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3必背必記知識點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5/76097238-1c48-4d7c-b1aa-fd9bf885f3f7/76097238-1c48-4d7c-b1aa-fd9bf885f3f71.gif)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3必背必記知識點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5/76097238-1c48-4d7c-b1aa-fd9bf885f3f7/76097238-1c48-4d7c-b1aa-fd9bf885f3f72.gif)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3必背必記知識點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5/76097238-1c48-4d7c-b1aa-fd9bf885f3f7/76097238-1c48-4d7c-b1aa-fd9bf885f3f73.gif)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3必背必記知識點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5/76097238-1c48-4d7c-b1aa-fd9bf885f3f7/76097238-1c48-4d7c-b1aa-fd9bf885f3f74.gif)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3必背必記知識點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5/76097238-1c48-4d7c-b1aa-fd9bf885f3f7/76097238-1c48-4d7c-b1aa-fd9bf885f3f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基礎自主落實必考必會必背必做無敵筆記本主編:藍曉明(必修一)陳潤真(必修二)張劍宇(必修三)2班出版社必修一1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2 .根據(jù)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 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大類。3 .細胞學說: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 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冷位,既有它自己的生 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4 .3. C、H、0、N、P、S、K、Ca、Mg 等,稱為大殳 元素:Fe、Mn、Zn、Cu、B、Mo等,被稱為微 型元素06
2、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木冷位。7 .蛋白偵的功能: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 質結構蛋白。催化作用酶運輸載體 信息傳遞作用,如激素(調節(jié)作用)。免疫功能8 .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 的主要承擔者,9 .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遨 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 用。10 .潴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11 .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還是一種良好的組 熱體。分布在內臟器官周內的脂肪還具有緩沖和減 壓的作用。12 .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構成多種細胞 器膜的重要成分。13 . 固靜類物質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6膽固 醇是構成細
3、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 中脂質的運輸,性激素能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 發(fā)育以及生殖細胞的形成,維生素D能有效促進人 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15 .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稱為單體。每一個單位 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木骨架, 由許多彳I位連接成多聚體。16 .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一部分水與細胞內的其他物質相結合,叫做結合水C細胞中絕大部分的 都會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叫做自由 zko17 .細胞中大多數(shù)無機鹽以虹的形式存在。許多種無 機鹽對于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 用。18 .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19 .細胞膜的作用:將細胞與外
4、界環(huán)境分隔開 控 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如:I激素與靶細胞的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II相鄰 兩個細胞的細胞膜接觸,信息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 一個細胞。川相鄰兩個細胞之間形成通道,攜帶信 息的物質通過通道進入另一個細胞。如高等植物細 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相互連接。20 .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21 .內質網膜面積最大,連系細胞其它結構。有核糖體 的內質網叫粗面型內質網,主要加:蛋白質:沒有核糖體的叫滑面型內質網.主要合成脂質。22 . 23 .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24 .溶酶體內部含有多種水解楞。25 .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細胞保持蟹。26 .真核細胞中有維持細胞形
5、態(tài)、保持細胞內部結構有 序性的細胞骨架。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 網架結構,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以及物質運輸、 能量轉換、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27 .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 生物膜系統(tǒng)。28 .生物膜的作用:細胞膜不僅使細胞具有一個蛔 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同時在細胞與外部環(huán)境進行物質 運輸、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的過程中起若決定性作 用。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都在生物膜上進行,廣 闊的膜面積為多種那提供/大量的附著位點。細 胞內的生物膜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使得細胞內能 夠同時進行多種化學反應,而不會互相F擾,保證 r細胞生命活動而效、有序地進行。29 .細胞核控制著細胞
6、的代謝和遺傳。30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 心。31 .(32 .細胞既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代謝 和遺傳的基本單位。33 .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稱為星 生質層。34 .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35 .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與糖類結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 糖被。細胞膜表面糖類和脂質分子結合成蟠。36 .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許多化學反應,統(tǒng)稱為細 胞代謝。37,分子從常態(tài)轉變?yōu)槿菀装l(fā)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tài) 所需要的能量稱為活化能。38.3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極 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少數(shù)是RNA,39 .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
7、作用條件溫和。40 . ax. ATP是三磷酸腺甘,是細胞內是一種酸能磷酸化合 物。42.細胞呼吸是指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 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擇放出能量并生 成ATP的過程。43 .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腹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醐的催 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 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大型ATP的過程°44 .微生物的無氧呼吸也叫做發(fā)帶。(微生物有氧呼吸也 屬于發(fā)酵)45 .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胡蘿 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46 .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 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者能量的有機物,并且稱 放
8、氧氣的過程。47 .細胞增殖是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是生物體生長、 發(fā)行、繁殖、遺傳的基礎。48 .細胞以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在分裂之前,必 須進行一定的物質準備。細胞增殖包括物質準備和細胞分裂整個連續(xù)的過程。49 .30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 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51 .在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 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 過程,叫做細胞分化。52 .細胞分化是生物個體發(fā)育的基礎,使多細胞生物體 中的細胞趨向專門化,有利于提高各種生理功能的 效率。53 .細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 成完整個體的潛能5
9、4 .衰老細胞的特征:細胞內的水分減少,使細胞萎 縮,體積變小,細胞新陳代謝的速率減慢。細胞 內多種酶的活性降低。細胞內的色素會憤者細胞 衰老而逐漸積累。細胞內呼吸速率減慢,細胞核 的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 細胞膜通透性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55 .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叫做細 胞涮亡,也叫細胞編程性死亡.56 .細胞凋亡對于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fā)育,維持內 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都起 者非常關鍵的作用。必修二)第一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xiàn)1 .供應花粉的植株叫父本(3),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 木(早)。2 .顯性性狀指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所產
10、生的子一 代中能顯現(xiàn)出的親本性狀,另指顯性等位基因支配的性狀.未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叫隱性性狀C3 .在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xiàn)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xiàn)象叫做性狀分離C4 .孟德爾對分離現(xiàn)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說(1)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C這些因子丕 相融合,也不會再傳遞中消失。(2)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0(3)生物體在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遺 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配 子中只含有每對遺傳因子中的一個。切 受精時,雌雉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5 .假說演繹法:在觀察和分析基礎上提出問題以后, 通過推理和想象提出解樣問題的假說,根據(jù)假說進 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論
11、。6 .分離定律:在生物體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 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 對的遺傳因子發(fā)生金置,分離后的遺傳因子攵別進 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7 .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 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 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 由組合,8 .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第二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9 .減數(shù)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的生 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的細胞分裂。在減 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分裂兩 次。10 .】XX.形狀、大小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
12、方的 成對染色體,叫做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兩兩配 對的現(xiàn)象叫做聯(lián)會 聯(lián)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都含 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 四分體中的非 姐妹染色單體經常發(fā)生交叉互換。12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 次分裂。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與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之間通 常沒有間期13 .卵細胞形成過程的特殊點:初級卵母細胞經過減數(shù) 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兩個細胞,大的叫這 級卵母細胞,小的叫做極體:次級卵母細胞進行減 數(shù)第二次分裂,形成一個大的卵細胞和一個小的極 生14 .受精作用是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 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又恢更到體細胞 中的數(shù)目,其中有一半
13、的染色體有精半(父方),另 一半來自卯細胞(母方)。(區(qū)分于遺傳物質)15 .未受精時,卵細胞的細胞呼吸和物質合成進行得比 較緩慢,受精過程使卵細胞變得非?;钴S。16 .由于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體具有多樣性,導 致不同配子遺傳物質的差異:受精過程中卯細胞和 精子結合具有隨機性,同一雙親的后代必然呈現(xiàn)走 樣性。17 .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 胞u I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卜分重要的。18 . 1903年,美國遺傳學家薩頓用蝗蟲細胞作材料,研 究精子和卵細胞形成的過程,其推論為:基因是由 染色體攜帶若從親代傳代給下一代的,基因在染色 體上。19.20.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明顯的
14、平行關系:(1) 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c染色體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也有相對穩(wěn)定的形 態(tài)結構c(2) 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是成對的。<3)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同源染色體也是如此。(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在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住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組合的。21 .類比推理:根據(jù)兩個對象有部分屬性相同,推論出 他們其他屬性也相同的結論。但類比推理得出的結 論并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其正確與否,還需要觀 察和實驗的檢驗。22 .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 £fc:
15、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 同源染色體的分的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 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23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定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 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 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 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第三章基因的木質24 .英國英國里格斯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結論:存 在某種活性物質一“轉化因子巴使得無聲性的R 型活細菌轉化為有毒性的S型活細菌。25 .美國的艾弗里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結論:DNA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26 . T?噬菌體是一種專門寄生在大腸桿菌體內的病毒, 對
16、T2噬菌體的分析表明:僅蛋白質分子含有硫,瑛 幾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27 .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還有RNA,所以 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由。28 . 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是:(1) DNA分子由兩條鏈組成,這兩條鏈接反向平行 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C(2)-UI DNA分子中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排列在 外側,構成基木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兩條 鏈上的堿基通過鰻連接成堿基對。29 . DNA豆制的特點是半保留曳制:新合成的DNA分子 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1958年, 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材料,運川同位素示蹤技 生證實。30 . DNA分子的更制過程
17、是邊解旋邊豆制,需要模板、 原料、能量、酶等基木條件:DNA獨特的雙螺旋結 拉 為豆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 保證了豆制能夠準確進行:(1) DNA分子首先利用細胞提供的能生,在解旋附 的作用下,把兩條螺旋的雙鏈解開。(2)以解開的每一段母鏈為模板,在DNA聚合陶等 酶的作用下,利用細胞中游離的4種脫氧核甘 酸為原料,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各自合成 與母鏈互補的一段子鏈。(3)與此同時,每條新鏈與其對應的模板鏈殷成 雙螺旋結構。31 . DNA分子通過豆制,將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了子代,從而保持遺傳信息的穩(wěn)定性,32 . DNA分子能夠儲存足夠量的遺傳信息:(1) < 遺傳信
18、息與藏在4種堿基排列順序之中:(3)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 DNA分子的 多樣性:(4)堿基的特定排列順序,又構成每一個DNA 分子的特異性:(5) 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是生物體多樣性 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6)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達33 . RNA 一般為單鏈,而且比DNA短,因此可以通過核孔,從細胞核轉運到細胞質中。34 .(在細胞核中,RNA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 叫做轉錄: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以mRNA 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城基酸順序的,選I五,這一過 程叫做翻譯c36 . m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決定1個氨基酸,稱作1 個密碼子:每
19、個tRNA上的3個誠基可以與mRNA 上的密碼子互補配對,因而叫反密碼子,37 . 一個mRNA分子上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 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38 ,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則:遺傳信息可以從DNA 流向DNA (DNA自我豆制),進而流向蛋白質(遺 傳信息的忖錄與翻譯)。但是遺傳信息不能從蛋白質 傳遞到蛋白質,也不能從蛋白質流向RNA或DNA。 后人補充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以及從RNA流向DNA的兩條途徑。39 .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1)基因通過控制薛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 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例:酪氨酸陶基因異常 致黑色素不能合成造成白化病:編碼淀粉分支
20、 一基因被打亂產生破粒:豌豆。)(2)基因通過控制蛋白灰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 的性狀。(例:編碼一個跨膜蛋白(C例R)基因異 常,進而影響蛋白質結構,導致CFTR轉運規(guī) 離子功能異常。)(3)基因和性狀的關系并不都是筒單的線性關系: 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huán)境之 皿存在更雜的相互作用,精細地調控生物的性 狀。40 .:41 .細胞質基因: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的DNA,都能夠進 行半自主自我豆制,并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某些蛋 白質的合成。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的基因稱為細胞質 基因,第五章基因突變與其他變異42 . 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 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
21、。43 .基因突變若發(fā)生在配子中,將遵循遺傳規(guī)律遺傳給 后代(指下一代新個體):若發(fā)生在體細胞中,一般 不能遺傳,但某些植物的體細胞發(fā)生基因突變,可 以通過無性繁殖遺傳:人體的某些體細胞基因突變, 有可能發(fā)展為癌細胞。44 .基因突變的原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 或DNA分子巨制偶爾發(fā)生錯誤、DNA的減基組成發(fā)生改變等自發(fā)原因。45 .基因突變的特點:(1)普遍性:(2)隨機不定向性:(3) 低頑性(自然狀態(tài)下)46 .基因突變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是生物變異的髭木 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47 .(as.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 制不同形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
22、1)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 基因自由組合:(2)減數(shù)分裂形成四分體時期,位于同源染色體上 的等位基因隨非姐妹染色中 .體交換而發(fā)生交 換,導致染色限體上的基因重組。49 .基因重組也是生物變異的來源之一,對生物的進化 也有重要的意義: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組能夠產生多 樣化的基因組合的子代,其中可能會含有適應某種 變化所需的基因組合.50 .染色體結構變異:增添、缺失、易位、倒位 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 少(21三體綜合征)(2)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以型色體組 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51 .染色體組是細胞中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共同 控制生物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
23、異的一組非同源染 色體。52 .二33 .二倍體: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體細胞中含有兩個臾 色體組的個體。54 .多倍體: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55 .單倍體:體細胞中含有木物種配子型色體數(shù)目的個 體56 .單倍體植株長得弱小且高度不育:但是通過他倍體 育種可以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常采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 的方法獲得單倍體植株,然后經過人【誘導(秋水仙 素或低溫誘導)使染色體加倍。57 .人類遺傳病通常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 類疾病,主要分為:(1) a.的基因顯性遺傳病,如多指、并指、軟骨發(fā) 育不全、抗維生素D佝僂等b.單基因隱性遺傳病,如鐮刀形細胞貧血癥、
24、 白化病、先天性隹啞、苯丙酮尿癥等(2)多基因遺傳病,如原發(fā)性高血壓、冠心病、哮 喘和青少年糖尿病Hi染色體異常遺傳?。?1三體綜合征、貓叫綜合 征58 .產前診斷手段:羊水檢前、B超檢杳、孕婦血細胞 檢杳和基因診斷等。59 .人類基因組il劃目的是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 序歹h解讀其中包含的遺傳信息。第六章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60 .雜交育種是將兩個或M個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通過交配 集中在一起,再經過選擇和起育,獲得新品種的方 法,可用于農作物、家禽和家高的育種°61 .誘變育種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線、y射線、紫 外線、激光等)或化學因素(如亞硝酸、硫酸二乙 酣等)來處理生物,使
25、其發(fā)生基因突變。62 .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術或DNA重組技術,就 是按照人們的意愿,把一種生物的某種基因提取出 來,加以修飾和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種生物的細胞 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63 .3 基因工程應用:(1)作物育種:蘇云金桿菌抗蟲棉: (2)制藥:胰島素、干擾素和乙肝疫苗。第七章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65 .拉馬克學說:(1)用進廢退:(2)獲得性遺傳66 .達爾文學說:過度繁殖、遺傳變異、生存斗爭、適 者生存,67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2)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基因 突變產生新的等位基因,就可能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二H
26、I寞支(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和基因 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但它們是隨機的、不定 向的,不能決定進化的方向(5)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6)能夠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交配并且產生可育后 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生殖隔離是新物 種形成的標志。(7)不同物種、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 不斷進化和發(fā)展,稱為共同進化:必修三1 . 鯉是血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2 .組織液是存在于組織細胞間隙的液體,所以叫細胞間隙液。3 .組織液是體內絕大多數(shù)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4,土組織液中包括細胞代謝產物在內的各種物質,大部分能夠被毛細血管的靜脈端重新吸收,進入血漿: 小部分被毛細淋巴管吸收,成為淋巴液,也
27、叫淋巴°6 .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叫做內環(huán)境。7 .組織液、淋巴的成份和含量與血漿相近,但又不完 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別在于血漿中含有較多的續(xù)旦 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含量很少。8 .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 關。9 .正常人的血漿近中性,pH_二。血漿的pH之所以能 夠保持穩(wěn)定,與它含有HC03-、HPO42等離子有關。 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股維持在37c左右。10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jié)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活 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叫做授查。11 .目前普遍認為,神經一一體液一免疫調節(jié)網絡是 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12 .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
28、方式是a1,它是指在中樞神經系 統(tǒng)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huán)境變化作出的現(xiàn) 律性應答。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13 . 114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 腺體等)組成。15 .愛固是指動物或人體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 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tài)變以顯著活 躍狀態(tài)的過程。16 .在神經系統(tǒng)中,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17 .當神經末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突觸前膜內的突觸 小泡受到刺激,就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到壁 遞質。神經遞質經擴散通過突觸間隙,然后與突觸 后膜(另
29、一個神經元)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引發(fā) 突觸后膜電位變化,即引發(fā)一次新的神經沖動。18 .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前膜的的突觸小泡中, 只能由突觸前膜糅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上,因 此神經元之間的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19 .在特定情況下,突觸樣放的神經遞質,也般使肌肉 收縮和某外腺體分泌。20 .學習和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以及某些種 類蛋白質的合成。短期記憶主要與神經元的活動及 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系有關,尤其是與大腦皮層下一個 形狀像海馬的腦區(qū)有關。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21 .促胰液素是人們發(fā)現(xiàn)的第一種激素。22 .23 .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進行調節(jié), 這就
30、是激素調節(jié)。24 .胰島素和胰島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維持血糖含 量的穩(wěn)定。25 .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也存在著反饋調節(jié)機制.26 .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微量和高效,通過體液運輸,作 用于靶器官、靶細胞。27 .當身體的溫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時,相應的神 經沖動傳到下丘肺。下丘腦就會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糕放激素(TRH), TRH運輸?shù)酱贵w,促使垂體分泌 促甲狀腺激素(TSH). TSH隨血液運輸?shù)郊谞钕伲?促使甲狀腺增加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8 .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r,因 此,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以維持激素含 量的動態(tài)平衡。29 .激素種類多、量極微,既不組成細胞
31、結構,又不提 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凡而是隨體液到達靶細胞. 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因此有人說激 素是調,生命活動的信息分上30 . 一方面,不少內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間接地受中樞神 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另一方面,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 也可以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功能。31 .;32 .人體有三道防線,皮膚、黏膜是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 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醐)和一噬細胞 是保護人體的第二道陰線:第三道陰線主要是由煲 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借助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而組成的。33 .大多數(shù)病原體經過吞噬細胞等的攝取和處理,暴露 出這種病原體所特有的抗原,抗抗原傳理給T細胞, 刺激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少數(shù)
32、抗原直接刺激B細 胞,B細胞受到剌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開 始一系列的熠殖、分化,大部分化為漿細胞,產生 抗體,小部分形成記憶細胞??贵w可以與病原體結 合,從而抑制病原體的繁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 大多數(shù)情況下,抗原、抗體結合后會發(fā)生進一步的 變化,如形成沉淀或細胞弟團,進而被存噬細胞查 噬消化。記憶細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長時間內保 持對這種抗原的記憶,當再接觸這種抗原時,能迅 速增殖分化,快速產生大型的抗體。34 . T細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過分化形成效應T 細胞,效應T細胞可以與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密 切接觸,使這些細胞裂解死亡。病收體失去r寄生 的基礎,因而能被喬噬、消滅。35
33、.過敏反應是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 的抗原時所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反應的特 點是:發(fā)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一般不會 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嚴重損傷:有明顯 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36 .免疫系統(tǒng)除/具有防衛(wèi)功能外,還具有監(jiān)控和清除 功能。37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長素分布不均勻造成的。38 .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 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顯著影響的微型有機物,稱作 植物激素。39 .生長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中的 種子。在這些部位,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40 .:41 .在胚芽鞘、芽、幼葉和幼根中,生長素只能從形態(tài)
34、學上端運輸?shù)叫螒B(tài)學下端,而不能反過來運輸,也 就是只能M方向運輸,稱為極性運輸。極性運輸是 細胞的主動運輸。在成熟組織中,生長素可以通過 韌皮部進行非極性運輸c42 .生長素的作用表現(xiàn)出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 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fā)芽,也能抑制發(fā)芽:既能防 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43 .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組在一定時間 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44 .人: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調節(jié)作用的化學 物質稱為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生長素類似物也是植物 生長調節(jié)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wěn)定等優(yōu)點。45 .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里特征。46 .在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
35、氣候適宜、沒有敵#等條 件下,種群的數(shù)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數(shù)增長,曲線則 大致呈“J”型。47 .種群經過一定時間的增長后,數(shù)量趨于穩(wěn)定的增長 曲線,稱為“S”型曲線。48 .在環(huán)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shù)量為環(huán)境容納量,又稱K值,49 .30.抽樣檢測方法:先將蓋玻片放在計數(shù)室上,用吸管 吸取培養(yǎng)液,滴于蓋玻片緣,讓培養(yǎng)液自行滲入。 多氽培養(yǎng)液用灌紙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細胞 全部沉降到“數(shù)室底部,將計數(shù)板放在載物臺的中央,計數(shù)一個小方格內的酵母菌數(shù)量,再以此為根據(jù),估算試管中的酵母菌總數(shù)。51 .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qū)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52 .群落中物種數(shù)目的多少
36、稱為豐富度。53 .由于地形的變化、上填濕度和鹽感度的差異、光照 強度的不同、生物門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 動物的影響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 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別,它們常呈鑲嵌 分布。54 .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 的速度和方向進行。55 .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固定在它們所制造 的機物中。太陽能變成化學能,從而可以被生物所 利用,因此,生產者可以說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石。消 費者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能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C02、水、氮等),這些無機物排出體外后又可 以被生產者重新利用。可見,消費者的存在,能夠 加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此外,消費
37、者對于植物 的傳粉和種子的傳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將 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分解為無機物。如果沒 有分解者,動植物的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會堆積如 山,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崩潰。因此,生產者、消費者和 分解者是緊密聯(lián)系,缺不可71不56 .食物鏈上一般不超過五個營養(yǎng)級。食物網越更雜,生態(tài)系統(tǒng)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就越 強。食物力和食物網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生態(tài) 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就是沿著這種渠道進 行的。57 .輸入第一營養(yǎng)級的能坦,一部分在生產者中的生 長、發(fā)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儲存在植物體的有機 物中。構成植物體的有機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隨著 殘枝敗葉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釋放出來:另一部分則 被初級消贄者攝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物流信息系統(tǒng)建設中的標準化問題
- 掛繩高空作業(yè)施工方案
- 拆除臨時用電施工方案
- 生態(tài)文明教育在校園的實踐與推廣
- 現(xiàn)代企業(yè)綜合管理能力提升及領導力培訓方案研究報告
- 國慶節(jié)營銷活動方案模板
- 2023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習作:猜猜他是誰說課稿 新人教版
- Unit 2 AnimaIs Lesson 1 Enjoy the story(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2024秋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1章 機械運動 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說課稿2(新版)新人教版
- 2025仿石漆施工合同
- 中日勞務合同范本
- 白宮-人工智能行業(yè):美國人工智能權利法案藍圖(英譯中)
- 營口市大學生??紝U锌荚囌骖}2022
- 典范英語8-15Here comes trouble原文翻譯
- 六安市葉集化工園區(qū)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一期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一章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概述
- 固體廢棄物檢查記錄
- 工程設計費取費標準
- 2023年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CAPP教學講解課件
- 自然環(huán)境的服務功能課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