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秦兵馬俑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認識 8 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像秦兵馬俑的神態(tài)與氣勢,激發(fā)民族自豪感。3.學習本文的表達方法,進行仿寫。教學重難點:通過閱讀課文,想象秦兵馬俑宏偉的氣勢和鮮明而豐富多樣的神態(tài),激發(fā)民族自豪感。教學準備:學生收集兵馬俑的相關資料。老師制作好相關課件。教學時間: 1 課時。教學設計:一、談話引入,走進西安兵馬俑談話:同學們,我們感受了氣魄雄偉的長城,游覽了景色宜人的頤和園,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文字走進我國的又一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去領略一下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的風采吧。出示課題,全班齊讀。提示斷句:秦兵馬俑二、學習生字,整體感知兵馬俑同桌互讀生字詞。2.開
2、火車領讀詞語。3.學習多音字。課前大家都認真預習了課文,現(xiàn)在老師想看看你們預習的效果怎樣。課件出示詞語:鳥瞰統(tǒng)率魁梧拼搏南征北戰(zhàn)所向披靡舉世無雙享譽世界規(guī)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絕無僅有惟妙惟肖指名讀詞語再全班齊讀。選擇詞語說一句話來形容秦兵馬俑給你留下的印象。預設:秦兵馬俑舉世無雙,享譽世界。師:這句話總寫了秦兵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秦兵馬俑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師:這句話在文章第幾自然段。文章哪些自然段寫兵馬俑規(guī)模宏大?哪些自然段寫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句話在此處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啟下)秦兵馬俑惟妙惟肖,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師:“絕無僅有”與哪個詞語意思
3、相同?(舉世無雙)這句話也是對秦兵馬俑的高度評價。問:誰能用“先寫 再寫 最后寫 ”的句式來說說文章主要內(nèi)容。課件出示:文章按總分總的結構,先總寫;然后具體寫;最后總結。三、品讀課文,具體感知兵馬俑規(guī)模宏大。問:文章哪個自然段寫兵馬俑規(guī)模宏大?(第2 自然段)“宏大”是什么意思?“大”可以組個什么詞?這個自然段已經(jīng)寫出來的,找一找。(巨大)“宏”又可以組個什么詞呢?(宏偉)把這兩個詞合起來:宏偉巨大。這就是“宏大”的意思。這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叫拆字組詞法。提出要求:接下來請同學們用筆勾出最能體現(xiàn)兵馬俑規(guī)模宏大的句子,在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也可好好讀讀,讀出自己的理解。學生勾畫,讀書。交流:兵馬俑
4、規(guī)模宏大。這個句子是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已發(fā)掘的三個俑坑, 總面積近 20000 平方米, 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nèi)有兵馬俑近八千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 米,南北寬62 米,總面積14260 平方米;坑里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這兩句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方法寫出了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引導:20000 平方米有多大,五十多個籃球場。閉上眼睛想像一下:我們學校現(xiàn)在鋪了塑膠的操場只有4 個籃球場那么大,疊加一次 8 個,再加一次 16 個,大約有我們十二三個學校操場那么大?,F(xiàn)在再來讀這句話,注意強調(diào)句子中的數(shù)字,讀出大的感覺。過渡:除了這兩個句子,還有哪個句子也寫出了兵馬
5、俑的規(guī)模宏大。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坑里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tǒng)率的一支南征北戰(zhàn)、所向披靡的大軍。“鳥瞰”什么意思?(站在高處往下看)看書 92 和 93 頁圖,這幅圖片就是作者站在高處看到的兵馬俑的樣子,這就是鳥瞰??吹竭@幅圖你想說些什么?(多么威武,多么有氣勢)假如你就是秦始皇,帶著這樣一支軍隊南征北戰(zhàn),所向披靡,這是何等的氣魄,指名讀出這種氣勢。類型眾多。過渡:兵馬俑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課文哪幾自然段寫兵馬俑類型眾多。(4 7 自然段)提出要求:自由讀 4 7 自然段,看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兵馬俑的類型,用筆
6、勾出來。生讀書勾畫: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陶馬。請大家再仔細讀讀,看看作者是怎樣把每種俑寫得活靈活現(xiàn)的,能不能在頭腦中想像出這些俑的樣子?,F(xiàn)在老師來跟大家做做游戲,我念每一種俑的特征,你來猜出猜出是哪種俑。它身材魁梧,頭戴鹖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這是什么俑?它們身高約1.8 米,體格健壯,體形勻稱。 這是什么俑?它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zhí)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沖殺。這是只見他們張弓拉箭,目視前方,或立或跪,好像一聲令下,就會將手中的箭射出去?這是什么俑?生答不出,師提示:課文中能把所有兵馬俑的類型都寫出來嗎,不會。那就請大家根據(jù)老師的提示去猜猜這是什么
7、俑吧。(弓箭手俑)是的,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的俑一一列舉出來,而是選擇重點的向我們介紹。如果你能到這個博物館參觀,你看到這么多的俑,你會用怎樣語氣給介紹大家?下面我們分大組來讀讀,一組讀將軍俑,二組讀武士俑,三組讀騎兵俑, 四組讀陶馬俑, 把這些俑的特點展示在游客面前。分大組讀四種類型的俑,師相機點評。將軍俑:好一群威風凜凜的將軍。武士俑:有這樣一群能沖鋒陷陣的武士,何愁不能打勝仗。騎兵俑:騎兵已作好了準備,那戰(zhàn)馬呢?陶馬俑:“躍躍欲試”什么意思?(急切地想要試試)好,全班再讀讀,讀出這種躍躍欲試的樣子。個性鮮明,過渡:下面我們進一步走進兵馬俑,再去感受一下它的個性鮮明。讀第 8 自然段,看看你發(fā)
8、現(xiàn)了些什么?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這句話是 8 自然段的中心句。第二句話是個排比句,每個分句都用了“有的 好像 ”先寫出了兵馬俑的神態(tài), 再寫作者自己的想像。 這句末為什么要用省略號,說明什么?(還有其他神態(tài)沒有一一列舉出來) 師:八千多個兵馬俑, 沒有哪兩個是完全一樣的,請充分發(fā)揮你的想像,接著用“有的 好像 ”的句式,再寫出幾種兵馬俑的神態(tài)吧。生寫句子,說句子。師:它們不僅個性鮮明,走近它們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輕微的呼吸聲。這還說明什么,用書上的一個詞語來說就是(惟妙惟肖)也難怪許多人參觀兵馬俑后會發(fā)出由衷的贊嘆。出示課件: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贊美:“世界的奇跡、 民族的驕傲。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說: “秦俑的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是世界第八奇跡”。美國總統(tǒng)里根贊揚:“兵馬俑制造工藝真好”。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更喜愛秦俑的服飾。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說:“我完全被感動了”。泰國公主詩琳通認為秦陵兵馬俑的“學問很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四、升華感情,自豪贊美兵馬俑老師總結: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伺服系統(tǒng)與工業(yè)機器人課件第10章 工業(yè)機器人的運力學分析
- 守護藍色星球
- 分享護理文獻
- 羊駝創(chuàng)意畫課件
- 山西省平遙縣綜合職業(yè)技術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學期期終調(diào)研測試文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河北東方學院《文化人類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省會寧一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 南陽理工學院《統(tǒng)計分析與軟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唐山學院《太陽能發(fā)電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nèi)蒙古化工職業(yè)學院《企業(yè)戰(zhàn)略思考與行動系列講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智慧農(nóng)業(yè)考試題大題及答案
- T-CECRPA 011-2024 溫室氣體 產(chǎn)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 光伏組件
- Unit3 Weather Part A(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舞蹈室課程顧問工作合同5篇
- 計調(diào)業(yè)務2.2組團計調(diào)發(fā)團業(yè)務流程
- 《淋巴管瘤診療》課件
- 2025年四板掛牌專項法律服務協(xié)議
- 2025山東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廣告印刷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紅色體育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體育學院
- Excel財務會計應用(沈國興第3版) 第1-36次課 認識EXCEL-期末考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