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結構、地殼物質循環(huán)ppt課件_第1頁
地球結構、地殼物質循環(huán)ppt課件_第2頁
地球結構、地殼物質循環(huán)ppt課件_第3頁
地球結構、地殼物質循環(huán)ppt課件_第4頁
地球結構、地殼物質循環(huán)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球構造地球構造深度千米深度千米100020003000400050006000速度千米速度千米/秒秒03691215橫波橫波縱縱波波莫霍界面莫霍界面地幔地幔外核外核內核內核地殼地殼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地震波傳播速度與地球構造圖地震波傳播速度與地球構造圖想一想:想一想: 當?shù)卣鸢l(fā)生當?shù)卣鸢l(fā)生時,陸地上的人們有時,陸地上的人們有什么覺得?什么覺得?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擺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擺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覺得呢?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覺得呢?只能覺得到上下顛簸只能覺得到上下顛簸大陸地殼:雙層大陸地殼:雙層大洋地殼:單層大洋地殼:單層莫霍界面莫霍界面上層:上層: 硅鋁層硅鋁層下層:硅鎂層下層:硅鎂

2、層地幔地幔地地殼殼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氧硅鋁鐵鈣鈉鉀鎂地殼中主要化學元素含量百分比圖地殼中主要化學元素含量百分比圖氧氧硅硅鋁鋁鐵鐵鈣鈣鈉鈉鉀鉀鎂鎂其他其他讀讀“某地地震波速度隨深度的某地地震波速度隨深度的變化圖,回答下題。變化圖,回答下題。1.該地莫霍界面大約位于該地莫霍界面大約位于 A.5千米處千米處 B.17千米處千米處 C.33千米處千米處 D.2900千米處千米處2.該地能夠位于該地能夠位于 A.40N,116EB.30N,90E C.南極點南極點D.經度經度180,緯度,緯度03.關于圖中表示的地震涉及判別理由都正確的選項是

3、關于圖中表示的地震涉及判別理由都正確的選項是 A.橫波橫波 傳播速度較慢傳播速度較慢 B.縱波縱波 傳播速度較慢傳播速度較慢 C.縱波縱波 傳播速度較快傳播速度較快 D.橫波橫波 傳播速度較快傳播速度較快ADC大氣圈大氣圈生物圈生物圈水圈水圈巖石圈巖石圈二、地球的外部圈層二、地球的外部圈層干潔空氣干潔空氣水汽水汽雜質雜質氮氮 78%氧氧 21%其它氣體其它氣體低層大氣是由哪些組成的?分別有什低層大氣是由哪些組成的?分別有什么作用?么作用?1圖中甲、乙是地球內部的兩圖中甲、乙是地球內部的兩個不延續(xù)面,其稱號分別是:個不延續(xù)面,其稱號分別是:甲甲 ,乙,乙 。2當當A地發(fā)生地震時,地發(fā)生地震時,B

4、、C、D、E、F五個觀測點都測到了五個觀測點都測到了A地地發(fā)出的地震波,發(fā)出的地震波,B地測得的地震震地測得的地震震級為級為8.3級,級,E地測得的地震震級為地測得的地震震級為 級。對級。對B、E兩點所測到的縱波波兩點所測到的縱波波速進展比較,波速較快的是速進展比較,波速較快的是 觀觀測點,呵斥兩地波速差別的緣由測點,呵斥兩地波速差別的緣由是是 。3請在圖中用斜線畫出接納不請在圖中用斜線畫出接納不到橫波的區(qū)域。到橫波的區(qū)域。 讀讀“地球內部圈層表示圖,回答以下問題。地球內部圈層表示圖,回答以下問題。 莫霍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古登堡面8.3EE處穿過地殼、地幔處穿過地殼、地幔地殼的物質組成、物質循環(huán)

5、地殼的物質組成、物質循環(huán)一、地殼的物質組成及礦物與巖石的關系一、地殼的物質組成及礦物與巖石的關系:二、三大巖石的成因及特點:二、三大巖石的成因及特點:巖漿巖漿高溫高溫高壓高壓侵入地殼上部或侵入地殼上部或噴出地表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冷卻、凝固巖漿巖巖漿巖常見巖漿巖常見巖漿巖侵入型巖漿巖:花崗巖侵入型巖漿巖:花崗巖噴出型巖漿巖:流紋巖、噴出型巖漿巖:流紋巖、 安山巖、玄武巖安山巖、玄武巖1、巖漿巖、巖漿巖2、堆積巖、堆積巖裸露巖石裸露巖石堆積巖堆積巖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特點特點層理構造層理構造常含有化石常含有化石常見的堆積巖:礫巖、砂巖、頁巖、石灰?guī)r常見的

6、堆積巖:礫巖、砂巖、頁巖、石灰?guī)r外力作用外力作用3、蛻變巖、蛻變巖已成巖石已成巖石蛻變巖蛻變巖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地殼運動、巖漿活動產生的高溫高壓產生的高溫高壓蛻變作用蛻變作用舉例舉例石灰?guī)r石灰?guī)r大理巖大理巖砂巖砂巖石英巖石英巖花崗巖花崗巖片麻巖片麻巖頁巖頁巖板巖板巖【對點演練【對點演練1 1】龍陵黃龍玉是由巖漿在地下幾百米至地表的范圍】龍陵黃龍玉是由巖漿在地下幾百米至地表的范圍內構成的,黃龍玉有內構成的,黃龍玉有“山料和山料和“籽料之分。據此回答籽料之分。據此回答(1)(1)、(2)(2)題。題。(1)“(1)“山料產于山上的巖體中。山料產于山上的巖體中。“山料黃龍玉屬于山料黃龍玉屬于_巖巖石

7、中的礦物晶體石中的礦物晶體( )( )A.A.堆積巖堆積巖B.B.蛻變巖蛻變巖C.C.侵入巖侵入巖D.D.噴出巖噴出巖讀讀“某地質剖面圖,回答以下問題:某地質剖面圖,回答以下問題: (1)A處為_巖,判別根據是_。除此特征外,該類巖石含有_,能起到記錄的作用。 (2)B處為_巖,它是由_活動經過_構成的。此類巖石常見有兩種類型,其中C處為_巖,D處為_巖。 FG(3)E處能夠會構成處能夠會構成_巖,它是已生成的巖石在巖,它是已生成的巖石在_條件下構成的。條件下構成的。4 4、圖中、圖中A A、 C C 、F F、G G各巖石從老到新的次序各巖石從老到新的次序:堆積堆積層理構造層理構造化石化石巖

8、漿巖漿巖漿巖漿冷卻凝固冷卻凝固侵入侵入噴出噴出蛻變蛻變高溫高壓高溫高壓A F G C二、地殼的物質循環(huán)二、地殼的物質循環(huán)一地質循環(huán)一地質循環(huán)二巖石的轉化二巖石的轉化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放射性物質的衰變放射性物質的衰變熱能熱能機械能機械能巖漿巖漿B巖漿巖巖漿巖蛻變巖蛻變巖堆積巖堆積巖ADDDCCBA A:冷卻凝固作用:冷卻凝固作用B B:外力作用:外力作用C C:蛻變作用:蛻變作用D D:重熔再生作用:重熔再生作用(1)(1)圖甲中的巖石類型及其構成的地質作用對應于圖乙中的圖甲中的巖石類型及其構成的地質作用對應于圖乙中的( )( )A.b A.b

9、B.a B.a C.e C.e D.d D.d 常見巖石在消費生活中的用途類型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巖漿巖侵入巖質地堅硬,常用作侵入巖質地堅硬,常用作建筑材料,如花崗巖板材建筑材料,如花崗巖板材噴出巖形態(tài)各異,??勺鲊姵鰩r形態(tài)各異,常可作為觀賞石材,如玄武巖制作為觀賞石材,如玄武巖制作的盆景的盆景巖漿巖經過了高溫冷凝,巖漿巖經過了高溫冷凝,富含多種金屬礦物富含多種金屬礦物沉積巖石灰?guī)r是最常見的建筑材料之一,石灰?guī)r是最常見的建筑材料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學生產原料,如水泥也是重要的化學生產原料,如水泥生產、鋼鐵生產和玻璃生產等生產、鋼鐵生產和玻璃生產等沉積巖中富含非金屬礦產,如煤、沉積巖中富含非金屬礦產

10、,如煤、石油、天然氣等石油、天然氣等變質巖大理巖是由石灰?guī)r經高溫高壓變大理巖是由石灰?guī)r經高溫高壓變質而成,質地堅硬,是重要的建筑質而成,質地堅硬,是重要的建筑及裝飾板材及裝飾板材板巖是頁巖經高壓變質而成,也板巖是頁巖經高壓變質而成,也是重要的建材是重要的建材石英巖是重要的建材和化工原料石英巖是重要的建材和化工原料許多變質巖本身就是重要的金屬許多變質巖本身就是重要的金屬礦物礦物 讀我國大陸部分地殼等厚度線圖,完成讀我國大陸部分地殼等厚度線圖,完成3 3、4 4題。題。3.3.圖示地域的地殼厚度圖示地域的地殼厚度 A.A.由西向東逐漸增厚由西向東逐漸增厚 B.B.由北向南逐漸增厚由北向南逐漸增厚C.C.由東向西逐漸增厚由東向西逐漸增厚 D.D.由南向北逐漸增厚由南向北逐漸增厚4.4.假設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假設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0 0千米為千米為 A.A.海平面海平面 B.B.巖石圈底部巖石圈底部C.C.莫霍面莫霍面 D.D.軟流層中部軟流層中部【解析】【解析】3 3選選C C,4 4選選C C。第。第3 3題,由圖中等值線分布可題,由圖中等值線分布可知,大陸部分地殼厚度由東向西逐漸增厚。第知,大陸部分地殼厚度由東向西逐漸增厚。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