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目前課改中初中文言文教學 的思考與建議對目前課改中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思考與建議一:緣起我是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因今年女兒要進初 中讀書了,暑假里,為了讓女兒先熟悉熟悉初中 的教材,我借來一本人教社課改試驗版七年級上 冊的語文教材。這是一個朋友的孩子剛剛用過的 一本書。我翻開一看,扉頁下方有幾行歪歪扭扭 的字,記著“之”的用法歸納:助詞、用在主 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用在定語與 中心語之間女兒進初一不長的時間的一天晚上, 下晚自 習一回到家里,要我給她講什么是文言文的判斷 句、被動句。我說,你一個剛上初中的孩子,講 那些東西干什么,以后再給你講。女兒說不,理 由是今天語文考試,涉及到這些知
2、識的題目做錯 了,后來老師講了,她還是不懂。我沉默了一會,很無奈地說:不懂算了吧,錯了 就錯了。女兒一直很信任我,見我這樣說,便不再說 什么,悶悶地走開了。過了一段時間,又是一天晚上,我接女兒回 家。半路上,女兒不斷地對我說:爸爸,今天有 好多好多的語文作業(yè)不會做。說著就把作業(yè)從書 包里找出來遞給我看。作業(yè)是一道解釋“歲寒然 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句中“之”的意義和用法的 題。我一看,腦中浮現(xiàn)出暑假借書時看到的學生 筆記,那歪歪斜斜的幾行深刻在我的記憶里,一 種悲涼頓時從心底升起?;丶遥畠核潞?,我從她的書包中找出 語文課本。翻開沈復童趣一文。哎呀,課文 行與行之間的空處,密密麻麻的全是女兒寫
3、上的 譯文,課文天頭還有對文言句式的歸納。看到女兒悶悶不樂、成天擔心語文學不好而 流露出的茫然又憂郁的眼神,想到其他的孩子和 其他語文課堂及語文練習,想到義務教育新課程 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在孝感已進行了將近一輪的 事,我不禁有一些話要說。:文言虛詞和語法我們先簡要地討論一下初一文言文虛詞教 學從用法層面即從語法層面進行的合理性。這里有一個特定的時間界限:七年級上學期。再 把時間準確化一點,是初一上學期的九月份。在 這樣的時間背景下,我們來討論文言文虛詞教學 的問題。先看新課程標準頒布后的人教版教材對語 法知識的編排情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 科書(語文)的語法知識是作為“附錄”出現(xiàn) 的。七年級
4、上冊沒有安排語法知識,下冊安排“漢 語詞類表(實詞)”;八年級上冊安排“漢語詞類 表(虛詞),下冊安排“短語結構類型表” “句子 成分簡表”;九年級上冊安排“復句常用關聯(lián)詞 語一覽表”。再對比一下新課程標準未頒布前的人教版 教材對語法知識的編排。以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 三制初級中學教科書2001年版為例。第二冊: 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量詞;代詞,副詞, 連詞,介詞;助詞,嘆詞,擬聲詞。第三冊:漢 語組合的主要特點,短語及短語的類型;短語的 擴展;使用短語應注意的問題。第四冊:句子和 單句;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主干。第五冊:復句; 并列復句和遞進復句;轉折復句和選擇復句;因 果復句、假設復句;
5、條件復句和多重復句;關聯(lián) 詞語的使用。一般而言,我們得承認,要理解掌握文言虛 詞“之”的用法,是必須要有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知 識做背景的。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把教材上的漢 語知識摘錄出來,是因為無論從課標新教材還是 從初中舊教材里頭語法知識的教學順序都不難 看出,理解和掌握文言虛詞“之”的用法在七年 級上學期是沒有可能的。很顯然,要理解和掌握 “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首 先要知道助詞是什么,主謂短語是什么,何為句 子獨立性諸如此類的概念。而這些是一個剛上初 中的學生所能理解的嗎?所以,我認為我們的老師對初一的學生講文 言虛詞“之” “而”之類的用法,是一個很突出 的無效教學的例子,要
6、求學生掌握是不切實際 的,非科學的。它沒有遵從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沒有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fā),是一個剽竊 (有的教輔資料上面有這些東西)而來的教學行 為。授課老師可能還會以自己向學生提前講了那 么多高深的知識而沾沾自喜。它的危害很大,不 容小視。當我們的文言文課堂教學充斥著這些東 西的時候,會是一番怎么樣的情景?我簡直不敢 想象。結果只能是學生越聽越糊涂,面對老師給 出的練習則茫然不知所解,進而產生畏難厭倦情 緒,最終失去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其實,文言語法與虛詞在初中根本不是教學 重點,這一點只要通談一遍文言課文后面的全部“練習”便知。課標新教材七年級下冊傷仲永 課后練習一一翻譯句子,要求注意
7、加點詞如“賓 客”、“奇”的意思,就回避了詞類活用這樣一個 與語法相連的問題。八年級上冊短文兩篇P173 第三題歸納“之”的用法,教材編者是引導學生 著重從意義上去處理的,涉及“獨取”這一用法 時只是說“有時卻只有表語氣的作用,沒有實際 意義,這后種用法往往憑語感就可以覺察到?!?這樣做是合理的。是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的。在八年 級下冊和九年級上冊各有一道涉及虛詞用法的題。學生此時憑借學過的知識可解,這也是逐步 為高中作準備。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宜擴充,什么 “而” “者” “所”都講都練,非給一個定性不可。整個初中階段(不含九年級下冊,我還沒有讀到 此冊),關涉文言虛詞的課后練習僅此三道題目 而已。由
8、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至少在初中 起始階段,文言虛詞不應進入日常的講練之中, 在整個初中階段,也應盡可能地少涉及文言虛詞 的用法問題。當然我們得承認,理解和掌握文言虛詞對文 言文閱讀是極其重要的。只是這個內容在初中一 開始就搞或后來搞得過多或過泛都是不對頭的。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在對古詩文 學習的評價中明確指出“不應考察(似應用“考 查”,作者注)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C 這一點與高中課標有很大的不同。高中課標規(guī) 定:“閱讀淺易文言文,了解并梳理常見的 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在附錄部分列舉了要求掌握的 120個常見文言 實詞和15個常見文言虛詞”。由于要
9、求的層次不同,到了高中后,情況與 初中截然不一樣了,很多課后練習都有文言虛詞 題出現(xiàn)。這是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編排。學生頭 腦中存儲了大量的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文言語 感,又學了語法知識,掌握起來自然不會很費力, 對文章的理解也會隨著對虛詞的理解上升到一 個新的水平。總之,這樣看來,學生一進入初中就過早地 向他們傳授關于文言文的虛詞用法(含語法知 識),在練習中要求他們說清文言虛詞的用法是 不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要求的,是不科學 的,是一種無效的有害的做法。這種做法理應受 到指責,在教學中當拋棄之!三:對初中文言文教學常規(guī)模式的質疑就常規(guī)課堂而言,現(xiàn)今的文言文教學的大眾 化模式依然是“串講+翻譯
10、+處理課后練習”。對于這個模式,我有兩個問題要質疑: 第一個問題:串講。老師之間流行的口頭禪是“文言文要串講” “文言文要字字落實”?!白?字”當然包括課文每一個句子的實詞和虛詞。我 要問:字字落實有必要嗎?在我看來, 字字落實 不必要。比如,那些生僻字往往只在一篇文言文 中出現(xiàn),即使不懂它,也不妨礙我們讀其它古文。 講得多,并沒有實效,也無必要。至于常用詞的 常用意義,確實要下功夫落實的。正如王力先生 所言,常用詞的常用意義“我們差不多在任何一 部古書中都和它們接觸,如果不徹底了解它們, 不但這篇文章讀不懂,其它文章也懂不了,甚至 完全陷入誤解” “掌握常用詞的常用意義,這是 一種以簡馭繁的
11、方法”。王力先生的這個看法與 呂叔湘先生在關于語文教學的兩點基本認識 一文中所談到的看法是一致的。他說:“什么是文言文的基本訓練呢?首先是講求字義, 特 別要留意的是與習見的意義相近而意義不同的 思義。我還問:“字字落實”真正能夠做得到嗎? 也許我學力太不夠,我個人在文言文教學之前的 備課時也曾試圖去弄清課文每一個句子、每一個 詞的意義或用法,絕大多數(shù)時候,查閱了大量資料,與同事反復討論交流,花了很大的功夫,可 仍有相當數(shù)量的字句落實不了,特別是那些虛詞 尤其如此。說起來,真有點叫人汗顏啦!然而, 我敢肯定有過我這樣經歷的老師一定不會是少 數(shù)。講講的危害在于:難字和常見字平均用力, 一古腦兒講
12、出來,學生分不清輕重主次,導致出 現(xiàn)什么內容都想掌握而實際上什么內容也掌握 不了的結果。而且大量的虛詞、句式在講的過程 中力求所謂的落實,學生的認識水平有限,受知 識背景的限制,故而老師越講,學生越糊涂,學 生越糊涂就越害怕學習文言文。第二個問題:翻譯。翻譯幾乎是學習文言文 的通法。凡學文言文,必定行翻譯一事。這一點 與學者專家的論述似是一致的。黎錦熙先生國 文講讀教學改革中提出的“二綱四目”,其中 目(4)是“徹底翻譯”,要求“逐句譯成白話, 確依文法,勿稍含糊”。郭錫良先生主編的古 代漢語寫到:“古文今譯就是把古書里的文言 文在盡可能在保持原來意義和語言風格的前提下,用正確通順的現(xiàn)代漢語表
13、達出來, 使沒有學 過古代漢語的人也能由此了解和掌握古書的內 容。古文今譯在古籍整理工作中得到大量應用。 在古代漢語基礎課中,古文今譯又是訓練和檢驗 學生成效的重要手段。”專家學者的意見對中學文言文教學產生了 極其深遠的影響。而我從教學實踐中感到:翻譯 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敘事性史傳類的文章翻譯 稍為容易點,而議論性的、抒情性的文章或者詞 賦一類的文章,翻譯就非常困難,而且譯出的文 字全無原文的味道。很多時候,老師依著教參單 調地講,學生昏昏地聽或記錄,翻譯讓我們的語 文課堂沉悶乏味,學生普遍厭倦學習文言文。中 學語文教學中古文今譯的問題,也有教師在深刻 反思,如語文學習2006年第6期刊登了
14、浙 江歐陽凱老師的文章古文今譯一一文言教學不 能承受之重。我個人非常贊同歐陽老師的意見。初中階段“串講” “翻譯”不符合新課標的 精神。在課程標準“評價建議”里頭,課標指出:“評價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 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從 實驗教科書文言文單元前面的提示和要求看,“串講”“翻譯”這一教學方法也不符合編者意 圖。教科書幾乎在每一個單元開始時都提到“借 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大致讀懂課文內容”。我們揣摩體會“理解詩文大意” “整體感知” 的意思,“串講”是不必的(重點詞語、常見詞 語的意思當然要落實),對于翻譯,初中似應盡 可能少一點。就教科書給出的“研讀與練
15、習”看, 要求翻譯課文或課文句子的練習題是極少極少 的。15冊共有題目88道,翻譯練習僅僅6道 而也。一般是要求學生了解課文大意, 或者要求 學生用現(xiàn)代漢語改寫課文,這個要求在初中階段 是很好的,可惜的是授課教師一般沒有領會編者 的意圖。(我對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翻譯論語 的句子及下冊的二道翻譯題設置持反對意見,一 者在七年級上學期提出翻譯明顯為時過早,二者 數(shù)量前重后輕)如此看來,就是搞少量的翻譯練 習也要尤其注意句子的選擇,應選擇學力尚可達 到的句子練習。譯出的句子只要重點詞語落實、 句子大意正確就行。高中自然可加大數(shù)量,譯句 的要求不變(高考翻譯題評分正是按此要求進 行)??偠灾?,初中文
16、言文學習必定是一個散 點的積累,并不要求對文言文的有關知識內容進 行“整合” “梳理”。四、初中文言文教學之路“串講”“翻譯”不再是常規(guī)做法,文言虛 詞又少講,那么初中文言文教學的路到底該怎么 走呢?可以走的路有很多條,走哪條路才是既合規(guī)律性 又合目的性的呢?老師們可以繼續(xù)去探索,去不 斷總結,但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積淀而成的一些 真理性的認識是我們不能不去認真領會,努力踐 行的。它們是無數(shù)智慧的頭腦經過艱辛求索得來 的,是我們教學頭頂上永遠不變的“恒星”(魏書生語)。按照我的理解,初中文言文教學似走 下面的路比較理想:1 .加強背誦。精讀篇目必須背誦。在此基 礎上盡可能多地背誦點。王力先生在古
17、代漢語 的學習和教學中說“背誦是傳統(tǒng)的好方法,可 以加強感性認識。通過熟讀和背誦,對古代漢語 能有更多的體會,不但古代的詞匯和語法掌握得 更加牢固,而且對古文的篇章結構和各種人的風 格,也能領略得更深刻”,“就原則上說,背誦是 好事,是值得鼓勵的。周振甫先生在立體的 懂一文中說:“立體的懂,它的關鍵就在于熟 讀背出,把所讀書的全部裝進腦子里。假如不是 熟讀背出,把所讀的書全部裝進腦子里,讀了一 課書,記住了多少生字,記住了多少句子,這只 是點線的懂”兩位先生都強調了背誦的作用。背 誦也是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古代私熟起學階 段,只是讀、背。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里的那個老先生教古書的方法是一個
18、好方法。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強調了 “背誦” 這一學習文言文的方法,1 5冊教材共有30篇 文言文課文,其中課后練習明確要求背誦的有 17篇,超過了半數(shù),一定要把這個要求落實好。 傳世名篇必須能流暢背出。在此基礎上盡量多 背,多多益善。教師要加強背誦方法的指導,讓 學生背得快,背得牢。2 .使學生養(yǎng)成讀注釋和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現(xiàn)在的文言文教學課堂,老師講得太多,以自己 的話語霸權地位強制學生,學生太被動,無論是 想學的學生還是不想學的學生都苦不堪言,教與 學都是缺乏生氣的悶悶的。課程標準對文言文教 學提出的要求是“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 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苯?/p>
19、 科書單元提示要求中也反復出現(xiàn)了 “要能借助注 釋和工具書”這樣的話語。所以無論是課標還是 教科書都非常關注這一點。它實質上是三個緯度 中“過程和方法”的具體體現(xiàn),這個做法也使學 生的主體性得到彰顯,學生的“學習”是“活動” 著的,而非“靜態(tài)”(接受老師的灌輸)的。很 明顯,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是要借助注 釋和工具書的?,F(xiàn)狀是學生只聽老師講,不讀或 不仔細讀注釋。有的句子教材只注釋為“意思 是”編者的意思是只要我們能理解大意就 行,可我們的老師偏偏要來個所謂的“字字落 實”。放著注釋不讀不研究是很可惜的。至于工 具書,有的學生有,有的學生沒有。有工具書的 學生使用工具書也不是常態(tài)。學生至
20、少應備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遇到理解有困難的字詞 查一查。當然,查之前比較好的情況是仔細認真 地讀過注釋,結合上下文猜摩過某詞的意思,確實讀不順暢再借助工具書來弄清楚。研讀注釋, 查閱了工具書,與同學們交流討論了,弄清了原 來難以理解的詞句,我想,這就是新課標所提倡 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了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的習慣是能夠 終身受用的。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個閱讀習慣 的養(yǎng)成問題,它還能對學生今后解決問題的方式 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3 .堅持在句中積累常見實詞的意思。這一 點,初中教材課后練習題的導向性很好。 幾乎每 一課書后面都有一道題用來幫助學生去積累常 見實詞的意思。堅持做這
21、樣的歸納、整理、積累 工作,就能不斷充實豐富文言詞義倉庫, 逐步提 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必須指出,這個工作要認 認真真扎扎實實地做好,絲毫馬虎不得,不能因 為“整體感知”削弱這個工作的力度。前文對此 已有論述,不再贅言。4 .適當選編一定數(shù)量與課文難度相當?shù)牟?料補充給學生閱讀。量可以稍為大一點,建議少 提閱讀要求,更不要搞成習題要學生做,可以補 充必要的注釋,發(fā)給學生閱讀就是了。讓學生在 多讀中去遷移運用教材精讀所得到的東西,舉一 反三,讓他們在教材之外的的閱讀中去感受課內 精讀所帶來的成功之喜悅。在多讀中不斷增強閱 讀淺易文言文的感知能力。這種辦法貴在堅持, 一路隨著教材補充著發(fā)下去,學生讀下來,時間 一長,自然有收獲。觀念的轉變是十分困難的事。盡管新教材已 使用近三年,但三年后的情況在我身邊似乎如三 年前的差別并不大。說老實話,現(xiàn)在的文言文教 學狀況令人不滿意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華東師大 學者趙志偉先生中學語文教學 2004年第6 期為回答上海一教師有關文言文教學的提問在 一篇題為學會學習文言文的文章中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美發(fā)師創(chuàng)意造型考核試卷:美發(fā)師行業(yè)規(guī)范與職業(yè)道德試題
- 2025-2030中國咳嗽輔助設備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工藝陶瓷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聚丙烯(PP)阻隔膜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孕婦羊奶粉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發(fā)展?jié)摿εc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垃圾運輸車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紡織行業(yè)購銷合同
- 拍賣合同補充協(xié)議
- 個人貸款合同書
- 江蘇省農村土地租賃合同8篇
- 專題五 戰(zhàn)爭與文化交鋒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項提分訓練(含答案)
-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一)標準檢測卷(含答案)
- 2025年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內蒙古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銀行案件防控課件
-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qū)勝利第一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無聽力原文及音頻)
- 臨床決策支持系統(tǒng)在路徑優(yōu)化中的實踐案例
- 漢服實體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2025-2030中國滑雪板行業(yè)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吉林省長春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質量監(jiān)測(二)數(shù)學試題
- 2025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