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選修ⅰ人民版專題二商鞅變法 檢測評估_第1頁
歷史選修ⅰ人民版專題二商鞅變法 檢測評估_第2頁
歷史選修ⅰ人民版專題二商鞅變法 檢測評估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60分)1(2012泰安高二檢測)下列事件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現(xiàn)象相關的是()井田制的確立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新興地主階級的出現(xiàn)百家爭鳴頻繁的爭霸戰(zhàn)爭ABC D解析:選D。井田制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在全國確立,故不符合春秋戰(zhàn)國的時間要求,D項正確。2(2012常州一中月考)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開展變法運動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主張的影響B(tài)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fā)展C新興地主階級的推動D各國君主為鞏固統(tǒng)治支持變法解析:選B。A、B、C、D四項都是這一時期諸侯國變法的原因,但B項是出現(xiàn)變法的經濟根源,A、C、D只是推動因素或外部有利條件,正確答案顯然是B。3戰(zhàn)國時期各國變

2、法與春秋時期各國改革的最本質不同在于()A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 B代表的階級利益C產生的社會影響 D改革的具體措施解析:選B。注意題干中的“本質”。戰(zhàn)國變法代表的是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而春秋改革代表的是奴隸主階級的利益。4(2012臨沂高二檢測)戰(zhàn)國時期,各國國君紛紛變法的直接動力是()A生產力的迅速發(fā)展B想稱雄天下的欲望C階級斗爭非常尖銳D東周王室日漸衰微解析:選B。戰(zhàn)國時期,為了在兼并戰(zhàn)爭中把握主動,避免失敗或成為別國兼并的對象,各國都致力于富國強兵,正是這一動力推動了各國的變法運動。5(2012煙臺高二測試)商鞅變法中直接有利于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建設的是()A廢除分封制,推行縣制B移風易

3、俗C制定連坐法D獎勵耕織,重農抑商解析:選A。中央集權是相對于地方分權而言的,是中央從政治上加強對地方控制的措施,從這一角度思考,只有A項正確。6據漢書食貨志載:“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zhàn)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逼渲兴f的“本”是指()A農耕經濟 B法家思想C中央集權 D輕罪重罰解析:選A。“務本”即重視農業(yè)。7商鞅變法法令規(guī)定,“戮力本業(yè),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反映了變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護農民階級的利益B實現(xiàn)秦國的富國強兵C保持和穩(wěn)定小農經濟D鞏固和發(fā)展土地私有制解析:選B。解題的關鍵是弄清材料的主旨:獎勵耕織。其目

4、的是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增強經濟實力,以便在兼并戰(zhàn)爭中取勝。8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奴隸制度沖擊最大的是()A廢除井田制 B廢除“世卿世祿制”C推行縣制 D重農抑商解析:選A。井田制是奴隸社會存在的經濟基礎,從經濟基礎決定社會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角度思考,A項正確。9(2011萊蕪一中月考)商鞅變法強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主要是為了()A革新中國婚姻制度 B發(fā)展農業(yè)生產C打擊舊貴族勢力 D增加政府財政收入解析:選D。商鞅變法強制推行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但根本目的是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實現(xiàn)富國強兵,因此正確選項為D項。10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那時各諸侯國會盟,拒絕邀請秦國參加。公

5、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禮給秦孝公,各諸侯國也都派人來稱贊。發(fā)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國最先進行了變法改革B秦國的社會風尚為之一新C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強國D各國害怕秦發(fā)動兼并戰(zhàn)爭解析:選C。公元前361年,諸侯會盟拒絕秦孝公參加,是因為秦國弱小;公元前343年的變化,說明秦國通過商鞅變法走向富強。11世人對秦國人有著“薄恩禮,好生分”的印象,這與商鞅變法哪一措施有關()A獎勵軍功 B獎勵耕種C焚燒詩書 D什伍連坐和告發(fā)制度解析:選D。題干中“薄恩禮,好生分”是解題的關鍵信息,意指人與人之間互信度、和諧度較差,比較備選項,連坐、告發(fā)制度與此聯(lián)系最密切,故選D。12(2012濟寧一中月考)

6、公元前340年秦國商人李三不可能遇到的經歷是()A做生意時買賣公平,獲得政府獎勵白銀十兩B從齊國販賣紡織品到秦,在秦國被課以重稅C在市場上出售紡織品沒有明碼標價而被重罰D生意虧本致家境貧寒,家人被政府罰為奴婢解析:選A。公元前340年尚處于商鞅變法時期,重農抑商是當時的重要國策,商人不可能得到政府獎勵,故選A。13(2012海口高二測試)下圖“商鞅銅方升”反映了商鞅變法的什么內容()A為田開阡陌封疆B重農抑商,獎勵耕織C統(tǒng)一度量衡D加強中央集權答案:C14吳起在楚國變法,最后被大臣用亂箭射死;商鞅在秦國變法,在秦孝公死后被處以車裂之刑。這些史實反映的問題是()A吳起、商鞅為了推行新法,嚴刑少恩

7、,不得民心B吳起、商鞅變法的時機還不成熟C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爭奪統(tǒng)治權的斗爭異常激烈D改革要適應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解析:選C。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歷史事物的能力。戰(zhàn)國時期的變法運動是在生產力發(fā)展,奴隸主的土地所有制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的背景下出現(xiàn)的。吳起和商鞅順應歷史趨勢,掀起變法運動,但由于變法觸犯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因此才出現(xiàn)題干中所述現(xiàn)象,故C項符合題意。15我國完成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主要是通過()A兼并戰(zhàn)爭 B變法運動C國家統(tǒng)一 D發(fā)展生產解析:選B。我國封建社會始現(xiàn)于戰(zhàn)國時期各國的改革變法之中,故選B。二、非選擇題(16題20分,17題20分,共40

8、分)16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財產的數量來劃分公民的等級。不同等級的人則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會選舉或罷免一切公職人員,決定宣戰(zhàn)等一切國家大事。獎勵外國技工遷居雅典,對攜眷移民給予公民權;鼓勵橄欖油出口。材料2:設立20個等級的軍功爵制度沒有軍功的國君親屬不再擁有世襲的爵位。立有軍功的平民,按其功勞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國劃為31縣,縣級官吏通由國君任免,領取國家的俸祿,可以隨時任免調職。凡從事“本業(yè)”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業(yè)”者入官府為奴。材料3:梭倫:我手持一個有力的盾牌,站在兩個階級的面前,不許它們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著優(yōu)勢。我制定法律材料4:王安石:

9、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1)據材料1、2概括梭倫改革與商鞅變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問題?(6分)(2)結合材料3、4,概括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各有何特征。(8分)(3)說說兩次改革對本國政治體制的形成各有何影響?(6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材料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第(1)題從材料1、2對比可知共同涉及等級劃分、官吏任免和對工商業(yè)的態(tài)度等方面。第(2)題可從材料3、4概括其特征。第(3)題要注意是改革對本國政治體制形成的影響。答案:(1)等級的劃分;官吏的任免;對工商業(yè)的態(tài)度等。(2)梭倫:折中、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商鞅:講求誠信,取信于民,政令必行,雷厲風行。(3)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會基礎。商鞅變法有利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17(2012濰坊高二聯(lián)考)一位歷史學家曾發(fā)出這樣的感嘆:中國古代的改革,是人類智慧所做的最驚心動魄的魔術,它能使一個侏儒變成一個巨人,把一個沒落民族變成一個蓬勃奮起的民族,把一個弱小的國家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商鞅變法是如何“把一個弱小的國家變成強大的國家”的?請從政治、經濟、軍事三個方面作簡要分析。(20分)答案:商鞅變法使弱小的秦國強大起來的措施:(1)政治上:通過廢除“世卿世祿制”,建立嚴密的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