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業(yè)2一、填空題 1課程內容的研究主要解決如何選擇和組織某一門課程的內容,即決定“應該教什么”和以什么樣的方式呈現(xiàn)這些需要教的內容。課程內容的組織要遵循連續(xù)性、“順序性”和“整合性”原則。課程內容的縱向組織,或稱序列組織,就是按照某些準則以“先后順序”排列課程內容。 2美國學者古德萊德把課程分為理想的課程、正式的課程、“領悟的課程”、運作的課程、“經驗的課程”五個層次。 3根據各學科知識綜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綜合課程劃分為“相關課程、融合課程、廣域課程”三種形態(tài)。4必修課程的本質特點就是“強制性”,它是社會權威在課程中的體現(xiàn)。選修課程一般分為“必選課程 ” 與“任選課程”兩類。 5.課程結構是
2、指“課程各部分的組織和配合”,即探討課程各組成部分如何有機地了解在一起的問題。中小學課程結構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與社會實踐活動四個部分組成。 6.課程實施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它研究“一個預期的課程在實際中”是如何運用的。 7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可以分為三大類:“改革本身的因素、學校內部的因素、學校外部的因素”。 8課程學者霍爾(Hall)和霍德(Hord)提出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對課程的關注程度分為七個層次:低度關注、了解信息、個人層面的、“管理層面的”、結果、合作、再關注。 9美國課程專家麥克尼爾(J.D.McNeil)將課程實施的策略分為三種:“從上至下的策略 從下至
3、上的策略從中間向上的”的策略。10課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和學?!痹趦鹊恼w上對課程的編制、實施、評價等工作的組織與控制。 11校本課程開發(fā)是指學校根據本校的“教育哲學”,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選擇、改編、新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并在校內實施以及建立內部評價機制的各種專業(yè)活動。 12校本課程開發(fā)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fā)為教師在精神領域、知識領域、技能領域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可能。 13影響校本課程參與者的因素包括教師、“理論專家、學校領導者及管理者和學生及家長”。二、單項選擇題 1課程與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受以下哪一種因素的制約? ( C )。 A課程目標 B學生的需要
4、、興趣和身心發(fā)展水平 C國家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 D內容本身的性質 2課程與教學內容的活動取向特別注重 ( B )。 A課程內容的科學邏輯組織 B課程與社會生活的了解,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 C課程是既定的、先驗的、靜態(tài)的 D課程是外在于學習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駕于學習者之上的學習者服從課程,在課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3( B )是最早為分科課程提供心理學理論基礎的人。 A杜威 B赫爾巴特 C夸美紐斯 D泰勒 4必修課程的本質特點(區(qū)分正規(guī)課程與非正規(guī)課程的主要標志)是( A )。 A強制性 B自由性 C開放性 D自主性 5將課程的實施過程看作課程形成過程的一部分,認為在教學之前并沒有一種完整的、
5、規(guī)定好的課程,這是( C )。 A課程實施的忠實觀 B課程實施的互動調適觀 C課程實施的參與制定觀 D課程實施的實踐觀 6霍爾和勞克斯認為,在課程實施中,教師使用水平的最低限度要達致( A ),才算已經實施了新課程。 A常規(guī)化 B精致化 C機械地使用 D整合 7( B )的課程管理模式強調社會需求多樣化,強調學校自身的獨特性,強調學生的個別差異,強調發(fā)展人的個性,實質上強調以人的發(fā)展為本。 A中央集權型 B地方分權型 C混合型 D蛋糕型 8下面各國中比較典型的實行中央集權型課程管理模式的國家為( A )。 A法國 B美國 C日本 D瑞典 9下列哪一項不是當前課程管理的趨勢與特征:( D ) A
6、民主化 B多元化 C規(guī)范化 D差異化三、簡答題1、課程(與教學)內容的選擇有哪幾種不同的取向?每一種取向各有什么特點?答:課程內容的選擇取向主要有:(1)課程內容即教材。將課程內容作為學生習得的知識來對待,這些知識體現(xiàn)為事實、原理、體系等形式。(2)課程內容即學習經驗。學習經驗指學生與外部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學習是通過學生的主動行為發(fā)生的;學生的學習取決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師呈現(xiàn)了什么內容或要求做些什么。學習經驗取向強調的是:決定學習的質和量的是學生而不是教材,學生是一個主動的參與者。教師的職責是要構建適合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各種情境,以便為每個學生提供有意義的經驗。(3)課程內容即學習活動,
7、這種取向的重點放在學生做些什么,而不是放在教材體現(xiàn)的學科體系。以活動為取向的課程,特別注意課程與社會生活的了解,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當今,“學習活動”這個術語在課程領域里使用得相當廣泛,它關注的不是向學生呈現(xiàn)些什么內容,而是讓學生積極從事各種活動。2、課程(與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遵循哪幾個原則?答:課程內容選擇的原則主要有(1)以課程目標為主要依據的原則。課程目標作為課程編制其他各個階段的先導和方向,是專家、學者、教師等經過周密思考,認真研究社會、學科、學生等諸方面特點與需求的結晶,是課程內容選擇的最主要依據。(2)適應學生的需求及興趣的原則。選擇的課程內容只有適應學生的興趣、需求和能力
8、,才能有助于學生掌握文化知識,形成良好的態(tài)度。(3)注重內容的基礎性原則?;A教育的課程學習是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基礎。因此,選擇最基礎性的內容,則具有普遍性或共同性,更具有發(fā)生性,起始性,遷移性。(4)貼近社會生活與學生生活的原則。只有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緊密了解的內容,才能真正成為學生趣之所在、志之所往,所以課程內容的選擇必須要回歸生活。3、隱性課程有哪些特點?答:隱性課程是指學生在學習環(huán)境(包括物質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體系)中所學習到的非預期或非計劃性的知識、價值觀念、規(guī)范和態(tài)度,是計劃表上看不到的課程,其主要特點:(1)涉及范圍的廣域性。隱性課程是所有學校文化要素的集合,涉及學校生活的所
9、有方面并滲透其中。(2)實施過程的潛在性。隱性課程主要是以不明顯的、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影響學生,俗稱“看不見的教育”。(3)影響的持久性。隱性課程多是通過心理的無意識層面對學生產生影響,而且這些影響一旦產生,就會持久地發(fā)生作用,難以消除。(4)結果的難量化性。隱性課程更主要的是作用于學生的精神世界中的非理性領域,這些非預期性影響是難以量化的。4、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是什么?(具體見教材148-149頁)答;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有:(1) 整合性(2) 實踐性(3) 開放性(4) 自主性(5) 合作性5、怎樣更好的完善課程的選修制度?答:目前完善與發(fā)展選修制度的主要認識:首先,選修課程是致力于“個性
10、發(fā)展”的課程,所以選修課程的設立應該突出基礎性、新穎性、實用性和獨創(chuàng)性的結合。其次,選修課程與必修課程具有等價性,即二者擁有同等的價值,不存在主次的關系,選修課程不是必修課程的附庸或陪襯。再次,選修課程也有標準的要求。選修課程不是隨意的、散漫的、淺嘗輒止的學習,而是有共同評估標準保證的、有效的學習。6、對比說明課程實施的互動調適觀和課程生成觀的異同。答:(1)互動調適觀和課程生成觀都將課程實施看作一個動態(tài)過程。不同的是:互動調適觀將課程實施看作課程設計者和執(zhí)行課程的人共同對課程進行動態(tài)調適。制定參與觀認為課程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教育實踐的結果。(2)互動調適觀和課程生成觀都強調課程在過程中實
11、施。不同的是:互動調適觀認為課程實施是互動調適的過程,是對所主張的價值和假設的一個挑戰(zhàn)過程,研究者在實施過程中主動對課程方案研究修正作為實施的一部分,課程生成觀認為課程實施過程也是制定課程的一部分,是師生的教學實踐是修正和制定課程的過程,師生一起創(chuàng)造課程,也是師生共同參與教育實踐的結果。不過,這種師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課程的目標與內容的思路過于理想化。(3)互動調適觀和課程生成觀都強調革新評價。不同的是:互動調適觀對實施的評價更多的是對特定條件下所發(fā)生的事件的描述。課程生成觀最大限度的要求教師和學生根據實際確定與評價課程的目標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條件和自己對課程的理解,對課程進行調整
12、和改造,讓教師更多地參與課程的制定過程。但這種思路與教學實際有一定差距。7、要達到成功的課程實施,必須解決好那些問題?答:要達到成功的課程實施必須解決好五個層面的問題:(1)教材的改變。教材的改變是課程實施的開始,是最直接最明顯的要素。新課程方案付諸實施,首先就要編寫一套與之相配套的教材。(2)組織方法的改變。組織方式包括學生分班與分組安排、時空順序安排、人員分配等方面的內容。(3)角色或行為的改變。教師從權威、知識的擁有者轉變成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與合整理,并落實在學校的活動中,落實到課堂教學中。這是課程實施實性效果的重要標志。(4)知識和理解的改變。課程實施者必須從理論上認識課程各要素的意
13、義及其關系,了解一個新課程方法提出的基本理念以及這些理念的依據和作用,認識課程的目標、內容與方法的實質及其反映的理念與基礎,真正意義上的課程實施是實施者自覺地、創(chuàng)造性地、有效地將課程方案在教學實踐中體現(xiàn)出來。(5)價值的內化。價值的內化是指課程實施者將新課程提倡的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自覺地執(zhí)行課程的各組成要素。8、談談你對教師、學校領導與管理者、課程專家因素在校本課程開發(fā)中的作用的理解。答:教師、學校領導與管理者、課程專家是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參與者因素。這些因素的各自作用:(1)教師: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中堅力量,教師因素是影響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關鍵性因素。(2)學校領導與管理者:他們對校本課程
14、開發(fā)的影響更多地通過校長對學校的特定管理方式所形成的學校管理特色體現(xiàn)出來。(3)課程專家。課程專家不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主導者,而是校本課程開發(fā)不可或缺的咨詢者、指導者、和協(xié)整理。9、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特征有哪些?答: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特征主要是:(1)體現(xiàn)教育的服務性。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目標指向本學校本地區(qū)的實際需要,充分調查學校所在地區(qū)的需求,調查學生的需求和特征。(2)促進教育民主化的進程。校本課程開發(fā)過程中要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充分體現(xiàn)民主性和開放性。(3)表現(xiàn)反思性的行動研究過程。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念是把課程開發(fā)的權利交給教師,體現(xiàn)一種“開發(fā)實施觀察反思再開發(fā)的過程。(4)促進課程資源與權力的重新
15、分配。校本課程開發(fā)是教育制度內權力與資源重新分配的過程。(5)是對國家課程的補充。實踐中通過開發(fā)國家課程以解決課程的基礎性與統(tǒng)性方面的問題,通過開發(fā)校本課程照顧具體學校、社區(qū)環(huán)境和師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二者互相補充。(6)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校本課程開發(fā)要求教師在開發(fā)、實施與評價中都要發(fā)揮骨干作用,這使教師從心理上、角色定位上都發(fā)生極大變化,積極性、主動性高漲,有利于課程實施的高效順利進行。四、論述題1、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有哪幾種?試分析每一種組織方式的特點。答;(1)縱向組織與橫向組織。所謂縱向組織,或稱序列組織,就是按照某些準則以先后順序排列課程內容。一般說來,強調學習內容從己知到未知、從具
16、體到抽象,是歷史上教育家們的一貫主張。20世紀70年代以后,些教育家開始強調課程內容的橫向組織原則,即要求打破學科的界限和傳統(tǒng)的知識體系,以便讓學生有機會更好地探索社會和個人最關心的問題。橫向組織的問題:任課老師難以精通和熟悉各科內容;學?,F(xiàn)有條件跟不上;學生難以應付目前通行的考試方式。(2)邏輯順序與心理順序。所謂邏輯順序,就是指根據學科本身的系統(tǒng)和內在的了解來組織課程內容;所謂心理順序,就是指按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來組織課程內容?,F(xiàn)在傾向于學科的邏輯順序與學生的心理順序的統(tǒng)一。(3)直線式與螺旋式。直線式就是把一門課程的內容組織成一條在邏輯上前后了解的直線,前后內容基本上不重復。螺旋式(或
17、稱圓周式)是指用某一學科知識結構的“概念結構”配合學生的“認知結構”以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發(fā)展的一種課程發(fā)展與設計。2、試述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答: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改革本身的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1)地方、學校與教師對改革的需要。地方、學校與教師對改革的需要程度,會影響人們實施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改革的需要是影響實施的重要因素,它的作用有時不是直接可以看出的。(2)實施者對改革的清晰程度。課程實施的主體學校和教師關于改革的目的、方法以及其他方面問題的清晰程度是影響課程實施的重要因素,這是一個貫穿改革全過程的問題。改革越復雜,就越需要教師和有關人員了解改革的實施,以及改革過程中
18、有可能遇到的問題。(3)改革本身的復雜性。復雜性可能是由于要改變的東西太多,有可能是由于改革的內容跳躍性太大造成的。改變的越多越廣,成功的機會就越大:所要做的東西越多,就會導致越多的失敗。(4)改革方案的質量和實用性。實用性越強的改革方案,越會得到實施者的理解和接受。(二)學校內部的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1)校長。校長在改革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校長進行專門的培訓,使校長認識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理解實施課程改革的措施是使課程改革有效實施的重要保證。(2)教師。教師自身的素質、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學方式的改革等,都會直接影響課程實施的進程。(三)學校外部的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1)社區(qū)與家長的影響。學校
19、改革受社區(qū)的影響很大,校區(qū)的改革經驗和輿論是重要的因素,以往改革的成功,可能會使更多的人接受新的改革。家長更是一個影響課程實施的重要和直接的因素。(2)政府部門的影響。政府部門對改革的認同、關心和支持是課程實施不可缺少的因素。沒有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協(xié)調和關心,任何改革的措施都不可能順利地進行。同時,課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措施,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理解與支持。(3)社會團體的力量。學校外部環(huán)境的改變會對改革起一個沖擊的作用。3、試運用課程管理有關理論分析我國課程管理現(xiàn)狀。答:目前,我國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三級課程管理體系,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如新課程實驗區(qū)可根據本地區(qū)地方特點指定地方課程開發(fā)指南,學??筛鶕拘L攸c選擇、調整教材,進行校本課程開發(fā)等。新的課程管理體制的確立,只是為課程管理實踐勾勒了一個大致的框架,真正落實時還要依靠具體的管理政策、管理手段,管理策略的支持,而我國目前這方面的關注和研究較少,因而實踐中還存在許多具體問題。比如我國的課程管理手段包括行政命令、部門規(guī)章、考試和督導等多種形式,但實質上,它們都屬于指揮類限制性管理手段,缺少服務性、咨詢性、經濟市場類、網絡等手段,課程管理手段單一、陳舊。再如我國在運用各種管理手段、制定各項課程相關政策時,出現(xiàn)了課程相關政策及課程改革的精神、理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模塊化-橇裝化-工廠化-集成技術在蘇丹石油地面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 2025年螺旋輸送網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淺談施工單位“安管人員”安全生產責任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二神權下的自我課后篇鞏固探究人民版必修3
- 淺談建筑施工企業(y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
- 心理素質拓展心得體會范文(30篇)
- Unit 1 Life Choices Lesson 2 Understanding and Coping with Stress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北師大版(2019)必修第一冊
- 2023-2029年中國異步發(fā)電機行業(yè)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拖拉機加長半軸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畜牧養(yǎng)殖建設項目可研報告
- 2025年茂名市高三年級第一次綜合測試(一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2025年重癥醫(yī)學科(ICU)護理工作計劃
- 四川省名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4各科普通高中課程標準
- 中小學校園課間時間巡查工作方案
- 《垂體瘤規(guī)范化診治》課件
- 早產臨床防治指南(2024版)解讀
- 艾草種植基地合同(2篇)
- GB/T 30661.10-2024輪椅車座椅第10部分:體位支撐裝置的阻燃性要求和試驗方法
- 空調制冷管道施工協(xié)議
- 2024-2030年藝術攝影服務產業(yè)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