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唯識和中觀的基本觀點 慈誠洛珠堪布 今天,我們就唯識和中觀方面的一些觀點,做一個簡單的開示。 一、“九乘”佛法的概念 在我們寧瑪巴的論典中,提到了“九乘”佛法;而在一般的佛教經典中,只提到大乘和小乘,我們稱其為“二乘”佛法;還有,在一些論典和續(xù)部中,會講到“五乘”佛法等等;當然,還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不同提法。之所以體現(xiàn)出這些“概念”上的差別,是因為我們眾生擁有千差萬別的根基,所以佛轉法輪的“深度”也就會不一樣。 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九乘”的概念。 在“九乘”的概念中,從聲聞到大圓滿的境界,全部都屬于出世間的,修解脫的法,其中不包括“人天乘”。 我們在大幻化網中講到過“人天乘”?!叭颂斐恕钡挠^點
2、和見解,是指在相信前世今生和因果的基礎上,去行善斷惡。然后,在來世會以此善根而得到人天的福報受用,即人天果位。故爾,人天乘也稱為世間乘。接下來,比“人天乘”再高一個檔次,就是“出世間”的法。而在“出世間”的法中,從顯宗到密宗,可以分為九乘: 1、聲聞乘;2、緣覺乘;3、顯宗的菩薩乘;其中聲聞乘和緣覺乘屬于小乘,唯識和中觀以上的法就屬于菩薩乘(大乘)。大乘又可以分為顯、密二宗,其中密宗又可分為外密及內密,外密包括:4、事部;5、行部;6、瑜伽部三個層次;內密可分為:7、瑪哈瑜伽(生起次第為主);8、阿努瑜伽(圓滿次第為主);9、阿底瑜伽(大圓滿)三種次第。 從人天乘到密乘,各乘的關系大致如下:
3、最低的層次是“人天乘”,再往上是“聲聞乘”。聲聞乘是在人天乘的基礎上進一步地“繼承”和“發(fā)展”。比如,生死輪回和因果的觀點,聲聞乘和人天乘都承認,但人天乘認為“有我”,聲聞乘則推翻了這一觀點。聲聞和緣覺的見解基本上差不多;唯識在聲聞和緣覺的基礎上,又是有“繼承”,有“揚棄”。比如,聲聞乘宣講的“人無我”,唯識宗也如此承認。但對于聲聞乘認為外境“地水火風”四大實有存在的觀點,唯識宗則予以了否定。 此外,唯識宗說諸法唯心所造,中觀也認為如此。但是,中觀不承認“有一個實有的阿賴耶識”。中觀的見解高于唯識宗的見解。(此指“四宗派”中的唯識宗,并不是指楞伽經等經典中所講的部分唯識見解。)龍樹菩薩的中觀和
4、世親菩薩、無著菩薩的唯識著作中,比如中論、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這些法本在漢地也流通),都很清楚地表明中觀的見解的確在唯識之上。密宗的見解 又超勝于中觀,這樣,各乘之間自下往上,層層遞進,既有承接又有破立。 當然,只有那些專門研究宗派的人才會如此刨根問底,如果我們想膚淺地了解一下也可以,但并不是最重要。對我們而言,當務之急是必須具備學佛人應有的正知正見。即,應該對生死輪回、宇宙、人生以及世間萬事萬物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至少也應該對事實真相有個了解。因為這是解脫的基礎,即使談不上有所證悟,但了解是必須的。 二、如何抉擇無我 首先,我們要捫心自問,每天24小時,我們所接觸的事物,到底是什么?所有的
5、人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觀點,它并不依賴于環(huán)境或他人的教導,而是和我們的肉體一起誕生的,在佛教中稱為“俱生的我執(zhí)”。所謂“俱生”,即不是受之于父母或老師,而是生來即有;所謂“我執(zhí)”,即執(zhí)著于時時刻刻都有一個我的存在。我們的生活就是圍繞著這個“我”的存在展開的;假如沒有這個“我”的存在,那我們現(xiàn)在生活中為了自己的大小事務都可以不做了。 那么,如何去推導這個“我”是不存在的呢? 譬如我們想了解一輛汽車,從外觀而言,就是有四個輪子、一個車架等等。如果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汽車,就應該打開引擎蓋,看看里面的構成。如果再進一步,可以拆下配件來研究。如此一來,才能談得上比較了解這輛汽車。反之,如果僅僅由外表而視之,
6、那就只能建立一個“四輪的交通工具”的概念。 又比如說,有一座房子,僅僅從外觀而論,就是一個可以住人的建筑物。而如果想進一步了解的話,我們就還需要知道房子是用什么材料構建的。這就要求我們對建筑材料也做進一步的考察。然后,我們才會知道這座房屋究竟是木房子、石頭房子還是鋼筋水泥的房子。 可見,要了解某個事物,必須學會由表及里一層層地觀察思維的方法。同理,如果我們想去了解自身和外境,那我們就必須去觀察、思維:外面的世界如何構成?我們人本身心又是由哪些因素合成的?只有通過細致地觀察,我們才會知道世界是什么樣的,作為人的我又是什么樣的。 至于觀察方法,就如前面所講的汽車和房子的例子。但要注意一點,我們在了
7、知了房子的構成,是石頭或鋼筋水泥的基礎上,還應再進一步去觀察,鋼筋水泥又是什么等等?一般的人往往只需知道房子是什么建的就滿足了,不會進一步觀察和思維。對他們而言,這些問題顯得無意又煩瑣,但對于我們而言,就必須做進一步的觀察和思維。 那么,佛經上是如何教我們思維的呢?我們舉個例子來加以明示。假如, 我們有一塊布,用肉眼觀察這就是一塊布,可以用來做衣服御寒。但如果我們把這塊布拆開來看,就變成了一堆線。當我們面對這一大堆線的時候,剛才那塊布去哪里了呢?這時,我們就應該去思維,剛才我們肉眼看見的是否根本就未曾存在過呢?或者拆之前有布,拆之后布就消失了呢?如果說從未有過布,那么請問“我們平日里買來做衣服
8、的材料,不是布是什么?”如果說拆之前有布,拆之后就沒有,那么請問“布去了哪兒?”請大家注意,這些問題是需要我們認真思維的,并不是某一個教派的主張或說法,而是關系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 下面,我們繼續(xù)一拆到底,來探究一下布的本性到底是什么。 布拆了以后,通過觀察,我們得出結論:布是由線組成的;再把其中的一根線拆開,又得出一個結論:線又由更細微的線、絲或羊毛組成。 又請問,這根被拆的線去了哪里?它存在過嗎?如果不存在,那拆之前我們看見的是什么?構成布的又是什么?如果拆之前存在,拆之后就消失了嗎?消失到哪兒去了呢?這樣先有后無,難道不是象彩虹一般如夢如幻嗎? 我們再接下來看拆剩的這一堆羊毛。對于我們
9、的肉眼而言,一根細羊毛已經是觀察的極限了。但是,我們還可以把這根羊毛切成很多猶如微塵般大小的段落。這其中的一份,已經不能稱之為羊毛了。把微塵般的段落再往下分,直到盡頭不能再分(即變成空性)為止,剩下的是什么呢?請注意,最后的結果是最關鍵的。將這極小的微塵一分再分,是無邊無際的嗎?或者分到一定時候,就分不下去了呢?有人說:一直分到最小時侯這最小的微塵不能再分。又有人說:可分無邊無際。我們認為此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請問這個“不能分”是為什么“不能再分”了呢? 我們知道六方的概念是東、南、西、北、上、下。那么,比發(fā)尖還細上千萬倍的微塵,有東南西北上下嗎?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如此,那就表示還存在著更細微
10、的六方,東方的東南西北上下,東方的東方也可以有東南西北上下以此類推,六方的狀況都一樣,都可以分下去,到這個微塵不存在為止。 同樣,如果一秒的時間也可以被無窮無際地一分再分,這一秒就會無始無終,永遠走不完;那一分鐘就更長了,還有小時對于我們而言,就不會存在白天和夜晚的分別了。對于物質世界的人而言,1秒鐘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而在其它時空中就不盡然了。比如說,1毛錢可以分成10分錢;我們從第一分錢開始,直到用到第十分就完了,這是數(shù)得清的。而從時間上來說,1小時由60 分鐘組成,1分鐘有60秒,而每1秒中所含括的數(shù)字是無法用數(shù)量來形容的,它們就象蒼穹中的星星,不計其數(shù);如此說來,過了一夜、兩夜.百夜、千
11、夜,仍然沒走出這1秒。這1秒是用不完的,因為它無始無終,沒有窮盡。所以,這1秒鐘對于我們而言,是永遠的1秒鐘。我們此時在這兒相聚,在這1秒鐘里;過一會兒,你們到別的地方去了,仍然在1秒鐘里,這是肯定的;如果你們離開時,1秒鐘就過去了,那還叫什么無窮無際呢?故爾,我們可以說明天仍是昨天的1秒鐘。 這是從時間上來分析的,我們再從物質上來分析。請問,我手里這塊手表是由多少個微塵組成的呢?如果說是無限的。那這一棟房子呢?也由無數(shù)的微塵組成。同樣由無數(shù)微塵組成,為什么手表和房子在體積和重量上會呈現(xiàn)出如此大的差別呢?請注意,我們這里說的微塵是一個單位,無論是手表或房子,所提及的微塵都是同一個單位。就好比我
12、們平時用的計量單位“克”,不論東西的體積大小,重量都是用這一個單位來衡量,這樣,才能使不同的東西在重量上有一個共同的標準。 同樣,無論是房子里的微塵或手表里的微塵,大小也應該是一樣的。我們知道十粒大米的體積比五粒大米的體積大,是因為大米的數(shù)量不同;那為什么同樣含有無數(shù)的微塵,房子比手表大那么多呢?不同的大小是從哪來的呢?我們吃飯的時候,飯也應該成為有無數(shù)的微塵,那么這一碗飯就應該永遠也吃不完。有人會說,胃口也是無限的。如果胃口無限的話,我們就會永遠也吃不飽,而事實并不是這樣的??梢?,如果用無邊際的微塵來衡量事物的話,一根毫毛和一棟房子一樣,都含有無數(shù)的微塵。那么,顯現(xiàn)上毫毛和房子的體積、重量就
13、不成立了。 轉過頭來,我們用有邊際的概念來試試。有邊際中所指的“邊際”在哪兒呢?正如我們前面所述,東里還有東南西北,北里還有東南西北,這樣分下去,恐怕不能分的那個邊際,只有靠我們的意識,人為地加以規(guī)定。而事實上,一個物質,由于它的總量是一定的,所以,它是越分越小,直至達到微塵這樣的極限。而所謂“分不完”的概念,是由于我們人的意識是無限的,只要我們任意識去無休止地思維,就永遠可分。但是,手表體積是有限的,它越分越小,直到到達一個不能再分,再分就消失、失蹤的地步。就象佛經上說的“微塵是沒有形狀和顏色的,至少無法用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形狀和顏色來說明。”現(xiàn)在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波粒二像性的“波”,其實也不過是個很
14、粗的概念。我們所謂最小“不可分”的概念是指,如果再分,就消失了的 狀態(tài)。 每一粒微塵都會如此消失,消失之后的狀況是一片虛空,這叫做單空,是最淺的空性。它們明明是如此地空洞無物,但我們的眼里卻確實存在著一切,這叫緣起性空??傊谝粋€有限的范圍內,物質就會有分盡的時候,不可能永遠分不完,只是時間的關系。所謂的分完就是空性。 一般的人,如果你想使用一張桌子,你就不要去做什么觀察思維,只需使用就行了。如果你要去觀察桌子由木板構成,木板又再往下分.一直分到最后,你就將得不到桌子桌子被分完了。就象我們前面分車、分房一樣,被我們一分再分,就“失蹤了”。 由此理推及世界、宇宙,如果我們想清楚地了解其真相,就
15、用以上的方法去思維,觀察到最后,會發(fā)現(xiàn)一切都象天空一樣,什么都沒有。這就是月稱菩薩的觀點。他曾經說過:如果你要獲得事物,便不要去觀察它,觀察之后,你將一無所得,就會“失望”的。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應該了達,在每天的24小時內,我們生活在自己的意識數(shù)據所顯示的虛幻世界之中。我們以前認為接觸到的那些實有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再向內觀察這個所謂的我皮膚、肌肉、骨骼、內臟也是由微塵組成的,這個“我”與外境一樣,都不是實有的,都是不存在的。眼識至意識的六識或八識也都是空性。 三、證悟空性是通往解脫的必經之路 作為凡夫,如果想繼續(xù)擁有桌子,就用不著去觀察,只需在輪回和因果的取舍上下功夫就足夠了,不用再觸
16、及其它。這也是“人天乘”的觀點。但如果要進一步修習中觀或唯識的見解,僅僅擁有“人天乘”或“聲聞乘”的見解和修證就顯得過于簡單了。 世界就是這樣,無論是外境還是內心,只要我們不去觀察,它們就會存在。一旦用心去觀察,就會一無所獲。這是物質世界原本具有的自然規(guī)律,是它的本質。不是佛祖冥思苦想杜撰出來,讓我們去觀想的。如果這僅僅是規(guī)定,那我們就沒有任何理由去接受它。如果接受,就是生搬硬套,就是教條。而真理是有根有據,經得起考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同樣,如果你希望有我,就切忌去思考關于“是否有我”的問題。因為,如果你去找,就一定得不到“我”。無始以來,在錯誤觀點的指引下,我們以為找到了“我”,從而
17、種下了生死輪回的根。只有空性的觀點,即向外不存在一個實有的世界,向內不存在一個實有的我,才能真正地幫助我們走向解脫。 于此,我們奉勸那些希望擁有外境的人,千萬不要去觀察和思維。就好比,如果你想繼續(xù)“黃粱美夢” ,就不要醒來。一旦你學會觀察和思維,就會如同大夢初醒,“失去”夢里的一切!所以,要想圓滿世間物質享受的人,就不用去作觀察和思維。當然,這樣走下去,永遠都無法脫離痛苦! 雖然從表面上看,中觀或唯識的修行,到最后證悟時,是什么都沒得到。其實,我們所要的就是這個“什么也沒得到”,這就是證悟空性。如果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丟了一個東西,結果卻什么也沒找到,就會極其失望。而證悟空性找的就是“什么也沒有
18、”,有了這種見解,在修行的過程中,就算沒有徹底證悟,至少也能做到對空性有所了解。 四、緣起性空與量子物理 可能有人會自以為是地認為證悟空性的見解和修行,是一種教條,是絕對錯誤的。但是,對于我們前面所討論的內容,如果是一名公正的學者或科學家,就應該去探究問題的答案。僅僅用宗教或迷信來概括佛教的觀點,是欠考慮的??茖W家們探索的內涵,具體體現(xiàn)在外在地對物質狀態(tài)進行研究,比如說,原子、原子核、基本的粒子:電子、中子、質子、光子等一系列的粒子,再到波。現(xiàn)在他們也想當然地認為分到波,就無法再劃分了。其實這種結論還是不可靠的?,F(xiàn)在,利用先進的粒子加速器,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了目前已知的粒子和波。如果以后有了更先進的
19、儀器,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新的物質狀態(tài)。但是,借助于儀器,他們永遠無法證悟心的奧秘。 作為現(xiàn)代人奉其為圭臬的科學,的確對人們意識領域或內心世界的奧秘束手無策。從經典力學,飛躍發(fā)展到今天對量子力學的研究,對于物質存在狀況的每一次研究成果,所建立的代名詞,在佛的經典中雖然有著不同的稱呼,但卻有著極其相近的定義。但是,量子物理總是將目光停留在基本粒子之上。佛教卻認為:沒有什么可稱得上是基本的粒子,所有粒子都可以分盡變空。因此,佛教已經遠遠超越了量子力學。然而,同樣建立在探究物質世界的基礎上,釋迦佛祖因抉擇了“無我”,而將眾生引往解脫;令人遺憾的是,科學卻選擇了制造核武器等等自取滅亡的道路。若深閉固拒、執(zhí)迷不
20、悟,而不早日翻然醒悟,必將咎由自取,將發(fā)明科學的人類本身引向毀滅。這是佛教與科學的一個很重要的區(qū)別。 五、自證空性,自得解脫 知道了空性,僅僅是種下了善根。但證悟空性不是一句空話,一定要身體力行才有用。證悟空性的修行過程,就是削弱我執(zhí)的過程。習慣成自然,漸漸地“我執(zhí)”就會越來越少,而“無我”的智慧就會慢慢增長。這就是走向解脫。僅僅燒燒香,磕磕頭,就自以為在修解脫道,那是自欺欺 人。要想解脫,就應該像人走路一樣,眼睛要看路,兩條腿要動。光看不動,遙遙無期;沒有眼睛,寸步難行。所謂看,就是要建立空性的見解;所謂動,就是要如理如法地修持空性。修行不是平日里閑來無事時,翻翻中觀的書,了解一下空性的道理
21、,嘴上空談著“諸法無我”。知道的再多,只是紙上談兵,不去親歷親證,就不能解脫。 佛教是講緣起的。無論是心還是外境都是因緣合而成的。我們生生世世身陷輪回,也有身陷輪回的因緣。如果不需要因緣,那豈不成了連佛也會流轉輪回?可見,無因不果,無緣不生,凡事產生的背后皆有因緣二字。輪回的因緣中以無明和貪著二者為首。無明,不是什么都不懂,如果是這樣,那墻和石頭也有無明了。無明是指因不懂真理而執(zhí)著于某些錯誤的觀點我執(zhí)。在此基礎上,產生對世間的依戀,即貪著。這樣一來,因緣皆俱,必定沉溺輪回。 由此可知,要脫離生死輪回,就必須精通“無我”,這好比有了一雙慧眼,可以看清解脫的通衢大道。接下來,就應該邁步前行,也就是
22、修行。其實,修行“無我”并不難,在座各位,只要去做,個個都可以解脫。只可惜,知道的人多如牛毛,實踐的人卻少之又少。我們都自以為是,以文明的現(xiàn)代人自居。何為文明?孰重孰輕,根本辨別不清。在短短的一生中,把最重要的東西視若草芥,棄之不顧,抱著最沒有價值的東西輾轉于生死輪回。這就是無明,就是顛倒。要知道,對于我們凡夫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追求解脫。但是,放生或持咒的解脫行卻被我們當成了茶余飯后的一種消遣和擺設。有的人在山上修行才幾天,因為洗不了澡,就回家了。請問,解脫和洗澡相比,哪個最重要?可見,不是什么外在的因素,正是我們自己不讓自己解脫!如果只是這樣徒托空言,永遠也休想解脫。 有的人常常念叨“加持”
23、二字,佛當然是有加持力的,加持也不是沒用的。釋迦佛曾說過“自己就是自己的怙主”。就是告誡我們“自己就是自己的救星?!比绻覀儾蛔跃?,指望別人來拯救,是不可能解脫的。有人說,佛很慈悲,他悲愍眾生心切,會救我們出離輪回的。這簡直是癡心妄想! 賢愚經中有這樣一個公案,以前,在僧團中有一位負責僧眾后勤工作的僧人。一次,一位施主交給他一個珠寶用以供養(yǎng)僧團,他卻私自將珠寶占為自有。后來,僧眾知道了此事,就規(guī)勸他:要么賣了珠寶,給僧團買糧食;要么將珠寶還給僧團。這位僧人仍然堅持已見,不修正自己的行為.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這位僧人為此承受了巨大的苦果他 先后長時沉淪于地獄和旁生道。在釋迦佛住世時,他轉生為一種有
24、四條腿的魚類,生活在一個池沼里。一天,釋迦佛帶領弟子們來到池邊,將其投生的前因后果一一宣講。并告訴弟子們,在我之前的三尊佛,也曾帶他們的弟子來到池邊,講這條魚的身世。而且,在我之后的各尊佛,也將帶他們的弟子來到這里,給弟子宣講同樣的內容。但是,賢劫千佛都度不了他。這一切,皆因他自己的業(yè)力所致。 只有依靠渴求解脫的心和如理如法地修行,才能救護自己,其他的人是愛莫能助的。譬如:表面上,好象是阿彌陀佛在度我們,可是,我們自己必須要真正地發(fā)心,真正地斷惡修善,痛改前非。竭盡全力地觀想,念佛,如是努力地真修實干,才是阿彌陀佛能度我們的因。如果,我們什么都不做,那么,阿彌陀佛也不可能度我們。并不是佛無慈悲
25、心或他的慈悲心不平等,而是他沒有辦法,度不到那些心行都與解脫背道而馳的人。佛只能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做或不做,全在于自己。如果你不做,佛也無能為力。當我們確實覺得學佛好,想發(fā)心好好學佛的時候,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又總讓我們抓不住重點,老去追求那些沒有價值的東西。如果永遠這樣,何時才能有出期呢? 有的人自命不凡地認為:我聽過上師心滴或者其他大圓滿的法,灌了很多頂,見過那么多的活佛,肯定不修行也很快就會成佛吧!然后就開始守株待兔,以為解脫會自己從天而降,這簡直是白日做夢! 能得到大圓滿法的灌頂和傳承,確實非常殊勝,是我們無數(shù)劫以來積累了無量福報才能獲得的。若不犯密乘戒律,七世之內會得解脫。但是,請冷靜地自我觀察,聽了大圓滿的法以后,我們的習氣還存在嗎?我們的戒律清凈嗎?內心有變化嗎?其實,有沒有變化,一眼就看出來了。就從肉眼可及之處而言,原來感興趣的,聽了法以后,仍然趨之若騖、樂此不彼;原來不想做的,仍然不聞不問、漠然視之。聽了大圓滿,聽了上師心滴以后,仍然不想修行。如此再觀照一下,用眼睛看不見的內心,可能還是沒什么變化吧! 所以,即使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聽到了大圓滿的法。如果就因此而得意洋洋,停滯不前,不護持清凈的密乘戒律。這種人,就是我們在以前的開示中所講的,從光明走向黑暗的那種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貴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安全評價理論與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貴陽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機工程研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青海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
- 生態(tài)保護修復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生態(tài)修復需求迫切
- 貴陽人文科技學院《工科大學化學-有機化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物流信息系統(tǒng)》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陜西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
- 2025云南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
-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鋼筋混凝土原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山西省建筑安全員C證(專職安全員)考試題庫
- 《熱電阻溫度傳感器》課件
- 抖音酒店直播可行性方案
- 信訪業(yè)務培訓班課件
- 物資清運方案及
- 熱穩(wěn)定校驗計算書
- 北京市房山區(qū)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卷
- 婦產科課件-子宮內膜息肉臨床診療路徑(2022版)解讀
- 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典型例題系列之第三單元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部分拓展篇(原卷版)
- 課本含注音的注釋匯總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 蜘蛛人的應急預案
- 英語答辯問題萬能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