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腰肌和背部肌肉的方法_第1頁
鍛煉腰肌和背部肌肉的方法_第2頁
鍛煉腰肌和背部肌肉的方法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鍛煉腰肌和背部肌肉的方法鍛煉腰肌和背部肌肉的方法腰部練習一、腰法與發(fā)力的關系將腰部轉(zhuǎn)動產(chǎn)生的力量加以利用,就可產(chǎn)生擊拳踢腿的爆發(fā)力。以直拳為例,當腳蹬地產(chǎn)生的 反作用力沿踝、膝關節(jié)傳遞至髖關節(jié)時,髖關節(jié)的轉(zhuǎn)動使力 在髖關節(jié)處做了一次平面回旋加速,配合腰不肌肉的協(xié)調(diào)運 動,使其得到再次加速,傳至上體時,腰背肌肉的力量與其 會合并傳送到肩部,肩關節(jié)的抖動,肘關節(jié)的伸展,腕力的 發(fā)出,使直拳威力達到極至。掌握了腰髖關節(jié)用力的技巧, 則上體之力與腿部力量合二為一,成為一個整體,而忽視或 不明腰的作用,則只能是局部之力,零散之力。李小龍曾說:“以腰為樞紐,快速地轉(zhuǎn)腰,使肩與臂先手而出,要的扭轉(zhuǎn) 系學習出

2、拳之基礎練習?!比V云:“力由腰發(fā)多根基,貫入 兩肋四肢軀,發(fā)到手足成一點,丹田叫力山也移”,也是對發(fā)力的形象描述。腰法與踢腿發(fā)力有什么關系呢?李小龍說“腰馬合一”是什么意思?馬者,馬步,雙腿也。就是降腰 力與雙腿之力結(jié)合起來。沒有威力的踢擊,盡管動作很快, 但往往被擊中對手時的反作用力所頂?shù)?。而掌握了將腰腿?地面獲得的反作用力傳至腰部,腰部傳至大腿,再由大腿傳 至攻擊部位,節(jié)節(jié)貫通如流水般,此時踢力直透對方,即使踢中數(shù)百斤重的人或物體,攻擊者都不會自倒,因為腰力與支撐腿維持、調(diào)整好自身重心,故穩(wěn)如磐石。二、腰力的作用原理太極拳諺云“生命源頭在腰間”,“其根在足,發(fā)之于腿,主宰與腰,形于手指

3、”。如果仔細觀察狗的動作, 你照它臀部踢上一腳,它會立即轉(zhuǎn)身反擊。而一個人的動作 與其相比則笨拙的多,許多人轉(zhuǎn)跨轉(zhuǎn)腰時,腰背部就像束了 一條寬皮帶,僵硬、平板,沒有扭擰、轉(zhuǎn)策、翻滾的靈活。 腰部又是人體眾多器官所在地,鍛煉了腰部,就鍛煉了這些 內(nèi)部器官,就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從解剖學來看,其前 有丹田(臍下三寸氣海穴,也稱前心),后有命門(兩腎之 間,也稱后心)。周身之氣皆發(fā)于丹田,又皆收于丹田,“氣沉丹田,上虛下實,中氣存于中,虛靈含于內(nèi),內(nèi)走五臟百 骸,外行肌膚皮毛”,運行周身,達四梢。發(fā)力時,松緊轉(zhuǎn) 換的關鍵在于腰腎,腰腎轉(zhuǎn)換的樞紐則在于命門穴。 運動時, 以命門穴為原動力,帶動胸肌松

4、沉,變幻虛實松緊,只有這 樣,才能周身發(fā)力。腰是運動之樞紐,拳論曰:“訣竅以兩腰之中,兩腎之間命門,為上下體之關鍵樞紐。”拳腳發(fā)力時,通過腰部來維持和調(diào)整重心,使動作既輕靈又穩(wěn)健。“有不得機不得勢者,身便散亂。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辈坏脵C不得勢,必是手動而腰腿不動,所以腰力的發(fā)出必須做到虛 靈頂勁,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屈膝松胯,氣沉丹田,使軀 干正直,立身中正,上下一線。只有尾閭?姓衞叡拍萇窆帷(18)C虐嗣妗U衞嫌兄寮謚匭奈榷售蓯咕17. v唱篦嶙荼槨 嶙(15)謁納搖? 三、腰法與摔法的關系摔法與腰法有關,只是由于動作幅度較小而常人難識其中奧妙。摔技有一種典 型練法一一滑車練習,它是通過手的

5、牽拉與上步,練習腰的 旋轉(zhuǎn),體會抽、擰、頂、翻、撬諸勁的變化。借杠桿力,使 對手失去重心。如腰不靈活,則摔只是蠻力硬扯,吃力而沒 有效果。四、腰法與實戰(zhàn)拳諺云“一打身法二打閃”:又說“身法為變化之本”。身法就是以腰為軸作出的變化, 以腰為軸,在旋轉(zhuǎn)中吞吐閃展,如同飛機在空中可作立體的 變化,如老虎、豹子都是腰部的收縮產(chǎn)生高速的一撲。腰法 若練之精熟,則腰部如同安裝了軸承一般,可自如的向任意 角度變化。這種運動有什么實戰(zhàn)意義?即 “身體的搖擺不定, 當可令對方更不容易攻擊,也可是自己,尤其是近身發(fā)力更 具威力。它的高明處在于,雙手放開,隨時可予對方一打擊, 并增強自己的守勢,對方一旦暴露空門,必

6、可使自己有絕佳 之可乘之機會”。(李小龍語)腰法的這種復合變化就是在避 開對方攻擊的同時近身擊敵。正確的攻防技術,如同鞭炮, 而腰法則如一掛鞭炮中的導線,引爆連貫的技術動作。腰法 實戰(zhàn)應用最典型的例子是醉拳,看似東歪西倒,實則每一動 作都有它的目的,在看似不經(jīng)意的運動中巧妙的避開對方的 攻擊,見隙反擊,實為腰法、身法變化應用的典范。五、腰法練習既然腰法如此重要,那么,練腰、用腰的方法有哪些?下面介紹一些示例。1、轉(zhuǎn)腰。開步站立,身體前俯,從前向左向后回環(huán),兩臂隨身擺動上動不停。再從后 向右回環(huán)轉(zhuǎn)腰,左手隨腰的轉(zhuǎn)動從右側(cè)鄉(xiāng)下扳握右腳踝,身 體下俯,左耳盡力貼于右小腿外側(cè),右手順勢五指撮攏成勾 手

7、在身后反臂上舉,略停片刻。左手松開右腿,身體開始向 右、向后、向左回環(huán)轉(zhuǎn)腰,右手去扳握左腳踝,左手成勾手 反臂上舉。如此左右回環(huán)轉(zhuǎn)腰。2、下俯腰。并步站立,兩臂伸直上舉, 兩手手心朝上五指交叉握住, 然后身體前屈, 兩手在腳尖前貼地。兩手松開向后抄抱,握住小腿下方,使 面部緊貼脛骨前面。身體直起還原,兩手再直臂上舉交握, 做第二次。3、側(cè)俯腰。并部站立,兩臂伸直上舉,兩手手心朝上五指交叉握住,下肢不動,上身做轉(zhuǎn)向左腿外側(cè)俯 下,兩手在腳外側(cè)貼地。身體直起恢復原狀,下肢不動,上 身右轉(zhuǎn)向右腿外側(cè)俯下,如此左右輪換。4、下腰。開步站,兩手由身前直臂上舉,手心朝上,抬頭,背對墻壁,漫 漫扶墻向下彎,

8、到自己感到腰部不能再彎為止,堅持一會起 身再做。5、甩腰。開步站立,兩手由身前直臂上舉,手心朝上,抬頭,眼看兩手以腰關節(jié)為軸使身體向前、向后甩 動。練習時,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決定練習次數(shù),以防受傷。 6、握棍轉(zhuǎn)腰。用一根直棍扛在肩上,可以很方便地練腰。 從照片可以看到李小龍持棍轉(zhuǎn)腰的動作,這里介紹幾種練習 方法。 ( 1) 水平回轉(zhuǎn)。兩腿開立,雙手持棍置于肩上,向左盡力轉(zhuǎn)腰,稍停,再向右方水平轉(zhuǎn)動,借以體會出拳時肩腰配合轉(zhuǎn)動的技術要領。 ( 2) 前斜下點棍。由雙手水 平握棍動作起,身體前俯,右手握棍向左腳面方向轉(zhuǎn)動,起 身后恢復直立姿勢,再做象右腳面轉(zhuǎn)點動作。( 3) 斜后方轉(zhuǎn)棍。由雙手持棍動

9、作起,身體右后轉(zhuǎn),至極限時,棍向 左腳跟方向下點,使腰肋肌力得到鍛煉。稍停,恢復水平持 棍動作,再做向左后轉(zhuǎn),向右腳跟方向斜點動作。( 4) 體側(cè)劃弧。 雙手水平持棍站立, 左手使棍在一側(cè)劃小圓, 稍停, 再做右手在右側(cè)劃圓的動作。 說明:雙肩扛棍運動,很 容易體會腰的轉(zhuǎn)動。如果將棍之兩端附上杠鈴片等重物,就 可以起到練腰力的作用。做上述練習,水平旋轉(zhuǎn),體會拳法 直線發(fā)力。體側(cè)劃弧,可體會螺旋向上的鉆透發(fā)力,配合腰 部功力練習,就可直接應用于實戰(zhàn)。7、腰部功力練習。腰部不僅要有柔韌性,而且要有力量,這樣腰就向彈簧一樣 有爆發(fā)力。練腰時,可用皮條、彈簧、滑輪等輔助器具。經(jīng) 過全面練習,具有功力的

10、腰部,結(jié)合正確的發(fā)力技術,就可 形成強勁威猛的攻擊力。背部肌肉鍛煉上背部 立式聳肩起始姿勢 身體直立,兩 手用正(俯)握法握杠鈴或啞鈴,握距稍寬于肩。 動作過 程 先讓肩部盡量下傾,兩臂完全不使勁,然后聳起兩肩(主要是收縮斜方?。o止一秒鐘,松下肩,重復再做。呼吸方法聳起肩部時吸氣,松下時呼氣。 注意要點聳起肩部把杠鈴稍稍上提要完全靠收縮斜方肌所產(chǎn)生的力量, 兩肘不能絲毫彎曲。上背部 直立劃船起始姿勢兩腳自然開立,兩手握杠,用上握法握距比肩狹(可窄到兩拳在杠 中央相接)。動作過程把杠鈴徐徐向上拉起,直到橫杠幾乎觸及頦部。靜止一秒鐘,讓杠鈴徐徐下垂到兩臂完全伸 直,重復再做。呼吸方法杠鈴上拉時

11、吸氣,下垂時呼氣。注意要點上拉時要讓橫杠盡量貼近身體。如握把較寬,杠鈴上提時讓兩肘尖向上。上拉時身體不要擺動。下 垂杠鈴要徐徐而行,最后要讓杠鈴盡量下垂到可能的最低 點。背闊肌 引體向上起始姿勢兩手用寬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單杠,兩腳離地,兩臂身體自然下垂伸直。動作過程 用背闊肌的收縮力量將身體往上拉起,直到單杠觸 及或接近胸部。靜止一秒鐘,使背闊肌徹底收縮。然后逐漸 放松背闊肌,讓身體徐徐下降,直到回復完全下垂,重復再 做。呼吸方法將身體往上拉時吸氣,下垂時呼氣。注意要點上拉時意念集中在背闊肌,把身體盡可能的拉高,上拉時不要讓身體擺動。下垂時腳不能觸及地面??稍?腰上鉤掛杠鈴片來加重。背闊肌坐

12、式下拉吊棍起始姿勢坐在凳上,兩手用寬握距向上伸直, 正握(掌心向前)吊棍。 動作過程收縮背闊肌,將吊棍盡力往下拉,直到觸及頸后肩背部或是觸及前胸。然后慢慢放松背闊肌,讓吊棍縮回 到兩臂伸直拉住的高度。呼吸方法將吊棍下拉時吸氣,松回時呼氣。 注意要點應將意念集中在背闊肌收縮和放松的控制上。若坐著的高度不合適,可立著做或跪著做。 背闊肌俯身劃船該動作是鍛煉背闊肌的基本動作之一,可用杠鈴、啞鈴等來做。用杠鈴時,握距寬時,并上拉 到觸及腹部時,對背闊肌下端有較大鍛煉作用。握距窄,并 直接上拉到觸及胸部時, 對背闊肌上部影響較大。 若用啞鈴, 可左右手交替做或用單個先練一邊,再練另一邊。起始姿勢 屈膝,

13、上體前傾,兩臂直垂握杠,應使杠鈴稍離地面。 頭不要低垂。 動作過程收縮背闊肌,將上臂上拉,把杠鈴盡量拉高,靜止一秒鐘,讓杠鈴徐徐下降到兩臂完全伸 直下垂。呼吸方法上拉杠鈴時吸氣,放下時呼氣。 注意要點上拉時要想著讓主要力量來自背闊肌的收縮,而不是臀部。上拉時,腰要收緊,上體盡量不搖動,腿部用力, 臀部后移,以保持平衡。如做單臂劃船,另一手可撐扶在膝 上或凳上背闊肌并握劃船背闊肌變化動作起始姿勢 將橫杠一端套上杠鈴片,讓一端留空,并頂住墻角或用重物 壓住。騎跨橫杠,面向重端,站在墊木上,兩膝稍彎,臀部 向后移,兩手一前一后并握杠的近杠鈴片處。將重端稍稍拉 離地面。兩臂下垂,不要低頭。動作過程 收

14、縮背闊肌, 屈肘將杠鈴的重端拉起到接近胸骨。靜止一秒鐘,極力收緊背闊肌。放松背闊肌,讓杠鈴重端徐徐下降。呼吸方法上拉時吸氣,下降時呼氣。注意要點 為了盡量用上背闊肌的收縮力,兩手握杠要放松些,以少耗臂力。上體保持 不動,不讓抬高借勁。起拉前,要讓背闊肌完全松開,上拉 到最高點時徹底收縮。胸要挺,腰要收緊,腿要用力下踏, 臀部往后移。 骶棘肌 直腿硬拉起始姿勢兩腳開立,比肩稍狹。向前屈體,不要屈膝。兩手用正、反握握杠,握距 稍寬于肩。勿低頭。動作過程收縮下背部肌肉,把上體向上向后挺起,兩肩盡量后移。最后,盡力收縮骶棘肌, 靜止一秒鐘,再慢慢屈體向前,直到杠鈴片幾乎觸及地面。 如欲加大后背部的屈伸

15、幅度來加大鍛煉效果,兩腳放在墊木 上,杠鈴放在地上。呼吸方法上拉時吸氣,放下時呼氣。注意要點兩腿始終直立,膝部勿彎曲。意念要始終在后背部。動作平穩(wěn),用大重量,但又切勿過重。切勿突 然用大重量。也可屈腿做這個動作,稱為“屈腿硬拉” ,對 下背部的鍛煉作用稍小,但有助于鍛煉股四頭肌。骶棘肌超度挺身起始姿勢俯伏在長凳上,讓上身前滑,直到小腹貼在凳邊。向前屈體,讓上體直向下垂。讓一同伴壓住或 坐在小腿上。兩手交叉放在胸前。若要增大抗力,還可抱一 杠鈴片在胸前。 動作過程上體盡量向上挺,到最高點時,靜止一秒鐘。然后慢慢回復。呼吸方法上體挺起時吸氣,前屈時呼氣。注意要點向上挺伸時應盡力收縮骶脊肌, 動作不

16、要過快。 骶棘肌 負重躬身起始姿勢 后肩負杠鈴,兩手用寬握距握杠,全身直立。 動作過程 慢慢向前屈體躬身,直到上體與地面平行,靜止一秒鐘,身 體向上挺起,直到回復全身直立。 呼吸方法 向前屈體 時吸氣,挺起時呼氣。 注意要點 屈伸上體時,應始終 保持挺胸收腹緊腰和兩腳伸直。兩手緊握橫杠,勿使在頸椎 上滑動。挺起時有意識的徹底收縮骶脊肌。因此,請您不要忽視腹部的健美鍛煉。 一、側(cè)身彎腰運動: 直立。雙腿分開,兩臂左右平舉,上體前屈,用左手指去碰 右腳,右臂自然上舉,兩腿和兩臂都不得彎曲,吸氣,然后 還原,呼氣。再換一方向,重復一次。連做 8 次。 二、屈 腿運動:仰臥位。雙臂左右平貼地面,兩腿伸

17、直后同時屈膝 提起,吸氣,使大腿貼近腹部;然后呼氣,緩緩還原。重復 8 次。 三、舉腿收腹:主要是發(fā)展下腹部肌肉。上身平臥, 腿伸直并盡可能抬高, 接著再緩慢放下。 這一練習做均勻后, 雙膝彎曲繼續(xù)做同樣的動作。重復 8 次。 四、坐式屈團身: 主要為發(fā)展上、下腹部肌肉。伸直膝蓋,上身后仰,保持身 體平衡,然后屈膝收腹,使腹肌極度折屈。練習中,腳始終 不能觸及地面。 五、“踏自行車”運動:仰臥位。輪流屈伸 兩腿,模仿踏自行車的運動,動作較快而靈活,屈伸范圍盡 量大。歷時 20?30 秒鐘。 六、扭腰: 一手握把手或拉一定重量的重物,作各種姿勢的扭腰和轉(zhuǎn)身練習,以鍛煉腹外斜肌和腰部肌肉。 肩部

18、肩部肌肉最主要的就是三角肌,斜方肌 (頸根部兩側(cè)) 也是肩部的一部分。 三角肌主要由前、 中、后三束肌肉組成。 1.前平舉 主要練三角肌前束和斜方 肌。 自然站立,雙手持啞鈴或杠鈴,雙臂貼身,向前平舉, 停留片刻,然后復原。 2.側(cè)平舉 主要練三角肌前中束。 雙 手持啞鈴,雙臂貼身,兩臂同時或輪換向體側(cè)平舉,手位過 肩時停留片刻(或轉(zhuǎn)動手腕使大拇指指向地面) ,然后復原。 做動作時不得動用背部力量(背靠柱子可防止背部借力) 。 這個動作也可用拉力器或膠皮條練, 也可以兩手分別練。 3、 屈體側(cè)平舉(屈體飛鳥、俯身側(cè)平舉、俯立側(cè)平舉) 主要 練三角肌后束,其次是肱三頭肌和上背部肌肉。 體前屈,

19、手持啞鈴,雙臂下垂,掌心向?qū)Γ瑑芍馕⑶?。然后雙臂向體 后側(cè)上舉至比肩高,停留片刻,然后復原。動作要中速、流 暢。也可坐在凳邊,體前屈來做。4.推舉、頸后推舉 主要練三角?。ㄇ笆?、中束) ,兼練肱三頭肌、頸肌、上背肌和 胸上部。 使用啞鈴、杠鈴或組合器械架都行。自然站立, 雙手握杠鈴略寬于肩。上翻杠鈴于胸前鎖骨處,兩肘尖指向 前方。慢慢將杠鈴舉起至兩臂完全伸直,然后輕放于胸前或 頸后,稍停,然后上舉。立式或坐式(做時最好上身挺直靠 在椅背上)都行。頸后推舉對三角肌后束有更大刺激。 5. 直立劃船 主要練斜方肌和三角肌(特別是中束) ,對肱二頭 肌、前臂屈肌和斜方肌也有鍛煉效果。 自然站立,兩手窄 握距(相距約 15 厘米)握杠鈴,兩臂垂于體前,杠鈴桿貼 靠在大腿上部。然后,慢慢將杠鈴貼身上提至下頜,慢慢返 回。動作過程中, 一定要使兩肘始終高于杠鈴桿。 握距越寬, 對斜方肌的刺激越小。 6.聳肩 主要練斜方肌和肩胛下肌。 直立,手心向內(nèi)持啞鈴(或杠鈴) ,臂伸直,肘部不可彎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