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整合學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1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整合學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2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整合學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3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整合學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4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整合學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單元整合學案 課題八年級語文上冊說明文專題整合課時使用時間課型整合課班級學生姓名主備審核簽印【學習目標】1了解課文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2了解各個建筑物的特點,理清說明順序。3學習常用的說明方法,品味語言的準確性?!緦W習重點】1、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和方法。 2、找出文章中各個建筑物的特點?!緦W習難點】1、學習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并運用。2、通過閱讀等學習活動,增強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緦W習指導】品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準備】課前預習【整合依據】本單元以建筑園林、名勝古跡為主題,建筑園林是人類創(chuàng)造活動的實物記錄,體現了人民大眾的智慧,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樣根據各篇課文

2、的特色所作出任務分工,能夠使教學任務化整為零,便于學生把握?!局R鏈接】一、中國石拱橋作者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他幾十年致力于橋梁的設計、研究和教學工作。30年代,他主持設計和修建了錢塘江大橋;50年代又參加了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工作。他寫過大量的介紹橋梁知識的書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紹我國石拱橋的說明文章。趙州橋: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叫安濟橋,又叫趙州橋。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趙州橋非常雄偉。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礅,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

3、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臺區(qū)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lián)拱橋。橋身結構堅固,造型美觀,具有極高的橋梁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橋梁建造的輝煌成就。二、橋之美作者吳冠1919現代畫家19197月5于江蘇省宜興縣鄉(xiāng)村教師家庭錫師范初部畢業(yè)考入浙江代辦省立高級工業(yè)職業(yè)校1936轉入杭州藝術??菩@畛俊櫦芭藟鄣攘?、西繪畫1942畢業(yè)任立重慶助教1946考取公費赴留19471950巴黎高等美術校j.蘇弗爾皮教授工作室進修油畫;同a.洛特工作室習并盧佛爾

4、美術史校習美術史各項績優(yōu)異。作為美術教育家吳冠注重藝術性培育作善思考藝術家勤于著述立論獨特且文字流暢其關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決定內容、與藝術要風箏斷線等觀點曾引起美術界爭論 油畫代表作江三峽魯迅故鄉(xiāng)等畫代表作春雪及獅林城等版吳冠畫集吳冠畫選吳冠油畫寫吳冠畫選輯(14)及東尋西找集風箏斷線南北誰家粉本等。三、蘇州園林作者葉圣陶,原名紹鈞,字圣陶?,F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編輯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中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后都收在葉圣陶集里。蘇州園林:是中國江蘇蘇州山水園林建筑的統(tǒng)稱,又稱“蘇州古典園林”,以私家園林為主,起始于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吳王闔閭時期,

5、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興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被勝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蘇州園林主要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四、故宮博物館沈陽故宮:以崇政殿為核心,從大清門到清寧宮為中軸線,分為東路、中路、西路 3個部分。大政殿為東路主體建筑,是舉行大典的地方。前面兩側排列亭子10座,為左、右翼王亭和八旗亭,統(tǒng)稱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議政之處。大政殿于清崇德元年(1636)定名為篤功殿,康熙

6、時改今名。殿為八角重檐攢尖頂木結構。在須彌座的臺基上,繞以青石欄 桿,殿宇八面全由木隔扇門組成。正門前金龍蟠柱,殿 頂為黃琉璃瓦綠剪邊。殿內彩繪梵文天花,團龍藻井。中路為整個建筑群的中心,分前后3個院落。南端為照壁、東西朝房、奏樂亭;前院有大清門、崇政殿、飛龍閣、翔鳳閣;中院有師善齋、協(xié)中齋、鳳凰樓;后院是以清寧宮為主的五宮建筑。中院和后院兩側各有一跨院,稱東宮、西宮。東宮有頤和殿、介祉宮、敬典閣;西宮有迪光殿、保極宮、繼思齋、崇謨閣。五、說“屏”"屏",我們一般都稱"屏風",這是很富有詩意的名詞。早在商周時候就有屏風的記載,它起到分割空間,美化環(huán)境的作

7、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其制作和裝飾都已經相當精美。相關故事:陳從周的詠西湖詩,飽含著對西湖建設的關注。他寫有應杭州園林局邀游西湖賦贈諸公一詩,因西湖游人如織,摩肩接踵,他在詩中提出:"切望南湖多著眼,園林聚散理尋常。"主張開發(fā)西湖南線景區(qū),使游人聚而能散,這是很有前瞻性的見解,意見很快地被杭州市園林部門所接受,接著南線景點大開發(fā),而且各景點不收門票,開了全國游覽免費的先河,如今南線景區(qū)游人已超過昔日爆滿的北線景區(qū)?!纠首x課文,自主學習】一、文章整合閱讀。第一步,學生閱讀文章,完成表格;第二部,小組交流,課堂展示;第三部,教師精要點撥。課文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建筑物特點說明方法的作用

8、中國石拱橋橋之美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館說“屏”二、拓展練習活動主題:作文打賽活動方式:小組競賽,評選優(yōu)秀作文,進行獎勵活動內容:寫一篇說明文,要用到一定的說明方法?!菊n外賞讀】 關于“橋的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消。張謂早梅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游沈園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陵

9、谷雙遷誰復識?我來徙倚暮煙中。陸游五云橋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陸游秋思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姜夔揚州慢馮延已鵲踏枝: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玄都觀)徐氏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杜甫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橋。(相和歌辭·江南曲)韓翃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相和歌辭·相逢行)崔顥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相和歌辭&

10、#183;常林歡)溫庭筠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舞曲歌辭·屈柘詞)溫庭筠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雜曲歌辭·妾薄命)劉元淑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雜曲歌辭·壯士行)劉禹錫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雜曲歌辭·竹枝)劉禹錫揚州橋邊小婦,長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雜曲歌辭·江南三臺其一)王建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雜曲歌辭·祓禊曲)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賦西漢)魏徵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闕題)楊師道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和鑾輿頓戲下)虞世南北去橫橋道,西分清

11、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游俠篇)陳子良雨霽虹橋晚,花落鳳臺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儀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詠史其二)盧照鄰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還京贈別)盧照鄰虹橋分水態(tài),鏡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藥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任希古星橋他日創(chuàng),仙榜此時開。(安樂公主移入新宅侍宴應制)宗楚客洛橋瞻太室,期子在云煙。(使至嵩山尋杜四不遇慨然復傷田洗馬韓觀主贈杜侯杜四)宋之問橋寒金雁落,林曙碧雞飛。(送趙司馬赴蜀州)宋之問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靈隱寺)宋之問泉聲喧后澗,虹影照前橋。(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王勃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春日

12、侍宴幸芙蓉園應制)李嶠徑轉危峰逼,橋回缺岸妨。(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二)杜審言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慘日映峰沉,愁云隨蓋轉。(感懷)董思恭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蒲津迎駕)宋璟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正月十五夜)蘇味道駐馬西橋上,回車南陌頭。故人從此隔,風月坐悠悠。(留別杜審言并呈洛中舊游)崔融畫橋飛渡水,仙閣涌臨虛。(侍宴長寧公主東莊)劉憲今夜可憐春,河橋多麗人。寶馬金為絡,香車玉作輪。(上元夜效小庾體)陳嘉言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南望龍門北朝市。(長相思)蘇颋云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疇昔篇)駱賓王日觀分齊壤,星橋接蜀門。桃花嘶別路,竹葉瀉離樽。(送吳七游蜀)駱賓王澗險泉聲疑度雨,川平橋勢若晴虹。(游石淙山)張昌宗回首渭橋東,遙憐春色同。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采桑)劉希夷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華觀)陳子昂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旗。(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張說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歡。洛橋將舉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