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急性傳染病及潛伏期、隔離期與接觸者觀察期_第1頁
常見急性傳染病及潛伏期、隔離期與接觸者觀察期_第2頁
常見急性傳染病及潛伏期、隔離期與接觸者觀察期_第3頁
常見急性傳染病及潛伏期、隔離期與接觸者觀察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見急性傳染病的潛伏期、隔離期與接觸者觀察期病名 潛伏期 隔離期 接觸者觀察期 常見 最短-最長 病毒性肝炎 甲型 30日 15-45日 自發(fā)病日起隔離3周 密切接觸者檢疫45日,每周檢查一次ALT,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 乙型 60-90日 45-160日 急性期應隔離至HBsAg陰轉,恢復期仍不陰轉者,按HBsAg攜帶者處理,慢性肝炎病人應調離接觸食品、自來水或幼托工作。HBsAg攜帶者可作HBeAg、抗HBcIgM及HBVDNA檢查,以確定是否有HBV復制,如屬陽性應按慢性肝炎處理,不能獻血。 急性肝炎的密切接觸者應醫(yī)學觀察45日。幼托機構發(fā)現(xiàn)病人后觀察期間,不辦理入托、轉托手續(xù)。疑診肝炎的幼托

2、和飲食業(yè)人員應暫停原工作。 丙型肝炎 50日 15-160日 急性期隔離至病情穩(wěn)定 同乙型肝炎 丁型 同乙型 戊型 40日 10-60日 自發(fā)病日起隔離3周 同甲型肝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 10-14日 4-21日 隔離至體溫正常為止 接觸者不檢疫 脊髓灰質炎 7-14日 3-35日 隔離40日,第一周為呼吸道及消化道隔離,第二周以后為消化道隔離。 密切接觸者醫(yī)學觀察20日,觀察期間可應用活疫苗進行快速免疫。 狂犬病 20-90日 10日-1年以上 病程中隔離治療 接觸病人者不檢疫,被狂犬或狼咬傷者應進行醫(yī)學觀察,觀察期間應注射免疫血清及狂犬病疫苗 流行性感冒 1-3日 數(shù)小時-4日 退熱后2日

3、大流行時,集體單位進行檢疫,出現(xiàn)發(fā)熱等癥狀者,應早期隔離 麻疹 8-12日 6-21日 發(fā)病之日起至出疹后5日 密切接觸的兒童應檢疫21日,如接受過被動免疫者應檢疫28日 水痘 14-16日 10-21日 隔離至脫痂為止,但不得少于發(fā)病后2周 醫(yī)學觀察21日 流行性腮腺炎 14-21日 8-30日 從發(fā)病日起至腮腺腫大完全消退(約3周) 成人一般不檢疫,但幼兒園、托兒所及部隊密切接觸者應檢疫3周。 流行性出血熱 14日 7-46日 隔離至發(fā)熱退 不檢疫 登革熱 6日 5-8日 起病后7日 不檢疫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10日 5-15日 隔離至癥狀消失 一般不檢疫 艾滋病 15-16日 9-6

4、60日 病人及病毒感染者均應隔離至病愈,其分泌物應嚴密消毒,不能獻血、性接觸和接吻。 接觸者應醫(yī)學觀察22個月。 黃熱病 3-6日 3-13日 發(fā)病之日起一周 醫(yī)學觀察2周 流行性斑疹傷寒 10-12日 5-23日 徹底滅虱后,隔離至體溫正常后12日 密切接觸者應進行滅虱,并檢疫觀察15日 恙蟲病 10-12日 4-21日 不隔離 不檢疫 傷寒、副傷寒甲、乙 傷寒:10-14日 7-23日 體溫正常后15日解除隔離,或癥狀消失后第5日起間歇送糞培養(yǎng)2次,陰性后解除隔離 傷寒醫(yī)學觀察23日,副傷寒為15日,從事飲食業(yè)人員觀察期間應送糞便培養(yǎng)1次,陰性者方可工作 副傷寒:8-10日 2-15日 細

5、菌性痢疾 1-3日 數(shù)小時-7日 臨床癥狀消失后1周或2次糞培養(yǎng)陰性解除隔離 醫(yī)學觀察7日,飲食業(yè)人員觀察期間應送糞便培養(yǎng)1次,陰性者方可工作。 霍亂 1-3日 數(shù)小時-7日 腹瀉停止后6日,隔日大便培養(yǎng)連續(xù)3次陰性,解除隔離 密切接觸者或疑似患者應留驗5日,并連續(xù)送糞便培養(yǎng)3次,若陰性可以解除隔離觀察。 布氏桿菌病 14日 7日-1年以上 臨床癥狀消失后解除隔離 不檢疫 鼠疫 腺鼠疫:2-5日 1-8日 腺鼠疫隔離至淋巴腫完全痊愈肺鼠疫在臨床癥狀消失后,痰連續(xù)培養(yǎng)6次陰性才能解除隔離。 檢疫9日 肺鼠疫:1-3日 數(shù)小時-3日 炭疽 1-5小時 12小時-12日 皮膚炭疽隔離至創(chuàng)口痊愈,痂皮脫落為止。其他類型患者在癥狀消失后,分泌物或排泄物連續(xù)培養(yǎng)2次陰性后取消隔離。 密切接觸者醫(yī)學觀察8日 白喉 2-4日 1-7日 癥狀消失后,連續(xù)2次鼻咽分泌物培養(yǎng)陰性。 醫(yī)學觀察7日 百日咳 7-10日 2-30日 發(fā)病后40日或出現(xiàn)痙咳后30日 醫(yī)學觀察21日 猩紅熱 2-3日 1-7日 癥狀消失后咽拭培養(yǎng)3次陰性,可以解除隔離。一般不少于病后1周 醫(yī)學觀察7日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3-4日 數(shù)小時-10日 癥狀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病后7日 醫(yī)學觀察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