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 2 2: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項目)創(chuàng)建標準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標準東部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深化改革,加強 城鄉(xiāng)統(tǒng)籌,突出軟件建設,率先建成符合當地實際情況、比 較完整、覆蓋城鄉(xiāng)、可持續(xù)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 公共文化服務持續(xù)發(fā)展的長效機制基本形成,廣大群眾特別 是農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對公共文化服務的 滿意度明顯提高,進一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廣覆蓋、高效 能轉變。一、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方面1.1. 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 (站)、影劇院等公共文化設 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眾參加活動。實現市有圖書館、 博物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xiāng)
2、鎮(zhèn)(街道)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區(qū))建有文體活動室(文化廣場)。2.2. 圖書館建設。市、縣兩級圖書館達到部頒二級以上標準;公共圖書館人均占有藏書1 1 冊以上;市、縣兩級圖書館平均每冊藏書年流通率 1 1 次以上;人均年增新書在 0.040.04 冊次 以上;人均到館次數 0.50.5 次以上。3.3. 群眾藝術館、文化館建設。市轄兩級群眾藝術館、文 化館達到部頒二級以上標準,縣文化館達到部頒二級以上標 準。4.4.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100%100%勺鄉(xiāng)鎮(zhèn)(街道)建有單獨設置的綜合文化站,其設備配置、活動開展、人員 配備、綜合管理等達到發(fā)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 鄉(xiāng)鎮(zhèn) (街 道)
3、文化站建設標準 。5.5. 村(社區(qū))文體活動室(文化廣場)建設。結合村級(社區(qū))行政組織辦公場所建設, 100%100%的行政村(社區(qū))建 設面積不低于 200200 平米的文化活動室(中心),每個文化活動 室都建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6.6. 公共電子閱覽室(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層服務點)建設。依托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市及所轄縣建有標準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100%100%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區(qū)建有標準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實現全覆蓋。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面7.7.以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公共文化服務面向基層、面向農村,實現重心下移、
4、 資源下移。積極組織城市文化行政部門和單位開展農村文化 服務活動。農村和社區(qū)依托傳統(tǒng)節(jié)日、重大慶典活動和民族 民間文化資源,開展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群眾受眾率和參與率達到本?。▍^(qū)、市)的先進水平,人均 參加文體活動的時間每周不少于 7 7 小時。&弱勢群體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務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城市各類公共文化設施免費或優(yōu)惠向農民工、老人、 少年兒童和殘疾人開放,設置方便殘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 年兒童的活動區(qū)域和服務項目。市縣兩級圖書館設立盲人閱 讀區(qū),配備設備和盲文讀物??h級以上文化館經常性組織針 對上述特殊人群的各類文體活動,開展面向農民工的文化培 訓等。9.9. 社會力
5、量積極參與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和供給,引 入競爭機制,面向市場,采取項目補貼、資助和政府招標采 購等方式,通過集中配送、連鎖服務等多種方式,有效解決 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問題,實現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元化。10.10. 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各 級公共文化設施電子閱覽室為社會公眾提供免費上網服務時間每周不少于 5656 小時。11.11. 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 5656 小時。文化館(站)、 博物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 4242 小時。12.12.基本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看1 1 場以上電影、每年看 5 5場以上戲劇或文藝演出,每年組織8 8 次以上規(guī)模較大的群眾文體活動。13.
6、13.創(chuàng)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市、縣圖書館建立統(tǒng)一采 購、統(tǒng)一編目、統(tǒng)一配送的總分館制,實現通借通還。市、 縣兩級圖書館、文化館配備一臺以上流動服務車,圖書館每 年下基層服務次數不低于5050 次,文化館每年組織流動演出 1212 場以上,流動展覽 1010 場以上。14.14.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拘纬少Y源豐富、技術先進、服務便捷、覆蓋城鄉(xiāng)的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縣縣 有支中心、鄉(xiāng)鄉(xiāng)有基層服務點,實現村村通” 100%100%的基層 群眾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資源及享受數字圖書 館、數字文化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等的資源服務。15.15. 依托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國家數
7、字圖書館工 程,市一級建設 3 3 個以上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庫,建立網上圖 書館、網上博物館、群眾活動遠程指導網絡。三、公共文化服務組織支撐方面16.16.政府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相關規(guī)劃和政策,建立政府統(tǒng)一領導、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團體積極參與的管 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以農村和基層為重點,制定統(tǒng)籌城鄉(xiāng)文 化發(fā)展的相關規(guī)劃、政策、措施。建立政府與公共文化服務 機構的專家咨詢制度、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運營的公眾參與制度,形成政府宏觀管理、行業(yè)協會參與、公共機構法人治理 的管理模式,建立城市對農村的文化援助機制。17.17. 切實按照國務院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 和文化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編制的公共圖
8、書館建設用地指標、公 共圖書館建設標準、文化館建設用地指標、文化館建設 標準、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建設標準、城市社區(qū)體育設施建 設用地指標等標準,無償劃撥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體育館(場)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用地,公共文化設施門類齊全,布局合理、服務便捷。1818 .以示范區(qū)建設為平臺,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公共文 化服務資源和項目有效整合,實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 共建共享,形成綜合、系統(tǒng)、運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現便民惠民,提高整體服務能力,發(fā)揮綜合效益。19.19.加快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改革,形成責任明確、行為規(guī)范、富有效率、服務優(yōu)良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制 定并落實吸引社
9、會力量參與公益文化事業(yè)建設有關政策,民 營文藝團體、民間文藝社團和農民自辦文化初具規(guī)模,成為 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補充。四、資金、人才和技術保障措施落實方面20.20.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納入對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標體系,納入政府目標管理責任制,納入財政預算,納入 城鄉(xiāng)建設整體規(guī)劃。21.21.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經費得到落實。建立完善公共 文化投入保障機制,近三年財政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不低于 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計算)高于本省平均水平。22.22.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合文化站的人員編制3 3 名以上,行政村和
10、社區(qū)有至少 1 1 名財政補貼的文化管理員(文化指導員)。23.23.市級文化單位業(yè)務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于70%70%縣級文化事業(yè)單位業(yè)務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于80%80%24.24. 縣級文化單位在職員工參加脫產培訓時間每年不少于1515 天,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基層文化專兼職人員參加集中培 訓時間每年不少于 5 5 天。25.25.利用網絡、聲訊、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公共文化 服務平臺和公共文化服務技術支撐系統(tǒng),實現當地文化信息 資源的共建共享。五、公共文化服務評估方面26.26.建立并實施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制度。形成政府、 社會、服務群體共同參與的監(jiān)督管理體系,建立起政府、文化和財政部門
11、、公共文化機構、重大文化項目工作考核機制。27.27. 實行文化工作目標責任管理制,將服務農村、服務 基層情況和群眾滿意度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六、其他方面28.28.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程中,積極探索實踐,創(chuàng) 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 和手段,并已取得顯著成績,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較大影響, 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29.29. 結合具體實踐,參與文化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 度設計課題研究工作,針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共性問 題,總結經驗,并形成課題研究成果,為國家制定有關政策 提供依據,為同類地區(qū)的發(fā)展提供借鑒。課題報告通過專家 組驗收。30.30. 涉
12、及廣播電視、新聞出版、體育等部門的工作內容, 按照部門要求達到相應標準。31.31.涉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的工作內容,達到中央關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相關政策要求。中部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深化改革,加強城鄉(xiāng)統(tǒng)籌,突出軟件建設,初步建成符合當地實際情況、比 較完整、覆蓋城鄉(xiāng)、可持續(xù)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 公共文化服務持續(xù)發(fā)展的長效機制初步形成,廣大群眾特別 是農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對公共文化服務的 滿意度明顯提高。一、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方面1 1 .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影劇院等公共文化設 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眾參加活動。實現市有圖書館、
13、博物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xiāng) 鎮(zhèn)(街道)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區(qū))建有文體活動文 化室(文化廣場)。2.2. 圖書館建設。市、縣兩級圖書館達到部頒三級以上標準;公共圖書館人均占有藏書0.60.6 冊以上;市、縣兩級圖書館平均每冊藏書年流通率 0.70.7 次以上;人均年增新書在 0.030.03 冊次以上;人均到館次數 0.30.3 次以上。3.3. 群藝館、文化館建設。市轄兩級群藝館、文化館達到 部頒三級以上標準,縣文化館達到部頒三級以上標準。4.4.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80%80%的鄉(xiāng)鎮(zhèn)建有單獨設 置的綜合文化站,其設備配置、活動開展、人員配備、綜合 管理
14、等達到發(fā)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文化站建設標準。5.5.村(社區(qū))文化活動室(文化廣場)建設。 80%80%勺行政 村(社O區(qū))建立面積不低于 100100 平米的文化活動室(中心), 每個文化活動室都建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60%60%亍政村建立農家書屋,藏書 20002000 冊以上。6.6. 公共電子閱覽室(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 基層服務點)建設。依托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市及所轄縣建有標準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80%80%勺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區(qū)建有標準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面7.7.以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為 目
15、標,公共文化服務面向基層、面向農村,實現重心下移、 資源下移。積極組織城市文化部門和單位開展農村文化服務 活動。農村和社區(qū)依托傳統(tǒng)節(jié)日、重大慶典活動和民族民間 文化資源,開展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群眾 受眾率和參與率達到本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先進水平, 人均參加文體活動的時間每周不少于 5 5 小時。&弱勢群體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務權益得到有效 保障。城市各類公共文化設施免費或優(yōu)惠向農民工、老人、 兒童和殘疾人開放,設置方便殘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兒 童的活動區(qū)域和服務項目。市縣兩級圖書館設立盲人閱讀 區(qū),配備設備和盲文讀物??h級以上文化館經常性組織針對 上述特殊人群的各類文體
16、活動,開展面向農民工的文化培訓9.9. 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和供給,引 入競爭機制,面向市場,采取項目補貼、資助和政府招標采 購等方式,通過集中配送、連鎖服務等多種方式,有效解決 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問題,實現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元化。10.10. 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各級公共文化設施電子閱覽室為社會公眾提供免費上網服務時間每周不少于 4242 小時。11.11. 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 5656 小時。文化館(站)、 博物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 4242 小時。12.12.基本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看1 1 場以上電影、每年看 3 3場以上戲劇或文藝演出,每年組織5 5
17、 次以上規(guī)模較大的群眾文體活動。13.13.開展延伸服務。市、縣圖書館建立總分館制等多種模式的服務體系。市、縣兩級圖書館、文化館配備一臺以上 流動服務車,具備開展公共文化流動服務的能力。14.14.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拘纬少Y源豐富、 技術先進、服務便捷、覆蓋城鄉(xiāng)的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縣縣有支中心、鄉(xiāng)鄉(xiāng)有基層服務點,實現村村通” 100%100%的基層群眾可以通過基層服務點,70%70%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區(qū)居民可享受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的 資源服務。三、公共文化服務組織支撐方面15.15.政府有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相關規(guī)劃和政策,建 立政府統(tǒng)一領導、相關部門
18、分工負責、社會團體積極參與的 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以農村和基層為重點,制定統(tǒng)籌城鄉(xiāng) 文化發(fā)展的相關規(guī)劃、政策、措施。建立政府與公共文化服 務機構的專家咨詢制度、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運營的公眾參與 制度,形成政府宏觀管理、行業(yè)協會參與、公共文化機構法 人治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城市對農村的文化援助機制。16.16. 切實按照國務院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 和文化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編制的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公 共圖書館建設標準、文化館建設用地指標、文化館建設 標準、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建設標準、城市社區(qū)體育設施建 設用地指標等標準,無償劃撥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體育館(場)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用
19、地公共文化 設施門類齊全,布局合理、服務便捷。17.17. 以示范區(qū)建設為平臺, 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公共文化 服務資源和項目有效整合,實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共 建共享,形成綜合、系統(tǒng)、運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體現便民惠民,提高整體服務能力,發(fā)揮綜合效益。18.18.加快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改革,形成責任明確、行為規(guī)范、富有效率、服務優(yōu)良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制 定并落實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文化事業(yè)建設有關政策,民 營文藝團體、民間文藝社團和農民自辦文化初具規(guī)模,成為 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補充。四、資金、人才和技術保障措施落實方面19.19.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
20、,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納入對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標體系,納入政府目標管理責任制,納入財政預算,納入 城鄉(xiāng)建設整體規(guī)劃。20.20.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經費得到落實。建立完善公共 文化經費投入機制,近三年財政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不低于 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計算)高于本省平均水平。2121 .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合文化站的人員編制3 3 名以上,行政村和社區(qū)有至少 1 1 名財政補貼的文化管理員(文化指導員)。22.22.市級文化單位業(yè)務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于70%70%縣級文化事業(yè)單位業(yè)務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于80%80%23.23. 縣級文化單位在職員工參加脫
21、產培訓時間每年不少于1515 天,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基層文化專兼職人員參加集中培 訓時間每年不少于 5 5 天。24.24. 利用網絡、聲訊、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公共文化 服務平臺和公共文化服務技術支撐系統(tǒng),實現當地文化信息 資源的共建共享。五、公共文化服務評估方面25.25.建立并實施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制度。建立起政 府、文化行政部門、公共文化機構、重大文化項目工作考核 機制。26.26.實行文化工作目標責任管理制,將服務農村、服務 基層情況和群眾滿意度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六、其他方面27.27.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程中,積極探索實踐,創(chuàng) 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公共文化
22、服務方式 和手段,并已取得顯著成績,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較大影響, 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28.28. 結合具體實踐,參與文化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 度設計課題研究工作,針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共性問 題,總結經驗,并形成課題研究成果,為國家制定有關政策 提供依據,為同類地區(qū)的發(fā)展提供借鑒。課題報告通過專家 組驗收。2929 .涉及廣播電視、新聞出版、體育等部門的工作內容, 按照部門要求達到相應標準。3030.涉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工作的達到中央關于公共 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相關政策要求。西部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深化改革,加強 城鄉(xiāng)統(tǒng)籌,突出軟件建設,初步建成固定設施、
23、流動設施與 數字文化陣地相結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公共文化服務持 續(xù)發(fā)展的保障機制初步形成。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基本 文化權益得到有效保障。一、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方面1 1 .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影劇院等公共文化設 施網絡體系初步形成,并建成與當地人口分布和地域條件相 適應的流動文化設施網絡,市縣兩級圖書館、文化館都具備 流動文化服務能力,廣大群眾能夠就近方便的享受公共文化 服務。2 2.圖書館建設。市、縣兩級圖書館 80%80%達到部頒三級以上 標準;公共圖書館人均占有藏書 0.40.4 冊以上;市、縣兩級圖 書館平均每冊藏書年流通率0.50.5 次以上;人均年增新書在0.02
24、0.02 冊次以上;人均到館次數 0.20.2 次以上。3 3 .群藝館、文化館建設。市轄兩級群藝館、文化館80%80%達到部頒三級以上標準,縣文化館達到部頒三級以上標準。4.4.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80%80%的鄉(xiāng)鎮(zhèn)建有單獨設 置的綜合文化站,其設備配置、活動開展、人員配備、綜合 管理等達到發(fā)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文化站建設標準。5.5. 公共電子閱覽室(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 基層服務點)建設。依托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市及所轄縣建有標準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60%60%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區(qū)建有標準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面6.6.以統(tǒng)籌城鄉(xiāng)
25、發(fā)展,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公共文化服務面向基層、面向農村,實現重心下移、資源下移。積極組織城市文化部門和單位開展農村文化服務 活動。農村和社區(qū)依托傳統(tǒng)節(jié)日、重大慶典活動和民族民間 文化資源,開展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群眾 受眾率和參與率達到本?。ㄗ灾螀^(qū)、直轄市)的先進水平, 人均參加文體活動的時間每周不少于3 3 小時。7.7.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和供給, 引 入競爭機制,面向市場,采取項目補貼、資助和政府招標采 購等方式,通過集中配送、連鎖服務等多種方式,有效解決 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問題,實現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元化。8 8 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實現免
26、費開放。各級公共文化設施電子閱覽室為社會公眾提供免費上網服務時間每周 不少于 4242 小時。9.9. 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 5656 小時。文化館(站)、博 物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 4242 小時。10.10.基本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看1 1 場以上電影、每年看 2 2場以上戲劇或文藝演出,每年組織3 3 次以上規(guī)模較大的群眾文體活動。11.11.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基本形成資源豐富、 技術先進、服務便捷、覆蓋城鄉(xiāng)的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縣縣有支中心、鄉(xiāng)鄉(xiāng)有基層服務點,實現村村通” 100%100%的基層群眾可以通過基層服務點使用文化信息資源及享受數字圖 書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
27、的資源服務。三、公共文化服務組織支撐方面12.12.政府有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相關規(guī)劃和政策,建立政府統(tǒng)一領導、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團體積極參與的 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以農村和基層為重點,制定統(tǒng)籌城鄉(xiāng) 文化發(fā)展的相關規(guī)劃、政策、措施。建立政府與公共文化服 務機構的專家咨詢制度、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運營的公眾參與制度,形成政府宏觀管理、行業(yè)協會參與、公共文化機構法 人治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城市對農村的文化援助機制。13.13. 切實按照國務院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 和文化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編制的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公 共圖書館建設標準、文化館建設用地指標、文化館建設 標準、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建設
28、標準、城市社區(qū)體育設施建 設用地指標等標準,無償劃撥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體育館(場)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用地,公共文化設施門類齊全,布局合理、服務便捷。1414 .以示范區(qū)建設為平臺,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公共文 化服務資源和項目有效整合,實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 共建共享,形成綜合、系統(tǒng)、運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體現便民惠民,提高整體服務能力,發(fā)揮綜合效益。15.15.加快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改革,形成責任明確、行為規(guī)范、富有效率、服務優(yōu)良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制 定并落實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文化事業(yè)建設有關政策,民 營文藝團體、民間文藝社團和農民自辦文化初具規(guī)模,成為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補充四、資金、人才和技術保障措施落實方面16.16.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納入對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標 體系,納入政府目標管理責任制,納入財政預算,納入城鄉(xiāng)建設整體規(guī)劃。17.17.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經費得到落實。建立完善公共 文化經費投入機制,近三年財政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不低于 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計算)高于本省平均水平。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3522-17:2024 EN-FR Electrical relays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17: Shock,acceleration and vibration
- 【正版授權】 IEC SRD 63301-1:2024 EN Smart city use cas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Water systems in smart cities – Part 1: High-level analysis
- 2025-2030年中國脲醛樹脂市場十三五規(guī)劃及投資風險評估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翡翠玉鐲行業(yè)市場需求規(guī)模及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空氣凈化系統(tǒng)工程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碳酸氫鈉干滅火劑市場運營現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硅鋼板行業(yè)運行動態(tài)與營銷策略研究報告
- 廣東文藝職業(yè)學院《數據描述與可視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職業(yè)技術學院《課件設計與微課制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文化傳媒職業(yè)學院《汽車數據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度咨詢服務合同:企業(yè)管理咨詢服務
- 涼山州西昌市人民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2023
- 住建局條文解讀新規(guī)JGJT46-202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標準》
- 中國古代舞蹈史課件
- DB3502T 078-2022 代建工作規(guī)程
- 冠心病課件完整版本
- 光伏發(fā)電+儲能項目三期項目建筑安裝工程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4關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意見詳細解讀課件
- 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guī)范 CJJT47-2016知識培訓
- 課前三分鐘有效利用活動方案
- HIV陽性孕產婦全程管理專家共識2024年版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