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藥通用名稱命名細則(一)1. 中藥材命名 中藥材系指用于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中成藥原料的植物、動物和礦物藥。中藥材名稱應包括中文名 ( 附漢語拼音 ) 和拉丁名。中藥材的中文名一般應以全國多數(shù)地區(qū)習用的名稱命名 ; 如各地習用名稱不一致或難以定出比較合適的名稱時,可選用植物名命名。增加藥用部位的中藥材中文名應明確藥用部位。如:白茅根中藥材的人工方法制成品,其中文名稱應與天然品的中文名稱有所區(qū)別。如:人工麝香、培植牛黃。中藥材的拉丁名除少數(shù)中藥材可不標明藥用部位外, 需要標明藥用部位的, 其拉丁名先寫藥名,用第一格,后寫藥用部位用第二格,如有形容詞,則列于最后。如:遠志RADIXPOLY
2、GALAE;苦杏仁 SEMENARMENIACAEAMARUM;淡豆豉SEMENSOJAEPREPARATUM。一種中藥材包括兩個不同藥用部位時, 把主要的或多數(shù)地區(qū)習用的藥用部位列在前面,用“ ET”相聯(lián)接。如:大黃 RADIXETRHIZOMARHEI一種中藥材的來源為不同科、 屬的兩種植 ( 動) 物或同一植 ( 動) 物的不同藥用部位,須列為并列的兩個拉丁名。如:大薊 HERBACIRSIIJAPONICI和RADIXCIRSIIJAPONICI。中藥材的拉丁名一般采用屬名或屬種名命名。以屬名命名:在同屬中只有一個品種作藥用?;蜻@個屬有幾個品種來源,但作為一個中藥材使用的。 如:白果
3、SEMENGINKGO(一屬只一個植物種作藥材用) ,麻黃 HERBAEPHEDRAE(一屬有幾個植物種作同一藥材用)。有些中藥材的植 ( 動)物來源雖然同屬中有幾個植物品種作不同的中藥材使用, 但習慣已采用屬名作拉丁名的,一般不改動。應將來源為同屬其他植物品種的中藥材,加上種名,使之區(qū)分。如:細辛 HERBAASARI,杜衡 HERBAASARIFORBESII,黃精 RHIZOMAPOLYGONATI,玉竹 RHIZOMAPOLYGONATIODORATI。以屬種名命名: 同屬中有幾個品種來源, 分別作為不同中藥材使用的, 按此法命名如:當歸 RADIXANGELICAESINENSIS,
4、獨活 RADIXANGELICAEPUBESCENTIS,白芷 RADIXANGELICAEDAHURIOAE。以種名命名:為習慣用法,應少用。如:石榴子SEMENGRANATI,柿蒂CALYXKAKI,紅豆蔻 FRUCTUSGALANGAE。以有代表性的屬種名命名: 同屬幾個品種來源同作一個中藥材使用, 但又不能用屬名作中藥材的拉丁名時,則以有代表性的一個屬種名命名。如:辣蓼,有水辣蓼 Polygonumhyiperl 與旱辣蓼 P.fiaccidumMeisn 兩種 ; 而蓼屬的藥材還有何首烏,水炭母等,不能以屬名作辣蓼的藥材拉丁名, 故以使用面較廣的水辣蓼的學名為代表,定為 HEBRAP
5、OLYGONIHYDROPIPERIS。國際上已有通常用的名稱作拉丁名的中藥材,且品種來源與國外相同的,可直接采用。如:全蝎 SCORPIO不用 BUTHUS。芥子 SEMENSINAPIS不用SEMENBRASSICAE;但阿魏在國際上用 Asafoetida ,而我國產(chǎn)的品種來源不同,所以改用 RESINAFERULAE。精品文庫2. 中藥飲片命名中藥飲片系指中藥材經(jīng)過凈制、 切制或炮制后的加工品, 其名稱應與中藥材名稱相對應。中藥飲片名稱包括中文名和拉丁名。中藥飲片的中文名凈制、切制的生用飲片,按原中藥材命名 ; 特殊管理的毒性藥材,在名稱前應加“生”字 ; 鮮品飲片在名稱前應加上“鮮”
6、字。如:鮮薄荷。如:生草烏、生天南星等。以炒、蒸、煅等方法炮制的中藥飲片, 在中藥材名前冠以炮制方法或后綴以炮制后的形態(tài)名。加輔料炮制的中藥飲片,應冠以輔料名。如:煨肉豆蔻、煅石膏(炮制方法) ; 巴豆霜、地榆炭(炮制后的形態(tài)名)。如:酒白芍、清半夏(應冠以輔料名)。中藥飲片的拉丁名在其中藥材的拉丁名后加上Preparata 。3. 中藥提取物命名中藥提取物系指凈藥材或炮制品經(jīng)適宜的方法提取、 純化制成的供中成藥生產(chǎn)的原料。中藥提取物的中文名中藥提取物的名稱一般以中藥材名稱加提取物構成。已提純至某一類成分的應以藥材名加成分類別命名,必要時可以加副名。 >> 您當前瀏覽的是: . 中
7、藥通用名稱命名細則(一)中藥通用名稱命名細則(二)4. 中成藥命名 中成藥系指以中藥材、中藥飲片或中藥提取物及其他藥物 , 經(jīng)適宜的方法制成的各類制劑。中成藥名稱包括中文名、單味制劑應有拉丁名。中成藥中文名劑型應放在名稱之后。不應采用人名、地名、企業(yè)名稱。如:同仁烏雞白鳳丸、云南紅藥等。不應采用固有特定含義名詞的諧音。如:名人名字的諧音等。不應采用夸大、 自詡、不切實際的用語。 如“寶”、 “靈”、“精”、“強力”、“速效”、等。如飛龍奪命丸、嫦娥加麗丸、防衰益壽丸、男寶膠囊、心舒寶片、軟脈靈口服液、治糜靈栓、感特靈膠囊、雛鳳精 ; 強力感冒片、速效牛黃丸、中華跌打丸、 中華肝靈膠囊、 東方活
8、血膏。名稱中沒有明確劑型, 如紫雪、一捻金、龜齡集、健延齡。名稱含有“御制”、 “秘制”、 “精制”等溢美之詞,如御制平安丸、秘制舒肝丸、精制銀翹解毒片。不應采用封建迷信色彩及不健康內容的用語。 如媚靈丸、雪山金羅漢止痛涂膜劑。一般不采用“復方”二字命名。如:復方丹參片等。一般字數(shù)不超過8 個字。單味制劑一般應采用中藥材、中藥飲片或中藥提取物加劑型命名。復方制劑根據(jù)處方組成的不同情況可酌情采用下列方法命名。歡迎下載2精品文庫由中藥材、中藥飲片及中藥提取物制成的復方制劑的命名??刹捎锰幏街械乃幬稊?shù)、中藥材名稱、藥性、功能等并加劑型命名。鼓勵在遵照命名原則條件下采用具有中醫(yī)文化內涵的名稱。如:六味
9、地黃(滋陰)丸。源自古方的品種,如不違反命名原則,可采用古方名稱。如:四逆湯(口服液)。某一類成分或單一成分的復方制劑的命名。應采用成分加劑型命名。如 : 丹參口服液、 蛹蟲草菌粉膠囊 ; 云芝糖肽膠囊、 西紅花多苷片等。 單味制劑 ( 含提取物 ) 的命名,必要時可用藥材拉丁名或其縮寫命名,如康萊特注射液。采用處方主要藥材名稱的縮寫并結合劑型命名。 如香連丸由木香、 黃連二味藥材組成 ; 桂附地黃丸由肉桂、附子、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丹皮、澤瀉等八味藥組成 ; 葛根芩連片由葛根、黃芩、黃連、甘草等四味藥材組成。注意藥材名稱的縮寫應選主要藥材, 其縮寫不能組合成違反其它命名要求的含義。采
10、用主要功能加劑型命名。如:補中益氣合劑、除痰止嗽丸、大補陰丸。采用主要藥材名和功能結合并加劑型命名。如牛黃清心丸、龍膽瀉肝丸、琥珀安神丸等。采用藥味數(shù)與主要藥材名或藥味數(shù)與功能并結合劑型命名。如 : 六味地黃丸、十全大補丸等。由兩味藥材組方者,可采用方內藥物劑量比例加劑型命名。如 : 六一散,由滑石粉、甘草組成,藥材劑量比例為 6:1; 九一散,由石膏(煅)、紅粉組成,藥材劑量比例為 9: 1。采用象形比喻結合劑型命名。如 : 玉屏風散,本方治表虛自汗,形容固表作用象一扇屏風 ; 泰山磐石散,本方為安胎劑,形容安胎作用固若泰山磐石。采用主要藥材和藥引結合并加劑型命名。如川芎茶調散,以茶水調服。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設備供貨合同范本
- 善用反饋機制提升工作質量計劃
- 教學目標與任務計劃
- 2025互助質押借款合同書
- 提升執(zhí)行力的個人工作計劃
- 優(yōu)化團隊結構的年度調整方案計劃
- 2025新車銷售居間服務合同
- 美容知識培訓課件
- 現(xiàn)代服務業(yè)運營管理案例分析試題
- 《高三成績下降家長怎么應對》主題班會課件
- 13R503 動力工程設計常用數(shù)據(jù)
- JGJ/T235-2011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技術規(guī)程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下第六單元《統(tǒng)計與概率》單元集體備課整體教學設計
-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2023 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科學期中考試試卷
- 工業(yè)設計項目報價單模板
- 手術前呼吸功能評估
- 針灸優(yōu)勢病種
- 中華八大菜系-閩菜
- 基于單片機的恒壓供水系統(tǒng)設計(附原理圖、程序清單及外文翻譯)
- 《中醫(yī)診斷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