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精選練習_第1頁
部編版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精選練習_第2頁
部編版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精選練習_第3頁
部編版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精選練習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版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精選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濫(làn)竽(yú)充數(shù)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ln)食(sì)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愍(mn)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選自韓非子)注釋:濫竽:不會吹竽。竽,一種古代樂器。處士:古代稱有學問、有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為處士。說:通“悅”,喜歡。廩食以數(shù)百人:拿數(shù)百人的口糧來供養(yǎng)他們。廩,糧倉。食,供養(yǎng)。愍王:齊國國君,宣王的兒子。1下列語句翻譯是否正確,正確打“”,錯誤打“×”。(1)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齊宣王派人

2、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_)(2)宣王說之:宣王對南郭處士說。(_)2宣王時,南郭處士能為王吹竽的原因是_,愍王時,南郭處士逃走的原因是_。(請用原文回答)3“濫竽充數(shù)”本來的意思是_,現(xiàn)在我們常用這個成語來諷刺那些_的人。2. 小古文閱讀。引嬰投江有過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游!”(注釋)過:經(jīng)過。方:正。引:拉著。故:緣故。善:擅長、善于。1“有過于江上者”看到了一件什么事?用“ ”在文中畫出相關的句子。2“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_3關于這則寓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領的

3、獲得既要靠自己,也要靠先天的遺傳。B.處理事情要從實際出發(fā),對象不同或環(huán)境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也要隨之改變,要因人因事而異。C.對象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3. 課外欣賞。范氏之亡也,言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秩寺勚鴬Z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呂氏春秋·自知(注釋)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被其他四家貴族聯(lián)合打敗后逃在齊國。亡,逃亡。鐘:古代的打擊樂器。負:用背馱東西。錘:槌子或棒子。況(huàng)然:形容鐘聲。遽(jù):立刻。惡:害怕。悖:荒謬。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4、。(1)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 走:_則:_  (2)遽掩其耳   遽_其:_  (3)惡人聞之  惡_之:_2翻譯句子。(1)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_(2)惡人聞之,可也;恐己自聞之,悖矣。_3“惡己自聞之,悖矣。”這位盜鐘者到底“?!痹谀睦??_4請你說說這則寓言的寓意。_5成語“掩耳盜鈴”就出自這里。請你寫出“掩”字開頭的兩個成語。_4. 課內閱讀。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本文出自

5、_代詩人_的作品。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1)余嘗謂_   (2)心不在此_(3)卻只漫浪誦讀_   (4)心到最急_3用自己的話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_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B.文段闡述了怎么讀書的問題,其中心到最重要。C.文段告訴我們讀書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這樣不僅能夠加快閱讀速度,還能提高閱讀質量。5. 閱讀回答問題。楊億巧對寇萊公在中書。與同事戲作對子:“水底日為天上日?!蔽从袑?,而會楊大年適來白事,因請其對,大年應聲曰:“眼中人是面前人?!币蛔Q為好

6、對。北宋歐陽修歸田錄注釋寇萊公:即寇準,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萊國公。中書:即中書省??軠十敃r擔任宰相。  會:適逢,恰巧。   楊大年:即楊億, 當時的文學家。1理解下面加點字的意思。(1)水底日為天上日   (_)   (2)因請其對 (_)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而會楊大年適來白事”。_3在這個故事中,楊大年稱得上是文學家嗎?_4“輕風細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對子。請根據(jù)擴展后的下聯(lián), 在方格中填寫一字,組成一副對仗工整的五字對。上聯(lián):輕風_細柳下聯(lián):淡月隱梅花6. 精衛(wèi)填海來自山海經(jīng),屬于上古神

7、話傳說故事。讀一讀,回答問題。精衛(wèi)填海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注釋:1.發(fā)鳩(ji)之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2.拓(zhè)木:拓樹,桑樹的一種。3.文首:頭上有花紋。文,同“紋”,花紋。4.其鳴自詨(xiào):它的叫聲是在呼喚自己的名字。5.湮(yn):填塞。1用文中的原句,寫出“精衛(wèi)”的樣子:_2寫出“精衛(wèi)、炎帝、女娃”的關系:_3結合上下文和注釋,理解下面的短句。又北二百里:_  

8、0;溺而不返:_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_4精衛(wèi)填海歌頌的精神與守株待兔、愚公移山、開天辟地、羿射九日的故事對比,與_這個故事更相近。7. 閱讀理解。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福覆辉?,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梁國/楊氏/子九歲 B.孔君平/詣/其父C.孔指/以示/兒曰 D.兒應聲/答曰2給下面句中“此”字選擇恰當?shù)慕忉?,填序號。此是君家果?#160;  )A.表示此時或此地。 

9、;B.這;這個。 C.這樣。3用文中語句填空。楊氏之子待客很熱情,從“_”可以看出來;楊氏之子反應很敏捷,從“_”可以看出來。4用“_”畫出楊氏之子語言巧妙的句子。5寫一寫妙在什么地方。_8. 課內閱讀。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薰以桂椒,()以珠玉,飾以玫瑰,()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1這則寓言的題目是“_”,作者是_。2在文中的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淖帧?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薰以桂椒薰:_飾以玫瑰   玫瑰:_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櫝:_4這則寓言故事帶給我們什么啟示?_9. 文言文閱讀??兹?,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

10、一盤酥梨,置于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1用一個四字成語為短文取個題目,寫在橫線上。2解釋下列帶點的字。值祖父六十壽誕(_)   置于壽臺之上(_)母令融分之(_) 融從容對曰(_)3用自己的話說說對“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這句話的理解。_4讀了這則故事,你覺得孔融是個怎樣的孩子?_10. 閱讀下列兩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

11、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太丘舍去 (2)相委而去(3)下車引之 (4)甚聰惠2翻譯下面句子。(1)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_(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_11. 課內閱讀。梁國_子九歲,甚

12、聰惠??拙皆勂涓?,_,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_曰:“此是君家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荨!?將課文補充完整。2從“為設果,果有楊梅”中可以看出()A.楊氏之子非常喜歡吃楊梅B.楊氏之子是一個非常懂禮貌的孩子3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楊氏之子能一下子讓孔君平無言以對,展現(xiàn)了自己的霸道。B.以“孔雀”為名來反問孔君平,這樣可以貶低孔君平的身份。C.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楊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轉對答,既表現(xiàn)了應有的禮貌,又使孔君平無言以對。4本文主要通過人物的_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5你認為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_12. 文言文閱讀

13、。韓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獵而擾民,下令獵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韓生者止之曰:“王之愛子病三日矣,王心憂之,必不出?!币讯?,或問之曰:“吾宿衛(wèi)王宮,且不知王之愛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韓生曰:“吾聞王之愛子好紙鳶,吾登丘而望王宮之上,三日不見紙鳶矣,是以知之?!保ㄗ⑨專┽悖哼w移,移動。已而:不久。宿衛(wèi):在宮禁中值宿警衛(wèi)。紙鳶:風箏。1解釋下列加線詞。(1)昔者秦王好獵而擾民( )(2)下令獵于北郊(   )(3)民皆徙避之( )(4)吾聞王之愛子好紙鳶( )2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秦王出獵時,百姓紛紛離開回避,怕打擾秦王狩獵,表現(xiàn)了百姓們對秦王的崇敬愛戴。B.韓生之所以能

14、料知秦王此次不會出獵,是因為他在王宮當警衛(wèi),熟知秦王的習慣與性格。C.本文情節(jié)曲折,依次寫了:百姓躲避韓生勸止秦王將獵宮衛(wèi)問故韓生釋疑。D.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勤于觀察思考,要善于從平凡小事中悟出道理。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劃線句。吾宿衛(wèi)王宮,且不知王之愛子病也,子何以知之?_。13. 閱讀實踐。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弊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弊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保ㄗ⑨專┴瑁好曰螅馑际歉械矫悦6鵁o所適從。殆:疑惑。1“故”字在詞典中的解釋有:故意,有意;緣故,原因;原來的,從前的,舊的?!皽毓识隆敝械摹肮省睉x第_種意思。2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

15、)溫故而知新。_(2)學而不思則罔。_3對“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三個人一起走路,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B.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人在。C.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多向他人虛心學習。14. 文言文閱讀。截竿入城魯有執(zhí)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zhí)之,不可入;橫執(zhí)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釋)執(zhí):握,持,拿。初:開始時。計:計謀,辦法。俄:一會兒,不久。老父:古時對年長男子的尊稱。吾:我。圣人:最完善、最有學識的人。何:怎么,為什么。遂:于是,就。1找出文中的反義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