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管理與央行宏觀調控 近兩年來,因國際收支雙順差不斷擴大而形成的流動性過剩問題一直未有緩解,加上固定資產投資居高不下,助推了經濟高速增長,同時資產價格和消費物價不斷走高。為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演變?yōu)槊黠@通貨膨脹,中央銀行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這是宏觀調控政策的巨大轉變。從實踐來看,要使貨幣政策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必須在貨幣政策與商業(yè)銀行業(yè)務經營之間形成一種良性互動,否則效果要大打折扣。信貸總量控制:宏觀調控與股東回報要求
2、的較量央行貨幣政策最主要的調控對象之一是商業(yè)銀行的信貸總量。而從商業(yè)銀行的角度,信貸業(yè)務仍是國內各銀行最主要的業(yè)務,存貸利差仍是各銀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根據上市銀行公布的2007年半年中期報告,各上市銀行利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都在8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信貸總量怎么安排,是商業(yè)銀行的經營決策更是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宏觀調控與商業(yè)銀行經營決策在信貸總量問題上不可避免地產生碰撞。國內各銀行特別是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大銀行從過去專業(yè)銀行一路走來,在信貸總量的控制上經歷了規(guī)??刂?、比例管理到現在經濟資本管理的發(fā)展過程。從本質上說,規(guī)模管理是一種行政約束,存貸比例管理是一種
3、資金約束,而經濟資本管理是一種資本約束。從其對信貸總量調控的效果來看,規(guī)模管理最直接,操作最簡單,其次是存貸比例管理,而經濟資本管理對信貸總量調控是間接的,作用方式相對復雜。以上三種管理方式的演進是與我國銀行的改革相適應的。現在除農行正在進行財務重組和股份制改革外,其他大型銀行基本上都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股東回報最大化成為最主要經營目標,對貸款總量決策的順序和依據也已經決然不同。過去銀行是依據當年的信貸計劃指標或存貸比例確定信貸總量,然后確定利潤目標?,F在各銀行基本上是先有股東回報目標以確定貸款應該增加多少,再考慮資本約束下貸款能夠增加多少,從需要和可能兩方面來確定貸款增長總量??紤]到各主要銀行
4、股改上市后資本充足率都在13%以上,遠高于8%的最低充足率要求,因此實際上各主要銀行貸款增長受到的資本約束并不大。這樣,股東回報要求成為銀行貸款增長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這種決策順序和依據的改變反映了我國銀行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的根本性變革,是一種歷史性進步。從股東回報要求出發(fā),商業(yè)銀行有多放貸款的內在需要。因為目前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還不到位,央行對于存款利率上限、貸款利率下限的限制,為商業(yè)銀行提供了保護性的存貸利差,而且這個利差還很大、很誘人。從這幾年央行調整利率情況來看,盡管存貸款基準利率多次上調,但存貸款利差沒有縮小。以1年期存貸款為例,除了2007年12月21日的非對稱加息使1年期基準存貸
5、利差略有收窄外,2002年以來我國銀行按期限對應的存貸利差在3.5個百分點左右(見表1)。 此外,各銀行不同程度存在以短存長貸為特征的期限錯配,由此形成的實際存貸利差會大得多。比如,2007年內,四大銀行的平均存款付息率約為1.5%,正常貸款收息率在6.3%左右,存貸利差在4.8個百分點以上。因此,商業(yè)銀行發(fā)放的貸款只要能收得回,就能獲得很高的回報水平。貸款成為商業(yè)銀行回報水平最高的資產(至少其表面的收益水平是最高的)。商業(yè)銀行為實現其股東回報要求,必然要在增加貸款上做文章。這就與央行在宏觀調控中控制貨幣信貸增長的目標相沖突。央行在宏觀調控中是尊重商業(yè)銀行的上述變革的,在宏觀調控中堅
6、持以市場化的經濟手段調控為主。但由于利率還沒有實現市場化,還存在對存貸款利率上下限的管制,資本還不能自由流動,匯率也未完全市場化,目前在我國完全依靠市場化手段對經濟進行間接調控的基礎條件并不具備。因此面對繁重的宏觀調控壓力,面對商業(yè)銀行在傳導宏觀調控政策中的不順暢,央行又不得不采取了一些其他的調控手段: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多次定向發(fā)行帶有懲罰性的專項央行票據,并對商業(yè)銀行貸款投放的總量和進度進行嚴格的指導。這些手段的運用,加大了調控的力度,增強了調控的效果,也促使商業(yè)銀行采用更直接的信貸總量控制手段,如已基本退出舞臺的嚴格的信貸計劃管理和存貸比例管理又重新回到管理實踐中。因為只有采用這種行政
7、性很強的直接的調控手段,商業(yè)銀行才能更好地按照央行的要求有效地掌控貸款增長的總量和節(jié)奏。流動性調控:流動性過剩環(huán)境下的流動性緊張應該承認,我國存在明顯的流動性過剩問題。表現為市場中的資金充裕,市場利率低位運行,大量資金沒有很好的運用渠道。銀行體系的流動性過剩在2005年表現得十分突出,當時貨幣市場大量資金堆積,使得市場利率甚至低于銀行同期存款的利率,如2005年9月,1年期央行票據的利率基本上維持在1.32%上下,比同期存款基準利率低93個基點;3個月期央行票據利率基本在1.08%左右,比同期存款基準利率低63個基點。這種利率的倒掛,使很多銀行因為資金用不出去而在想辦法減少存款的增加。但從20
8、06年以后,情況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在宏觀調控中,很多銀行不但出現了短期流動性緊張,也給長期流動性埋下了很大的潛在風險。從短期流動性看,各商業(yè)銀行不同程度地出現頭寸緊張,需要不斷通過市場拆借融入資金以彌補資金缺口。這一問題乍聽起來有些奇怪,其實也正常,是宏觀調控和金融市場變化的一種正常反映,也符合央行在調控中抽緊流動性的初衷。一是資本市場活躍,造成銀行資金分流。近兩年來,隨著股市火爆,社會資金流向發(fā)生很大變化,大量資金從銀行流出進入股市,表現為各銀行一般性存款(對公存款和個人存款)增速明顯放緩,甚至在有的月份(如2007年4月份、5月份)出現負增長。對長期以來主要依靠增量存款維持流動性的國內銀行
9、來說,當存款不增加或下降時,流動性必然出現緊張。二是央行抽走資金或鎖定資金。在調控中,央行密集地采用公開市場操作、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發(fā)行定向票據等手段抽緊商業(yè)銀行流動性,以減少商業(yè)銀行可用于發(fā)放貸款的資金。這種操作對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某大銀行2007年各項存款增加5476億元,而同期央行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發(fā)行定向票據從該行抽走資金4880億元,占新增存款的89%。這樣必然出現增量資金缺口。三是大量同業(yè)往來資金可用性很差。股票、基金火爆所造成的從銀行流出的資金,有很大一部分又會以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在銀行存款的形式流回來,但這部分資金進出頻繁,是看得見而不可用的資金。從長期流動性
10、來看,商業(yè)銀行在宏觀調控中為實現當期經營目標和調控要求,為今后埋下了潛在的流動性風險。一方面是存款短期化十分明顯,銀行資金來源的穩(wěn)定性嚴重下降。由于物價上漲,銀行存款實際利率變成負數,加上股市活躍,企業(yè)和居民個人似乎時刻都要備錢以捕捉新的投資機會,以前長期存在銀行里的“死錢”突然都變“活”了。2007年全國商業(yè)銀行新增活期存款占新增各項存款的比例達到79.54%,比上年提高了13.6個百分點;而定期存款中,1年期以下定期存款占比在80%以上。但另一方面,資金運用的長期化則不斷加劇。一是流動性強的債券類資產在總資產中占比不增反降。在銀行的流動性管理中,一般都要保持足夠的債券類資產作為流動性儲備的
11、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正如以上所述,由于銀行的短期流動性出現緊張,各銀行為維持短期流動性不得不壓縮債券類資產的增長,甚至要變現債券資產。二是在貸款資產中中長期貸款占比持續(xù)上升,而貼現和流動資金貸款占比下降。在宏觀調控下,各銀行通常主要通過壓降貼現和短期貸款來實現控制貸款規(guī)模增長的目標,而中長期項目貸款的增長則有很大剛性。2007年全國各商業(yè)銀行新增中長期貸款占全部新增貸款的比例達到74.9%,同比提高8.59個百分點。以上資金來源的短期化和資金運用的長期化同時在加劇,造成銀行的資產負債期限錯配越來越嚴重,累積的風險會越來越大。利率調整效應:對信貸供給的刺激強于對信貸需求的約束央行在宏觀調控中對利
12、率手段的使用一直顯得比較謹慎,兼顧著多方面的考慮,比如要考慮在人民幣與美元之間保持一定的利率差,以防止熱錢大量流入而增大人民幣升值壓力;要考慮對信貸需求的抑制效應;要考慮與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結合;要考慮商業(yè)銀行的承受能力;等等。實際上,以上考慮是難以兼顧的。當2007年通貨膨脹的壓力越來越大時,央行加大了對利率手段的使用,全年連續(xù)6次上調了存貸款基準利率,而且把利率的調控目標集中到抑制信貸需求上。貸款利率上調對信貸需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確實不明顯。主要原因有:經濟處于上升時期,投資機會多,投資回報率一直較高,政府和企業(yè)的投資沖動十分強烈;每次利率上調幅度有限,而且相對于不斷上漲的CPI和PPI
13、,實際利率仍為負數;銀行對好企業(yè)、好項目競爭激烈,在貸款基準利率上升的同時,銀行對企業(yè)貸款利率的浮動水平不斷走低,部分抵消了利率上調的影響。而存貸款利率上調造成的存貸利差擴大卻實實在在地刺激了銀行增加貸款投放的沖動,央行在政策上對商業(yè)銀行利益的照顧反過來成為央行實現其自身政策目標的一大阻力。如果簡單運用缺口理論來分析商業(yè)銀行的利率風險,我們會得出在央行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時商業(yè)銀行的利差會受損的結論。因為目前國內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特點是負債短期化對應資產長期化,存在一個巨大的負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在利率上升時,受利率上升調整的負債比資產要多、要快,因而利息支出的增加會大于、快于利息收入的增加。
14、但從2004年10月29日第一次加息以來,對商業(yè)銀行利差的影響卻是一種恰恰相反的情形,即隨著央行不斷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商業(yè)銀行獲取的利差大大增加了。造成商業(yè)銀行利差擴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央行在利率調整中,對于活期存款的利率基本未做調整,只在2007年7月略為上調了0.09個百分點,并在2007年12月又把活期存款利率下調了0.09個百分點。央行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與國際通行做法接軌,使活期存款賬戶的利率逐步降到零利率。而我國多數銀行的活期存款在存款中的占比都在60%以上,近兩年新增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更是在70%以上。這樣,各銀行有一半以上的存款基本上不受利率上調的影響。在計算利率敏感
15、性負債時要把這部分存款扣除。二是在2006年4月28日調整利率時只將貸款利率上調了27個基點,而存款利率沒有相應調整,直接擴大了存貸利差。三是從2007年9月之前各期限檔次利率的變化看(2007年12月的調整與以下特點不符),利率調整的特點是,1年期以下存款利率的上調幅度小,而且上調幅度小于相應期限貸款利率調整;2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上調幅度較大,且大于相應期限貸款利率的調整(見表2、表3)。而商業(yè)銀行存款大部分都是1年期以內的存款,也就是說商業(yè)銀行大部分的存款利率上調幅度不大。 如果再把商業(yè)銀行期限錯配的因素考慮進去,實際的存貸利差還要大得多。如此高的存貸利差,當然會刺激各
16、商業(yè)銀行強烈的貸款沖動,會想方設法擴大貸款以賺取誘人的利差收入。保護性存貸利差的存在是利率市場化改革不到位的體現,而宏觀調控的壓力使中央銀行事實上減緩了利率市場化的步伐。與此相對應,這種可觀的存貸利差的存在,客觀上也使商業(yè)銀行放慢了貸款定價機制建立與完善的進程。這是央行和各商業(yè)銀行在研究以后的相關決策時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政策建議:中央銀行與商業(yè)銀行各自的責任為保持國民經濟又奸又快發(fā)展,抑制通貨膨脹,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為主要內容的宏觀調控必不可少。在宏觀調控中,建議央行要更多地關注宏觀調控的政策效應,關注貨幣政策的傳導,以更好地實現預定的政策目標。而商業(yè)銀行不僅要關注宏觀調控對業(yè)務經營和發(fā)展的
17、當期影響,也要更多地關注宏觀調控帶來的長遠潛在影響,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對業(yè)務經營進行調整。宏觀調控政策傳導不暢,必然會影響宏觀調控政策效果。而宏觀調控政策在通過商業(yè)銀行傳導時受阻,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宏觀調控要求與商業(yè)銀行股東回報要求發(fā)生沖突。深入分析造成這種沖突的原因:一是央行給商業(yè)銀行提供了一個誘人的存貸利差,使商業(yè)銀行有增加貸款的強烈沖動;二是商業(yè)銀行除了放貸獲利外,缺乏其他更好的獲利渠道。因此,央行要更好地實現其控制貨幣信貸增長的目標,一方面應逐步放棄為商業(yè)銀行提供保護性存貸利差的政策,讓商業(yè)銀行真正走向市場。另一方面,為商業(yè)銀行通過其他途徑盈利提供政策支持。這包括:理順銀行間市場利率與存貸款利率的比價關系,使得商業(yè)銀行能夠從投融資業(yè)務中獲取與貸款業(yè)務相當的收益水平,從而合理安排資產組合;為商業(yè)銀行發(fā)展中間業(yè)務提供好的政策環(huán)境,協調國家有關部門掃除商業(yè)銀行發(fā)展中間業(yè)務的政策障礙。宏觀調控政策無疑對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經營和管理帶來了很大影響,也帶來了利差擴大的好處。但商業(yè)銀行靠利差來實現高盈利的狀況也是不能持續(xù)的,如果只為了賺取當期誘人的利差收入而不節(jié)制地增加貸款,不注意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和收入結構調整,將來一定會出現更大的問題。從資產負債管理的角度,有兩個問題不得不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一是用以支持當期高盈利水平的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已經相當嚴重,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蒸鍋買賣合同5篇
- 11《牛郎織女(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2025年OXONE過硫酸氫鉀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人教版2025-2026學年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含進度表)
- 城市休閑公園建筑設計與綠化布局
- 蠶絲(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數學四年級下冊北師大版
- 2025終止合同協議書:二零二五年度終止虛擬現實教育平臺合作
- 二零二五年度節(jié)慶活動搭建安全規(guī)范與責任書合同
- 5景區(qū)設施居間服務合同
- 小學一年級數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評價試題訓練題大全附答案
- 2025年度智慧醫(yī)療服務平臺建設合同范本
- 2025年酒店總經理崗位職責與薪酬協議
- 2024項目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審定)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母嬰照護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英語試卷與參考答案
-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口算題(可直接打印A4)
- 自動化設備技術合作協議書范文
- 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SF-36-含評分細則)
- 作文紙(網格600字A4)
- 原子光譜的精細結構
- QGDW 11860-2018 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后評價技術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