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三日常生活活動訓練脊髓損傷患者的床上活動訓練_第1頁
項目三日常生活活動訓練脊髓損傷患者的床上活動訓練_第2頁
項目三日常生活活動訓練脊髓損傷患者的床上活動訓練_第3頁
項目三日常生活活動訓練脊髓損傷患者的床上活動訓練_第4頁
項目三日常生活活動訓練脊髓損傷患者的床上活動訓練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項目三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任務三 脊髓損傷患者的床上活動訓練不同節(jié)段脊髓損傷患者的預后不同,因此要達到的功能性目標也不同,如完全性損傷患者伸肘、屈腕能力較弱,手功能喪失,患者只能利用上肢甩動的慣性,頭頸、肩胛帶的旋轉帶動軀干、骨盆及下肢轉動完成翻身動作。C7完全性損傷患者因肱三頭肌有神經支配,因此能較容易完成翻身動作。1.脊髓損傷患者床上翻身 脊髓損傷患者受累肢體痛瘓,翻身困難,如果患者在床上長期固定于一種姿勢,容易出現壓瘡,也不利于排痰,久之可造成肺部感染,所以應每12小時翻一次身,以防止并發(fā)癥。對早期患者應避免做脊柱的旋轉動作,以免影響脊柱的穩(wěn)定。急性不穩(wěn)定期過后,可開始翻身訓練。(1)

2、 完全性損傷患者獨立從仰臥位到俯臥位翻身(向右側翻身)1) 患者仰臥,雙上肢上舉并向身體兩側用力擺動。2) 擺動幅度足夠大時,頭轉向右側,同時雙上肢用力甩向右側,借助上肢甩動的慣性帶動軀干和下肢翻成俯臥位。3) 用左前臂支撐于床面并承重,右肩進一步后拉,然后將右側上肢從身體下方抽出,使兩側前臂同等負重。4) 將雙上肢置于身體兩側,完成翻身動作。(2)胸、腰段脊髓損傷患者翻身訓練:由于此類患者上肢功能完全正常,軀干肌肉部分麻痹或正常,下肢完全癱瘓或部分癱瘓,能夠較容易的獨立完成床上翻身,可采用C6損傷患者的獨立翻身方法或直接利用肘部和手的支撐向一側翻身。(3)四肢癱患者輔助下從仰臥位到側臥位翻身

3、1) 患者仰臥,治療師位于患者的右側,幫助患者將右上肢橫過胸前,將右下肢跨過左下肢,右足置于左側床面。2) 治療師一只手置于患者右側腰下,另一只手置于患者右側髖部下方,用力推動患者髖部向上,使患者成左側臥位。3) 幫助患者調整好臥姿。2.脊髓損傷患者床上坐起及躺下 脊髓損傷患者坐起時,需要軀干具備一定的肌力和至少一側上肢的伸展功能,所以C7損傷的患者可以從仰臥位直接坐起,而Ce損傷的患者則需翻身至側臥或俯臥位后再坐起。(1) C6完全性損傷患者獨立坐起方法一:患者仰臥,雙上肢伸展上舉并向身體兩側用力擺動,借助上肢甩動的慣性帶動上部軀干旋轉翻向左側;先用左肘支撐床面,然后變成仰臥位雙肘支撐,抬起

4、上身;將體重移到右肘上,然后將左肘移近軀干;保持頭、肩前屈,將右上肢撤回身體右側,并用雙肘支撐保持平衡;再將身體轉向左肘支撐,同時外旋右上肢,在身體后伸展,右手支撐床面;調整身體重心向右上肢轉移,同樣外旋左上肢,在身體后伸展,用左手支撐床面;慢慢交替將雙手從身后向前移動,直至體重移到雙下肢上,完成坐起動作,保持長坐位。方法二:患者仰臥,雙上肢伸展上舉并向身體兩側用力擺動,借助上肢運動的慣性帶動上部軀干旋轉翻向左側,維持左側臥位;雙肘屈曲,使用前臂支撐床面,并交替移動前臂,把身體和頭部從床頭移至床左下角;以右手腕勾住右側腋窩,左手支撐床面,頭及軀干向右側擺動,順勢坐起。 (2) 胸、腰段脊髓損傷

5、患者獨立坐起:T,以下脊髓損傷患者上肢功能完全正常,軀干部分癱瘓,下肢完全癱瘓,坐起動作的完成要比頸髓損傷患者容易。 1)患者仰臥位,雙上肢上舉,用力擺動,利用慣性將一側上肢甩過身體另一側,完成翻身動作。 2) 患者雙肘支撐,再將身體重心左右交替變換,同時變成手支撐。 3) 調整身體位置,完成坐起動作。(3) 完全性損傷患者利用上方吊環(huán)由仰臥位坐起 1) 患者仰臥位,用右手腕勾住上方吊環(huán)。 2) 通過屈肘動作向吊環(huán)方向拉動身體,并依靠左肘支撐體重。 3) 在吊環(huán)內繼續(xù)屈曲右肘關節(jié),并承重,同時將左肘移近軀干。 4) 用左肘支撐體重,右上肢在外旋上舉位屈曲,用右手腕抵住吊環(huán)鏈條。 5) 用右上肢

6、承重,左上肢在身體后側外旋并伸肘支撐床面。 6) 體重移至左上肢,右上肢從吊環(huán)中取下,在身體后方外旋伸肘支撐于床面。 7) 從身后交替向前移動雙手,直到軀干直立、上下肢承重,完成長坐位。(4) C6完全性損傷患者獨立躺下 1) 患者取長坐位,雙手在髖后支撐,保持頭、肩向前屈曲。 2) 身體向右后側傾倒,用右肘承重。 3) 屈曲左上肢,將一半體重轉移至左肘。 4) 仍然保持頭、肩屈曲,交替伸直上肢直到躺平。(5) 胸、腰段脊髓損傷患者獨立由坐位躺下,與由仰臥位坐起的方法順序相反。3.脊髓損傷患者床上長坐位移動床上長坐位是指脊髓損傷患者在床上取屈髖、伸膝的坐位方式?,F以C6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長坐位移動為例介紹訓練方法,因該類患者肱三頭肌癱瘓,缺乏伸肘能力,轉移較為困難。而截癱患者雙上肢功能正常,較易完成床上長坐位移動。 (1) C6完全性損傷患者床上縱向移動 1) 患者取長坐位,雙下肢外旋,膝關節(jié)放松,頭、肩、軀干充分前屈,頭超過膝關節(jié),使重心線落在髖關節(jié)前方,以維持長坐位平衡。雙手靠近身體,在髖關節(jié)稍前一點的位置支撐。因肱三頭肌麻痹,應肩關節(jié)外旋,前臂旋后,以利用重力作用使肘關節(jié)伸展。 2) 雙手用力支撐抬起臀部,同時頭、軀干向前屈曲,使臀部向前移動。 3) 上肢幫助下肢擺正位置,調整坐位姿勢。(2) C6完全性損傷患者床上橫向移動(向左移動) 1) 患者取長坐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