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保護-高級技師-計算題-理論_第1頁
繼電保護-高級技師-計算題-理論_第2頁
繼電保護-高級技師-計算題-理論_第3頁
繼電保護-高級技師-計算題-理論_第4頁
繼電保護-高級技師-計算題-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知識點 題型 難度 題干 選項 計算題 易 1+1=?計算題 中等 已知被采樣函數(shù)為i(t=10sint(A,一周期 內(nèi)采樣點數(shù)N=12.試畫出采樣輸出波形,并分別 用兩點乘積算法和微分算法求電流有效值I維修培訓計算題 較難 某地區(qū)電網(wǎng)電路鐵路工程的供電系統(tǒng)采用的是 220kV兩相供電方式,但牽引站的變壓器T為單相 變壓器,其典型系統(tǒng)如圖所示。假設變壓器T滿 負荷運行,母線M的運行電壓和三相短路容量分 別為220kV和1000MVA,兩相供電線路非常短,斷 路器QF保護設有負序電壓和負序電流穩(wěn)態(tài)啟動元 件,定值的一次值分別為22kV和120A。試問: (1忽略諧波因素,該供電系統(tǒng)對一、二次系

2、統(tǒng)有何影響?(2負序電壓和負序電流啟動元 件能否啟動?計算題 中等 如圖所示,計算220kV 1XL線路M側的相間距離I 、II、III段保護定值。已知(12XL與3XL為同 桿并架雙回線,且參數(shù)一致,均為標么值(最終 計算結果以標么值表示,可靠系數(shù)均取0.8, 相間距離II段的靈敏度不小于1.5.(2發(fā)電機 以100MVA為基準容量,230kV為基準電壓,1XL的 線路阻抗為0.04,2XL、3XL的線路阻抗為0.03, 2XL、3XL的N側的相間距離II段定值為0.08, t2=0.5s。(3P母線故障,線路1XL的故障電流 為18,線路2XL、3XL的故障電流各位20。(4 1XL的最大

3、負荷電流為1200A。(III段僅按最大 負荷電流整定即可,不要求整定時間計算題 中等 如圖所示系統(tǒng),已知X G*=0.14, XT*=0.094. X 0.T*=0.08,線路L的X 1*=0.126(上述參數(shù)均已統(tǒng) 一歸算至100MVA為基準的標么值,且線路的 X 0=3X1(已知220kV基準電流IB 1=263A, 13.8kV基 準電流IB 2=4.19kA。試求: (1K點發(fā)生三 相短路時,線路L和發(fā)電機G的短路電流;(2K 點發(fā)生單相短路時,線路L短路電流。計算題 中等 怎樣理解發(fā)電機比率制動式差動保護按照規(guī)程要 求整定時,當發(fā)電機端兩相金屬性短路時,差動 保護的靈敏系數(shù)一定大于

4、2。計算題 較易 220kV線路如圖(a所示,K點A相單相接地短路。 電源、線路阻抗標么值已注明在圖中,設正、負 序電抗相等,基準電壓為230kV,基準容量為 1000MVA。(1繪出K點A相接地短路時復合序網(wǎng)圖 。(2計算出短路點的全電流(有名值。計算題 難 如圖所示,F1、F2:Se =200MVA Ue=10.5kV Xd =0.2 T1:接 線YnYnd11 Se =200MVAU e =230kV/115kV/10.5kV Uk 高-中%=15% Uk 高-低%=5% Uk 低-中%=10% (均 為全容量下 T2:接線Yd11 Se =100MVA Ue =115kV/10.5kV

5、 Uk %=10%基準容量S j =1000MVA 基準電壓230kV,115kV, 10.5kV。 假設:發(fā)電機、變壓器X 1=X2=X0; 不計發(fā)電機、變壓器電阻值。請回答以下問題。 (1計算出圖中各元件的標么阻抗值;(2畫出在 220kV母線處A相接地短路時,包括兩側的復合序 網(wǎng)圖;(3計算出短路點的全電流(有名值;(4計算出流經(jīng)F1的負序電流(有名值。計算題 較易 如圖所示網(wǎng)絡,試計算保護1電流速斷保護的動 作電流,動作時限及最小保護范圍,并說明當線 路長度減到40km、20km時情況如何?由此得出什 么結論?計算題 較易 假設線路空載,已知保護安裝處與短路點電流的 分支系數(shù)(保護安裝

6、處短路電流與短路點短路電 流之比K f0,K f1=Kf2和故障點各序電流I F0,I F1,I F2,寫出保護安裝處非故障相相電流表達 式。(提示:故障點非故障相相電流等于零I F =0,各序電流不一定不等于零。計算題 較難計算題 難 如圖所示,變壓器的中性點接地,系統(tǒng)為空載, 忽略系統(tǒng)的電阻,故障前系統(tǒng)電勢為57V,線路 發(fā)生A相接地故障,故障點Rg不變化。已知: X M1=XM2=1.78(,X M0=3(;X L1=XL2=2(, X L0=6(;X T1=XT2=XT0=2.4(;保護安裝處測 得I A =14.4(A,3I0=9(A;(以上所給數(shù)值均為 歸算到保護安裝處的二次值求(

7、1故障點的 位置比a;(2過渡電阻R g 的大小。計算題 難計算題 易 電力系統(tǒng)接線如圖所示,K點A相接地電流為1.8kA, T1中性電流為1.2kA,求線路M側的三相電流值。2 解:(1由于正常運行時,有負序分量存在,所以負序電流對發(fā)電機有影 響,負序電壓和負序電流對采用負序分量的保護裝置有影響。(2計算負序電流正常運行的負荷電流 I=S/U=50×1000/220=227(A負序電流 I2=I/1.732=227/1.732=131(A所以負序電流啟動元件能啟動計算負序電壓系統(tǒng)等值阻抗 Z=220²/1000=48.4(負序電壓U 2=ZI2=48.4×131

8、=6340(V=6.34kV所以負序電壓啟動元件不能啟動答:(1負序電流對發(fā)電機有影響,負序電壓和負序電流對采用負序分量的 保護裝置有影響。(2負序電流啟動元件能啟動,負序電壓啟動元件不能啟 動。圖在書228頁 解:(1Z IIXL =0.8×0.04=0.032,t=0(2計算II段距離,考慮電源2停運,取得最小助增系數(shù) =9/18=0.5與線路2XL的I段配合:Z II =0.8×0.04+0.8×0.5×ZI2XL =0.032+0.8×0.5×0.8×0.03=0.0416與線路2XL的II段配合:ZII =0.8&

9、#215;0.04+0.8×0.5×0.08=0.064,t=0.81.0s靈敏度復合要求(3Z III =0.8×0.9×230/(1.73×1.2=79.7(換算成標么值Z III =79.7×100/(230×230=0.151FZ K圖在書229頁 解:(1K點三相短路時,短路電流標么值為:I=1/(0.14+0.094+0.126=1/0.36=2.78220kV基準電流I B1為:IB1=263(A 13.8kV基準電流I B2為:IB2=4.19(kA則線路發(fā)生短路電流 IL =2.78×263=73

10、1(A發(fā)電機短路電流 IG =2.78×4190=11648(A(2K點發(fā)生單相短路時:接地故障電流標么值為:I A =3I0=3E/(X1+X2+X0=3/(0.36+0.36+0.458=2.547則線路短路電流為:IA =2.547×263=670(A答:(1K點發(fā)生三相短路時,線路L的短路電流為I L 為731A,發(fā)電機G的短路 電流I G 為11648A。(2K點發(fā)生單相短路時線路L的短路電流I A 為670A答:比率制動特性縱差保護需要整定以下三個參數(shù):(1確定差動保護的最小動作電流。其公式為I OP.0=Krel ×2×0.03Ign /n

11、a 或者 IOP.0=Krel I unb式中,K rel 為可靠系數(shù),取1.5,I gn 為發(fā)電機額定電流,n a 是變比,I unb 為發(fā)電 機額定負荷實測不平衡電流,一般取0.3I gn /na(2確定制動特性的拐點B。 Ires.0=0.81.0Ign /na(3按照最大外部短路電流差動保護不誤動的條件,確定制動特性的C點。 I OP.max =Krel I unb.max Krel 為可靠系數(shù),取1.31.5。 Iunb.max =KAp K cc K er I kmax /na KA p 為非周期分量系數(shù),取1.52;K cc 為TA同型系數(shù),取0.5;K er 為互感器變 比誤差

12、,取0.1;I kmax 為最大外部三相短路電流周期分量,取I op.max =Krel I umb.max 按照以上整定:C點的最大制動系數(shù)K res.max =0.15,取0.3設機端最大短路電流為I max Iop.max =Krel I unb.max =0.3Imax/na靈敏系數(shù):K=(0.866Imax/na/Iop.max =2.89圖在231頁 解:(1復合序網(wǎng)圖如圖(b所示:(2X1M =X2M =X1M +X1MK =0.3+0.5=0.8 X0M =X0M +X0MK =0.4+1.35=1.75基準電流I=1000/(1.732×230=2.51(kAI A =3I/(2X1M +X0M =3×2.51/(2×0.8+1.75=2.25(kA圖在書234頁 圖在書238頁解:保護安裝處非故障相相電流 I =I0+I1+I2=Kf0IF0+Kf1IF1+Kf2IF2=Kf0IF0-Kf1IF0+Kf1IF0+Kf1IF1+Kf1IF2 =(Kf0-Kf1IF0+Kf1(IF0+IF1+IF2=(Kf0-Kf1I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