物體A的排開液體的體積為:V排=VA=,當把物體A浸沒在液體中時(液體未溢出),液面升高的高度h=,由題知,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p2=p1=;所以有:p2=液gh=液g=,解得,液=故答案為:;【點評】此題考查壓強的大小計算,涉及到液體壓強、壓強定義式、密度公式的應用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求解液體的密度,關鍵是根據(jù)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與圓柱體對桌面壓強的變化量相等,結合液體壓強公式列出等式10(2015梧

27、州)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兩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均勻正方體金屬塊甲和乙,其密度為3×103kg/m3,它們的邊長之比為1:3,甲的邊長為0.09m,則甲對地面的壓強p甲=2.7×103Pa,若乙沿豎直方向切割一部分疊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乙正方體切去的厚度為d=2cm(g取10N/kg)【分析】(1)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jù)p=gh求出甲對地面的壓強;(2)因乙沿豎直方向切割一部分疊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相等,根據(jù)p=表示出此時甲對地面的壓強,根據(jù)p=gh表示出此時乙對地面的壓強,然后聯(lián)立得出等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

28、:(1)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gh,則甲對地面的壓強:p甲=gh甲=3×103kg/m3×10N/kg×0.09m=2.7×103Pa;(2)甲、乙邊長之比為1:3,設甲的邊長為h,則乙的邊長為3h,因乙沿豎直方向切割一部分疊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相等,所以,p甲=p乙,因p甲=+=gh+=gh+=gh+g=gh+g=gh+9hg,p乙=g3h=3gh,所以,gh+9hg=3gh,則h=h=×0.09m=0.02m=2cm故答案為:2.7×103;2【點評】本題考查了壓強的計算,靈活的運用p=和p=gh是解題的關

29、鍵,要注意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11(2015廣安)如圖所示,圓柱形容器中盛有適量的水,現(xiàn)把長方體物塊A放入容器中,已知A的密度為0.6×103kg/m3,高為15cm,底面積是容器底面積的,則物塊A靜止時浸入水中的深度為9cm,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增加300Pa(A不吸水,g取10N/kg)【分析】(1)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靜止時漂浮,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據(jù)此列出等式,聯(lián)立求解浸入水中的深度;(2)根據(jù)A的底面積是容器底面積的和A靜止時浸入水中的深度求出容器中水增加的深度,利用液體壓強公式求解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增加了多少【解答】解:(1)由題意知,A的密度小于水

30、的密度,故A靜止時漂浮,則F浮=G,設A的底面積為S,A靜止時浸入水中的深度為h1,由G=mg、=和F浮=gV排可得:水gSh1=AgSh,即1.0×103kg/m3×10N/kg×Sh1=0.6×103kg/m3×10N/kg×S×0.15m解得h1=0.09m=9cm;(2)容器中水增加的深度:h=h1=×0.09m=0.03m,p=gh=1.0×103kg/m3×10N/kg×0.03m=300Pa故答案為:9;300【點評】此題考查物體浮沉條件的應用、重力公密度公式的應用、液體

31、壓強的計算,綜合性較強,關鍵是根據(jù)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其重力列出等式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拔高難度,屬于難題12(2015貴港)有一個重為G0牛頓的空心金屬球用彈簧測力計吊著完全浸沒入一種密度為1千克每立方米的液體中,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空心金屬球重力的,如圖所示的另一容器,上部的橫截面積為S1平方米,底部的橫截面積為S2平方米,里面盛有密度為2千克每立方米的另一種液體,1:2=2:5,若把空心金屬球放到這個容器的液體中待其靜止后(容器足夠大),液體對容器底部增加的壓強為Pa,液體對容器底部增加的壓力為G0N(g取10N/Kg)【分析】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屬球浸入第二種液體的體積,再求出由于金屬

32、球的浸入液面上升的高度,由液體壓強公式求出液體壓強的增加量,然后由壓強公式的變形公式求出容器底所受液體壓力的增加量【解答】解:空心金屬球完全浸沒入一種密度為1的液體中,球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球的體積V,根據(jù)稱重法可知:金屬球受到的浮力F浮1=G0G0=G0,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1=1gV=G0,所以V=,已知1:2=2:5,把金屬球浸沒放入第二種液體時,它受到的浮力F浮=2gV=1g×=2G0G0,由此可見,金屬球靜止時將浮在液面上,它受到的浮力F浮2=G0,即2gV排2=G0,所以,V排2=液面上升的高度h=;放入金屬球后,液體對容器底部增加的壓強p=2gh=2g=,由p=得:放

33、入金屬球后,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力增大F=pS2=G0故答案為:,G0【點評】本題考查了求液體對地面增大的壓力,分析清楚圖示情景、熟練應用浮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認真計算即可正確解題13(2015桂林)如圖所示,有一橫截面積為0.4m2的薄圓柱形盛水容器,側面有一橫截面積為10mm2的小孔A;容器底部的密閉活塞可在小孔A下方沿容器內(nèi)壁上下移動開始水深h=2m,水流出小孔的速度為1m/s,水恰巧能落入小管B中,為使水始終能落入B管中,須通過自動裝置使活塞緩慢向上移動,則5000s內(nèi)流入小孔的水的質量為50kg,容器中的水對活塞壓強減少了約1250Pa(水的密度為1.0×103kg/m3

34、)【分析】根據(jù)水的流速、時間和小孔橫截面積求出流出的水的體積,利用m=V求出水的質量;根據(jù)流出的水的體積和容器的橫截面積求出水深度的變化量,利用液體壓強公式p=gh求減少的壓強【解答】解:流出的水的體積V=S孔vt=10×106m2×1m/s×5000s=0.05m3,由=得:m=V=1.0×103kg/m3×0.05m3=50kg;水深度的變化量h=0.125m,減少的壓強:p=gh=1×103kg/m3×10N/kg×0.125m=1250Pa故答案為:50;1250【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液體壓強公式的掌握和

35、運用,關鍵是根據(jù)水的流速、時間和小孔橫截面積求出流出的水的體積;知道水的深度變化是由于水的流出引起的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4(2017徐匯區(qū)一模)為了研究柱體浸入水中的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情況,某小組同學選用高度H、底面積S均不同的柱體A、B和C進行實驗,如圖所示,他們設法使柱體A逐步浸入水中,測量并記錄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接著僅換用圓柱體B、C重新實驗,并將全部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一中(實驗中容器內(nèi)水均未溢出)表一 柱體A H=0.4米 S=0.03米2實驗序號h(米)P(帕)10600020.1620030.2640040.3660050.4680060.56

36、800表二 柱體B H=0.3米 S=0.05米2實驗序號h(米)P(帕)70600080.12640090.156500100.186600110.246800120.37000表三 柱體C H=0.2米 S=0.06米2實驗序號h(米)P(帕)1306000140.056200150.16400160.156600170.26800180.36800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3、4(或8、9、10、11或14、15、16)數(shù)據(jù)中p和h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當hH時,p隨h的增大而增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5、6與17、18數(shù)據(jù)中的p和h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

37、初步結論是:同一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當柱體浸沒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與柱體到水面的距離h無關;進一步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得出初步結論: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14或3、8、15或4、10、16中的p和h及S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不同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浸入液體的體積相同時,p相同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14和3、8、15和4、10、16中的p和h及S的數(shù)量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不同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大越大,p越大【分析】看清每個表表頭的柱體的高度H與表中柱體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且hH,結合實驗結論,確定研究對象,得出研究的序號

38、;實驗序號5、6與17、18,柱體從剛好浸沒到浸沒深度增加的過程中,分析表三中數(shù)據(jù)中的p和h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得出結論;a、對比表一實驗序號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等于表三實驗序號14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均為6200Pa;b、對比表一實驗序號3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等于表二實驗序號8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等于表三實驗序號15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均為6400Pa;c、對比表一實驗序號4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等于表二實驗序號10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等于表三實驗序號16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均為6600Pa;對a(或b或c)結合不同柱體浸入水中的體積相同時,分析得出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關系;對a和b和c,

39、分析得出對于不同柱體,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隨浸入水中的體積大小的變化關系【解答】解:因要得出“同一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當hH時,p隨h的增大而增大”的結論,因研究對象是同一柱體,所以,應在同一個表中分析,當hH時,即柱體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應小于柱體本身的高度H,所以應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3、4(或8、9、10、11或14、15、16)數(shù)據(jù)中p和h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當hH時,p隨h的增大而增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5、6與17、18數(shù)據(jù)中的p和h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因柱體的高度分別為0.2米、0.4米,可發(fā)現(xiàn)當柱體從剛好浸沒到浸沒深度增加的過程中,水對容器底

40、部的壓強保持不變,即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與柱體到水面的距離h無關;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14(或3、8、15或4、10、16中的p和h及S)柱體浸入水中的體積和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柱體在浸入水的過程中,柱體A浸入水中的體積V2=0.1m×0.03m2=3×103m3,柱體C浸入水中的體積V14=0.05m×0.06m2=3×103m3,這兩次實驗中浸入水中的體積 V2=V14,而在這兩次實驗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p=6200Pa;分析比較實驗序號3、8、15,柱體A浸入水中的體積V3=0.2m×0.03m2=6×103m3,柱體B浸

41、入水中的體積V8=0.12m×0.05m2=6×103m3,柱體C浸入水中的體積V15=0.1m×0.06m2=6×103m3,這三次實驗中浸入水中的體積:V3=V8=V15,而序號3、8、15實驗,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6400Pa;同理,分析比較實驗序號4、10、16,柱體A浸入水中的體積V4=0.3m×0.03m2=9×103m3,柱體B浸入水中的體積V10=0.18m×0.05m2=9×103m3,柱體C浸入水中的體積V16=0.15m×0.06m2=9×103m3,這三次實驗中浸入水中

42、的體積:V4=V10=V16,而序號4、10、16實驗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6600Pa;所以,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14(或3、8、15或4、10、16)中的p和h及S的數(shù)量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不同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浸入液體的體積相同時,p相同;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14和3、8、15和4、10、16中的p和h及S的數(shù)量及相關條件,浸入水中的體積3×103m3浸入水中的體積3×103m3浸入水中的體積3×103m3,而p=6200Pap=6400Pap6600Pa;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不同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大,p越大;故答案為:(

43、1)2、3與4(或8、9、10與11或14、15與16);當柱體浸沒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與柱體到水面的距離h無關;2、14或3、8、15或4、10、16中的p和h及S;不同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浸入液體的體積相同時,p相同;2、14和3、8、15和4、10、16中的p和h及S;不同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大越大,p越大【點評】本題研究柱體浸入水中的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情況,考查從表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結論的能力和控制變量法和歸納法的應用,綜合性強,難度大,為壓軸題15(2016遂寧)小聰學習了固體壓強后,愛動腦筋的他想探究液體內(nèi)部是否有壓強,液體內(nèi)部壓強究竟有哪些

44、特點,小聰進行了大膽猜想: 猜想1:液體內(nèi)部可能有壓強 猜想2: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大小可能與方向有關 猜想3: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大小可能與液體深度有關 猜想4: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大小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小聰在老師的幫助下找來了一些實驗器材,設計并完成了實驗探究請你完成下列問題:(1)實驗前,要通過調(diào)試,使壓強計U型管兩邊的液面相平,小聰在調(diào)試時發(fā)現(xiàn),用手指不論是輕壓還是重壓探頭的橡皮膜時,U型管兩邊液面幾乎沒有變化如圖所示,說明該壓強計漏氣(選填“漏氣”或“不漏氣”)(2)為了驗證猜想1,小聰把探頭放入水中,再觀察壓強計U型管兩邊液面是否有高度差來判斷探頭處是否受到水的壓強(3)

45、在驗證其余猜想的過程中,小聰收集到如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序號液體深度h(mm)壓強計橡皮膜方向液面高度差(mm)1水20.0朝上18.52朝下18.53朝左18.54朝右18.5540.0朝上36.8660.0朝上54.67酒精60.0朝上43.5比較序號1、2、3、4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為了驗證猜想3,小聰完成的實驗操作應該是表中序號為1(或2、3)5、6的實驗比較序號6、7兩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種類有關(4)小聰在實驗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分析】(1)液體壓強計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來體現(xiàn)壓強的,壓強越大,

46、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壓強計測量液體壓強時,就是通過橡皮膜來感知壓強的,通過橡膠管中氣體壓強的變化來改變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體壓強計漏氣,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會變化;(2)掌握轉換法在實驗中的應用:實驗中通過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壓強的大??;(3)同種液體、深度相同,不同的是方向,液面差相等即壓強相等;猜想3: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大小可能與液體深度有關,根據(jù)控制變量的思想,液體種類相同,深度不同;比較序號6、7兩組數(shù)據(jù)液體種類不同,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結論;(4)物理學中對于多因素(多變量)的問題,常常采用控制因素(變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