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題型: 名詞解釋(2'*10)、選擇(1'*15)、簡答(4*5)、論述(45')1、 名詞解釋(2'*10)1、免疫活性細胞:指能夠接受抗原刺激、產生特異性的活化、增殖、分化并形成效應產物的淋巴細胞。2、抗原提呈細胞:一個功能性細胞群體,參與的各種細胞具有攝取、加工抗原的能力,都可表達 MHC I、II類分子,并籍此向T細胞提呈加工處理后的抗原肽。3、抗原Ag:能夠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并能在體內或體外與免疫應答產物(抗體或免疫效應細胞)特異性結合的物質。免疫原性或抗原性:是指能夠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產生免疫應答的性能。免疫反應性或反應原性:是指能夠與相應免疫應答
2、產物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性能。4、CR(complement receptor):補體受體,細胞膜上存在的能與補體活性分子相結合的糖蛋白。抗原決定基:是抗原分子中決定抗原特異性的特殊化學基團,它是TCR/BCR及抗體特異結合的基本單位,又稱表位或者抗原決定簇。功能性抗原決定基:位于分子表面的表位易被BCR或抗體結合的抗原決定基。隱蔽性抗原決定基:位于分子內部的,不能被BCR或抗體結合的抗原決定基。5、抗體Ig:是高等動物在抗原物質的刺激下,由漿細胞產生的一類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6、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7、Ig的類別轉換:一個B細胞克隆在分化過程
3、中V-D-J功能性基因片段保持不變,而發(fā)生C基因重排,使其表達的抗體分子發(fā)生H鏈類的改變,稱為類別轉換。(重鏈的V區(qū)相同,C區(qū)改變)8、補體: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動物血清及組織液中的非特異性殺菌物質,是一組可以協(xié)助抗體、補充抗體作用的具有酶原活性的含糖球蛋白。9、補體系統(tǒng):存在于正常機體體液中的非特異性的殺菌物質,包括20余種蛋白質成分,主要由肝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通常以無活性形式存在于正常血清和體液中。由補體固有成份、補體調節(jié)蛋白和補體受體所組成。10、細胞因子:由細胞(免疫細胞、非免疫細胞)合成、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蛋白質或多肽的統(tǒng)稱。11、趨化因子:吸引白細胞向一定方向移行,也可刺激
4、白細胞活化的小分子蛋白。組織相容性抗原 :代表個體特異性的能引起排斥反應的同種異型抗原,也稱移植抗原。12、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 (MHC):編碼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系統(tǒng)的基因在同一染色體上呈一組緊密連鎖的基因群,將這一連鎖群統(tǒng)稱為。13、HLA多態(tài)性:指隨機婚配的群體中存在多個等位編碼基因,在群體中可以編碼多種抗原分子。14、細胞免疫:T細胞受抗原激受后轉化為淋巴母細胞,再增殖、分化,成為致敏淋巴細胞;致敏淋巴細胞通過與相應的抗原接觸直接殺傷病原靶細胞,或釋放多種可溶性的生物活性物質(淋巴因子),發(fā)揮免疫效應15、體液免疫:B細胞受抗原激受后,轉化為漿母細胞,再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分泌抗體;體
5、液中的抗體與相應的抗原進行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超敏反應(變態(tài)反應):是指機體受同一抗原物質再次刺激后產生的一種異常或病理性免疫反應。免疫:是機體通過免疫系統(tǒng)識別異物,排斥異物的一種基本生物學特性(或功能)。是機體識別“自身”和“非己”抗原,對自身抗原免疫耐受,對非己抗原產生排斥反應的一種生理功能。免疫調節(jié):細胞通過正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控制免疫應答的強度和時限,以維持機體生理功能的平衡和穩(wěn)定。.MHC限制性包括哪些內容,說明其生理意義MHC限制性:T細胞受體(TCR)在識別APC細胞或者靶細胞上的MHC分子所提呈的抗原肽時,不僅識別抗原肽,還要識別與抗原肽結合的MHC分子類型。內容包括:MHC
6、-抗原肽復合物對TCR的識別是高度特異性的,抗原肽的高度多樣性對應于TCR的高度多樣性。MHC限制性還表現在個體特異性和種的特異性。MHC限制性還表現在對自身T細胞亞群的識別限制。 生理意義:MHC分子可結合多種不同的抗原肽,形成MHC-抗原肽復合物,以MHC限制性方式供T細胞識別,啟動特異性免疫應答。決定個體對特定抗原是否應答及免疫應答的強度。參與T細胞的發(fā)育分化。決定個體的組織相容性,有利于保持機體穩(wěn)態(tài)。MHC限制性還有利于群體水平的免疫調節(jié)。嚴格MHC限制性使免疫系統(tǒng)高效、協(xié)作有序而針對性強的清除外源生物分子或病原體。.以MHC、抗原及TCR為例解釋多態(tài)性和多樣性這兩個概念及其生理意義
7、多基因性:指某一基因群由一組位置相鄰的基因座組成,各自產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多態(tài)性:指隨機婚配的群體中,同一基因座有兩種形式以上的等位基因(復等位基因),可編碼兩種以上產物。 多樣性:由多基因性和多態(tài)性兩方面構成。MHC 以人類HLA為例HLA的多樣性:HLA復合體是目前已知人類基因組中最復雜的多態(tài)性系統(tǒng),因為HLA復合體中基因座位眾多,每一基因座位均有眾多等位基因,各座位等位基因隨機組合,導致HLA基因型極為復雜,表型極其多樣。HLA多樣性意義:遺傳多態(tài)性有利于群體適應復雜的環(huán)境改變,從而維持種群的生存,因為MHC的主要功能是呈遞抗原,啟動特異性免疫應答;其多樣性賦予群體(多樣性)和個
8、體(多基因性)呈遞抗原的多樣性。TCRTCR是由、鏈組成的異二聚體,這四條鏈根據氨基酸變化均可分為可變區(qū)(V)和恒定區(qū)(C),V和V各分為3個CDR1、CDR2和CDR3,TCR在識別MHC-抗原肽復合物時,CDR3識別抗原肽,CDR1和CDR2識別MHC分子,由此TCR 3個高度區(qū)也依靠不同的氨基酸排列決定其多樣性,以適應抗原和MHC的多樣性??乖h(huán)境致病因子抗原的高度多樣性和區(qū)域差異性對脊椎動物群體中MHC形成選擇壓力,產生高度多態(tài)性,從而形成對環(huán)境的多種適應性,這對群體進化中種的保存具有重要意義。.如何證明Ig的基本結構?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可水解出2個Fab段和1個Fc段,而用胃蛋白
9、酶水解則可得到1個F(ab)2段和一個pFc段。用2-硫基乙醇還原IgG的二硫鍵,變性電泳可得兩條蛋白帶,說明IgG由兩條多肽重鏈和兩條輕鏈組成。用兔的IgG Fab和Fc分別免疫山羊獲得抗血清再與H鏈和L鏈反應發(fā)現:IgG由兩條H鏈和兩條L鏈組成,H鏈與L鏈和H鏈與H鏈之間是由二硫鍵連接。.簡述T細胞在胸腺內的發(fā)育分化過程第一階段 造血干細胞在骨髓中初步發(fā)育為淋巴樣干細胞,遷移至胸腺,定位于皮質外層,為雙陰性(CD4-/CD8-)細胞。第二階段 不斷向內層遷移,內層為雙陽性(CD4+/CD8+)細胞為過渡態(tài)細胞,在皮質深層。第三階段 遷移至髓質區(qū),經過陽性和陰性選擇成為單陽性(CD4+或CD
10、8+)細胞,未發(fā)生細胞凋亡,不能識別自身抗原的T細胞克隆才真正發(fā)育為成熟的T細胞。(以上可作為簡答題寫法,下面是論述題寫法)【(1)胸腺為T淋巴細胞分化提供微環(huán)境(影響胸腺內T細胞的分化、增殖和選擇性發(fā)育。) 微環(huán)境構成: 胸腺上皮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 細胞外基質成分。(2) T細胞在胸腺內的發(fā)育發(fā)育過程: 胸腺細胞(來自骨髓的淋巴樣干細胞)被膜下區(qū)皮質區(qū)髓質的移行成熟過程。 造血干細胞在骨髓中初步發(fā)育為淋巴樣干細胞經由血液循環(huán)遷移至胸腺,定位于胸腺的皮質外層;這些形體較大的細胞為雙陰性(CD4/CD8)細胞,可在胸腺微環(huán)境中迅速增殖,并推動細胞不斷向內層遷移,個體形態(tài)逐漸變小; 遷移
11、到內層的細胞為雙陽性(CD4+/CD8+)細胞,處于過渡態(tài),需經歷陽性和陰性選擇才能發(fā)育為成熟的T細胞。 所謂陽性選擇就是若CD4+/CD8+細胞能與胸腺皮質上皮細胞表面的MHC-II類或I類分子有恰當的親和力結合,可被選擇繼續(xù)發(fā)育,分化為具有TCR的CD4+/CD8+單陽性細胞,否則凋亡;經過陽性選擇的單陽性細胞與皮髓質交界的巨噬細胞或樹突狀細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復合物高親和力結合,則導致克隆消除,反之,則順利通過胸腺髓質并發(fā)育為CD4+/CD8+單陽性的成熟T細胞,而后進入外周免疫器官發(fā)揮免疫效應?!?簡述TD-Ag和TI-Ag的概念,兩者引起免疫應答的區(qū)別答:TD-Ag即胸腺依賴性
12、抗原,是指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需要Th細胞輔助的抗原。為蛋白質類抗原,需經巨噬細胞加工處理后才可刺激機體產生IgG、IgM、IgA等各類抗體,也能引起細胞免疫和免疫記憶,不易產生免疫耐受性;TI-Ag即胸腺非依賴性抗原,是指不需要Th細胞的輔助就能直接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主要為LPS、莢膜多糖,不需經過巨噬細胞的加工處理,但只能激發(fā)機體產生IgM,也不形成免疫記憶,易產生免疫耐受性。6.簡述T、B細胞的來源、分布、表面標志及其主要功能。T細胞B細胞來源胸腺骨髓或鳥類法氏囊分布胸腺、血液及各種淋巴器官中骨髓、血液及各種淋巴器官中表面標志表面抗原MHC抗原;白細胞分化抗原(CD抗原)MHC抗原
13、;CD19、CD20抗原;CD21分子;CD79與CD79;CD40;CD80表面受體TCR,E受體,有絲分裂原受體,白細胞介素受體,細胞因子受體BCR,IgGFc受體,補體受體,有絲分裂原受體,白細胞介素受體主要功能 對靶細胞有直接殺傷作用; 產生淋巴因子,發(fā)生T細胞 介導性細胞免疫功能 免疫調節(jié)作用 產生抗體 提呈抗原 分泌細胞因子參與免疫調節(jié)7.何謂抗原遞呈細胞?簡述其組成及其功能答:抗原遞呈細胞是一個功能性細胞群體,參與的各種細胞具有攝取、加工抗原的能力,都可表達MHC、類分子,并借此向T細胞提呈加工處理后的抗原肽。 組成:1)專職APC樹突狀細胞:抗原提呈能力最強的APC,能高水平表
14、達MHC-類分子。攝取、加工抗原,并使循環(huán)的靜態(tài)T細胞活化的重要APC。單核-巨噬細胞:吞噬殺傷作用,抗原遞呈作用-T細胞活化,免疫調節(jié)作用-分泌多種細胞 因子介導炎癥反應,活化NK細胞,促進Th1細胞分化等。B細胞:產生抗體,提呈抗原,分泌細胞因子參與免疫調節(jié)。2)非專職APC 上皮細胞、內皮細胞、間質細胞,加工提呈抗原。8.什么是抗原?完全抗原和半抗原有何不同? 抗原:能夠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并在體內或體外與免疫應答產物(抗體或免疫效應細胞)特異性結合的物質。完全抗原是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反應原性的物質,如蛋白質、細菌、病毒等。半抗原是只具有反應原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質,如脂類、青霉素
15、等小分子物質。9.補體活化3條途徑的異同點補體三條途徑:經典途徑、旁路途徑和MBL途徑。相同點:都需要激活劑;都生成C3轉化酶和C5轉化酶;含有相同的補體固有成分(C3,C5-C9)。膜攻擊復合體的形成及其溶解的細胞效應是相同的。不同點:經典途徑的激活劑為Ag-Ab復合物,參與成分為C1-C9,產生C1酶、C3轉化酶、C5轉化酶3種轉化酶,產生C3a、C4a、C5a三種過敏毒素。旁路途徑的激活劑為酵母和細菌的多糖成分,凝聚的IgA和IgE,參與成分為B、D、P因子,C3、C5-C9產生C3轉化酶和C5轉化酶,含有1個C3活化的正反饋調節(jié)環(huán)路,在機體早期抗感染免疫中起作用MBL途徑激活劑為MBL
16、,細菌多糖經MBL和MASP活化C4和C2,無C1參加。經典途徑旁路途徑MBL途徑激活物IgM或IgG1-3與抗原形成的免疫復合物酵母、細菌的多糖成分(LPS)、凝聚的IgA、IgE、IgG4細菌甘露糖殘基補體固有成分C1-C9C3,B、D、P因子,C5-C9MBL、絲氨酸蛋白酶、C2-C9所需離子Ca2+ Mg2+Mg2+Ca2+C3轉化酶C4b2bC3bBb(P)C4b2bC5轉化酶C4b2b3bC3bnBb(P)C4b2b3b生物學作用在特異性體液免疫的效應階段起作用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在感染的早期起作用,存在正反饋調節(jié)環(huán)路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在感染早期起作用,對前面途徑有交叉促進作用注:C
17、3 轉化酶和C5轉化酶 均有上劃線10.抗體的多樣性是如何形成的? 答:抗體的多樣性源于免疫球蛋白基因組在B細胞發(fā)生時的重排組合以及B細胞抗原刺激后誘發(fā)的高頻突變。1)編碼Ig基因的多樣性 2)V、D、J基因連接的多樣性 胚系未重排基因中有眾多的V、D、J基因片段,在重排過程中可以有各種組合3)N核苷酸或P核苷酸的加入Ig各基因片段之間的連接往往并不準確,有插入、替換或缺失核苷酸的情況發(fā)生,從而產生新的順序,即連接多樣性。產生的機制有兩種:N核苷酸或P核苷酸的加入。其中,P核苷酸出現的概率相對較低,而N核苷酸插入頻率很高,是造成連接多樣性的主要機制。4)體細胞的高頻突變 發(fā)生于基因重排后成熟B
18、細胞受抗原刺激后的分化發(fā)育階段,主要方式是替代性點突變。點突變的位置并非完全隨機分布,既能產生最大序列的多樣性,又不會破壞蛋白質的結構。突變后有些Ig分子的親和力會遠高于原先的分子。5)輕鏈和重鏈的組合多樣性 VH和VL基因片段之間可以有很多種組合。 . 簡述巨噬細胞對外源性抗原和內源性抗原的加工、處理和呈遞過程 巨噬細胞通過胞飲作用攝取外源性抗原,形成吞噬體,吞噬體與溶酶體融合形成內體。外源性抗原在內體的酸性環(huán)境中被水解為抗原多肽,在其內與由內質網轉運來的MHC-類分子結合形成抗原肽MHC類分子復合物,然后被高爾基體運送到細胞表面供CD4+T細胞識別。 巨噬細胞攝取內源性抗原,在蛋白酶體中降
19、解為短肽,并被轉運至內質網,與其中的MHC-I類分子結合形成抗原肽-MHC I類分子復合物,經高爾基體通過胞吐作用表達于細胞表面供CD8+T細胞識別。12.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膜分子:CD2,CD16,CD56,CD57,CD69,CD94,CD158特點:缺乏T細胞核B細胞的特征,無TCR基因和Ig基因重排表達,形態(tài)上類似于大顆粒淋巴細胞,胞漿中含嗜天青顆粒。13.抗體功能區(qū)作用VL, VH(整個V區(qū)):超變區(qū),互補決定區(qū)(CDR): 與抗原特異性結合部位CL,CH1(兩條鏈互補的C區(qū)): 同種異型的遺傳標記CH2 (IgG) , CH3 (IgM)(C區(qū)倒數第二個部位):補體C1q結合
20、點,激活補體IgG CH2(C區(qū)倒數第二個部位):通過胎盤IgG CH3(末端):與單核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NK細胞、B細胞表面的FcR結合。IgE CH2和CH3:與肥大細胞和嗜堿性性粒細胞面的IgE Fc受體結合鉸鏈區(qū):適于V區(qū)同抗原的結合。含大量脯氨酸,富有彈性和伸展性,能使Ab與不同距離的抗原決定簇結合,也利于暴露補體結合位點。14.T細胞表位與B細胞表位的區(qū)別。T細胞表位B細胞表位表位受體TCRBCRMHC分子必需無需表位性質主要是線性短肽天然的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機化合物表位大小8-12aa(CD8+T細胞)12-17aa(CD4+T細胞)5-15aa,5-7個多糖,5-
21、7個核苷酸表位類型線性表位構象表位,線性表位表位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抗原分子表面15.半抗原-載體效應 答:半抗原與蛋白質載體偶聯后可誘導出抗半抗原抗體。 由于T細胞識別的是載體決定基,B細胞識別的是半抗原決定基,所以在免疫應答中,B細胞識別半抗原,并提呈載體表位給CD4+T細胞, CD4+T細胞識別載體表位后,即以載體表位將T、B連接起來,T細胞才能激活B細胞,這種效應稱為載體效應16.什么是超抗原?與T細胞結合的特征?(綠色部分也可能是選擇題)答:1)超抗原是指那些能同時與MHC分子及TCR多肽結合、從而激活多克隆T細胞的蛋白質分子。只要極低濃度即可激活一些亞型的T細胞克隆,產生極強的免疫
22、應答。 2)超抗原與T細胞結合的特征:激活T細胞的超抗原為完整的抗原分子,而不是抗原肽,既能與APC細胞上MHCII類分子結合,也能與TCR的鏈結合。(V區(qū))超抗原無需APC加工可直接與MHCII類分子非多態(tài)區(qū)外側結合,一般不進入MHC分子的抗原結合槽。不受MHC限制。超抗原雖需要通過MHC類分子呈遞給T細胞,但其識別不受MHC限制??赡躆HC分子只起“站臺”作用。超抗原只與TCR 鏈結合,所以一種超抗原可激活多數T細胞,約占T細胞庫的1/20 1/5。17.B細胞的分化發(fā)育?(出現哪些鏈,也可能指只考個選擇題)B細胞的分化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即抗原非依賴期和抗原依賴期。第一階段發(fā)生在骨髓。骨
23、髓中的pro-B細胞丟失CD43,即轉化為pre-B細胞,進而發(fā)育為+的不成熟B細胞;進一步發(fā)育為+的成熟B細胞。MMMM DM DGM DA 成熟B細胞出現SmIgM(膜表面IgM)和SmIgD 祖B細胞無Ig前B細胞(胞漿出現IgM重鏈)不成熟B細胞出現單體IgM第二階段發(fā)生在外周免疫器官。接受抗原刺激后,B細胞可發(fā)生類型轉換,最終分化為漿細胞。在B細胞發(fā)育的抗原非依賴期,可發(fā)生陽性選擇。這種選擇的信號是由B細胞表面表達的鏈傳導。在B細胞發(fā)育的抗原依賴階段,同樣發(fā)生陽性選擇。在B細胞發(fā)育過程中,可能出現針對自身抗原的B細胞克隆。機體通過陰性選擇過程清除具有自身反應性的B細胞克隆,實現自身耐受。18.補體的生物學功能 (一)溶菌和細胞溶解效應補體系統(tǒng)通過經典途徑、旁路途徑或MBL途徑被活化后,可在靶細胞上形成膜攻擊復合物,導致靶細胞的溶解,補體的這一功能在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中起重要的防御和免疫監(jiān)視作用,可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消滅病變衰老的細胞。(二)調理和免疫粘附作用 調理作用又稱促吞噬作用,補體和抗體均具有調理作用。在吞噬細胞表面有多種補體受體,如CR1,CR2,CR3等,結合了靶細胞或抗原的補體片段(C3b/C4b)可與吞噬細胞表面的補體受體特異結合,促進兩者的接觸,增強吞噬作用和胞內氧化作用,最終使機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如何制作卡通課件
- 咖啡書吧設計
- 讀讀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有感
- 2025屋頂保溫涂料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公寓樓外墻翻新合同
- 智慧樹知到《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就業(yè)指導》(西南民族大學)章節(jié)測試答案
- 2025擔保合同范本模板
- 2025護欄安裝合同模板
- 2024-2025蘇教版科學一年級下冊(2024)期末考試試卷附答案
- IT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與人才需求
- GB/T 4326-2006非本征半導體單晶霍爾遷移率和霍爾系數測量方法
- 酒水購銷合同范本(3篇)
- GCP培訓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完整版)
- 乒乓球社團活動記錄
- 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考核試題及答案
- 數據結構-第6章-圖課件
- 《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考試復習題庫150題(含答案)
- DB15T 489-2019 石油化學工業(yè)建設工程技術資料管理規(guī)范
- 皮內針講課課件
- 村衛(wèi)生室靜脈輸液準入申請審批表
- 提高鋼柱安裝垂直度合格率QC成果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