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高中2013高三第一次月考試題-語文_第1頁
浙江杭州高中2013高三第一次月考試題-語文_第2頁
浙江杭州高中2013高三第一次月考試題-語文_第3頁
浙江杭州高中2013高三第一次月考試題-語文_第4頁
浙江杭州高中2013高三第一次月考試題-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杭州高中2013屆高三第一次月考語 文 試 題注意事項:1本卷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2本卷所有答案必須答在答題卷上,否則無效。I卷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 依偎(wi) 拘束(shù) 怪癖(p)應運而生(yng)B 摭拾(zhí) 干癟(bi) 魁梧(wú)四肢百?。╤ái)C 蕞爾(zuì) 思忖(cn) 鬈發(fā)(jun) 曝背談天 (pù) D 倉頡(jié) 傭金(yng) 誑語 (kuáng) 泥古成癡(nì)2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 人到中年便時有閑愁,怪不得詞人會感嘆年華一瞬,容消金鏡,壯志消殘,我也不免有些感觸。 B 我們祖先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以為一切生靈,都有返本的傾向:鳥戀舊林,魚思故淵,胡馬依北風,狐死必守丘,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C受外部環(huán)境、自身轉型等多重因素影響,上海經(jīng)濟下行壓力加大,投資出口低速增長,消費、工業(yè)出現(xiàn)放緩跡象,轉型綜合征已逐漸體現(xiàn)出來。 D 雖然人們總是一相情愿地聲稱“謠言止于制者”,“真相在于公開透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但辟謠敵不過謠言,科普敵不過迷信,一直是個嚴峻的事實。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A 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在享受信息

3、時代便利的同時,卻也不得不接受它泥沙俱下的另一面。每天,數(shù)不清的資訊都像潮水一般向我們涌來,其中魚目混珠,真?zhèn)坞y辨,充斥著大量有意或者無意的謠言。 B 大約在1921年,這伙土匪遭到直系軍閥的圍剿,孫美珠被捕后被砍頭示眾,孫美瑤一怒之下決定要反戈一擊,報仇雪恨。 C眼看已經(jīng)是火燒眉毛了,他老兄還在那里有板有眼好整以暇地賣弄他的那手絕活兒。 D十年,由歷史的角度來看,只是吉光片羽;然而,對于處在二十一世紀初的社會而言,已經(jīng)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而一方面媒體記者自身缺乏足夠的科學素養(yǎng),一方面為了追求轟動效應,則往往歪曲、隱瞞或者夸大各種科學問題。 B 這些疑問和我

4、們每個人都如此密切相關,以至于無論你懂不懂科學,都無可避免地要關注類似的問題。 C腐敗源自不受監(jiān)督的權力,只有建立健全各種監(jiān)督制度,給權力戴上緊箍咒才有可能遏制腐敗的滋生。 D這些雜交玉米由于產(chǎn)量高,而且比進口的雜交玉米更高的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受到了當?shù)剞r(nóng)民的歡迎,推廣面積越來越大。5用一句話概括下面一段新聞的主要信息。(不超過20字,3分)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發(fā)表研究報告說,他們研發(fā)的新型OLED采用一種名為有機自旋閥的裝置。這一裝置具有3層結構,中間的有機層相當于半導體,兩側是鐵磁金屬電子層。有機層采用名為“氘-DOO-PPV”的聚合物,這種聚合物可發(fā)出橙色的光,

5、其成本較低,可提高發(fā)光效率。整個裝置極輕薄,可安裝在燈管內(nèi)部。OLED是指有機材料在電場作用下發(fā)光的技術,它具有主動發(fā)光、無需背光源、色彩鮮艷、功耗低等優(yōu)點。研究人員認為,有效提高OLED發(fā)光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后,OLED有望取代目前廣泛應用于電腦、電視機、照明設備等眾多電子產(chǎn)品中的LED。研究人員說,這種技術目前只能在低溫環(huán)境下工作,還需進一步完善,以滿足在室溫條件下工作的要求。此外,還希望制造出可產(chǎn)生白色光的OLED。6望江樓的一副對聯(lián)號稱天下絕對,“機關重重”,原本該書寫下聯(lián)的地方,是一塊無字木牌。當年的作者苦于對不出與之匹配的下聯(lián),最終郁悶成疾,連名字也未留下。請你以杭州等地的景點、地

6、名等(例如望湖樓、望江亭、煙霞洞、飛來峰、聞濤路、抱樸道院、龍井問茶、釣魚臺、聞鶯閣)入聯(lián),合理選擇處理,幫他完成這個心愿。(4分)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樓千古。 7(5分)(臺灣同胞劉峰)記得最深的一次是7月5號我?guī)业膬蓚€小外甥,去海底世界玩?;貋淼臅r候就被幾輛車的喇叭聲嚇得夠嗆,當時我們是走在路邊, 沒來得及讓車,立馬就被一輛小車的喇叭聲嚇到了。帶著兩個小孩子肯定要慢一點,“叭叭叭叭叭叭叭叭”的聲音立馬就響起來了,特別刺耳。往往還不是叫一下兩下,一直在叫, 從那急促的喇叭聲中能聽出來那個司機有多么急不可耐。之所以記憶那么深, 是因為小外甥被嚇哭了,大外甥(三歲的樣子

7、)直接抱住我的腿,示意要我抱他有點怕為孩子那種天真無邪而感動,還有對孩子那種出于本能的關愛,讓我深深地記住了這幾聲喇叭的響聲。閱讀這樣的文字,往往會適當反思。就上述現(xiàn)象,談談你的看法。(60字左右)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題3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小題。(9分)“勾兌”是白酒釀造的一項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藝。在蒸餾白酒中,大約98%的成分是乙醇和水,2%是微量成分,這些微量成分雖然很少,卻能決定著白酒的風格和質(zhì)量。酒廠不同車間、同車間不同生產(chǎn)時間生產(chǎn)出來的白酒,所含的主要微量成分的量或者量比關系肯定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口感上就會參差不齊。要使酒的質(zhì)量完美、符

8、合品牌的傳統(tǒng)風格、出廠產(chǎn)品質(zhì)量統(tǒng)一,勾兌便必不可少?,F(xiàn)代化的勾兌是先進行酒體設計,按統(tǒng)一標準和質(zhì)量要求進行檢驗,最后按設計要求和質(zhì)量標準對微量香味成分進行綜合平衡的一種特殊工藝。各種國際著名的蒸餾酒,如五糧液、威士忌、白蘭地、金酒、朗姆酒等都是用高品質(zhì)的基礎酒勾兌出來的。在白酒的生產(chǎn)過程中,生香靠發(fā)酵、提香靠蒸餾、成型靠勾兌,勾兌技術可以稱得上是釀酒的畫龍點睛之筆。周禮等書的記載說明,周朝時人們已經(jīng)懂得初釀出的“基礎酒”進行再一次的加工-摻入液體混合物、評嘗來提高酒質(zhì)和口味。當今的勾兌與古代調(diào)配方法截然不同的是:勾兌時,各種摻合的基礎酒都是蒸餾酒,而不是水(紅露酒的調(diào)合,是通過加水稀釋或用脫酸

9、劑,使各次、各缸酒的質(zhì)量和風味一致),調(diào)味也主要是滴入特殊調(diào)味劑和香料。勾兌是蒸餾酒出現(xiàn)之后的一種生產(chǎn)新工藝,絕不會先它而產(chǎn)生。據(jù)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蒸餾酒出現(xiàn)于元朝。勾兌的目的是為了統(tǒng)一、穩(wěn)定產(chǎn)品質(zhì)量,維持獨有的風格,這完全是為了商業(yè)市場的競爭。在商品經(jīng)濟不發(fā)達的古代,景陽岡上只有“透瓶香”,杏花村里專賣汾酒,一種酒獨銷一方酒客,作坊主是沒有統(tǒng)一每窖、樽、缸酒體質(zhì)量和香味風格的需要的。這種工藝的發(fā)展和成熟,應在中國的生物工程科學發(fā)展起來之后。但是,市場上相對于“純糧酒”的“勾兌酒”卻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國傳統(tǒng)白酒釀造一直采用糧食為原料,也就是純糧釀造。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糧食供應緊張,為節(jié)

10、約釀酒用糧,白酒行業(yè)開始探索用甘蔗和甜菜渣、薯干等代用原料生產(chǎn)白酒,模擬傳統(tǒng)糧食白酒的口感,白酒行業(yè)將這種產(chǎn)品統(tǒng)稱為“工藝白酒”。在發(fā)展過程中,一些中小白酒企業(yè)往往收購一些雜牌基礎酒,甚至用代用原料造的酒精,后將其和酒糟混蒸,吸入發(fā)酵白酒的香氣和滋味,加入香料,再披上華麗外衣,就可招搖上市。這些“勾兌酒”的成本較低,如一噸優(yōu)質(zhì)酒精不過5000元6000元,如果稀釋成40度左右的白酒,一噸酒精就成為2噸白酒,等于4000瓶。成本低、利潤高,這是眾多廠家愿意生產(chǎn)“勾兌酒”的原因。相對于“勾兌酒”,純糧釀造的白酒在價格上沒有優(yōu)勢,而且“勾兌酒”廠家在宣傳上又故意混淆“勾兌酒”和“純糧酒”在釀造上的差

11、別,一時間白酒市場上魚龍混雜,普通消費者很難識別。8下列關于“勾兌”的說法,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A白酒剛造出來以后,不同車間出的酒味道是不一樣的,需要靠勾兌統(tǒng)一口味。B勾兌就是向不同基礎酒或酒精里摻水,組合、調(diào)味后平衡酒體,使之保持獨有風格。C勾兌是蒸餾酒出現(xiàn)之后的一種生產(chǎn)工藝,蒸餾出來的酒都可以進行勾兌。D現(xiàn)代化的勾兌是先進行酒體設計,后對微量成分進行綜合平衡;古代的調(diào)配只是摻入液體混合物。9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勾兌出來的酒,除了一些著名品牌之外,一般情況下,酒的品質(zhì)都不高。B“純糧酒”與“勾兌酒”的區(qū)別在于原料,而不在于勾兌的工藝。C市場上銷售的“勾兌酒”,往往都是一些代料酒精勾

12、兌而成的白酒。D勾兌的產(chǎn)生最早時間不過于近代晚期即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10結合上下文,請概括出采用“勾兌”的工藝釀出的高質(zhì)量白酒應該符合的一些條件。(3分)(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20分)葵 · 薤汪曾祺小時讀漢樂府十五從軍征,非常感動。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里中有阿誰?”“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詩寫得平淡而真實,沒有一句迸出呼天搶地的激情,但是慘切沉痛,觸目驚心。詞句也明白如話,不事雕飾,真不像是兩千多年前的人寫出的作品,一個

13、十來歲的孩子也完全能讀懂。我未從過軍,接觸這首詩的時候,也還沒有經(jīng)過長久的亂離,但是不止一次為這首詩流了淚。然而有一句我不明白,“采葵持作羹”??绾慰梢詾楦??我的家鄉(xiāng)人只知道向日葵,我們那里叫做“葵花”。這東西怎么能做羹呢?用它的葉子?向日葵的葉子我是很熟悉的,很大,葉面很粗,有毛,即使是把它切碎了,加了油鹽,煮熟之后也還是很難下咽的。另外有一種秋葵,開淡黃色薄瓣的大花,葉如雞腳,又名雞爪葵。這東西也似不能做羹。還有一種蜀葵,又名錦葵,內(nèi)蒙、山西一帶叫做“蜀薊”。我們那里叫做端午花,因為在端午節(jié)前后盛開。我從來也沒聽說過端午花能吃,包括它的葉、莖和花。后來我在濟南的山東博物館的庭院里看到一

14、種戎葵,樣子有點像秋葵,開著耀眼的朱紅的大花,紅得簡直嚇人一跳。我想,這種葵大概也不能吃。那么,持以作羹的葵究竟是一種什么東西呢?后來我讀到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吳其浚是個很值得叫人佩服的讀書人。他是嘉慶進士,自翰林院修撰官至湖南等省巡撫。但他并沒有只是做官,他留意各地物產(chǎn)豐瘠與民生的關系,依據(jù)耳聞目見,輯錄古籍中有關植物的文獻,寫成了長編和圖考這樣兩部巨著。他的著作是我國十九世紀植物學極重要的專著。直到現(xiàn)在,西方的植物學家還認為他繪的畫十分精確。吳其浚在圖考中把葵列為蔬類的第一品。他用很激動的語氣,幾乎是大聲疾呼,說葵就是冬莧菜。然而冬莧菜又是什么呢?我到了四川、江西、湖南

15、等省才見到。我有一回住在武昌的招待所里,幾乎餐餐都有一碗綠色的葉菜做的湯。這種菜吃到嘴是滑的,有點像莼菜。但我知道這不是莼菜,因為我知道湖北不出莼菜,而且樣子也不像。我問服務員:“這是什么菜?”“冬莧菜!”第二天我過到一個巷子,看到有一個年輕的婦女在井邊洗菜。這種菜我沒有見過。葉片圓如豬耳,顏色正綠,葉梗也是綠的。我走過去問她洗的這是什么菜,“冬莧菜!”我這才明白:這就是冬莧菜,這就是葵!那么,這種菜作羹正合適,即使是旅生的。從此,我才算把十五從軍征真正讀懂了。吳其浚為什么那樣激動呢?因為在他成書的時候,已經(jīng)幾乎沒有人知道葵是什么了。蔬菜的命運,也和世間一切事物一樣,有其興盛和衰微,提起來也可

16、叫人生一點感慨,葵本來是中國的主要蔬菜。詩·豳風·七月:“七月烹葵及菽”,可見其普遍。后魏齊民要術以種葵列為蔬菜第一篇?!安煽獋?,“松下清齋折露葵”,時時見于篇詠。元代王禎的農(nóng)書還稱葵為“百菜之主”。不知怎么一來,它就變得不行了。明代的本草綱目中已經(jīng)將它列入草類,壓根兒不承認它是菜了!葵的遭遇真夠慘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是因為后來全國普遍種植了大白菜。大白菜取代了葵。齊白石題畫中曾提出“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王,獨不論白菜為菜中之王,何也?”其實大白菜實際上已經(jīng)成“菜之王”了。幸虧南方幾省還有冬莧菜,否則吳其癋就死無對證,好像葵已經(jīng)絕了種似的。吳其癋是河南固始人

17、,他的家鄉(xiāng)大概早已經(jīng)沒有葵了,都種了白菜了。他要是不到湖南當巡撫,大概也弄不清葵是啥。吳其浚那樣激動,是為葵鳴不平。其意若曰:葵本是菜中之王,是很好的東西;它并沒有絕種!它就是冬莧菜!您到南方來嘗嘗這種菜,就知道了!北方似乎見不到葵了。不過近幾年北京忽然賣起一種過去沒見過的菜:木耳菜。你可以買一把來,做個湯,嘗嘗。葵就是那樣的味道,滑的,木耳菜本名落葵,是葵之一種,只是葵葉為綠色,而木耳菜則帶紫色,且葉較尖而小。由葵我又想到薤。我到內(nèi)蒙去調(diào)查抗日戰(zhàn)爭時期游擊隊的材料,準備寫一個戲??戳撕枚喾葙Y料,都提到部隊當時很苦,時常沒有糧食吃,吃“荄荄”,下面多于括號中注明“(音“害害”)”。我想:“荄荄

18、”是什么東西?再說“荄”讀gai,也不讀“害”呀!后來在草原上有人給我找了一棵實物,我一看,明白了:這是薤。薤音xie。內(nèi)蒙、山西人每把聲母為X的字讀成H母,又好用疊字,所以把“薤”念成了“害害”。薤葉極細。我捏著一棵薤,不禁想到漢代的挽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還落復,人死一去何時歸?”不說蔥上露、韭上露,是很有道理的。薤葉上實在掛不住多少露水,太易“晞”掉了。用此來比喻人命的短促,非常貼切。同時我又想到漢代的人一定是常常食薤的,故爾能近取譬。北方人現(xiàn)在極少食薤了。南方人還是常吃的。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都有。這幾省都把這東西的鱗莖叫做“藠頭”。“藠”音“叫”。南方的年輕人現(xiàn)在

19、也有很多不認識這個藠字的。我在韶山參觀,看到說明材料中提到當時用的一種土造的手榴彈,叫做“洋藠古”,一個講解員就老實不客氣地讀成“洋晶古”。湖南等省人吃的藠頭大都是腌制的,或入醋,味道酸甜;或加辣椒,則酸甜而極辣,皆極能開胃。南方人很少知道藠頭即是薤的。北方城里人則連藠頭也不認識。北京的食品商場偶爾從南方運了藠頭來賣,趨之若鶩的都是南方幾省的人。北京人則多用不信任的眼光端詳半天,然后望望然而去之。我曾買了一些,請幾位北方同志嘗嘗,他們閉著眼睛嚼了一口,皺著眉頭說:“不好吃!這哪有糖蒜好哇!”我本想長篇大論地宣傳一下藠頭的妙處,只好咽回去了。哀哉,人之成見之難于動搖也! 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日 (

20、載一九八四年第十一期北京文學,原文有刪節(jié))11 作者在文章開始不久就說十五從軍征“一個十歲的孩子也能讀懂”,可是又在后文中說“從此,我才算把十五從軍征真正讀懂了”。這兩個“讀懂”有什么不同?(3分)12作者在引介吳其浚的著述時特意寫他的官職履歷,這些內(nèi)容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13 文中作者引用了兩首漢詩十五從軍征和薤露,作者引用它們的用意相同嗎?為什么?(4分)14通讀全文,你覺得作者寫葵和薤這兩種蔬菜的命運的真正用意是什么?(5分)15汪曾祺先生曾說本文說的與文藝創(chuàng)作“有點關系”,從這個角度出發(fā),你覺得文中的“葵和薤”、“大白菜”、“只信任糖蒜的人”分別象征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什么?(5分)三、

21、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20題。(共19分)墨 妙 亭 記(宋)蘇軾熙寧四年十一月,高郵孫莘老自廣德移守吳興。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遙堂之東,取凡境內(nèi)自漢以來古文遺刻以實之。吳興自東晉為善地,號為山水清遠。其民足于魚稻蒲蓮之利,寡求而不爭。賓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風流嘯詠投壺飲酒為事。自莘老之至,而歲適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饑,將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廩勸分,躬自撫循勞來,出于至誠。富有余者,皆爭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勝計。當是時,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為莘老當日夜治文書,赴期會,不能復雍容自得如故事

22、。而莘老益喜賓客,賦詩飲酒為樂,又以其余暇,網(wǎng)羅遺逸,得前人賦詠數(shù)百篇,以為吳興新集,其刻畫尚存而僵仆斷缺于荒陂野草之間者,又皆集于此亭。是歲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覽嘆息,而莘老求文為記?;蛞灾^余凡有物必歸于盡而恃形以為固者尤不可長雖金石之堅俄而變壞至于功名文章其傳世垂后乃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壞。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將深檐大屋以錮留之,推是意也,其無乃幾于不知命也夫。余以為知命者,必盡人事,然后理足而無憾。物之有成必有壞,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國之有興必有亡也。雖知其然,而君子之養(yǎng)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緩死者無不用,其治國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無不為,至于無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謂

23、知命。是亭之作否,無足爭者,而其理則不可以不辨。故具載其說,而列其名物于左云。(選自私刻古文觀止)注孫莘老:名覺,曾任吳興(湖州)太守,熙寧五年二月建造墨妙亭,以藏古代碑刻法帖。16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A而歲適大水,上田皆不登 登:登上,到達。B躬自撫循勞來,出于至誠 撫循:撫恤。C不能復雍容自得如故事 故事:先例。D使者旁午 旁午:交錯頻繁。17下列加點的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分)A寡求而不爭 凡可以久生而緩死者無不用B賓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 富有余者C率以風流嘯詠投壺飲酒為事 將相率亡去D皆爭出谷以佐官 余以事至湖18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

24、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 (3分)A文章第一段是點題,交代孫莘老建造墨妙亭的時間、地點和用意。B文章第二段記述孫莘老在勤政之余,用心搜羅古文碑刻。C文章第三段是議論,主要是批判孫莘老的做法糊涂。D“物必歸于盡”一句,畫龍點睛,是全文的主旨。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3分)或以謂余凡有物必歸于盡而恃形以為固者尤不可長雖金石之堅俄而變壞至于功名文章其傳世垂后乃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壞。20把文中畫線的語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1)其刻畫尚存而僵仆斷缺于荒陂野草之間者,又皆集于此亭。(3分)(2)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將深檐大屋以錮留之,推是意也,其無乃幾于不知命也

25、夫。(二)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完成21-22題。(7分)江城子·密州出獵(蘇 軾)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21“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詞中有何作用? (3分)22“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態(tài)? (4分)(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24題:(6分)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

26、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保ㄕ撜Z)陳,國名。司敗,官名,即司寇也。昭公,魯君,習于威儀之節(jié),當時以為知禮。巫馬姓,期字,孔子弟子,名施。23請指出孔子作答的依據(jù): (以論語章句)(2分)24孔子說昭公“知禮”,陳司敗認為昭公“不知禮”,甚至認為孔子“亦黨”了。明代李贄認為孔丘只是一個普通人,“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蹦敲矗闳绾慰创鬃拥幕卮鹉??你又如何看待陳司敗對孔子“君子亦黨”的指責呢?(4分)(四)古詩文默寫。(6分)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6分)(1)嗚呼!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六國論)(

27、2)寄蜉蝣于天地, 。 ,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3)青泥何盤盤! 。 ,以手撫膺坐長嘆。(李白蜀道難)(4)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5)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 , ,是以見放!” (漁父)(6)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 君子于其言,  。(論語)四、作文(60分)26閱讀下面一首詩,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習 慣 黃燦然以前坐巴士上班,我總是埋頭看書,有時候坐過了站,這才抬頭四顧。后來一會兒看書一會兒望出窗外,有時候不知該看書還是該望出窗外。再后來沒興趣看書,窗外的街

28、景和行人,涌進車里的聲浪,都更使我入迷。如今我依然保持不看書的習慣,但目光漸漸越過高樓群,投向遠山和白云。根據(jù)你對這首詩的理解與感受,寫一篇文章。你可以講故事,抒發(fā)情感,也可以發(fā)表議論?!咀⒁狻拷嵌茸赃x,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得脫離詩歌含義的范圍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1 B;A應運而生(yìng) C鬈發(fā)(quán)D傭金(yóng)2C; A容銷金鏡 B 狐死首丘 D一廂情愿 3C好整以暇形容既嚴整,又從容。也指事情雖多,仍舊從容不迫。; A魚目混珠是指用假的冒充真的,此處應為“魚龍混雜“,

29、是好的和壞的混在一起的意思。 B反戈一擊是指從內(nèi)部調(diào)轉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D吉光片羽比喻殘存的珍貴的文物,現(xiàn)常比作從前生活中稀少的、值得回憶的往事。也作“吉光片裘”。4B;A 語序不當;C搭配不當;D謂語殘缺5參:美開發(fā)出新型“自旋極化”有機發(fā)光二極管。(3分)6參:棲霞嶺,棲霞光,棲霞嶺上棲霞光。霞光萬丈,霞嶺萬丈。朝月閣,朝月落,朝月閣中朝月落。月閣無聲,月落無聲特別優(yōu)秀獎(來自遼寧)崇圣寺,崇圣意,崇圣寺中崇圣意,圣意萬重,圣寺萬重平子試對(大理崇圣寺)7(5分)參:(1)請給孩子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2)請給自己一個安靜不煩躁的開車心境;(3)希望嘈雜的喇叭聲盡量離我們 的生活

30、遠一點;(4)希望更多人學會待人友善和有耐心;(5)希望我們的周圍少一些浮躁和暴戾之氣;(6)希望每個孩子都生活在不恐怖的環(huán)境中;(7)請給孩子一個有序而文明的大街;(8)喇叭的分貝越高,意味著其人修養(yǎng)越低(劉峰)我想到了辛亥革命秋瑾的一句話“革命是為給天下人造一個風雨不侵的家,給孩子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v使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們早已麻木,不知寧靜溫和為何物?!倍?、現(xiàn)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題3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小題。(9分)8B 9B10酒的質(zhì)量完美、符合品牌的傳統(tǒng)風格、出廠產(chǎn)品質(zhì)量統(tǒng)一;口感不會參差不齊;不是簡單地摻入液體混合物,甚至水;用高品質(zhì)的基礎酒勾兌出來

31、;基礎酒應是蒸餾酒,而不是代料酒精;采用糧食為原料,純糧釀造;采用自身生產(chǎn)的有品牌質(zhì)量保證的基礎酒,而非采購雜牌酒;標注純糧釀造標記,不做虛假宣傳。(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20分)11“一個十歲的孩子也能讀懂”是說這首詩歌寫得明白如話,不事雕琢;說自己終于真正讀懂這首詩,是指弄懂了“葵”的意思。12不能刪去。這樣寫是說他不只是做官,而是留意物產(chǎn)與民生的關系,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多留意自己職業(yè)之外的生活。13不同。引用十五從軍征是為了引出“葵”的話題;寫薤露是為了形象地描述薤的樣子,同時也表明薤在漢朝時后的普及,以及當時的人寫詩能“近取譬”。14多積累一點生活知識,關心草木蟲魚,“

32、關心糧食和蔬菜”對于人生要有廣泛的興趣,有一點好奇探究的興致,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有興趣嘗試。15“葵和薤”是指那些文學藝術中有生命力但比較邊緣、小眾的品類;“大白菜”是指普及的、大眾的、單一的品類;只信任糖蒜的人指那些先入為主,口味單一的受眾。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16A (登:五谷成熟)17A (A并列 B定語后置的標志 的人 C大都 帶著,隨著 D連詞 介詞)18C(第三段,批判孫莘老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主要意思是表達作者要“知命”的觀點)19或以謂余,凡有物必歸于盡,而恃形以為固者,尤不可長,雖金石之堅,俄而變壞,至于功名文章,其傳世垂后,乃為差久,今乃以

33、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壞。20對于古代刻石字畫凡是還存在或者是傾倒殘破被拋棄在荒坡野草當中的,又都搜集到這座亭子當中。這是過去人們的一種困惑,而孫莘老又修筑深檐大房子用以嚴密保存這些金石碑刻,推測他的意思,好像他不知道事物的這種命運。21“狂”字是總起,且貫穿全篇。上片寫出獵神情舉止之“狂”;下片由實而虛寫由打獵激發(fā)的壯志豪情(即“狂”)。22勾勒出了挽弓勁射、英武豪邁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希望帶兵征討西夏,為國立功的心志。2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2分)24、(4分) (四)古詩文默寫。(6分)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6分)(1)賂秦之地封

34、天下之謀臣 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六國論)(2)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 (蘇軾赤壁賦)(3)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 (李白蜀道難)(4)千古江山 舞榭歌臺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5)舉世皆濁我獨清 眾人皆醉我獨醒 (漁父)(6)言之必可行也 無所茍而已矣 (論語)【文言文參考譯文】熙寧四年(1071)十一月,江蘇高郵的孫莘老(孫覺)從廣德軍任上遷任湖州知州(相當于古代的吳興太守)。第二年二月,建了一座墨妙亭位于他的府第北面、逍遙堂東邊,搜集湖州境內(nèi)東漢以來的古代詩詞文章刻石用以充實亭中。浙江吳興自從東晉以來就是首善之地,號稱是山水清秀。當?shù)匕傩諔{借著打魚

35、、種植水稻、收獲蓮子蒲草生活富足,很少貪欲而又與世無爭。賓客不是有急事非得到此,一般的不到這里來。所以凡是到這里來的吳興郡太守,大都是悠然逍遙,平時把題詩作賦、在投壺中游樂飲酒當成正事。自從孫莘老來到這里,正值當年發(fā)大水,連上等良田也沒有收成,湖州老百姓饑餓嚴重,許多人爭相逃亡他鄉(xiāng)。孫辛老開倉賑濟災民,勸說有余糧的人家把糧食分給沒糧的百姓,親自巡視災情,慰問、安頓回來的災民,其真情至真至誠。于是,富裕人家,都爭相貢獻出自己家的余糧以支持官府,使得災民免于死亡的不計其數(shù)。正當這時,朝廷推行王安石變法,朝廷派來的使者交錯頻繁,世人都認為孫莘老肯定會日夜書寫文書,到了進見朝廷使臣的時候,也不可能還像

36、以前那樣仍然保持雍容自得的神態(tài)。而孫莘老卻更加喜歡前來的賓客,詩飲酒以為歡樂,又利用剩余時間,大力搜集以往的古代詩文,得到前人的詩賦題詠數(shù)百篇,匯集成吳興新集,對于古代刻石字畫凡是還存在或者是傾倒殘破被拋棄在荒坡野草當中的,又都搜集到這座亭子當中。這一年的十二月,我因為辦公事來到湖州,巡視一周,為之驚嘆,而孫莘老又請我為他寫一篇記述文章。有人對我說:凡是事物必有毀滅的時候,而憑借物質(zhì)形態(tài)看似堅固的事物尤其不能長久。雖然青銅器和歷代刻石看起來堅固,但不久也會變壞,至于人們追求的功名文章,傳播給后世,還算比較長久的。如果把可以長久傳世的功名文章借助不多久就變壞的碑刻來保存,實際上是把本來可以長久保存的東西反而借助于速壞的形態(tài),這是過去人們的一種困惑,而孫莘老又修筑深檐大房子用以嚴密保存這些金石碑刻,推測他的意思,好像他不知道事物的這種命運。我認為真正知道事物命運的人,必定會采取措施,竭盡全力,然后理當如此也就沒有可遺憾的了。事物有生成就必然會有壞的時候,正像人生有生就必然有死,國家有興旺也就必然會有滅亡。雖然知道這是必然的規(guī)律,但有賢德的人修身養(yǎng)性,對于一切有助于長生而延緩衰老的方法無不利用;治理國家,凡是能夠使得國家長久昌盛而能夠挽救滅亡的方法也無不使用,直到實在沒有一點辦法時才不得不罷休。這就是所謂的知道命運。這個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