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學騰教育物理學科教案學生:班主任:授課教師:授課日期:課 題簡單機械和功知識點匯總教學容杠桿題型一、杠桿中力或力臂的作圖畫力臂的步驟:1、找支點;2、畫力的作用線,虛線延長;3、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做垂線(虛線),畫出垂足;4、畫括號,標符號。畫力的步驟:1、找力臂; 2、過力臂的端點(非支點)畫垂線,延長與杠桿相交; 3、判斷力的方向,標符號;例題:1、在下圖中,畫出各力的力臂.2、如圖1212所示,杠桿的B端掛一重物,在A點施加一個最小的力,使杠桿平衡在圖中所示的位置上,試畫出這個力的示意圖.3、如圖甲是一種常見的活塞式抽水機示意圖,請在圖中畫出手柄所受動力F1的力臂及阻力F2。4、在乙
2、圖中,畫出動力的力臂l1和阻力的力臂l2示意圖5、如圖丙所示,杠桿AO在力F1、F2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L2是力F2的力臂,在圖中畫出力F2。6、如圖丁所示,曲桿AOBC自重不計,B為支點,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桿在圖示位置平衡,請作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圖及其力臂L。圖甲 圖乙 圖丙 圖丁題型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1) 杠桿平衡: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叫做杠桿平衡;(2) 支點處于杠桿的中間:消除自重對實驗的影響;(3) 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的目的:方便讀取力臂大小;(4) 如何讓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左高左調(diào),右高右調(diào);(5) 多次實驗的目的:為了獲得較多的數(shù)據(jù),從中歸納總結(jié)出
3、一般可靠的規(guī)律。(6) 做實驗時,若彈簧測力計由豎直方向拉杠桿變成傾斜拉,那么會使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7) 實驗的結(jié)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例題:1、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先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如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偏高,則可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調(diào)節(jié)。實驗中,改變支點兩側(cè)的鉤碼位置和個數(shù),一般要做三次實驗,得到三組數(shù)據(jù)并進行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_。2、如圖中,杠桿剛好平衡,若要使A 端下降,B端上升,可采用的辦法是:(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相同)( )A兩邊各減少一個鉤碼 B兩邊各增加一個鉤碼C兩邊都向左移動相同距離 D兩邊都向側(cè)移動相同距
4、離3、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相同的杠桿,所掛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均為G,它們分別在方向如圖所示的力F1、F2、F3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那么 (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2>F3>F14、某同學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實驗時,為了方便對力臂的測量,該同學先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在位置平衡;通過多次實驗,該同學得到了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在杠桿上的A點掛四個重均為0.5N的鉤碼,用調(diào)好的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上的B點,使杠桿水平平衡,如圖所示,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N;如果將測力計沿圖中虛線方向拉,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測
5、力計的示數(shù)將(選填“變大”/“不變”/“變小”)。題型三、三類杠桿1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時,動力小于阻力。使用省力杠桿時,可以省力,但要費距離。2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平衡時,動力大于阻力。 使用費力杠桿時,費力,但可以省距離。3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時,動力等于阻力。 使用等臂杠桿時,不省力,省距離。例題:1、如圖所示,所使用的杠桿能夠省距離的是A羊角錘 B筷子 C開瓶器 D獨輪車2、筷子是我國和部分國家特有的用餐工具。在正常使用筷子用餐時,筷子屬于 ( )A費力杠桿,但省距離B省力杠桿,且省距離C省力杠桿,但費距離D等臂杠桿,即不省力也不費力題型四、最小力和動態(tài)
6、分析(1)平衡條件:Fl=Fl(2)畫最小力步驟找支點和力的作用點(杠桿上離支點最遠的點);連接支點和作用點(虛線)為最大力臂;過作用點作最大力臂的垂線,該線為最小力;判斷力的方向,標符號例題:1、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支點為O,在已調(diào)平的杠桿兩端分別掛上一些鉤碼,每一個鉤碼的質(zhì)量相等,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兩邊各拿走一個鉤碼,杠桿將( )A仍保持平衡并靜止 B不平衡,向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C不平衡,向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 D仍保持平衡,但要轉(zhuǎn)動2、如下右圖所示,使用羊角錘拔釘子,動力作用在錘柄上A點. 請作出拔釘子時所用最小動力F的示意圖. (注意:請在圖上保留為確保作圖準確所畫的輔助線)5、如圖所示
7、,O為杠桿AC的支點,在B處掛一小球,AOOBBC,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1)畫出施加在杠桿A點上最小動力FA的力臂LA,并標出FA的方向BCAO(2)畫出施加在杠桿B點上最小動力FB的力臂LB,并標出FB的方向(3)畫出施加在杠桿C點上最小動力FC的力臂LC,并標出FC的方向(4)FA、FB、FC中哪個最???6、如圖所示是列車上常用的手推手,車貨物均勻擺放。車前行時,需經(jīng)過障礙物,當車的前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下按扶把,這時手推車可以視為杠桿。若手推車和貨物總重為200 N,動力臂和阻力臂之比為2:3,則售貨員作用在把手上的動力為_N;當后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豎直向上提扶把,這
8、時支點是_(A/B/C)點,這種情況下,手推車可以視為_杠桿(省力費力)。7、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OA中點懸掛重為60 N的物體,在A端施加一豎直向上的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力F的大小是_。保持F的方向不變,將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升到B位置的過程中,力F將_(變大變小不變)?;嗩}型一、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省力情況的判斷定滑輪的實質(zhì)是等臂杠桿,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省力杠桿;(1)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與物體上升的高度h之間的關系:S=nh(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與物體上升的速度V物之間的關系:V=nV物例題:1、如圖是用定滑輪勻速提起重物的三種拉法,所用的拉力分別以F1、F2、F3表示,下列
9、說法中正確的是()A. 拉力F1最小 B. 拉力F2最小 C. 拉力F3最小 D. 三種拉法所用拉力一樣大2、工人們?yōu)榱税徇\一個笨重的機器進入廠房,某工人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四種方案(機器下方的小圓表示并排放置的圓形鋼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3、工人通過如圖所示的裝置將物體A勻速從水中提起,已知物體A重為140 N,工人自重600 N,此時他對地面的壓力是550 N不計水對物體的阻力、繩與滑輪之間的摩擦,以及滑輪和繩子的重力,則物體A所受水的浮力為_N4、如圖所示裝置中,A物體重100 N,B物體重10 N,在B物體作用下,A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滑輪重及輪與軸之間的摩擦)
10、問: (1)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2)如果在A物體上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使B物體以0.5 m/s的速度勻速上升,求拉力的大小和4sA物運動的距離題型二、滑輪豎直和水平方向上拉動物體的問題滑輪-豎直方向上提升問題1、如下左圖所示,物體A重20N,滑輪重1N,繩重不計,彈簧秤示數(shù)為25N,則物體B的重為_N。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_N.2、如下右圖所示,已知物重為G,則各圖中的拉力F各為多少?(滑輪組及摩擦不計)滑輪-水平方向上拉動物體1、在下左圖中,物體A的重力為G,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f,則人對繩的拉力F的大小等于 ( )A、0.5GB.2
11、G C.0.5fD.2f2、如上右圖所示,若拉力F900牛頓,物體A重1500牛頓,不計滑輪重和繩與滑輪間摩擦。當繩子自由端移動3米,則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物體A前進時,物體A與地面間摩擦力是_牛頓,物體A移動_米。題型三、滑輪組的應用及繞繩方法 確定繞繩的有效段數(shù)。用計算后取整數(shù)值n為繩子的有效段數(shù); 確定動力方向:題中有方向規(guī)定、沒有方向就按照“奇動偶定”的原則繞繩。 確定滑輪個數(shù):若不需要改變施力方向,則需要(n-1)個滑輪,n為偶數(shù)時需要動滑輪比定滑輪多一個,n為奇數(shù)時,動。定各一半。若需要改變施力方向,則需要n個滑輪,n為偶數(shù)時,動、定滑輪各一半,n為奇數(shù)時,定滑輪比動滑輪多一個。例題
12、:1、由兩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站在地面上的人用力向下拉繩子,提起重為1000 N的物體 (1)請你畫出滑輪組的繞線 (2)不計摩擦和滑輪的重,所用的拉力F是多大? (3)若實際所用拉力為260 N,則動滑輪的總重為多少? (4)物體升高1m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多少?2、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盡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請在圖中畫出滑輪組繩子的繞法。題型四、探究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特點例題:1、如圖是小?!把芯慷ɑ喓蛣踊喬攸c”的實驗裝置。他按圖示提起鉤碼時注意保持測力計勻速移動,分別測得一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鉤碼重G/N鉤碼升高高度h/m測力計示數(shù)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甲0.980.
13、20.980.2乙0.980.21.020.2丙0.980.20.550.4請你分析:(1)比較測力計示數(shù)大小可知: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2)比較測力計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3)把鉤碼升高相同高度,比較乙和丙測力計移動的距離可知:使用動滑輪;(4)在提升重物的過程中,如果要同時兼顧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則應選擇。2、如圖所示,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A、B、C的示數(shù)分別為FA、FB、FC,如果FC2 N,則FA、FB的示數(shù)是 ( )AFA6 N、FB6 N BFA4 N、FB4 NCFA4 N、FB6 N DFA6 N、FB4 N功題型一、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的理解一是對
14、物體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體要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判斷一個力是否對物體做功,關鍵看在物體是否在該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例題:1、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把箱子搬起來司機推車未動背著書包在水平路面勻速行走足球離開腳,在草地上滾動的過程中A B C D2、以下幾種情況中,力對物體做功的有 ( ) A人用力提杠鈴,沒有提起來 B沿著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車廂 C用力提著水桶水平移動2m,水桶離地面高度不變 D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勻速前進2 m題型二、有關功的計算運用公式W=Fs計算力的功時,力F和距離s必須符合同體、同時、同向、且都是國際單位。功的單位是J。例題:1、物體在相同的
15、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動了距離s,試比較在如圖所示的三種情況中力F對物體做功的多少(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3<W22、陽同學用100N的力踢一個重為6N的足球,球離開腳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滾動了20m。在球滾動的過程中,陽同學對足球做的功是( ) A2000J B600J C1 20J D0J3、甲、乙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運動的路程和所做的功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分別如圖(a)(b)所示,則兩物體所受阻力較大的是 ( )A甲B乙C一樣大 D無法判斷功率題型一:功率的理解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不能表示
16、做功的多少。例題:1、下列關于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力對物體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B做功時間短的機械,做功時功率大C完成相同的功,用的時間越長,功率越大 D物體做功越快,功率越大2、四個同學進行登山比賽。如果規(guī)定功率最大者獲勝,那么最后勝出者一定是( )A體重最大的 B. 時間最短的C. 速度最大的 D. 做功最快的題型二、功率大小比較及測量和估算1、比較:時間相同,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相同,比較時間的多少;比較做功和時間的比值。2、根據(jù)公式P=和W=Fs知道,想要估算功率,需要測量力F和距離s,還有時間t。例題:1、一位父親與他6歲的兒子一起上樓回家,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爬
17、相同的樓梯,兒子體重小做的功少 B爬相同的樓梯,父親體重大做的功多C爬相同的樓梯,父親比兒子先到達,父親的功率大D爬相同的樓梯,兒子坐電梯先到達,兒子的功率大2、在學習了功率的知識后,三位同學想比較爬桿時誰的功率大。以下是他們討論后得出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用相同的時間爬桿,測量出各自的體重和爬上桿的高度,即可比較功率大??;都爬到桿頂,測量出各自的體重和爬桿用的時間,即可比較功率大??;爬桿后,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桿用的時間和爬上桿的高度,算出功率進行比較。A只有; B. ; C. ; D. 。3、如圖所示,要粗測小明同學做“引體向上”時的功率。下面所列的物理量中,不需要測量的是()A他
18、的質(zhì)量 B單杠的高度C每次身體上升的高度 D做“引體向上”的時間4、如圖所示,是甲、乙兩個物體做功與所需時間的關系圖像。由圖可知,甲物體的功率P甲與乙物體的功率P乙相比較,正確的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無法比較5、舉重是我國的優(yōu)勢體育項目。一位身高180cm的運動員和一位身高160cm的運動員,在挺舉項目中用相同時間把同樣重的杠鈐舉起,如果他們對杠鈐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功率分別為P1和P2,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AW1=W2 P 1=P2BW1> W2 P 1>P2CW1> W2 P 1=P2DW1< W2 P 1<P2題型三、功率的計
19、算公式P=,P=Fv,單位是W;例題:1、小敏同學和他所騎的輕便自行車總重約600N,上學路上他騎車以5m/s的速度勻速通過了一段長100m的平直公路。若自行車所受路面的阻力約為人和車總重力的0.05倍,則通過該段公路時,小敏同學蹬車的功率約為( )A150WB300WC1500WD3000W2、山區(qū)的公路環(huán)繞山坡盤山而上,車輛沿著盤山公路向上行駛時可以( )A省力 B省功 C省時間 D省距離3、假期里小林和爸爸一起去登山,小林用了15min登上了山頂,爸爸用了20min登上了山頂,爸爸的體重是小林的1.5倍,則小林與爸爸的登山功率之比為( )A98B89C12D214、做俯臥撐運動的人可視為
20、杠桿。如圖所示,一同學重500N,P點為重心,他每次將身體撐起,肩部上升0.4m。某次測試中,他1min完成30次俯臥撐。求:(1)俯臥撐中的動力臂、阻力臂。(2)將身體勻速撐起,雙手對地面的壓力。(3)將身體撐起一次所做的功。(4)該同學在lmin的功率。機械效率題型一、機械效率的理解有用功:目的做的功;額外功:不得不做的功;總功:動力做的功例題:1、下列有關機械效率的概念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越高 B做功快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高C省力多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高 D機械效率越大,有用功占總功的比值越大2、值日時,小明將一桶水從一樓提到二樓。此過程中,關于做功的說
21、確的是( )A對桶做的功是有用功B對水做的功是有用功C對水做的功是額外功D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總功題型二、探究機械效率的實驗例題:1、小明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實驗中,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物重G/N物體上升的高度h/cm測力計的示數(shù)F/N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cm1632.592652.5173682.524(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以下問題:表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的記錄是錯誤的,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第3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無關。(2)小紅在小明實驗的基礎上多使用一個滑輪也做了實驗,如圖乙所示。小紅多使用一個滑輪,目的是為了改變;當這兩位同學使用
22、各自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若忽略繩重及摩擦,它們的機械效率(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2、如圖是小明“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傾斜程度關系”的實驗裝置,他在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重為6 N的木塊分別沿傾斜程度不同的同一斜面勻速向上運動,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1)在第2次實驗中,拉力所做的額外功是_J,機械效率是_。(2)小明完成兩次實驗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光滑程度一樣的斜面,其傾斜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你覺得他的結(jié)論_(可靠不可靠),理由是_。(3)斜面在生產(chǎn)、生活中隨處可見,在盤山公路、鑷子、螺絲釘、汽車方向盤中,應用了斜面的是_、_3、小明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
23、如圖所示,實驗中每個鉤碼重2N,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1)在實驗中,測繩端拉力F時,應盡量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且在拉動過程中讀數(shù)。(2)第1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為_。(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2次實驗是用_圖做的;第4次實驗是用_圖做的。(a)(b)(c)(4)分析第1、2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同一滑輪組,_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析第1、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動滑輪個數(shù)越多(即動滑輪總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_。(5)分析第3、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_。4、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
24、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1)實驗中,將杠桿拉至圖中虛線位置,測力計的示數(shù)F為_N,鉤碼總重G為10 N,鉤碼上升高度h為01 m,測力計移動距離s為03 m,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_。請寫出使用該杠桿做額外功的一個原因:_;(2)為了進一步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一位同學用該實驗裝置,先后將鉤碼掛在A、B兩點,測量并計算得到如表所示的兩組數(shù)據(jù):次數(shù)鉤碼懸掛點鉤碼總量G/N鉤碼移動距離h/m拉力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1A點1.50.100.70.3071.42B點2.00.151.20.3083.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杠桿的機械效率與所掛鉤碼的重有關,鉤碼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結(jié)論? 答:_;請簡要說明理由:(1) _;(2) 。題型三、機械效率的計算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機械效率的計算1. 提升重物的目的是克服重力做功,則W有用=G物h人的拉力為動力,則W總=Fs2. 相關知識點:(1)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之間的摩擦時:F=(G物+G動)/nW額外=W總W有用= G動h(2)不計滑輪重、繩重和繩與滑輪之間的摩擦時:F=G物/nW額外=W總W有用(3)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與物體上升的高度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知識產(chǎn)權在知識付費時代的價值體現(xiàn)
- 現(xiàn)代心理學視角下的教師角色塑造與能力提升
- 2025年福建省晉江人力資本有限公司招聘1人(第一批)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社區(qū)文化節(jié)活動的品牌建設與推廣
- 2025至2030年中國耳環(huán)盒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度租賃住宅消防安全檢查與培訓服務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國耐高溫粉末涂料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翠藍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產(chǎn)業(yè)園區(qū)委托經(jīng)營管理與產(chǎn)業(yè)鏈整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雙向轉(zhuǎn)診醫(yī)療人才交流合作協(xié)議模板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培訓PPT(49頁)
- 2010哈弗H5維修手冊
- (完整版)NRS數(shù)字分級法評分表
- LY∕T 2780-2016 松皰銹病菌檢疫技術規(guī)程
- 航空服務形體訓練課程標準
- 項目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gòu)網(wǎng)絡圖GDAQ20102
- 一文看懂全部變電站電氣主接線方式
- 蘇科版四年級勞動技術下冊教學計劃
- 應答器報文定義《運基信號[2005]224號》
- 電網(wǎng)公司客戶資產(chǎn)接收管理細則
- SH3503-2007石油化工建設工程項目交工技術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