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液平衡教案_第1頁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液平衡教案_第2頁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液平衡教案_第3頁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液平衡教案_第4頁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液平衡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教師助手 學生幫手 家長朋友 一、小試能力知多少(判斷正-誤)(1)(2013·天津高考)CaCO3難溶于稀硫酸,也難溶于醋酸(×)(2)(2012·江蘇高考)向濃度均為0.1 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現(xiàn)黃色沉淀,說明Ksp(AgCl)>Ksp(AgI)()(3)(2012·北京高考)向AgCl懸濁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變成黑色,2AgClS2=Ag2S2Cl ()(4)(2012·浙江高考)相同溫度下,將足量氯化銀固體分別放入相同體積的蒸餾水0.1 mol/L鹽酸0.1 mol

2、/L氯化鎂溶液0.1 mol硝酸銀溶液中,Ag濃度:>>(×)(5)(2013·重慶高考)AgCl沉淀易轉化成AgI沉淀且Ksp(AgX)c(Ag)·c(X),故Ksp(AgI)K(AgCl)()二、必備知識掌握牢1難溶電解質(zhì)的沉淀溶解平衡與溶度積難溶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mAn(s)mMn(aq)nAm(aq),其溶度積Kspcm(Mn)·cn(Am)。2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沉淀的溶解和生成:當溶液的濃度商Qc大于Ksp時,會生成沉淀;當Qc小于Ksp時,沉淀會溶解;(1)沉淀的溶解:酸溶法,如向CaCO3(s)Ca2(aq)CO

3、(aq)平衡體系中加強酸(HCl),CO與H反應生成CO2和H2O,減小了c(CO),平衡右移,CaCO3溶解。鹽溶法,如向Mg(OH)2(s)Mg2(aq)2OH(aq)平衡體系中加NH4Cl(s),NH與OH反應生成NH3·H2O,減小了c(OH),平衡右移,Mg(OH)2溶解。氧化法,如向CuS(s)Cu2(aq)S2(aq)平衡體系中加濃硝酸,S2被濃硝酸氧化,使c(S2)減小,平衡右移,CuS溶解。配合法,如向AgOH(s)Ag(aq)OH(aq)平衡體系中加入濃氨水,因Ag2NH3=Ag(NH3)2而使c(Ag)減小,平衡右移,沉淀溶解。(2)沉淀的轉化:轉化沉淀的實質(zhì)是

4、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溶解度或Ksp大的易向溶解度或Ksp小的難溶電解質(zhì)轉化。當溶解度或Ksp懸殊不是很大時,也可以發(fā)生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大的轉化。三、常考題型要明了考查沉淀溶解平衡曲線的含義典例考查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演練1考查Ksp的計算演練2典例(雙選)(2013·江蘇高考)一定溫度下,三種碳酸鹽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下圖所示。已知:pMlg c(M),p(CO)lg c(C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增大Ba點可表示MnCO3的飽和溶液,且c(Mn2)c(CO)Cb點可表示CaCO3的飽和溶液

5、,且c(Ca2)<c(CO)Dc點可表示MgCO3的不飽和溶液,且c(Mg2)<c(CO)解析 A項,pM 、p(CO)與pH一樣,圖線中數(shù)值越大,實際濃度越小。因此,MgCO3、CaCO3、MnCO3 的Ksp依次減小。B項,a點在曲線上,可表示MnCO3的飽和溶液,又因在中點,故c(Mn2)c(CO)。C項,b點可表示CaCO3的飽和溶液,但圖線中數(shù)值越大,實際濃度越小,故c(Ca2)c(CO)。D項,c點在曲線上方,可表示MgCO3 的不飽和溶液,且圖線中數(shù)值越大,實際濃度越小,故c(Mg2)c(CO)。答案BD演練1(2013·北京高考)實驗:0.1 mol

6、83;L1AgNO3溶液和0.1 mol·L1NaCl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濁液a,過濾得到濾液b和白色沉淀c;向濾液b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出現(xiàn)渾濁;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變?yōu)辄S色。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濁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Ag(aq)Cl(aq)B濾液b中不含有AgC中顏色變化說明AgCl轉化為AgID實驗可以證明AgI比AgCl更難溶解析:選B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及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對化學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能力及對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的理解能力。由實驗現(xiàn)象和反應原理可知,濁液a為含有AgC

7、l及硝酸鈉的濁液,濾液b為硝酸鈉溶液(含極少量的Ag、Cl),白色沉淀c為AgCl,中出現(xiàn)的渾濁為AgI,中的黃色沉淀為AgI。濁液a中存在AgCl的溶解平衡,A項正確;由選項A可知濾液b中含有Ag,B項錯誤;中的黃色沉淀為AgI,是由AgCl電離出的Ag與I結合生成的,C項正確;實驗和實驗均說明AgI比AgCl更難溶,D項正確。演練2(2013·新課標全國卷)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濃度均為0.010 mol·L1,

8、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時,三種陰離子產(chǎn)生沉淀的先后順序為()ACl、Br、CrOBCrO、Br、ClCBr、Cl、CrO DBr、CrO、Cl解析:選C本題考查溶度積常數(shù),意在考查考生的化學計算能力。設加入一定體積的AgNO3溶液時,溶液中Cl、Br和CrO的濃度均為c mol·L1,則形成AgCl、AgBr、Ag2CrO4沉淀所需Ag濃度分別是mol·L1、mol·L1、 mol·L1,比較Ksp數(shù)值可知,Br形成沉淀時所需Ag濃度最小,即最先產(chǎn)生沉淀;CrO形成沉淀時所需Ag濃度最大,即最后產(chǎn)生沉淀。弱酸

9、(或強酸)與強堿(或弱堿)混合中問題的分析是綜合考查電解質(zhì)溶液知識的典型題目,該類題目中常常涉及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鹽類的水解、溶液的酸堿性、pH的變化、微粒濃度大小的比較等,靈活性強,迷惑性大。如果對該類問題不能有序思維,整體把握,可能會陷入困境。典題(2012·上海高考)常溫下a mol/L CH3COOH稀溶液和b mol/L KOH稀溶液等體積混合。下列判斷一定錯誤的是()A若c(OH)>c(H),abB若c(K)>c(CH3COO),a>bC若c(OH)c(H),a>bD若c(K)<c(CH3COO),a<b解析本題考查電解質(zhì)溶液的知識,意在

10、考查考生思維的縝密性。若ab,恰好反應生成弱酸強堿鹽CH3COOK,溶液呈堿性,A項正確;若ab,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為CH3COOK和CH3COOH,該溶液可能呈中性,則C項正確;若該溶液含CH3COOH很少,CH3COOH的電離程度小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溶液呈堿性,則溶液中c(K)c(CH3COO),B項正確;若溶液中c(K)c(CH3COO),利用電荷守恒知溶液中一定存在c(H)c(OH),溶液顯酸性,而ab,溶液一定呈堿性,二者矛盾,D項一定錯誤。答案D名師支招向弱酸(或強酸)溶液中逐滴滴入強堿(或弱堿)溶液,離子濃度、pH有一定的變化規(guī)律?,F(xiàn)以向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11、溶液為例進行分析,以能夠?qū)υ擃愵}有一個整體把握。 上圖一目了然,可以很清楚地得出不同情況下溶液中的pH、離子濃度的關系。針對訓練1(2012·新課標高考)已知溫度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為KW,該溫度下,將濃度為a mol·L1的一元酸HA與b mol·L1的一元堿BOH等體積混合,可判定該溶液呈中性的依據(jù)是()A.a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 mol·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解析:選C選項A,ab只能說明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鹽和水,由于酸堿強弱未知,不能說明溶液呈中性,A錯誤;選項B,題給溫度未指明是25,所以p

12、H7并不能說明溶液呈中性,B錯誤;選項C,由于混合溶液中c(H),結合KWc(H)·c(OH),可推斷出c(H)c(OH),所以溶液一定呈中性,C正確;選項D是正確的電荷守恒表達式,無論溶液是否呈中性都滿足此式,D錯誤。2已知常溫下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為Ka。常溫下,向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其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忽視溫度變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a點表示的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為1.0×1011 mol·L1Bb點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Cc點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應完全Db、d點表示的溶液中相等解析:選Ca點表示的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等于溶液中的c(OH),即為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