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 促進學生有效發(fā)展_第1頁
變廢為寶 促進學生有效發(fā)展_第2頁
變廢為寶 促進學生有效發(fā)展_第3頁
變廢為寶 促進學生有效發(fā)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變“廢”為寶 促進學生有效發(fā)展程 玲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經(jīng)說過:“錯誤本身是達到真理的一個必然環(huán)節(jié),由于錯誤,真理才會被發(fā)現(xiàn)?!卞e誤是一種“寶藏”,它直接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是學生思維的真實反映。在教學中,教師對待錯誤應能有良好的心態(tài)和一雙“慧眼”,把錯誤看成是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學好數(shù)學的一劑良藥。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利用這一“寶貴資源”,讓錯誤成為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發(fā)展的有效法寶呢?下面就幾個教學片斷談談我是如何利用錯誤這一寶貴的資源的:一、 將錯就錯激活思維【案例描述】在學習了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以后,有這樣一道題目:小圓的半徑是2厘米,小圓的半徑是3厘米,小圓

2、的直徑和大圓的直徑的比是(   ),小圓的周長和大圓的周長的比是(   ),小圓的面積和大圓的面積的比是(   )。我在巡視檢查時,發(fā)現(xiàn)王同學很快在三個空中都填上2:3,顯然答案是錯誤的。講評時,我特意請他起來說答案,當他說完答案后,傳來不少同學反對的聲音。我說:“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嗎?”王低聲地說:“我先是算出小圓的直徑和大圓的直徑的比是2:3,接著發(fā)現(xiàn)小圓的周長和大圓的周長的比也是2:3,因此我想它們的面積比也應該是2:3?!蔽艺f:“你真善于觀察,會動腦筋!大家分組討論一下,圓的半徑、直徑、周長和面積的比,到底是不是有這樣的關(guān)

3、系呢?”這時,學生們有的議論紛紛,有的在紙上寫寫畫畫,過了一會兒,有的學生舉起了手。一位學生說:“我算出圓的半徑、直徑、周長的比都是2:3,而圓的面積的比是4:9”另一位學生補充說:“我們幾個同學得出的答案與前面同學的一樣,而且經(jīng)過我們幾個人的分析,我們還得出以下的結(jié)論:小圓和大圓的半徑、直徑、周長的比都是相等的,而面積的比是半徑、直徑、周長的比平方后的比,2的平方是4,3的平方是9,所以圓的面積的比是4:9?!薄痉此肌空n堂教學中,學生對于老師的問題回答錯了是很常見的,但對于學生的錯誤我們?nèi)绾翁幚?,可以充分體現(xiàn)一個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機智。小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等和成人不同,他們

4、的表達方式可能又不準確,學習中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老師們通常更多看到的是錯誤的消極方面,因此,千方百計地避免或減少學生出錯;但是往往事與愿違,事倍功半,處置不當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尊心。其實,學生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況下,只要學生經(jīng)過思考,其錯誤中總會包含某種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隱藏著一種超常,一種獨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教師若能慧眼識真金,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過程,顯露錯誤中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欣賞,并順著學生的思路將“合理成份”激活,讓智慧成分噴薄而出,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思維過程作出修正,助其邁向成功的道路,那么,“錯誤”也可以變成寶貴的教學資源。在【案例】中,王雖然錯

5、了,但他的“2:3”是他從前面的結(jié)果類推出來的,雖然是錯的,但也閃爍著他思維的火花,(而且還蘊涵著類比的數(shù)學思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教師這時就需做一回“糊涂官”,不要即下定奪,否定他的意見,而要將錯就錯,為學生提供一個“研究爭辯”的空間。從而讓學生在爭中分析、爭中反駁、爭中明理、爭中內(nèi)化知識和獲得正確的方法。這樣一來,不明白的也充分理解了方法,而且印象特別深刻。 從而大大激起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也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的探究能力和思辯能力在其中得到了繁榮發(fā)展。二、列錯糾錯梳理思路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錯誤是不足為怪的,面對這些錯誤,如果采用避而棄之或反復強調(diào)的方法,都不能達到防止錯誤的目的

6、。相反,如果我們將錯誤呈現(xiàn),讓學生通過專門進行“嘗試錯誤”的活動,引導他們比較、思辨。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明確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也可以幫助學生從對錯誤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對錯誤的判別能力,盡可能做到少錯,甚至不錯。1、預設(shè)性列錯-防患于未然【案例描述】在學習了圓錐的體積后,出示這樣一組判斷題:(1)、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 )(2)、把一個圓柱削成一個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削去的體積是圓錐的2倍( )(3)、如果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那么它們一定等底等高。( )(4)、一個圓錐的底面積是12平方米,高是5米,它的體積是60立方米。( )(5)、一個圓錐的體積

7、是75立方米,底面積是25平方米,它的高是3米。( )【反思】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預設(shè)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在教學過程中應以此為重點進行教學,但僅僅靠反復強調(diào)、講解是不夠的,我們可以將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通過專門進行“嘗試錯誤”的活動,引導他們比較、思辨。從而在“錯誤”中尋找真理。在案例中,針對學生在學習圓錐的體積中可能出現(xiàn)的幾個錯誤(1、圓錐和圓柱的關(guān)系中的等底等高問題。2、圓錐體積計算中的“÷3”的問題。3、已知圓錐的體積和底面積(或高)求它的高(或底面積)的問題),我沒有靠自己的講解去反復強調(diào),而是精心設(shè)計一組判斷題,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

8、思考、去辨別,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生成性列錯-亡羊補牢【案例描述】在學習了乘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乘法以后,根據(jù)學生課堂作業(yè)的反饋情況,在下一課的開始設(shè)計了這樣一組題目:下面是三位小朋友做的作業(yè),比一比誰做的最好? 小明做的: 小芳做的: 小剛做的2 4 8× 3 71 6 3 66 4 48 6 7 63 0 7× 2 62 2 27 49 6 4 2 4×5 37 21 2 01 9 2【反思】教師在課堂上無論怎樣強調(diào)計算方法,但學生在作業(yè)或測試時總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對于這樣的“生成性”錯誤,我們該如何處理?發(fā)下去自己訂正?訂正的獨立性得不到保證;集體講解?針對性不強。因此,這時我們可以采取生成性列錯的方法來“亡羊補牢”,由于錯誤來源于學生當中,他們的興趣會更濃,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好。在案例中,我針對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幾種具有普遍性的錯誤,將這幾種錯誤列出來,編成判斷改錯題,作為下一課的復習內(nèi)容,有效的提高了復習環(huán)節(ji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敖淌揖褪亲寣W生出錯的地方”,我們的教學如果沒有錯誤,那將是不完美的。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錯誤是正確的先導,是通向成功的階梯,是創(chuàng)新火花的閃現(xiàn)。” 教學實踐證明,“沒有問題的課堂才是有問題的課堂?!币虼耍谡n堂中,面對學生的錯誤,不要藏著、悟著,或輕描淡寫一帶而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