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線路非線性部分答案 第二章 習(xí)題解答_第1頁
電子線路非線性部分答案 第二章 習(xí)題解答_第2頁
電子線路非線性部分答案 第二章 習(xí)題解答_第3頁
電子線路非線性部分答案 第二章 習(xí)題解答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1 為什么諧振功率放大器能工作于丙類,而電阻性負載功率放大器不能工作于丙類? 解:因為諧振功放的輸出負載為并聯(lián)諧振回路,該回路具有選頻特性,可從輸出的余弦脈沖電流中選出基波分量,并在并聯(lián)諧振回路上形成不失真的基波余弦電壓,而電阻性輸出負載不具備上述功能。2-2 放大器工作于丙類比工作于甲、乙類有何優(yōu)點?為什么?丙類工作的放大器適宜于放大哪些信號?解:(1)丙類工作,管子導(dǎo)通時間短,瞬時功耗小,效率高。(2) 丙類工作的放大器輸出負載為并聯(lián)諧振回路,具有選頻濾波特性,保證了輸出信號的不失真。為此,丙類放大器只適宜于放大載波信號和高頻窄帶信號。22-4 試證如圖所示丁類諧振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

2、Po=2(VCC-2VCE(sat)2,集電極RL效率C=VCC-2VCE(sat)VCC。已知VCC = 18 V,VCE(sat) = 0.5 V,RL = 50 ,試求放大器的PD、Po和C值。解:(1) vA為方波,按傅里葉級數(shù)展開,其中基波分量電壓振幅Vcm=通過每管的電流為半個余弦波,余弦波幅度Icm=電流平均值 2(VCC-2VCE(sat)。Vcm2=(VCC-2VCE(sat), 其中平均分量RLRL1Icm 12(VCC-2VCE(sat)2 所以 Po=VcmIcm=22RL2PD=VCCIC0=2VCC(VCC-2VCE(sat) RLIC0=C=Po/PD=VCC-2

3、VCE(sat)VCC(2) PD=VCC(VCC-2VCE(sat)=1.24W 2RL(VCC-2VCE(sat)2=1.17W 2RLPo=C=Po/PD=94.36%2-5 諧振功率放大器原理電路和功率管輸出特性曲線如圖所示,已知VCC = 12 V,VBB = 0.5 V,Vcm = 11 V,Vbm = 0.24 V。試在特性曲線上畫出動態(tài)線。若由集電極電流iC求得IC0 = 32 mA,IcIm = 54 mA,試求PD、Po、C及所需的Re。解:v=VCC-Vcmcost=(12-11cost)V(1) CEv=V+Vcost=(0.5+0.24cost)VBBbmBE(2)P

4、D=VCCIC0=384mW1Po=VcmIcm=297mWC=Po/PD=77.34%2-8 諧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欠壓區(qū),要求輸出功率Po = 5 W。己知VCC = 24 V,VBBVBE(on),Re = 53 ,設(shè)集電極電流為余弦脈沖,即costvb>0iiC = Cmax 0v0b試求電源供給功率PD、集電極效率C。解:因為VBB = VBE(on),放大器工作在甲乙類,近似作乙類,2Po12Po=IcmReIc1m=434mA 2Re因為IC0Re = Vcm/Ic1m = 204 121121 =idt=i,I=icostdt=iCmax,CCmaxc1mC2-2-22所以 IC0=2Ic1m=276.3mA則 PD=VCCIC0=6.63W, C=Po/PD=75.42%2-12 設(shè)兩個諧振功率放大器具有相同的回路元件參數(shù),它們的輸出功率Po分別為1 W和0.6 W?,F(xiàn)若增大兩放大器的VCC,發(fā)現(xiàn)其中Po = 1 W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增加不明顯,而Po = 0.6 W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增加明顯,試分析其原因。若要增大Po = 1 W放大器的輸出功率,試問還應(yīng)同時采取什么措施(不考慮功率管的安全工作問題)?解:Po = 1 W的放大器處于臨界或欠壓狀態(tài),增大VCC時,放大器更趨于欠壓狀態(tài),Ic1m略有增大。因此Po增大不明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