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機床誤差是由機床的制造誤差、安裝誤差和使用中的磨損引起的,其中對加工精度影響最大的三種幾何誤差是主軸回轉(zhuǎn)誤差、導軌誤差和口傳動誤差 _ 。2.典型的刀具磨損過程分為初期磨損、正常磨損和急劇磨損階段。3.精加工基準的選擇原則應遵循如下原則:統(tǒng)一基準、基準重合、互為基準和自為基準等原則。4.工件的裝夾過程就是定位和 夾緊的綜合過程。5. 在切削加工中,用于描述切削機理的指標是切削層及切削層參數(shù),切削層參數(shù)包括切削層公稱厚度、切削層公稱寬度和 切削面積,其中切削面積X _ 。6.由于工件材料以及切削條件的不同,切削的變形程度也不同,因而所產(chǎn)生的切屑也不同,切屑的可分為帶狀切屑、節(jié)狀切屑、粒狀切
2、屑和崩碎切屑四大類。其中當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極低,刀具前角較小時,往往產(chǎn)生節(jié)狀 切屑。7.切削變形程度有三種不同的表示方法,即變形系數(shù)、1/16相對滑移和剪切角。8. 在車削外圓時,切削力可以分解為三個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進給力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過程中不作功的是 切深抗 _ 力。1.從形態(tài)上看,切屑可以分為帶狀切屑、擠裂切單元切屑和崩碎切屑2.切削過程中金屬的變形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用相對滑移(剪應變)的大小來衡量變形程度要比變形系數(shù)精確些。3.利用自然熱電偶法可測得的溫度是切削區(qū)的平均溫度 _ 。4. 刀具一次刃磨之后,進行切削,后刀面允許的最大磨損量(),稱為磨鈍標準。
3、5.工件經(jīng)一次裝夾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過程稱為_ 安裝 _ 。6.靠前刀面處的變形區(qū)域稱為第二變形區(qū),這個變形區(qū)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觸的切屑底面一薄層金屬內(nèi)。7.系統(tǒng)性誤差可以分為常值性系統(tǒng)性誤差和 變值性系統(tǒng)性誤差兩種1.刀具后角是 后刀面與切削平面間的夾角2 . 衡量切削變形-與滑移系數(shù)2/16兩種,當切削速度提高時,切削變形(減少)。3. 精車鑄鐵時應選用( 3); 粗車鋼時,應選用( 5)。4. 當進給量增加時,切削力(增加),切削溫度(增加)。5.粗磨時,應選擇(軟)砂輪,精磨時應選擇(緊密)組織砂輪。6 . 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與兩種。7. 轉(zhuǎn)位車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車刀(好)
4、, 粗加工孔時,應選擇(麻花鉆)刀具。8. -機床型號字_與數(shù)字按一定規(guī)律排列組成,其中符號C 代表(車床)。9.滾斜齒與滾直齒的區(qū)別在于多了一條(附加運動)傳動鏈。滾齒時,刀具與工件之間的相對運動稱(成形運動)。10. 進行精加工時,應選擇(切削油) , 為改善切削加工性,對 高碳鋼材料應進行(退火)處理。11.定位基準與工序基準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誤差稱(基準不重合)誤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時,可以不考慮(基準位置)誤差。12.機床制造誤差是屬于(系統(tǒng))誤差,一般工藝能力系數(shù)應不低于(二級)。13.在常用三種3/16夾緊機構中,增力特性最好的 是螺旋機構,動作最快的是圓偏心機構。14.一個浮動支承
5、可以消除(1)個自由度,一個長的v 型塊可消除(4)個自由度。1 . 工序是指一個工人在一臺機床上對一個(或多個)零件所連續(xù)完成的那部分工藝過程2.剪切角增大,表明切削變形(減少);當切削速度提高時,切削變形(減少)。3. 當高速切削時,宜選用(硬質(zhì)合金)刀具;粗車鋼時,應選用( 5)。4.6140 車床可加工公制,英制,模數(shù),徑節(jié)等四種螺紋。5.不經(jīng)修配與調(diào)整即能達到裝配精度的方法稱為(互換法)。6.當主偏角增大時,刀具耐用度(減少),當切削溫度提高時,耐用度(減少)。7.在四種車刀中,轉(zhuǎn)位車刀的切削性能(最好);粗磨時應選擇(軟)砂輪。8.機床的基本參數(shù)一寸,運動 ,動力9.滾齒時,刀具與
6、工件之間的相對運動稱(成形運動)。滾斜齒與4/16滾直齒的區(qū)別在于多了一條(附加運動)傳動鏈。11.定位基準面和定位元件制造誤差引起的定位誤差稱(基準位置)誤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時,可以不考慮(基準位置)誤差。12. 測量誤差是屬于(隨機)誤差,對誤差影響最大的方向稱誤差敏感方向。13.夾緊力的方向應與切削力方向(相同),夾緊力的作用點應該(靠近)工件加工表面。14. 輔助支承可以消除( 0)個自由度,限制同一自由度的定位稱(過定位)1 . 刀具前角是指前刀面與基面的夾角,用符號表示。2. 當工件材料硬度提高時,切削力(增加);當切削速度提高時,切削變形(減少)。3. 制造復雜刀具宜選用(高速鋼
7、);粗車鋼時,應選用(5)。4.為改善切削加工性,對高碳鋼采?。ǎ嘶穑┨幚?;對不銹鋼(調(diào)質(zhì))處理。5. 粗加工時應選擇(水溶液),粗磨時,應選擇(軟)砂輪。6. _精基準的選擇原則是基準重合、統(tǒng)一、自為、互為、可靠原則 _ 。7 進給量越大,表面粗糙度(愈高);精加工孔時,應選擇(拉刀)5/16刀具。&機床的運動按其功用可分為成型運動與 輔助運動兩大類。9.滾斜齒與滾直齒的區(qū)別在于多了一條(附加運動)傳動鏈。滾齒時,刀具與工件之間的相對運動稱(成形運動)。10 . 在 6140 車床上加工公制螺紋時,所用掛輪是(63/100 X100/75 )。11.夾緊力作用點應(靠近)工件的加工
8、表面;工件以平面定位時,可以不考慮(基準位置)誤差。12.完全互換法適用于(大量)生產(chǎn),所有零件公差之和應(小于)裝配公差。13.工藝系統(tǒng)剛度等于(,工藝系統(tǒng)剛度大,誤差復映(?。?。14. 一個支承釘可以消除( 1)個自由度,消除六個自由度的定位稱(完全定位)15. 生產(chǎn)類型通常分為(單件,成批,大量生產(chǎn))三種1. 劃分生產(chǎn)類型是根據(jù)產(chǎn)品的( D )。A. 尺寸大小和特征; B.批量; C.用途; D. 生產(chǎn)綱領。2.在背吃刀量和進給量一定的條件下,切削厚度與切削寬度的比值6/16取決于( C )。A. 刀具前角; B.刀具后角; C. 刀具主偏角; D.刀具副偏角。3.在正交平面內(nèi)測量的前刀
9、面與基面間的夾角為(A )。A. 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刃傾角。4.用硬質(zhì)合金刀具對碳素鋼工件進行精加工時,應選擇刀具材料的牌號為( A )。A.30 ; B.5 ; C.3 ; D.8。5.安裝車刀時,若刀尖低于工件回轉(zhuǎn)中心,其工作角度與其標注角度相比將會( B )。A. 前角不變,后角減??;B.前角變大,后角變?。籆. 前角變小,后角變大; D.前、后角均不變。7.基準不重合誤差的大小主要與哪種因素有關:(C )。A. 本工序要保證的尺寸大小;B.本工序要保證的尺寸精度;C. 工序基準與定位基準間的位置誤差;D.定位元件和定位基準本身的制造精度。8. 通常機床傳動鏈誤差用(
10、 D )元件的轉(zhuǎn)角誤差來衡量。7/16A. 首端; B.中間; C.末端; D. 兩端。9.尺寸鏈其組成環(huán)不變,某一減環(huán)的增大,使封閉環(huán)(B )。A. 增大; B.減小; C.保持不變; D.可大可小。10. 在切削平面內(nèi)測量的角度有( C )oA. 前角和后角; B. 主偏角和副偏角;C.刃傾角。1. 金屬切削過程中存在有三個變形區(qū),分別被稱為第I 變形區(qū)、第口變形區(qū)和第山變形區(qū),其中使已加工面表面處產(chǎn)生晶粒纖維化和冷作硬化區(qū)域的是:( C )A、 第 I 變形區(qū)B、 第 H 變形區(qū)C、第山變形區(qū)2. 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對刀具使用壽命影響最大的是(B )A 、切削深度B 、切削速度C 、進給
11、量3. _車削加工時,切削熱大部分是由_ 傳散出去。( A )A、切屑B 、工件 C、機床D、刀具4.下列影響切削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因素中,錯誤的說法是( B )A、提高切削速度B、提高被加工材料的塑性C、加大刀具的前角 D抑制積屑瘤的產(chǎn)生5. 軸類零件常用的頂尖孔定位所采用的工藝基準是屬于8/16( D )A、設計基準B、裝配基準C 、粗基準D 、附加基準6. _工件所有表面都需要加工時,應當選_ 為粗基準。( B )A、任一表面B、余量小的表面C、平面D 、余量大的表面7.下列機床中,只有主運動,沒有進給運動的機床是(A )A、 拉床 B、插床C、滾齒機D、鉆床8.插齒加工直齒輪時,插齒機的
12、主運動是(C )A、工件的旋轉(zhuǎn)運動B、插齒刀的旋轉(zhuǎn)運動C、插齒刀的上下往復運動 D、插齒刀的徑向切入運動9.關于刀具材料的選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 高速鋼的熱硬性好,適合制造用于高速切削的刀具B、C 、D類硬質(zhì)合金比類硬質(zhì)合金韌性好類硬質(zhì)合金比類硬質(zhì)合金硬度高高速鋼的導熱系數(shù)比硬質(zhì)合金小判斷題(請在正確的題后括號內(nèi)標“/ ,”錯誤的標 “X”)9/161. 表面粗糙度值越小,零件的幾何精度越高。(X )2.刃傾角是主切削刃與基面的夾角(X )3.搖 臂 鉆床是移動 工件,機床主軸 不動方式 加工零件( X )4. 刀具耐用度常用最低生產(chǎn)成本耐用度(V )5. 切斷車削時,進給后,使后角
13、變小(V)6.牛 頭 刨床與插床 的共同特點是刀 具做往復 直線運動( X )7. 對刀具耐用度影響最大的是切削速度(V)8.工件定位一般不允許有過定位( X )9. 車、銑、鉆、鑄、鍛均屬金屬切削加工( X )10. 刀具上最基本的角度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后偏角、刃傾角。(V )1.金剛石刀具不易加工鋼鐵件10 /16(V)2. 車削主偏角增大,將使切深抗力增大(X )3. 磨削加工時,尤其是磨削高合金鋼時易產(chǎn)生磨削燒傷。(V )4.車床主軸徑和錐孔要求同軸度精度高,常采用互為基準的原則來加工。(V )5. 工件在夾具中定位,必須限制全部六個自由度 。(X )6. 選擇粗基準的余量均勻原則
14、能保證相互位置。(V)7.劃分加工階段不是絕對的。(V)8.修配裝配法用于在單件、小批量生產(chǎn)中裝配那些裝配公差要求高,組成環(huán)數(shù)又多的機器機構。(V)9. 車削細長軸時容易出現(xiàn)腰鼓形的圓柱度誤差 。(V)10. 工件受力變形產(chǎn)生的加工誤差是在工件加工以前就存在的。11 /16(X )1. 在夾具設計中,不完全定位是絕對不允許的。 ( X ) 2 刀具主偏角是主切削平面與假定工作平面間的夾角 ( 即主切 削刃在基面的投影與進給方向的夾角 ) 。( V )3. 在刀具角度中,對切削力影響最大的是前角和后角。(X )4.在刀具磨損的形式中,前刀面磨損對表面粗糙度影響最大,而后刀面磨損對加工精度影響最大
15、。(x )5. 拉削相當于多刀刨削,粗、半精和精加工一次完成,因而生產(chǎn)率高。 (V )。6. 增加刀具進給量,可減小表面粗糙度的值。 (X )7.強迫振動的固有頻率總是與外界干擾力的頻率相同。(X )8. 制訂單件小批生產(chǎn)的工藝規(guī)程時,應采取工件分散原則。( X )9. 工序尺寸常按“入體原則”標注。 (V )10. 互為基準可以使被加工表面余量均勻。 (X )1. 欠定位是絕對不允許的。 (V )2. 工件定位時,若定位基準與工序基準重合,就不會產(chǎn)生定位誤差。(X)3. 工藝系統(tǒng)剛度較差時(如切削細長軸),刀具應選用較大的主偏角。 (V )4. 粗加工時產(chǎn)生積屑瘤有一定好處,故采用中等速度粗
16、加工;12 /16精加工時避免積屑瘤的產(chǎn)生,故切削塑性金屬時,常采用高速或低速精加工 °(V)5.在切削用量中,對切削熱影響最大的是背吃刀量,其次是進給量。()13 /166.光磨可提高工件的形狀精度和位置精度(x )。7.增加刀尖圓弧半徑,可減小表面粗糙度的值。(V )8.粗基準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許使用一次。(V )9. 一個尺寸鏈中必然有減環(huán)。 ( X )10. 需保證加工表面的余量均勻,應選擇不加工表面為粗基準。( x)1機械加工工藝過程是指生產(chǎn)過程中,直接改變原材料或半成品的狀態(tài)(形狀、尺寸、材料性質(zhì)等),使其成為零件的過程。( V )2一般情況下,生產(chǎn)類型決定于生產(chǎn)綱
17、領。( V )3機床的傳動鏈分為外聯(lián)系傳動鏈和內(nèi)聯(lián)系傳動鏈兩大類,車外圓時,主軸的旋轉(zhuǎn)和刀架的移動之間,屬于內(nèi)聯(lián)系傳動鏈。( x)4在刃磨麻花鉆時,可以觀察橫刃斜角的大小來判斷后角是否磨得合適。( V )5工件在機床或夾具中的定位可以分為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兩類,不完全定位又稱為欠定位。6. 車床的床身導軌在水平面內(nèi)的彎曲和在垂直平面內(nèi)的彎曲對( x)14/16加工的誤差影響大不相同,其中前者的影響要比后者小得多。(x )7. 常用的砂輪的結(jié)合劑有陶瓷結(jié)合劑、樹脂結(jié)合劑和橡膠結(jié)合劑等,橡膠結(jié)合劑的砂輪強度高,彈性好,多用于高速磨削。(V )8. 銑床上使用的分度頭屬于通用夾具。(V )9. 粗
18、基準即粗加工時的基準,利用粗基準加工零件時的尺寸精度不如用精基準的高。 ( x )10.珩磨孔既能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形狀精度,減小表面粗糙度,又能提高孔與其他相關表面的位置精度。(x )1、車削一批銷軸 ,其直徑設計尺寸為 20 °°.13 ,若直徑尺寸服從正 態(tài)分布,其均方根偏差彷 =0.025, 分布曲線頂峰位置比公差帶中 點大 0.03 ,試計算合格率;不合格率;該不合格率能否 修復?計算工序能力系數(shù)。Z1.21.41.61.82.03.8巾(Z) 0.38490.41920.44520.46410.4772 0.4999解:( 1) X 20 0.065 0.03
19、19.965 ( 1分)Z1= (20-19.965 ) /0.025=1.4 ;Q1= 0.4192 ( 1 分)Z2= ( 19.965-20+0.13) /0.025=3.8 ; Q2=0.4999=0.5(1 分)Q 合=0.5+0.4192=91.92%( 1分)(2) Q 不合 =1-91.928.08%(2 分)15/16( 3) 公差分布中心為 19.935 ,小于其平均值,因此,能修復。( 2 分)(4)Cp 丄0.87(2分)66 0.02501、在無心磨床上磨削一批小軸,直徑要求16 0 .021 mm,加工后測量發(fā)現(xiàn)小軸直徑尺寸符合正態(tài)分布,其平均值X 15.985mm ,均方 根偏差0.003mm 。試計算合格率;不合格率;該不合格率能否修復?計算工序能力系數(shù)。Z2.02.22.42.62.83.0巾0.47720.48610.49180.49530.49740.4986( Z)解:( 1) Z1= (16-15.985) /0.003=5 >3;Q 仁 0.5 ( 1 分)Z2= ( 15.985-16+0.021)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