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教案新人教版1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教案新人教版1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5 課青銅器與甲骨文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認識司母戊鼎,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成就;通過對司母戊鼎等青銅器鑄造過程 或用途的想象,培養(yǎng)歷史想象能力。2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義,學會辨認甲骨文和金文的字體,了解今天的漢字與甲骨 文的淵源關系。過程與方法:1.積極開展搜集青銅器相關圖片及有關資料的活動,通過展覽、講解、想象加強對青 銅藝術這一中華文化瑰寶的認識。2 通過對司母戊銅方鼎鑄造過程的模擬想象分析總結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和協(xié)同合作的精神。3 通過“甲骨文一漢字, 漢字一甲骨文”正反兩方面的推理論證活動增強對今天的漢 字與甲骨文的淵源關系的認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甲骨文是世

2、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形狀奇?zhèn)ィy瑰麗”的商朝青銅器是“上 古文明世界技術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學家夏鼐語)。2通過本課的學習能真正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輝燦爛的,從而增強民族自 豪感,加強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教學重難點:重點:1 認識司母戊鼎,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成就。2 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體的區(qū)別,了解漢字的演變;甲骨文的造字特點。難點: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漢字的淵源關系,怎樣認識商朝青銅鑄造業(yè)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教學準備: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特點和冶煉過程的相關資料;青銅器圖片;甲骨文、金文等文字圖片;甲骨文字形圖片。教學基本過程:導入新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 30

3、 屆世界遺產大會決定,安陽殷墟獲準進入世界遺產 名錄,成為中國第 33 處世界遺產。大會對殷墟的評價是:與古埃及、巴比倫、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銅文化、玉器、古文歷法聞名于世,文化影響廣博而久遠,真實性、完整性強,具全球突出的普遍價值,有良好的管理與展示。 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青銅器產生于我國哪個朝代?它們對中國文化有怎樣的影響?第 5 課青銅器與甲骨文(板書)感知理解:一、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 組織討論:司母戊鼎的鑄造方法。(1)計算兩道數(shù)學題。1澆鑄司母戊鼎需要 800 多公斤的銅液,如果以每一坩堝一次熔銅12.5 公斤計算,至少需要多少個坩堝同時進行熔化?2每個坩堝需要三四個人,

4、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共需要多少人同時行動,共同協(xié)作?(2)鑄造過程中的六項工程難題。1為什么一定要 70 個坩堝同時進行熔化,同時進行澆鑄?2怎樣才能協(xié)調好 250 人同時行動?3怎樣才能做到 70 個坩堝同時進行熔化?4怎樣才能保證 70 個坩堝的銅液同時達到指定溫度?5在沒有任何起重機械輔助的情況下,怎樣通過人力搬動滾燙的坩堝?6怎樣才能做到 70 個坩堝同時進行澆鑄?教師應重在點撥,給予適當?shù)脑u價,并根據學生的討論進行歸納性總結,幫助學生了解司母戊鼎的復雜鑄造工藝。2司母戊鼎是青銅器的代表作,還有四羊方尊。請同學們自主閱讀課文相關內容,回答問題:(1)哪個朝代是青銅器鑄造業(yè)的高度發(fā)展時

5、期?(2)青銅器的種類有哪些?(3)不同種類的青銅器調配銅和錫的比例是一樣的嗎?(1)商代是青銅器鑄造業(yè)的高度發(fā)展時期。(2)青銅器種類豐富,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方面。(3)不同種類的青銅器調配銅和錫的比例不一樣。3 總結:青銅器的產量和質量折射出國力的盛衰技術精湛、氣勢宏大的司母戊鼎正是那個時代輝煌燦爛文明的象征。4引導:剛才我們提到的是青銅文化在商周時的表現(xiàn),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一下課本,除了青銅器外,這一時期另一個高度發(fā)達的文明是什么?二、 甲骨文記事1 展示圖片:甲骨文十二屬相圖。提問:請大家猜一猜,這是十二屬相的哪一個屬相?是依據什么來猜的呢?(圖形、意 思)講述:我們剛才猜的十二屬

6、相并不是一般的圖畫,而是一種文字。這種文字的產生,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勃興。2提問:中國古代有哪些關于文字起源的傳說?結繩記事,倉頡造字等。簡介: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清末的王懿榮無意中看到一味叫龍骨的藥品上面刻劃著一些符號。 龍骨是古代脊椎動物的骨骼, 在這種幾十萬年前的骨頭上怎么會有刻劃的符號呢?這不禁引 起他的好奇。他對這批龍骨進行仔細研究分析后認為,它們并非什么“龍骨”,而是幾千年前的龜甲和獸骨。他從甲骨上的刻劃痕跡逐漸辨識出“雨”“日”“月”“山”“水”等 字,后又找出商代幾位國王的名字。3提問:參照現(xiàn)在的漢字,想象甲骨文中的“日”“月”“人”字分別應該怎樣書寫? 從“甲骨文一漢字,漢字一甲骨文

7、”的推理活動中,還能得出什么結論?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講述: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產物,距今約 3600 多年的歷史。商代統(tǒng)治者迷信鬼神,要 去打仗,能勝與否?今年小麥,豐收與否?老天下雨嗎?有人進攻嗎?王后什么時候生孩 子?是男還是女呢?全都要用龜甲獸骨占卜吉兇,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記所占事項及事后應驗的卜辭或有關記事,其文字稱甲骨文。4提問:由此得出什么結論?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辭記錄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商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引導:甲骨文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 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fā)展的關鍵形態(tài) j 現(xiàn)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8、。那么甲骨文的造字有何特點?它對今天的漢字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三、甲骨文的造字特點1 .造字方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掌握甲骨文的造字特點。圖片展示甲骨文字形舉例圖(教材第25 頁)。師生一起歸納造字方法。|象形: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圖形、線條把物體的外形特征勾畫出來。甲骨文中約 40 躺 E 是象形字。(2) 假借:假借字是中國古書中的用字情況之一,其產生是書寫者只考慮語音因素而未加以考慮形體因素造成的。(3) 會意:會意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結合起來表示新的意義。(4) 形聲:形聲最為進步,用聲符來注音,用一個字表示類別,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 文字,現(xiàn)代漢字很多都是形聲字。2.歷史地位。提問:甲骨文在文字發(fā)展史上有怎樣的地位?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很多字體至今仍在使用,是漢字形成與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