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光纖直放站的原理及調試_第1頁
cdma光纖直放站的原理及調試_第2頁
cdma光纖直放站的原理及調試_第3頁
cdma光纖直放站的原理及調試_第4頁
cdma光纖直放站的原理及調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cdma光纖直放站的原理及調試內部資料第一部分直放站原理及設備調試第五章CDMA光纖直放站工作原理及設備調試工作原理及系統(tǒng)組成接口定義設備調試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工程配置1-5 page 91 of目錄1、概述 (952、工作原理與系統(tǒng)組成 (952.1 工作原理及原理框圖 (952.2系統(tǒng)組成及示意圖 (962.2.1主要組成部分 (962.2.2連接方式 (973.設備接口定義與安裝說明 (973.1 設備接口定義及接口示意圖 (973.1.1 接入端 (973.1.2覆蓋端 (983.1.3 電源連接口 (993.2 設備安裝說明 (993.2.1 接入端 (993.2.2 覆蓋端

2、(994.主要技術指標 (1004.1系統(tǒng)要求 (1004.1.1接入電平 (1004.1.3最小光損耗 (1004.1.4最大光損耗 (1004.2 系統(tǒng)指標 (1004.3 光分路器指標(室內光纖分布系統(tǒng)用 (1015.現(xiàn)場調測 (1015.1下行鏈路 (1015.1.1接入電平檢測 (1015.1.2 光損耗的測量 (1025.1.3 實際增益 (1025.1.4 增益衰減量 (1025.1.5 輸出功率的測試 (1025.2 上行鏈路 (1025.2.1光損耗的測量 (1025.2.2 增益衰減量 (1035.2.3帶內噪聲電平的測試 (1035.2.4 分集鏈路 (1036.FSK通

3、訊的檢測及地址碼的設置 (1037.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1047.2無光功率輸出 (1047.3光接收告警 (1047.4下行無功率輸出 (1047.5駐波告警 (1057.6信號覆蓋好,手機打不通電話 (1058.出廠設置及工程實例 (1058.1整機出廠基本設置表 (1058.2系統(tǒng)基本配置清單 (1058.3工程開通舉例 (1061、概述光纖直放站是分體設備,由接入端、覆蓋端兩部分構成;設備采用波分復用方式,接入端到覆蓋端之間用1根光纖連接,RF信號與FSK信號(接入端和覆蓋端間的通訊信號共用光纖;光纖傳輸具有線路損耗小,傳輸距離遠的特點;采用高線性模擬激光器件,工作穩(wěn)定可靠;新型CD

4、MA類光纖直放站采用射頻選帶的方案,對帶外信號抑制較高。光纖接入端監(jiān)控單元為光纖系統(tǒng)的主控單元,它不僅能查詢、控制上行的有關參數(shù),還能查詢下行的所有參數(shù),并能控制下行增益和下行功放開關。覆蓋端監(jiān)控單元為本地控制單元,它只能查詢、控制下行的有關參數(shù),不能查詢、控制上行的任何參數(shù)。2、工作原理與系統(tǒng)組成2.1 工作原理及原理框圖CDMA光纖型直放站由接入端和覆蓋端組成,由接入端引入基站信號,由覆蓋端完成無線信號的覆蓋。從基站耦合的下行信號在接入端經(jīng)過電/光轉換,將其調制到光信號上,通過光纖傳送到覆蓋地點,覆蓋端機經(jīng)過光/電轉換,從光信號上解調出射頻信號,該信號經(jīng)放大后,再通過功率放大,最后通過重發(fā)

5、天線發(fā)射給移動臺;反之,重發(fā)天線接收到移動臺發(fā)送的上行信號,進行低噪聲放大后,進行電/光轉換,將電信號調制到光信號上,通過光纖傳送回接入端,接入端機先進行光/電轉換,將光信號恢復成射頻信號,濾波放大送回給基站。從而實現(xiàn)了信號的中繼、轉發(fā)、延伸覆蓋等功能?;竟ぷ髟砣缦聢D所示: CDMA 10W光纖設備,分集接收是一個可選功能項;分集接收是一條單獨的上行鏈路,它由濾波器、分集光收、分集光發(fā)模塊構成,激光器工作波長為1510nm,使用三波分復用器將設備使用的三個波長的光信號合路到一條光纖上傳輸。2.2系統(tǒng)組成及示意圖2.2.1主要組成部分定向耦合器(從基站引出下行信號,并將上行信號送入基站接入端

6、機(實現(xiàn)下行信號電/光轉換和上行信號光/電轉換等功能單模光纜(完成遠距離傳輸覆蓋端機(實現(xiàn)下行信號光/電轉換和上行信號電/光轉換并完成區(qū)域覆蓋等功能射頻同軸電纜重發(fā)天線(面向移動用戶光分路器(選用尾纖2.2.2連接方式同纖傳輸方式:上下行鏈路共用一根光纖 3.設備接口定義與安裝說明3.1 設備接口定義及接口示意圖 POWER 電源指示燈,工作正常時燈亮 3.1.2覆蓋端 OPTIC 接防水尾纖REP. 接天線DIV. 分集天線接口,可選功能項。3.1.3 電源連接口 接入端和覆蓋端都采用防水電源插座,有交、直流兩種供電方式,其端子定義如下:直流電源 交流電源3.2 設備安裝說明 3.2.1 接

7、入端接入端設備一般安裝在基站機房之內,采用壁掛或落地式的鋁鈑金機箱結構,適合于室內安裝。 在選好的設備安裝點,按照基架孔位打孔,安裝膨脹螺釘。 參照設備安裝,將接入端機箱掛在膨脹螺釘上,并固定。 如果墻壁上不能安裝,可將支架平穩(wěn)地放置在地面上,并將接入端機箱固定在支架上。 參照連接方式,將電纜與設備連接。3.2.2 覆蓋端(1 在選好的設備安裝點,按照支架孔位打孔,安裝膨脹螺釘。 (2 參照設備安裝,將支架固定在墻壁上,并固定。 (3 參照設備安裝,將設備安放在支架上,并固定。 (4 參照連接方式,將電纜與設備連接。4.主要技術指標4.1系統(tǒng)要求4.1.1接入電平接入端接入電平通常為-10 d

8、Bm左右,最大接入電平不能超過0dBm;4.1.2光纖距離光纖距離要小于15公里;4.1.3最小光損耗如果光路損耗小于3 dB,需加一個3dB雙工作窗口的光衰減器。4.1.4最大光損耗室外光纖站的光損耗不能大于10dB,室內一對多的光損耗(包括光分路器不能大于10 dB,超過此值時接入電平為0dBm設備都不能滿功率輸出。4.2 系統(tǒng)指標 注:在生產(chǎn)檢測過程中,均加5 dB光衰減檢測指標,因此測試表上的值比實際增益低10dB,設備的實增益低如上表。4.3 光分路器指標(室內光纖分布系統(tǒng)用 5.現(xiàn)場調測5.1下行鏈路5.1.1接入電平檢測用頻譜儀測試從基站耦合到接入端天線口處的電平,如果頻譜儀有通

9、道功率測試功能,設置頻譜儀的通道帶寬為1.23MHz,“RBW”設置為30KHz,頻譜儀上顯示的通道功率加上衰減器的衰減值即為輸入電平;如果沒有該功能,測試值L0需經(jīng)過換算才能得到接入電平,它與頻譜儀的“RBW”有關,其關系如下:L= L0 +10lg(1.23MHz/RBW。RBW=20KHz 10lg(1.23MHz/RBW=17.9dB;RBW=30KHz 10lg(1.23MHz/RBW=16.1dB;RBW=400KHz 10lg(1.23MHz/RBW=4.9dB;5.1.2 光損耗的測量用光功率計測試接入端的輸出光功率PO;在覆蓋端,測試輸入光功率PI;在測試時,光功率計的波長“

10、”設置為1310nm,按單位轉換鍵“mw/dBm”選擇dBm;光損耗Lo_DN=PO-PI(如果是室內分布系統(tǒng),該損耗包含了光分路器的插入損耗。5.1.3 實際增益確定設備的輸出功率P: 實際輸出功率應低于設備的最大輸出功率;計算下行鏈路需要的實際增益:GP = P-L+2*Lo_DNP輸出功率;L輸入電平;Lo_DW下行鏈路的光損耗。5.1.4 增益衰減量增益衰減量= G - GP (G總增益GP實際增益 ;通過監(jiān)控單元設置增益衰減:5.1.5 輸出功率的測試覆蓋端的天線口“REP”接衰減器后連接到頻譜儀,測試CDMA信號的通道功率,頻譜儀的使用方法與接入電平檢測方法相同;通過監(jiān)控單元的功率

11、顯示值可近似的測試出輸出功率。5.2 上行鏈路5.2.1光損耗的測量用光功率計測試覆蓋端的輸出光功率PO;在接入端,測試輸入光功率PI;在測試時,光功率計的波長“”設置為1550nm,按單位轉換鍵“mw/dBm”選擇dBm;光損耗Lo_UP= PO-PI(如果是室內分布系統(tǒng),該損耗包含了光分路器的插入損耗。5.2.2 增益衰減量計算上行鏈路的增益衰減量= GDN - 2*(Lo_DN -Lo_UP通過監(jiān)控單元來設置增益衰減;5.2.3帶內噪聲電平的測試在光纖接入端天線口“DOONR”與基站的連接饋線間接一耦合器,耦合器的耦合端口連接到頻譜儀,頻譜儀的“RBW”設置為30KHz,測試上行帶內噪聲

12、電平,頻譜儀上的顯示值減去耦合器的耦合度即為噪聲電平,要求噪聲電平小于-70dBm,噪聲電平經(jīng)過衰減器、耦合器(建議與基站連接的耦合器為30dB,衰減器為20dB后到達基站時低于-120dBm,可避免干擾基站。5.2.4 分集鏈路若設備有分集鏈路,設置及調試方法與上行鏈路相同,其光的工作波長為1510nm,接入端和覆蓋端的天線端口均為“DIV”,覆蓋端的“DIV”為分集輸入端口,接入端的“DIV”為分集輸出端口。6.FSK通訊的檢測及地址碼的設置監(jiān)控單元按鍵右邊的撥位開關S6用來設置地址碼,具體含義如下:如果是接入端,用于設置接入端所帶的覆蓋端臺數(shù),“00000001”為1臺;“0000001

13、0”為2臺;“00000011”為3臺;“00000000”為4臺。如果是覆蓋端,用于設置覆蓋端的號數(shù),“00000001”為1號;“00000010”為2號;“00000011”為3號;“00000100”為4號。地址碼在出廠時均已設置好,一般不需重設;如果是1臺接入端帶多臺覆蓋端的室內分布系統(tǒng),且安裝時號碼已混亂,才需設置地址碼。地址碼設置好后,接入端應設置為自動狀態(tài)(按一次接入端門禁開關即可,觀察按鍵邊的前2只發(fā)光二極管的閃動情況,1X1設備每秒鐘應有1次以上的閃動,1X4設備每2秒鐘應有1次以上的閃動。注意:如果地址碼設置不正確或1對多設備覆蓋端的地址碼不連續(xù)都會引起監(jiān)控中心的告警。7

14、.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7.1電源無指示(1查電源連接是否正確、接觸是否良好;(2是否因直流電源的極性接反而燒毀機內電源模塊的保險絲。7.2無光功率輸出(1檢查光纖接頭是否連接好(2檢查監(jiān)控單元的光發(fā)射開關是否打開7.3光接收告警(1檢查另一端監(jiān)控單元的光發(fā)射開關是否打開(2查詢光路是否由多段光纖跳接而成(3檢查光纖跳線接頭是否連接好(4檢查光纖跳線接頭是否有臟物7.4下行無功率輸出(1監(jiān)控單元的功放開關是否打開(2檢查光通路是否正常(3查看功放表面的溫度,如果功放不發(fā)熱,則功放壞7.5駐波告警檢查天饋線的接頭是否連接好7.6信號覆蓋好,手機打不通電話通知運營商調節(jié)基站參數(shù),主要調節(jié)的參數(shù)有:激活

15、集搜索窗、相鄰集搜索窗、小區(qū)半徑等。8.出廠設置及工程實例8.1整機出廠基本設置表 8.2系統(tǒng)基本配置清單 光纖直放站工作原理及設備調試 第五章 CDMA 光纖直放站工作原理及設備調試 -30dB 耦合器 -20dB 衰減器 光纖跳線 光分路器 CDMA 小鞭狀天線 電源線 1件 1件 2條 1只 1只 2根 從基站耦合信號 衰減信號 連接設備與光路 分路、合路光信號 MODEM 用 供電 3m 三芯電纜 10m 單模光纖 室內光纖用 8.3 工程開通舉例 在工程勘測、設計、安裝完成后,需對現(xiàn)場的設備指標進行調試,根據(jù)設備需要輸出的最大功 率、從基站耦合來的下行接入電平、光路的光損耗可計算出系

16、統(tǒng)需要的實際增益,用設備最大增益 減去實際增益既得到下行鏈路的增益衰減量,假如下行需衰減 9dB, 上行也近似衰減 10dB。 (一) :下行增益衰減 9dB(既可在接入端操作,也可在覆蓋端操作 1、在光纖接入端操作: MENU SGR-R331H M T1 V3.0 SET SGR-R331H M T1 V3.0 SET T1: OpAtt_Up 00dB 1-5 第一部分 直放站原理與設備調試 Page 106 of 119 光纖直放站工作原理及設備調試 第五章 CDMA 光纖直放站工作原理及設備調試 SET T1: OpAtt_Up 00dB UP 或 DOWN T1: OpAtt_Up

17、 09dB SET MENU GUOREN- - CDMA OP Repeater 2、在光纖覆蓋端操作 MENU SGR-R331H T1 V3.0 SET T1: OpAtt_Up 00dB SET 1-5 第一部分 直放站原理與設備調試 Page 107 of 119 光纖直放站工作原理及設備調試 第五章 CDMA 光纖直放站工作原理及設備調試 T1: OpAtt_Up 00dB UP 或 DOWN T1: OpAtt_Up 09dB SET MENU GUOREN- - CDMA OP Repeater (二)上行增益衰減 10dB(只能在接入端操作 MENU SGR-R331H M T1 V3.0 SET SGR-R331H M T1 V3.0 SET 1-5 第一部分 直放站原理與設備調試 Page 108 of 119 光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