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音響設備的安裝與調試_第1頁
第二節(jié) 音響設備的安裝與調試_第2頁
第二節(jié) 音響設備的安裝與調試_第3頁
第二節(jié) 音響設備的安裝與調試_第4頁
第二節(jié) 音響設備的安裝與調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節(jié) 音響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一、傳聲器安裝與調試在擴聲系統(tǒng)中用傳聲器拾音,除了要按傳聲器的各種技術特性進行選型外,還應充分考慮到按不同場合的使用特點去布置傳聲器。例如,會場擴聲用傳聲器就應該布置在舞臺內的講臺上,一般可根據主席臺就坐情況布置一只或數只。同樣,在體育比賽時,在主席臺,講解臺和裁判席上均應布置相應的傳聲器。在音樂廳和劇院中,為了不妨礙觀眾的視線,通常力求使用小型傳聲器,布置在舞臺口部或燈架處,保證可靠的屏蔽。在音樂廳中的傳聲器,放置在舞臺上,振動干擾大,應有隔振裝置。演出擴聲用傳聲器的布置還應均勻地照顧舞臺上演員的活動區(qū),也可以使用無線傳聲器。對于樂隊的拾音,傳聲器的布置直接影響樂

2、隊演奏的藝術效果,其布置應保證對整個樂器組和演奏者的綜合拾音,并使它們之間的響度有正確的比例。1布局要點(1)傳聲器的布置應遠離音箱,以減少聲反饋。這是因為音箱的輻射聲壓隨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例衰減,傳聲器離音箱愈遠,接受音箱聲波的機會愈小,對抑制聲反饋愈有利。假設音箱輻射的聲壓為p,音箱與傳聲器間距離為r,那么隨著r的增大,p將愈來愈小,也就是傳聲器所能接受到的音箱重發(fā)信號愈來愈弱。語言拾音(例如開會演講等)一般采用近距拾音。因為語言拾音以清晰度和可懂度為主,通常聲源與傳聲器的距離應保持在20cm40cm為佳,這樣聽起來親切、扎實。距離太遠,會使信號變弱,容易接受到室內噪聲和混響聲,人為地降低系

3、統(tǒng)的信噪比,會影響語言清晰度。不同混響時間條件的房間內,聲源與傳聲器間距離變化與語言清晰度有一定關系。隨著聲源與傳聲器間距離增大,清晰度會急劇下降。距離太近,會使傳聲器的輸出信號過強,而產生過荷失真。同時,聲源過分靠近傳聲器,使之處于近場區(qū),產生近講效應,明顯加重低音成分、聽起來發(fā)悶,影響語言可懂度。近講效應多存在于壓差式和壓強與壓差式復合的指向特性的傳聲器中,有時演出需作近距使用時,可以采用無指向性傳聲器,或者采用有指向性而又有低音衰減開關的傳聲器,使低音適當衰減,從而克服近講效應。大型演出的傳聲器布局,要取決于演出形式,特別要注意樂隊與合唱團的聲平衡。當用心形傳聲器時,合唱團的女高音、女低

4、音、男高音、男中音四個聲部,每個聲部需要一只傳聲器,傳聲器的裝置高度取決于該聲部演唱者平均嘴部的高度,拾音距離取決于傳聲器的拾音水平角。樂隊伴奏用傳聲器也應該使用心形指向性傳聲器,拾音距離應盡量靠近聲源。另外對于大型演出用的混響傳聲器一般吊在舞臺前方,離樂隊指揮7m10m,高6m7m位置上。(2)采用強指向性傳聲器。對于擴聲系統(tǒng),使用較強指向性的傳聲器利多弊少。采用強指向性傳聲器可明顯減少音箱的直達聲或廳堂混響聲對傳聲器的影響,提高系統(tǒng)穩(wěn)定度,通常前者比后者使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度提高510dB;采用強指向性傳聲器,使得音箱的聲輻射方向不包含傳聲器的靈敏度方向。將傳聲器置于音箱的后下方,仍可較好地抑制聲

5、反饋。(3)采用強指向性音箱,使音箱的指向性輻射范圍背離傳聲器位置,其輻射聲波不會影響傳聲器的正常工作。(4)傳聲器和反射墻面應有一定距離,此距離至少應在3m以上,避免反射聲太強,引入聲源反饋,影響語言清晰度或出現嘯叫。通常會議時,傳聲器的后墻應有幕簾遮擋,有條件的場所講臺附近作些吸聲處理,可加強擴聲效果。2多路傳聲器的使用要點當使用多路傳聲器時,傳聲器的相位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必須保證所有傳聲器在相位上同相,另一個方面是多路傳聲器拾音時,要防止傳聲器之間的位置與距離同聲源處理不當,產生相位干涉現象,而影響拾音效果。當使用多只傳聲器拾音時,為了減少傳聲器所拾取信號的干涉現象,還應遵循

6、下述三個原則:(1)使用多只傳聲器拾音時,傳聲器之間的距離(L),應至少等于聲源到傳聲器的距離(D)的3倍(L3D)。這時每個聲源直接到達最近傳聲器的信號強度將明顯大于其到達鄰近傳聲器的信號強度,聲源相互干擾小,相位干涉現象不明顯。(2)當使用心形指向性傳聲器時,可將傳聲器位置調整,使其主軸靈敏度區(qū)偏離聲源的主軸方向,以減少聲反饋。(3)當使用一對傳聲器拾取單聲源信號時,應盡量將兩只傳聲器靠攏,使之距離遠遠小于聲源至傳聲器的距離。當兩只傳聲器間距離大于聲源與傳聲器間距離時,應保證兩只傳聲器與聲源間距離完全相等。(4)當拾取多聲源(例如合唱或樂隊演奏)時,應避免在拾取某一聲源信號時,過多拾取其它

7、聲源信號,使整個演出的聲平衡難以處理。傳聲器與音箱的相對位置應有一定的角度,使音箱輻射聲音最弱的方向對準傳聲器靈敏度最弱的方向。(5)多只傳聲器不宜并聯使用。傳聲器并聯使用時互為負載,其輸出阻抗變化很大,降低了靈敏度,增大了失真度,破壞了傳聲器的頻率響應,嚴重影響音質。多只傳聲器應有多路輸入調音臺(或其它前置增音機)配合使用。多只傳聲器的投入使用,使得聲反饋的機會增大。在分別工作時,不使用的傳聲器應切斷或關小,以保證工作傳聲器的最佳穩(wěn)定度。3傳聲器拾音布局實例(1)單只傳聲器的拾音單只傳聲器的拾音,對于語音拾音,如前所述,應采用近距離拾音,可保證語音聲能清晰實在。此外。對于語言拾音,還應根據傳

8、聲器的指向性,選擇合適的直達聲與混響聲的比例來確定拾音距離。如果是小樂隊伴奏(或一件樂器伴奏)的獨唱或獨奏小型節(jié)目,可使用單只傳聲器拾音。此時可將獨唱(奏)演員與伴奏樂隊分置在拾音傳聲器的兩邊,并使傳聲器距獨唱(奏)演員稍近一些,離伴奏樂隊稍遠一些,這種拾音方式可使獨唱(奏)演員聲音突出,具有親切感,同時獨唱(奏)與伴奏遠近層次分明,音響整體效果較好。(2)多只傳聲器拾音方式 主傳聲器方式這是一種在單只傳聲器拾音方式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多只傳聲器拾音方式。它是用一只傳聲器作主傳聲器對整個演出現場進行全面拾音、另外再在一些聲部前面布置相應傳聲器進行近距特寫拾音。調音時將主傳聲器的分電平調節(jié)器開足

9、,使其所拾取的整體聲能基本達到額定輸出,在此基礎上再適當加入特寫傳聲器信號,以使需要突出聲部的聲音或聲音較弱的部分增加音量,求得各聲部音量的平衡。對大型交響樂團演出拾音時,主傳聲器應采用心形傳聲器,設置在指揮臺稍后較高處,其數量為一只或數只,架高1.3.5m,以拾取節(jié)目的整體聲。這個位置與樂隊指揮所聽到的演出氣氛應當是一致的。樂隊前方可布置幾只電容式傳聲器,重點拾取各組弦樂聲音。這些傳聲器也作為主傳聲器對所有樂器進行整體拾音。獨唱演員前設置近講離心形傳聲器,以增加親切感;木管樂器和豎琴聲音特別微弱,但經常有獨奏樂句,在整個樂隊中起重要作用,可以分別專設心形電容傳聲器作近距離特寫拾音。合唱隊離主

10、傳聲器較遠,通常也設置數只傳聲器拾取合唱聲音增加真實感。樂隊前區(qū)所設置的無方向性電容傳聲器是為專門拾取混響聲的傳聲器,在廣播錄音系統(tǒng)中,當不用人工延時、混響時、可將這只傳聲器所拾取的混響聲,按適當的比例混入整個音樂之中。通常混響傳聲器的拾音距離應大于或等于等效混響半徑,其安裝高度在57m為宜。 多聲道拾音方式多聲道拾音多用于錄音系統(tǒng)之中。這種方式是將全部音樂聲源分成若干個聲部(大多為一件樂器一個聲部),每一個聲部前都放置一個近距離拾音傳聲器做“特寫拾音”。調音時,按照節(jié)目所需的音量平衡調整各個傳聲器的分電平調節(jié)器,而各聲部聲象的層次感,要由人工延時混響技術來完成。4傳聲器盒的布置和安裝舞臺上傳

11、聲器所拾取的聲頻信號需饋送到調音臺去進行信號的處理與放大,調音臺及其它聲頻設備所處的控制室一般距舞臺較遠,為了保證信號的正常饋送,除了須考慮前級與中間級的屏蔽連接外,還須在舞臺上設置與傳聲器連接的傳聲器盒。傳聲器至調音臺的連接饋線可以隱蔽而固定安裝,這樣,傳聲器可以置于舞臺上任何位置而不受饋線長度影響。(1)傳聲器盒的布置傳聲器盒可根據其在舞臺的布置形式采用集中放置或分散放置兩種形式。傳聲器盒的安放位置應以接近傳聲器的使用位置并且不影響舞臺演出活動為原則,通??杉兄糜谖枧_兩側或分散置于舞臺上傳聲器常用位置。舞臺兩側的傳聲器盒中應設有1016個插座,有時也可以集中于舞臺一側放置。樂隊常處位置處

12、的傳聲器盒可設置812個插座。舞臺后區(qū)使用的效果傳聲器的插座可直接與舞臺吊桿連在一起。有些廳堂的舞臺前設有樂池,此時在樂池內也應埋設傳聲盒,并在盒內設置812路插座。體育場、館除了要在主席臺與裁判臺的方便位置設置具有一定數量插座的傳聲盒外,還應在比賽場地周圍設置46組傳聲器盒,每組盒內可裝46個插座,以適應體育館內的多種功能的需要。(2)安放方式傳聲器盒可嵌入舞臺臺框內側墻內,距地板30cm50cm,傳聲器盒下部應有薄壁穿線鋼管與之連通,穿線鋼管經舞臺地板下部一直引伸至調音控制室,管內穿屏蔽信號線。傳聲器盒分散布置時,可將傳聲器盒置于舞臺(或主席臺)地板下面,為了防止灰塵落入,并保證地板表面平

13、整,可在放置傳聲器盒部位地板表面嵌入金屬蓋板。金屬蓋板宜用厚1cm的銅板或不銹鋼板制成。有時為了防止灰尖對盒內插座的影響,可將傳聲器盒垂直固定在地板下部。(3) 屏蔽連接傳聲器盒內的插座須用屏蔽線可靠連接,并且穿管敷設,直接引入音響控制室。二、 音箱系統(tǒng)的安裝音響工程應該保證場內各處具有基本一致的聲壓級。為保證此項指標要求,應對場內各點聲壓級進行測量,了解聲場分布情況。若聲壓級相差較大,可適當調整音箱的擺放位置,若還不能解決問題,則要考慮增設音箱或改善建聲環(huán)境。聲場調整好后,便可著手安裝音箱系統(tǒng)了。1常規(guī)音箱的安裝常規(guī)音箱系統(tǒng)的安裝有明裝、暗裝和吊裝三種方式。明裝指音箱系統(tǒng)直接裝在觀眾廳內可視

14、之處;暗裝指音箱系統(tǒng)裝在平頂內或臺框、墻壁內,吊裝指采用吊鉤、掛鈞或吊籃將音箱系統(tǒng)吊掛在頂棚上、墻壁上,吊裝時可以有暗吊和明吊兩種形式。(1)明裝明裝音箱裸露在觀眾廳頂棚或墻壁之外,采用吊、掛或嵌入形式,其特點為: 聲音不受阻擋,可直接射向觀眾席,聲能損失很小。 安裝、調整方向,可在現場很直觀地調節(jié)好音箱的聲輻射方向,保證觀眾席內各個區(qū)域內都可獲得較為均勻的直達聲。 應充分注意安全。 注意不要讓音箱影響廳堂內的整體造型。(2)暗裝暗裝音箱指將音箱隱蔽安裝的方式,如圖8-6所示。其安裝特點為: 預留的安裝洞口必須足夠大,以便調節(jié)音箱系統(tǒng)方向,洞口的寬度會影響水平方向的調節(jié),高度和深度會影響垂直方

15、向的調節(jié)。 裝在頂棚內的音箱系統(tǒng)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音箱與頂棚平行放置。音箱直接平放在頂棚上,此時聲音由頂棚直射相應觀眾席,這種方式通常適用于體育館的場地供聲系統(tǒng),低音音箱系統(tǒng)以及分散布置的背景音箱系統(tǒng)。另一種是音箱裝在頂棚的反聲罩內,以免聲能在平頂內的逸散。安裝反射罩的平頂留空處要有足夠大的面積,反聲罩本身的出口處也必須按照音箱的聲輻射角度留有足夠大的空間,使音箱的聲覆蓋范圍不受影響。反聲罩應用硬木制作,并且牢牢固定在頂柵上,避免由揚聲器的工作而產生共振現象,破壞重放聲的音質。 暗裝時所用的面罩必須透聲,通??捎媚猃堁b飾音箱布或滌綸裝飾音箱布。不宜采用透聲性能差的厚密織物。金屬網罩容易產生

16、刺耳的金屬共振聲,影響聲質,也應當少用或慎重使用。 有時暗裝音箱前還采用了裝飾格片。裝飾格片的寬度應小于所裝音箱紙盆直徑的1/10,格片的開口率應大于75,裝飾格片最好做成楔形,有利于聲波的傳播與擴散。 暗裝形式有利于整個廳堂的裝飾效果,但是如果處理不好會使部分直達聲能損失,而且安裝比較麻煩,調整與維修亦十分不方便。圖8-6 音箱暗裝示意圖(3)吊裝廳堂內音箱的吊裝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吊裝位置與傾斜角度直接影響整個廳堂的聲場分布,吊裝角度和音箱主聲束的聚束區(qū)域;二是吊裝的牢固度直接關系到廳堂內的安全性。可采用吊籃吊裝形式,這種聲吊籃在設計時應根據廳堂體形和輻射區(qū)域預先預制好,將音箱系統(tǒng)按各個

17、相應位置安裝固定牢固后再起吊至廳堂上空。聲吊籃應配置有電動起吊設備,利于安裝,調整與維修。表8-2給出了音箱緊固件的規(guī)格與許用負荷,可供吊裝時參考。表8-2 音箱緊固件一覽表 品 種 Cc型(兩頭為吊鉤) co型(一頭吊扣,一頭吊鉤) 螺旋扣號碼 0·20.3 0·6 0·9 0·2 03 060·9 許用負荷(kg) 230 320 630 960 230 320 630 960 適用鋼筋最大直徑(mm) 45 55 85 9·5 85 85 85 95 全長 最小 260 340 440 510 270 350 460 510 (mm) 最大 360 460 610 710 370 470 630 710 音箱的吊裝要點是: 根據專業(yè)音箱或音柱的重量設計吊裝構件與固定方式,確保吊裝安全可靠。 頂棚吊裝音箱應有四個吊裝點,側墻吊裝則要有三個吊裝點,便于調節(jié)傾斜角度。 大型專業(yè)音箱或音柱的吊裝除需特殊制作與箱體相固定的吊架,還應采用花籃螺絲和 6 8mm鋼索與之配合吊裝。花籃螺絲可用于拉緊鋼索并調節(jié)松緊,利于音箱的固定和傾斜角度調節(jié)。2背景音樂音箱安裝(1)背景音樂系統(tǒng)的音箱可安裝在使用場合的天棚內,由于天棚高度各不相同,音箱的安裝高度亦有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