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核心素養(yǎng)訓練:全球氣候類型與氣候變化_第1頁
高三地理核心素養(yǎng)訓練:全球氣候類型與氣候變化_第2頁
高三地理核心素養(yǎng)訓練:全球氣候類型與氣候變化_第3頁
高三地理核心素養(yǎng)訓練:全球氣候類型與氣候變化_第4頁
高三地理核心素養(yǎng)訓練:全球氣候類型與氣候變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屆高三地理核心素養(yǎng)訓練:全球氣候類型與氣候變化12、單選題讀“某四地氣溫和降水量圖”,完成1-2 題。1 .地氣候的形成原因是A.受季風影響 B.受西風帶控制C.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D.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2 .四地氣候成因最相近的是A. B. C. D.【答案】1. B 2. A【解析】1 .據(jù)圖分析,地全年溫和多雨,應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受西風控制,故選B。2 .據(jù)圖分析,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應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應為溫帶季風氣候;地全年溫和多雨,應為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應為地中海氣候。兩地同為季風氣候,由海陸熱力性質

2、差異形成的;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受西風控制;為地中海氣候,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而成;綜上所述,四地氣候成因最相近的是,故選Ao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國古代歷法中用于指導農業(yè)耕種時表示季節(jié)變遷的24個特定節(jié)令。下左圖為二十四節(jié)氣與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關系示意圖,下右圖為某年5月25日我國部分地區(qū)冬小麥生長和收獲進度示意圖。據(jù)此完成3-4題。3 .甲地一帶的“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如今已變成了 “寒露種麥正當時”,其原因主要是()A.改良耕作制度B.全球氣候變暖C.采用優(yōu)良品種 D.溫室大棚育種4 . 丁地一帶冬小麥“白露種高山,秋分種半山,寒露種平川”,體現(xiàn)了()A.自然地理

3、環(huán)境的整體性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C.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D.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答案】3. B 4. C【解析】3 .讀圖可知,甲位于華北平原,種麥時間從秋分推遲到寒露,說明該地熱量條件改善,原因最有可能為全球氣候變暖,B正確;農業(yè)的耕作制度受積溫影響,本質上是太陽輻射的緯度分布不均,不易被人類改良,A錯誤;注意題干中提到是“甲地一帶”,涉及范圍較大,表明該區(qū)域整體熱量改善使得種麥時間推后,CD錯誤。故選B。4 .丁地位于我國云貴高原,山體的不同部位選擇不同的時間種麥,反映的是山體的不同海拔氣溫不向,體現(xiàn)了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C正確。故選Co圖示意西西里島1月份等降水量線分布。據(jù)此

4、完成56題。I1>11.Jly1 -5.根據(jù)圖示信息推斷,島上的甲地為()A.湖泊 B.城市區(qū)域界線 等群術St線值同 河流C.山地 D.盆地6.1月份,影響該島降水空間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盛行西風B.地形格局C.緯度位置D.海陸位置5.C 6.B 解析第5題,根據(jù)河流流向及1月份等降水量線分布可推測甲地為山地。湖泊和城市對降水有影響,但是一般不會使降水在空間分布上差異如此明顯;盆地處降水應較少。第6題,根據(jù)西西里島的位置可知,1月份該島受盛行西風影響,但從等降水量線的分布來看,并未出現(xiàn)西多東少的降水差異,而是中東部降水多,西部、南部降水少。再結合上題結論可 知,地形格局是造成此時西

5、西里島降水空間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讀某地氣候統(tǒng)計圖及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完成78題。7 .為該地帶來降水的主要氣壓帶或風帶是()A. B. C. D.8 .與該地氣候類型成因類似的是()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草原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D.溫帶海洋性氣候7.D 8.B 解析第7題,由圖示信息可知,該地夏季高溫少雨,而冬季溫和多雨,為地中海氣候。據(jù)此可知,為該地帶來降水的主要是西風帶,即。第8題,結合上題分析,根據(jù)各選項氣候成因可知,熱帶草原氣候與地中海氣候成因類似,都是受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讀沿25。緯線某大陸1月和7月不同地點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910題。9 .根據(jù)圖中信息

6、判斷,該大陸為()A.澳大利亞大陸B(tài).北美大陸C.非洲大陸D.歐洲大陸10 .影響P、Q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大氣環(huán)流海陸分布地形緯度A. B. C.D.9.A 10.A 解析第9題,結合該地區(qū)氣溫變化特征可知其位于南半球,根據(jù)大陸東、西兩岸氣溫和降水量關系判斷,西岸為熱帶草原氣候,東岸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從而可判斷該大陸為澳大利亞大陸。 第10題,結合上題分析,P地位于澳大利亞大陸內部,受海洋影響較小,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而Q地位于澳大利亞大陸東岸,處于大分水嶺的迎風地帶,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影響,降水豐富。據(jù)此判斷,影響P、Q 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

7、是大氣環(huán)流、海陸分布、地形。通常情況下,灰熊主要分布在北極圈以南,北極熊主要分布于北極圈以北。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混血熊”在北極圈附近出現(xiàn)了。讀圖 ,完成1112題。11 .“混血熊”出現(xiàn)的地理原因是()A.全球變暖B.板塊活動C.洋流運動D.太陽活動12 .若干年后,北極地區(qū)也許再也找不到一頭純白色的北極熊了。從根本上防止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措施是 ()A.適當獵殺公灰熊B.建立北極熊保護區(qū)C.禁止熱帶雨林的開發(fā)D.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1.A 12.D 解析第11題,灰熊主要分布在北極圈以南,北極熊主要分布于北極圈以北而出現(xiàn)在北極圈附近的“混血熊”是灰熊和北極熊交配的后代,這說明全球變暖使灰熊活

8、動范圍向較高緯度擴展。第12題,由上題可知,“混血熊”出現(xiàn)的原因是全球變暖,因而防止北極熊物種消失的根本措施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在全球范圍內,云層分布面積、緯度或高度的變化將影響全球的溫度。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低空云能遮擋入射陽光(強于云層的溫室效應);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層下的熱量(強于云層的削弱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自198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云層多少沒有明顯變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層厚度和成分無明顯變化)、中緯度低層云向兩極移動的趨勢明顯。據(jù)此完成 1315題。13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中緯度低層云向兩極移動表明A.極地東風減弱B.中緯西風減弱C.低緯信風減弱D.副熱帶高壓減弱1

9、4 .高空云升高較明顯的季節(jié)及其氣候效應是A.夏季、變冷 B.夏季、變暖C.冬季、變冷 D.冬季、變暖15 .中緯度低層云向兩極移動將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是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A.中低緯度增多,高緯度也增多B.中低緯度減少,但高緯度增多C.中低緯度增多量大于高緯度減少量D.中低緯度增多量少于高緯度減少量13. A14. B 15. C【解析】第13題,由于全球變暖,使得兩極地區(qū)與中緯度地區(qū)熱量交換活動減弱,相應的水平氣壓梯度力變弱,極地東風風力減弱,從而導致中緯度低層云向兩極移動。故選 A。第14題,由材料可知,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層下的熱量(強于云層的削弱作用),使得大氣保溫作用更加明顯。夏

10、季由于太陽輻射量大,高空云大量困住云層下的熱量,使得空氣溫度上升,空氣對流活動更加強烈,高空云升高較明顯。故選B。第15題,由材料可知,低空云能遮擋入射陽光(強于云層的溫室效應),中緯度低層云向兩極移動使得高緯度地區(qū)獲得的太陽輻射量減少;中緯度地區(qū)由于低空云數(shù)量減少,對太陽輻 射量的削弱作用減弱,獲得的太陽輻射量增加;同時中緯度地區(qū)太陽高度角大于高緯度地區(qū),因此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中低緯度增多量大于高緯度減少量。故選Co2016年上海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102毫米,比2015年高45毫米,預計未來30年,上海沿海海平面將上升 65150毫米。讀圖,完成 16-18題。|上福簿力干均平支牝16. 2

11、016年上海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同期高出最多的是A. 4 月 B. 6 月 C. 9 月 D. 12 月17. 2016年上海沿海海平面變化對上海市可能帶來的影響是A.泥沙堆積增強B.水養(yǎng)殖業(yè)增加C.赤潮頻繁出現(xiàn)D.咸潮幾率增加18. 為減緩海平面上升帶來危害,可采取的措施有工程防護與生態(tài)防護相結合開發(fā)與保護并重減少港口等工程建設加強監(jiān)測和災損評估A.B, C. D.16. A 17. D18. D【解析】第16題,圖示橫軸表示月份,對應每個月份做垂線,與對應曲線相交,根據(jù)各月兩個交點的海拔,計算高差,可以判斷 2016年上海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同期高出最多的是 4月,A對;其他月份較短,B、C、D錯

12、。故選Ao第17題,2016年上海沿海海平面變化是海平面升高,對上海市可能帶來的影響是在河流枯水期出現(xiàn)海水倒灌,形成咸潮幾率增加,D對。海浪侵蝕能力增強, 泥沙堆積可能減少,A錯;與水養(yǎng)殖業(yè)增加、赤潮頻繁出現(xiàn)無關,B C錯。故選Do第18題,為減緩海平面上升帶來危害,可采取措施有工程防護與生態(tài)防護相結合,減少咸潮影響,對;對海岸帶開發(fā)與保護并重,對;減少港口等工程建設不能減少海面上升的危害,錯;加強監(jiān)測和災損評估,做好防御,減輕危害影響,對。故選 Do圖為四種氣候類型的氣溫和降水量資料圖。讀圖完成1920題。一氣量(£上一降水”|皿外降水唯E同甲乙19 .甲丁氣候類型中,某季節(jié)氣候特

13、征的成因,相同的是 ()A.甲、乙B.丙、丁C.乙、丙D.甲、丁20 .圖示四種氣候類型中,只分布在大陸東岸的是()A.甲B.乙C.丙D. 丁19.A 20.C 解析第19題,根據(jù)圖示信息,結合氣候判斷方法知,甲為地中海氣候,乙為 溫帶海洋性氣候,丙為溫帶季風氣候,丁為熱帶草原氣候。甲、乙氣候類型冬季均受盛行西 風影響,溫和多雨。第20題,結合上題分析,并在調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可知,丙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只分布在大陸東岸。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但就升溫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緯度地區(qū)一般比低緯度地區(qū)大。據(jù)此完成2122題。21 .下列四地中升溫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

14、高原B.亞馬孫平原C.巴西高原D.長江中下游平原22 .導致南北半球升溫差異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氣成分的差異B.海陸分布的差異C.太陽輻射的差異D.大洋環(huán)流的差異21.A 22.B 解析第21題,材料顯示,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qū)升溫幅度較大。四選項中,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亞馬孫平原位于赤道附近,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蒙古高原都位于北半球,但蒙古高原緯度較高,故升溫幅度最大。第22題,南北半球在大氣成分、太陽輻射、大洋環(huán)流等方面差異不明顯,但與北半球相比,南半球海洋面積廣闊,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 海洋熱容量較大,故南半球升溫比北半球升溫慢。二、綜合題23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亞

15、洲與歐洲部分地區(qū)氣候類型分布圖。材料二 圖為圖K9-7中的甲、乙、丙、丁四地 1月和7月氣溫距平值(該地氣溫與同緯度平均氣溫之差)及降水距平值(該地降水量與同緯度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距平值()與源距平值(tl-60 27月降水能甲工/ 47月氣溫距平 .-9 口 I月降水出平廿 eiHPfl距平 -2(1)將圖K9-8中M N、P、Q四地所屬氣候類型與圖K9-7中的甲、乙、丙、丁四地建立起一一對應關系。(2)分別判斷造成與、與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3)判斷地氣候類型,并說明其成因。(4)判斷地氣候類型,并分析該區(qū)域南部春旱嚴重的原因。(5)判斷地氣候類型,并分析其分布面積廣大的原因?!敬鸢浮?/p>

16、(1)M 一甲,N 一丁 ,P 一乙,Q 一丙。(2)大氣環(huán)流,緯度位置(太陽輻射)。(3)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4)溫帶季風氣候。春季太陽直射點北移 ,該地正午太陽高度變大,白晝時間變長,氣溫回升較快,蒸發(fā)增強,而此時鋒面雨帶尚未到達。(5)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受來自大西洋的暖濕西風影響,沿岸有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濕;平原面積廣大;海岸線曲折,各地距海較近,受海洋的影響大。解析第(1)題,甲、乙、丙、丁四地分別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M地7月和1月降水距平值為正值,且差別不大,說明該地降水豐富且季節(jié)變化小,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17、對應甲地;N地7月降水距平值很大,說明降水總量大且集中在 夏季,為溫帶季風氣候,對應丁地;P地1月降水距平值為正值,7月為負值,說明降水主要在冬季,為地中海氣候,對應乙地;Q地1月和7月降水距平值均為負值,說明該地BI水稀少,為 溫帶大陸性氣候,對應丙地。第(2)題,位于東亞,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亞熱帶季 風氣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因此兩氣候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大氣環(huán)流。均位于東亞,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季風氣候,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為溫帶季風氣候,因此兩氣候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緯度位置。第(3)題,地位于阿拉伯半島,北回歸線從此處

18、穿過,使得該地常年受到副熱帶高 氣壓帶或來自亞歐大陸的信風的影響,炎熱干燥,形成熱帶沙漠氣候。第(4)題,地部分區(qū)域為中國華北地區(qū),屬溫帶季風氣候。春季太陽直射點北移,該地正午太陽高度變大,白晝時間變長,氣溫回升較快,蒸發(fā)增強,而此時鋒面雨帶尚未到達,降水少,且時值春耕,對水的需 求量大。第(5)題,地處于歐洲西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為世界最典型的溫帶海 洋性氣候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面積廣大 ,因為當?shù)爻D晔軄碜源笪餮蟮呐瘽裎黠L影響,沿岸有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濕;平原面積廣大;海岸線曲折,各地距海較近,受海洋的影響大。24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國150周年,國家公園免費開放一年。 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眾多 國家公園,自然風光美麗壯觀,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材料二 圖9-15為加拿大50° N附近溫哥華一溫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圖及部分城市氣候資料 圖。(1)游客感覺到萊斯布里奇與溫尼伯氣溫不同。試比較同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兩地氣候特征的差異,并分析其冬季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2)游客繼續(xù)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溫哥華 ,發(fā)現(xiàn)這里與落基山以東的氣候不同。簡要說明 溫哥華的氣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