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章第1節(jié)浮力同步練習(xí)D卷_第1頁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章第1節(jié)浮力同步練習(xí)D卷_第2頁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章第1節(jié)浮力同步練習(xí)D卷_第3頁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章第1節(jié)浮力同步練習(xí)D卷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章第1節(jié)浮力同步練習(xí)d卷姓名:_ 班級:_ 成績:_一、 單選題 (共12題;共24分)1. (2分) (2018九上·浦東期末) 關(guān)于物體所受的浮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空氣中的物體不受浮力作用    b . 沉在水底的鐵球不受浮力作用    c . 浮力是物體對液體施加的力    d . 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壓力的合力    【考點(diǎn)】 2. (2分) 下列關(guān)于浮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2、 只有浸在液體里的物體才受到浮力,在空氣中的物體不受浮力b . 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則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c . 物體浸在液體中,由于受到浮力,物體的重力要變小d . 鐵球浸沒在水中緩慢下沉?xí)r,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說明鐵球所受浮力不變【考點(diǎn)】 3. (2分) (2016·泰興模擬) 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數(shù)據(jù)最接近實(shí)際的是( ) a . 人以正常速度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5km/h    b . 家用led臺燈正常工作電流約為0.5a    c . 中學(xué)生坐在教室內(nèi)受到的空氣浮力約為0.65n

3、60;   d . 一份物理試卷的質(zhì)量約為100g    【考點(diǎn)】 4. (2分) (2018·運(yùn)城模擬) 下列說法對圖片描述正確的是( ) a . 向杯子中加鹽,雞蛋所受浮力一直變大b . 同一密度計測不同液體密度液體液面相平,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同c . 潛水艇在下潛 過程中它所受到浮力變大于重力d . 探究的是浮力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guān)系【考點(diǎn)】 5. (2分) 兩物體分別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將它們同時浸入水中,發(fā)現(xiàn)兩個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減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斷( ) a . 兩個物體一定是等重的 

4、60;  b . 浸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相同的    c . 兩個物體受到的浮力一定相同    d . 兩個物體一定處在液體中相同的深度處    【考點(diǎn)】 6. (2分) 一般大橋的橋墩要打入江底很深的泥土中,但總有一部分浸在江水中,如圖所示,則這部分橋墩在水中時( )a . 如果橋墩上粗下細(xì),則不受水的浮力作用    b . 如果橋墩上細(xì)下粗,則不受水的浮力作用    

5、;c . 無論橋墩是什么形狀,都不受水的浮力作用    d . 無論橋墩是什么形狀,都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考點(diǎn)】 7. (2分) (2019八下·翁牛特旗期中) 在河中游泳的人上岸時,由深水走向淺水的過程中,如果水底布滿石頭,以下體驗(yàn)和分析正確的是( ) a . 腳越來越疼,因?yàn)樗畬δ_的壓力越來越大    b . 腳疼得越來越輕,因?yàn)楹拥讓θ说闹С至υ絹碓叫?#160;   c . 腳越來越疼,因?yàn)樗畬θ说母×υ絹碓叫?#160;

6、   d . 腳疼的越來越輕,因?yàn)槿耸艿降闹亓υ絹碓叫?#160;   【考點(diǎn)】 8. (2分) (2019八下·烏拉特前旗期中) 將小鐵塊兒和小木塊放入一盆水中,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木塊浮在水面上,鐵塊沉入水底就此現(xiàn)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 木塊受到浮力,鐵塊不受浮力    b . 鐵塊沉入水底,所以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 . 木塊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d . 木塊所受浮力大于鐵

7、塊所受的浮力    【考點(diǎn)】 9. (2分) (2018·閬中模擬) 現(xiàn)實(shí)當(dāng)中,人們的許多活動、做法都跟我們學(xué)過的物理知識有關(guān),下列對涉及壓強(qiáng)和浮力的事例論述錯誤的是( )a . 用吸管能把飲料吸入嘴里,其實(shí)是大氣壓強(qiáng)的作用b . 石頭扔進(jìn)河里會沉入水底說明石頭在水中不受浮力c . 用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是因?yàn)殄亙?nèi)氣壓增大使液體(鍋內(nèi)的水)的沸點(diǎn)升高d . 教室窗外有風(fēng)吹過時,窗口懸掛的窗簾會飄向窗外【考點(diǎn)】 10. (2分) 如圖所示,一個塑料小球堵在一個水池的出口處,水無法排出,則該小球( )a . 仍受水的浮力  

8、60; b . 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對它的壓力    c . 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對它的壓力    d . 無法判斷    【考點(diǎn)】 11. (2分) (2017八上·蕭山月考) 彈簧測力計下掛一長方物體,將物體從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然后將其逐漸進(jìn)入水中如圖(甲),圖(乙)是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與物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guān)系的圖象,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物體的體積是500cm3    b

9、 . 物體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 . 物體的密度是2.25×103kg/m3    d . 物體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是9n    【考點(diǎn)】 12. (2分) 如圖所示,a、b為制作容器時留下的一些凸起向容器中注水,使a、b都在容器的水面以下,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受浮力,b不受浮力    b . a不受浮力,b受浮力    c . a、b都受浮力 &

10、#160;  d . a、b都不受浮力    【考點(diǎn)】 二、 填空題 (共8題;共17分)13. (2分) (2020·南充) 某次軍事演習(xí)中,執(zhí)行深海作業(yè)的潛水艇懸浮在海水中(如圖)。要使?jié)撍聺?,?yīng)對水艙_(選填“注水”或“排水”),在下潛過程中,海水對潛水艇上下表面的壓力差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考點(diǎn)】 14. (2分) (2016八下·臨清期末) 體積均為200cm3的木塊和合金塊,放入水中靜止時的情況如圖所示,已知木塊重為1.8n,合金塊重為6n,則木塊受到的浮力為_ n,

11、合金塊受到的浮力為_ n 【考點(diǎn)】 15. (2分) 一個物體的體積為200cm3 , 將其體積的二分之一浸沒在水中時,它受到的浮力是 _n,全部浸沒在水中時,被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是 _n(g=10n/kg)【考點(diǎn)】 16. (3分) 浸在水中的物體為什么會受到向上的浮力呢?如圖所示,某實(shí)驗(yàn)小組為探究這個問題,在玻璃圓筒的兩端蒙上繃緊程度相同的橡皮膜,將其浸沒在水中:(1)當(dāng)玻璃圓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時,由于_ ,且受力面積相等,所以水對玻璃圓筒兩端的橡皮膜的壓力f向左和壓力f向右的大小相等,水平方向的合力為0;(2)當(dāng)玻璃圓筒沿豎直方向放置時,水對玻璃圓筒

12、兩端的橡皮膜的壓力f向上大于f向下 , 豎直方向的合力不為0,方向_ ;(3)結(jié)合(1)(2)可知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是:_ 【考點(diǎn)】 17. (2分) (2017九下·大慶期末) 如圖所示,實(shí)心長方體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a:hb=2:1,底面積之比sa:sb=2:3,它們對地面的壓強(qiáng)相等,則它們的密度之比a:b=_;它們對地面的壓力之比fa:fb=_【考點(diǎn)】 18. (1分) 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下懸掛一個盛有水的小水桶,用一細(xì)線栓一鐵球,當(dāng)用手提細(xì)線上端將小球從空氣中緩慢浸沒在水中,使其靜止,且不與桶壁、桶底接觸,水未溢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會

13、_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考點(diǎn)】 19. (2分) (2018八下·中江期中) 有一木塊,當(dāng)它浮在水面時,露出水面的體積與浸入水中的體積之比為2:3,則木塊重力與所受浮力之比為_;木塊的密度等于_g/cm3。 【考點(diǎn)】 20. (3分) (2019·濠江模擬) 我國設(shè)計制造的“蛟龍?zhí)枴陛d人潛水器的體積約為50m3 , 當(dāng)其下潛至2km深度時,受到海水的壓強(qiáng)是_pa,所受的浮力約為_n;該潛水器繼續(xù)向下潛,受到的浮力將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海水1.0×103kg/m3 , g取10n/kg) 【考點(diǎn)】 三、 作圖題 (共

14、1題;共5分)21. (5分) (2018·浦東模擬) 浮在水面的小球所受浮力為6牛,請在如圖中用力的圖示法畫出該浮力f浮?!究键c(diǎn)】 四、 實(shí)驗(yàn)題 (共2題;共11分)22. (2分) (2019八下·禹州期末) 很久以前法國人做成的世界上第一個可載人的氫氣球體積為620m3這個氣球在地面附近懸浮時,受到的浮力為_n,它上升的過程中(若氣球體積不變)受到的浮力將_ 。(“變大”或“不變”或“變小”)(地面附近空氣的密度為1.30kg/m3) 【考點(diǎn)】 23. (9分) (2016八下·昆山期末) 小明按照課本中“綜合實(shí)踐活動”的要求制作簡易密度計.(1)

15、 取一根粗細(xì)均勻的飲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適量金屬絲并用石蠟封口.塞入金屬絲作為配重為了降低吸管的_,從而讓它能夠豎直的漂浮在液面上.小明制作密度計的原理是利用了物體漂浮在液面時,浮力_重力(大于/小于/等于). (2) 將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圖(a)所示,測得浸入的長度為h;放到另一液體中的情景如圖(b)所示,浸入的長度為h.用液、水分別表示液體和水的密度,則液 _ 水(大于/小于/等于),h與液、水及h的關(guān)系式是h= _. (3) 小明做了五次實(shí)驗(yàn),獲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實(shí)驗(yàn)次數(shù)12345液體密度/(g/cm3)0.80.91.01.11.2浸入的深度h/ (cm)6.35.654.54

16、.2小明根據(jù)實(shí)驗(yàn)數(shù)據(jù)在吸管上標(biāo)出0.8、 0.9、1.0、1.1、1.2刻度線(單位g/cm3).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1刻線是在1.0刻線的 _(上/下)方,相鄰刻線的間距_(均勻環(huán)均勻).(4) 通過比較實(shí)驗(yàn)2和3,_(“可以”/“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原因是_. (5) 制作完畢后,小明發(fā)現(xiàn)1.1和1.2兩刻度線的距離較小,請?zhí)岢鲆粋€方法使兩條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大一些,使測量結(jié)果更精確.方法: _. 【考點(diǎn)】 五、 計算題 (共2題;共15分)24. (5分) 如圖所示,一個半徑為r的實(shí)心球體處于某種液體中,球體最上端距離液面的距離為h,求液體對球體向下的壓力。(已知液體的密度為

17、 ,球體的體積為 ) 25. (10分) (2016·牡丹江模擬) 將大小兩個可樂瓶的瓶底切割下來,在兩個可樂瓶中各放上一個乒乓球用細(xì)鐵絲將兩個可樂瓶組合在一起,小可樂瓶不擰瓶蓋,大可樂瓶擰上瓶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所示 (1) 如圖乙所示,饅慢往小可樂瓶中加水,水逐漸沒過小可樂瓶中的乒乓球,部分水沿著小可樂瓶和乒乓球之間的縫隙流到大可樂瓶隨著小可樂瓶中的水不斷流向大可樂瓶,大可樂瓶中的乒乓球浮了起來,但小可樂瓶中的乒乓球卻沒有向上浮起請你分析說明大可樂瓶中的乒乓球上浮的原因 (2) 繼續(xù)向小可樂瓶中加水,也可以直接向大可樂瓶中加水終于,小可樂瓶中的乒乓球也浮起來了,如圖丙所示,當(dāng)兩個可樂瓶中的水都不再流動,液面靜止時,兩個可樂瓶中的水是否會相平?為什么? 【考點(diǎn)】 第 19 頁 共 19 頁參考答案一、 單選題 (共12題;共24分)答案:1-1、考點(diǎn):解析:答案:2-1、考點(diǎn):解析:答案:3-1、考點(diǎn):解析:答案:4-1、考點(diǎn):解析:答案:5-1、考點(diǎn):解析:答案:6-1、考點(diǎn):解析:答案:7-1、考點(diǎn):解析:答案:8-1、考點(diǎn):解析:答案:9-1、考點(diǎn):解析:答案:10-1、考點(diǎn):解析:答案:11-1、考點(diǎn):解析:答案:12-1、考點(diǎn):解析: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