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_第1頁
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_第2頁
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許多疾病相繼被列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體的存在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兩個等同的概念,自身抗體可存在于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別是老年人,如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上皮細胞抗體、胃壁細胞抗體、細胞核 DNA 抗體等。有時,受損或抗原性發(fā)生變化的組織可激發(fā)自身抗體的產生,如心肌缺血時,壞死的心肌可導致抗心肌自身抗體形成,但此抗體并無致病作用,是一種繼發(fā)性免疫反應。 病因 1.自身抗原的出現 (1)隱蔽抗原的釋放。( 2)自身抗原發(fā)生改變。 2.免疫調節(jié)異常( 1)多

2、克隆刺激劑的旁路活化。( 2)Th1 和 Th2 細胞功能失衡。 3.交叉抗原( 1)柯薩奇病毒糖尿病。 ( 2)鏈球菌感染急性腎小球腎炎,風濕性心臟病。 4.遺傳因素。( 1)DR3 個體易患重癥肌無力 ( 2) DR4 與類風濕有關( 3)B27 與強直性脊柱炎( 4)DR2 與肺出血肺炎綜合癥有關。常見自身免疫病主要臨床表現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AIHA ):機體免疫功能異常,或服用某些藥物后,紅細胞表面抗原性發(fā)生變化,產生抗紅細胞膜表面抗原的自身抗體。自身抗體與自身抗原結合,激活補體,破壞紅細胞,導致貧血。特點: (1)體內出現抗紅細胞自身抗體。( 2)抗人球蛋白試驗( Coom

3、bstest)陽性。( 3)紅細胞壽命縮短。 ( 4)AIHA 多見于中年女性。 ( 5)繼發(fā)性者多繼發(fā)于淋巴系統(tǒng)惡性病、結締組織病、感染和藥物應用后。 ( 6)引起 AIHA 的藥物有青霉素、奎尼丁、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磺胺類、甲基多巴等??辜t細胞抗體可分為三類:溫抗體,為 IgG 型,37° C 可與 RBC 結合,不聚集 RBC. 冷凝集素, 為 IgG 型,低溫時與 RBC 結合使其凝集,引起冷凝集素綜合征。 DonathLaidsteiner 抗體,為 IgG 型,低溫時與兩種補體成分結合,溫度升高至 37° C 時,激活補體鏈,導致溶血,引起陳發(fā)性冷性血紅蛋白

4、尿癥( PCH)。 PCH 繼發(fā)于梅毒或病毒感染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多見于兒童或年輕患者。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ITP):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紫癜,血小板,骨髓中巨核細胞可增多,女性多發(fā),發(fā)病率1lOO00 ,患者有抗血小板抗體,其使血小板壽命縮短。三、重癥肌無力( MG ):患者體內存在神經肌肉接頭乙酰膽堿受體的自身抗體,該抗體結合到橫紋肌細胞的乙酰膽堿受體上,使之內化并降解,使肌細胞對運動神經元釋放的乙酰膽堿的反應性降低。引起骨骼肌運動無力。四、肺出血腎炎綜合征(Goodpasture 綜合征):患者體內可檢到抗腎小球基底膜型膠原抗體,由于肺泡基底膜與腎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故肺、

5、腎同時發(fā)病。青年男性多見,反復咯血、血尿、蛋白尿,最后發(fā)展為腎衰。五、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累及多器官、多系統(tǒng)的炎癥性結締組織病,多發(fā)于青年女性。 其臨床癥狀比較復雜,可出現發(fā)熱、皮疹、關節(jié)痛、腎損害、心血管病變(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脈管炎) 、胸膜炎、精神癥狀、胃腸癥狀、貧血等;疾病常呈漸進性,較難緩解。免疫學檢查可見IgG 、IgA 和 IgM 增高,尤以IgG 顯著;血清中出現多種自身抗體(主要是抗核抗體系列)和免疫復合物,活動期補體水平下降???dsDNA 和抗 Sm 抗體是本病的特征性標志。SLE 的實驗診斷:( 1)抗核抗體1)免疫熒光法檢測抗核抗體:該法以小鼠肝細胞、

6、Hep-2 細胞(人喉癌上皮細胞株) 、Hela 細胞(官頸癌細胞株)或小鼠腹水癌細胞等作為抗原片,以Hep-2 細胞抗原片敏感性較高。2)抗 DNA 抗體:分為天然(雙鏈) DNA ( ds-DNA )和變性(單鏈) DNA (ss-DNA )抗體。Ds-DNA 抗體的測定方法有間接免疫熒光法(以短膜蟲或馬疫錐蟲為抗原) 、間接酶標抗體法(以短膜蟲為抗原)、補體結合抗體法(以短膜蟲為抗原,以抗人C3 熒光抗體為第二抗體)、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以 DNA 為抗原)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即Farr 法)等多種方法。前四種方法檢測到的都是低親和力的抗dsDNA 抗體,或敏感性低,或檢測結果

7、不穩(wěn)定、重復性差。 Farr 法檢測 dsDNA 抗體的特異性最高,結果可靠,重復性好,因此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檢測抗 ds-DNA 抗體的標準方法。當抗 ds-DNA 抗體結合率>20時對診斷 SLE 有意義。 3)抗可提取性核抗原( ENA )抗體:目前抗 ENA 抗體的檢測方法有雙向免疫擴散或對流免疫電泳和免疫印跡法。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fā)展,可以以重組抗原為底物,通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檢測特異性抗體。4)抗增殖細胞核抗原抗體。(1)抗組蛋白抗體。(2)抗核糖體抗體。(3)抗 Ku 抗體。( 4)皮膚狼瘡帶試驗。與 SLE 病情判斷有關的免疫學檢測包括: 血沉和

8、C反應蛋白( CRP),SLE 活動時血沉增快,CRP 改變不明顯。 血清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冷球蛋白冷凝集素等。血清補體,包括總補體(CH50)和Cl、 C3、C4、C2 及 C9. 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CIC )聚乙二醇( PEG)沉淀法。 類風濕因子。 細胞免疫功能。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 ):一種以關節(jié)病變?yōu)橹鞯娜硇越Y締組織炎癥,多發(fā)于青壯年,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的特征是關節(jié)及周圍組織呈對稱性、多發(fā)性損害,部分病例可有心、肺及血管受累。免疫學檢查可見血清及滑膜液中出現類風濕因子,血清IgG 、 IgA 和 IgM 水平升高。其他自身抗體也可出現:例如,抗角蛋白抗體;抗RA33 抗體;抗環(huán)瓜氨酸抗體(抗CCP 抗體);抗核周因子等,對類風濕的早期診斷很有幫助。七、干燥綜合征(SS):干燥綜合征是一種侵犯外分泌腺,尤以唾液腺和淚腺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它可同時累及多種臟器。干燥癥和干燥性角膜炎是SS的主要臨床表現。干燥綜合征的實驗診斷包括:( 1)抗 SS-A 和抗 SS-B 抗體:檢測方法有:雙向擴散(DID )法;對流免疫電泳 (CIE )法;免疫印跡( IBT )法。( 2)其他免疫學異常:高丙球蛋白血癥,呈多克隆性,因此可引起血沉增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