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魏晉南北朝部分名詞解釋_第1頁
古代文學魏晉南北朝部分名詞解釋_第2頁
古代文學魏晉南北朝部分名詞解釋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魏晉南北朝1、建安風骨指建安詩歌的風格特色,所謂 “風 ”主要指建安詩歌反映社會動亂,抒寫理想壯志的現(xiàn)實內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藝術特色。兩者結合指建安詩歌內在的生氣和感染力,以及語言表達上的剛健的特點。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出風骨,雖然沒有直 接論述 “建安風骨 ”,但他無疑是將建安文學作為風骨的典型來看待,后來鐘榮在詩品中則直接用了 “建安風力 ”一詞。后世的作 家在反對片面追求形式和單純的修辭之美,而強調文學的熱情和內在的感染時,往往就標舉 “建安風骨 ”的旗幟,如陳子昂。在文學 發(fā)展史上起了積極的作用。(時序 “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哀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

2、概而多氣也。 ”)2 、正始文學(詩歌)正始是魏廢帝曹芳的年號,但習慣上所說的 “正始文學 ”,還包括正始以后直到兩晉立國這一段時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正始時期著名的文 人,有所謂 “正始名士 ”和 “竹林名士 ”,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后者又稱“竹林七賢 ”,指阮籍、嵇康、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咸七人。其中嵇康、阮籍的文學成就最高。所謂 “嵇志清峻,阮旨遙深 ”,即是他們的主要特色。3、建安文學建安是漢獻帝的年號, 這一稱謂包括了其后若干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 習慣上就稱為 “建安文學 ”。這一時期, 文壇上涌現(xiàn)了大量的作家, “三 曹”七“子”和蔡琰是其中的代表。他們都曾被卷入極度動亂的時

3、代漩渦,生活和思想都有較大的變化。一,他們繼漢樂府之后,打破 了漢代文人詩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詩歌的高潮,二,他們直接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以反映社會動亂和 抒寫報國壯志的充實內容,慷慨悲涼的情辭和蒼勁雄渾的風格形成了 “建安風骨 ”,對魏晉南北朝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我國 古典詩歌也從此擺脫了四言格局,完善了五言體制,開創(chuàng)了七言新體,這一時期,賦與散文也表現(xiàn)出新的面貌。4、詠懷詩阮籍所作。有五言詩八十二首,四言詩十三首,前者尤為著名。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政治抒情組詩的先河,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崇高的地 位。這些詩非作于一時,反映了他的各種感受,因多用比興、象征的手法,詩意較為曲

4、折隱晦,鐘榮詩品說他 “言在耳目之內, 情寄八荒之表 ”。繼承了 “小雅 ”和“楚辭 ”的傳統(tǒng),開創(chuàng)了一種委婉含蓄、言近旨遠的抒情風格,但也有詞旨隱晦的缺點。它采用隨感 錄式的寫法,觸景生情,睹物興懷,不事雕琢,形式較為自由,給后代文人很大的影響,陶淵明的飲酒,庾信的擬懷詩, 車陳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風,這些成組的詠懷之作,顯然都繼承了阮籍的詠懷風格。5、玄言詩 是指以老莊玄理為主要內容的一種詩歌,兩晉永嘉年間至東晉盛極一時,代表作家有孫綽、許詢。他們 “詩必柱下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 ”。作者 “理過其辭,淡乎寡味 ”,成就不高,但在玄言詩風行的百年間,對文人山水審美體驗的啟發(fā),山水詩的繼而

5、興盛很 有影響。6、游仙詩往往假托神游仙境來抒寫詩人的懷抱,或表達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或表達對現(xiàn)實的鄙棄,詩人往往在仙境中寄托自己對時代社會 的體驗,最早以游仙作詩的是曹植,郭璞的游仙詩雖沿襲前人,但他的游仙詩往往是其仕途偃蹇、壯志難酬時的精神寄托,是抒發(fā) 其苦悶情懷的一種特殊方式,藝術水準較高,成就較大。7 、 宮體詩(或徐庾體)這是南朝梁代宮廷中形成的一種詩體,內容以艷情、詠物為多,也有不少吟風月、狎池苑的作品,風格綺艷秾麗,講究聲律,代表 作家是梁簡文帝、及徐摛、徐陵、庾肩吾、庾信等文人,又稱 “徐庾體 ”。8、太康體指晉武帝太康年間出現(xiàn)的一種詩風,這種詩歌重模擬,重辭采,講究對偶、用典

6、,詩風靡麗,內容繁縟。嚴羽的滄浪詩話 詩體 中有 “太康體 ”之稱,舉三張、二陸、兩潘、一左為其代表人物。9 、 永明體(新體詩)這是南朝齊武帝永明年間形成的, 講究聲韻格律和對偶用典的一種詩體,與古體詩相對而被稱為 “新體詩 ”,代表作家是沈約、 謝朓、 王融、蕭琛、范云、任昉、蕭衍、陸X 等“竟陵八友 ”。沈約創(chuàng) “四聲八病 ”之說,詩歌創(chuàng)作注重聲律,其中謝朓的成就較高。四聲的發(fā)現(xiàn)和永明體的產生,使詩人具有了掌握和運用聲律的自覺意識,它對于增加詩歌藝術形式的美感,增強詩歌的藝術效果, 是有積極意義的,為唐代近體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竟陵八友:竟陵王蕭子良,禮才好士,傾意賓客,故一時天下文士,

7、紛紛歸附其雞籠山西邸,形成了彬彬之盛的局面,其中文學成 就較為突出,梁書 武帝本紀中稱為 “八友 ”。四聲八病 :自魏晉以來,中國聲韻學由于受印度梵音學的影響,有了新的發(fā)展,齊永明年間,周颙發(fā)現(xiàn)漢字的平、上、去、入四種 聲調,始著四聲切韻,同時的著名詩人沈約等人,又根據(jù)四聲和雙聲疊韻來研究詩句中聲、韻、調的配合,指出平頭、上尾、 蜂腰、鶴漆、大韻、小韻、旁紐、正紐八種聲病必須避免,力求做到 “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 ”。雖然八病的具 體規(guī)定相當瑣細苛刻, 寫作時難以一一遵循, 但這樣自覺地運用聲律來寫詩的確是詩歌史上的空前創(chuàng)舉, 沈約等所發(fā)現(xiàn)的詩歌音律, 和晉宋以來詩歌中對偶的

8、形式互相結合,就形成了 “永明體 ”的新體詩。聲律說的產生,是我國文學發(fā)展史中的重要事件,它除對詩 歌的形式有直接影響外,對于辭賦、駢文,以及后來的詞曲等文學形式,都有很大的影響。10、駢文文體名稱。這種文體起源于漢魏,盛行于南北朝,其特點是:一、講究對偶,多用四六句式;二、語音上講究平仄;三、多用典故 和華麗的辭藻。12、文賦陸機所著,是我國文學理論史上第一篇系統(tǒng)闡述創(chuàng)作的文章,用賦寫成。陸機在序文中提出 “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也就是文、意、 物三者的矛盾,文賦全篇圍繞這這個中心討論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過程,強調作家要博覽群書、充實自己,這屬于創(chuàng)作前的準備,提 出 “瞻萬物而思紛 ”,只有廣泛深

9、入地觀察萬物,才能產生創(chuàng)作沖動。這屬于生活與創(chuàng)作的關系問題。初步忽悠了生活是創(chuàng)作源泉的 認識。探討了創(chuàng)作構思的全過程, 強調精神專注, 充分發(fā)揮想象力, 要準確反映 “萬物”,達到“意稱物 ”,用明晰的語言表達, 做到“文、一If.、八 w逮意 ”;探討了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理扶質以立竿,文垂條而結繁 ”形象地說明了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務于內容的特點。;提出文章體貌風格的多樣性,將文體分為十類,提出 “詩緣情而綺靡 ”賦“體物而瀏亮 ”,這是對文學特征的新認識;( 1 、認識到由于 作者個性、審美、愛好不同,造成作品風貌的多樣 2、說明不同的體裁,其體貌風格各異)論文章的審美標準,文賦中以不

10、少篇幅,討論文章利病,指出作文時應注意的一些具體問題,從中也可見出陸機關于文章怎樣 才美的觀念。還強調新穎獨創(chuàng), “謝朝華于己披,啟文秀于未振 ”。故清人章學誠文史通義 文德說: “劉勰氏出,本陸機氏說而昌論文心。 ”文賦在我國文學批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3、文心雕龍梁代劉勰所著,在我國文學批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總結了南齊以前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的豐富經驗,全書涉及了不少文學理論中的重要問題,諸如文學與生活的關系,文學與時代的關系,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文學作品的思想藝術標準,作品風格與作家個性及文體的關系,文學作品優(yōu)良風格的建立,繼承與革新的關系,文學批評的態(tài)度和方法等,此外,劉勰對

11、我國文學的歷史發(fā)展面貌,對許多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藝術特色,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方法和技巧,也發(fā)表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這些意見對于中國文學史研究,古代文章學和修辭學研究方面,都很有參考價值。但在一些方面也有局限,如在征圣、宗經方面,由于劉勰以儒家思想為標準,對作品思想內容的要求,對某些作家作品的評價,就表現(xiàn)出一定的局限性和保守性。如辨騷篇,對楚辭的藝術特征不能充分理解,評價之不合經典。對作品的思想內容,劉勰強調要有益于政治教化和道德修養(yǎng)。他對于一些缺乏這種內容的供娛樂用的通 俗性文學十分鄙視。在藝術方面,劉勰雖然大力批判當時 “習華隨移,流遁忘反 ”的不健康風氣,但畢竟又受到時代風氣的影響,有 時候表現(xiàn)

12、得過于重視形式美。另一方面,劉勰對于后代文學在藝術上的創(chuàng)新變化,有時不覺貶責過多,如他對劉宋時代以山水詩為 代表的文學創(chuàng)新,就嫌貶斥過多。但畢竟文心雕龍論述比較全面,體系比較完整,從而開創(chuàng)了我國文學批評史的新紀元,章學 誠說: “文心體大而思精 ”籠“罩群言 ”(文史通義 詩話篇),誠不為過。文心雕龍的理論對唐以后的作家批評家有相當大的影響。陳子昂革新詩歌標舉“風骨 ”興“寄 ”,杜甫、白居易論詩重視 “比興 ”,韓愈論文主張尊儒、復古,論文學古人應該 “師其意,不師其辭 ”,都是直接或間接接受到他的理論的啟發(fā)。(文心雕龍五十篇,包括總論,文體論,創(chuàng)作論,批評論四個主要部分??傉撐迤?“文

13、之樞紐 ”是全書理論的基礎。文體論 二十篇,每篇分論一種或兩三種文體,對主要問題都做到 “原始以表未,釋名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敷理以舉統(tǒng) ”。其分體的詳細, 論述的系統(tǒng)周密,遠遠超過曹丕和陸機。創(chuàng)作論十九篇,分論創(chuàng)作過程,作家個性風格,文質關系,寫作技巧,文辭聲律等類的問 題。其詳密深刻,也遠遠超過了陸機。批評論分五篇,從不同角度對過去時代的文風,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評,并對批評方法作了專 門探討。最后一篇序志說明自己的創(chuàng)作目的和全書的部署意圖。這部分雖分為四個方面,但理論觀點,首尾一貫,各部分之間 又互相照應,其體大思精,在古代文學批評著作中是空前絕后的。)14、詩品齊梁時代鐘榮所著,是我國現(xiàn)存

14、古代最早的一部詩論專著。它對漢魏至南朝齊梁時代的五言詩作了系統(tǒng)的論述,很多精辟的見解, 對后代的詩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詩品與文心雕龍常常被人們相提并論,稱為南朝文學理論批評史的兩大專門著作。章學 誠評價 “詩品之于論詩,視文心雕龍之于論文,皆專門名家,勒為成書之初祖也。文心體大而慮周,詩品思深而 意遠 ”。詩品評述了古代文化學術傳統(tǒng)與時代風氣的影響。鐘榮概況了詩人的風格特點,探尋了詩人間的承傳關系,盡管有的地方不太 確切,但初步建立起了五言詩發(fā)展簡史的框架。他主張:一、倡導 “建安風力 ”主張文質并重;二、反對聲病說,主張詩要有自然和 諧的韻律;三、反對過多用典,主張賦比興并用,做到既“直尋

15、”又有滋味。鐘榮作詩品目的在于糾正歲時文壇嚴重的形式主義詩風,但不能不受到時風的熏染,因此存在評價作品偏重辭采,對內容重視不足的傾向,對后代詩歌的批評有很大的影響。唐司空 圖,宋嚴羽,明胡應麟,清王士禛等人在論詩都在觀點上,方法上,或詞句形式上受到他不同程度的啟發(fā)和影響。16、志人志怪志怪小說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種小說,內容主要記述神鬼怪異,遠方異物,宗教迷信色彩濃重,但也有不少意義的作品,代表 作是干寶的搜神記??傮w看,志怪小說藝術上還比較粗糙,但某些有些作品在人物刻畫,敘述故事,語言使用等方面都達到了 較高的藝術水平。志怪小說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唐傳奇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如沈既濟

16、的枕中記源于劉義慶幽明 錄的焦湖廟視。在中國小說史上,說狐道鬼這一流派的形成,就肇造于這時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志人小說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種小說。內容主要記述了人物的軼聞鎖事,言談舉止,從中可見當時社會清談玄理,品藻人物,標 榜名士的社會風氣和面貌。代表作是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是記敘軼聞雋語的筆記小說的先驅,也是后來小品文 的典范,它對后世文學有深遠的影響。魏晉南北朝名詞解釋完1、沈宋指沈佺期與宋之問。他們的作品, “回忌聲病,約句準篇 ”,聲律精確,屬對工整,推動了律詩的發(fā)展,五律體制至此已完全定型, 七律的體制也開始規(guī)范。他們對唐代律詩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律詩形式的定型

17、,在詩歌發(fā)展史上有重要的意義,自此以后,近體詩 與古體詩的界限有了更明確的劃分,詩人在創(chuàng)作上,專工新體和專工古體也漸漸有了分道揚鑣之勢。2 、文章四友指初唐詩壇崔融、李嶠、蘇味道、杜審言四位詩人,他們的詩歌以宮廷應制奉和之作,內容貧弱,文辭浮艷。其中,杜審言較有成就。胡應麟詩藪說: “初唐無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體之妙,杜審言實為首倡。 ”他在游宦之中寫了一些感情真摯的好詩。4、初唐四杰這是對高宗至武后初年,出現(xiàn)的 “以文章文名天下 ”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的并稱。他們地位都比較低下,但在唐詩開 創(chuàng)時期,都肩負起時代的使命,努力擺脫齊梁詩風的影響,積極開拓詩歌的思想題材的領域,對詩

18、的格律形式也有所探索。(他們對齊梁以來的綺靡詩風深感不滿,決心革除積病,扭轉時風,他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擴大了題材內容,抒寫了真實感情,給詩壇帶來了剛健清新的氣息,對形式主義詩風起了掃蕩作用。)(創(chuàng)作題材從宮廷走向市井,從臺閣移至江山與塞漠)5、初唐體這是初唐詩壇繼承漢魏六朝樂府詩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歌行體詩歌。它句式自由,以七字為主,間以三、五、九言,駢散兼行,音韻格律也較自由,篇幅較長,往往融敘事、寫景、議論、抒情于一爐。代表作如盧照鄰長安古意、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等。6 、吳中四士張若虛、張旭、包融、賀知章7、山水田園詩派盛唐詩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等為代表,又稱王孟詩派。王孟等山水詩

19、人政治上有過建功立業(yè)的抱負,欽慕賢相張九齡,由于仕途受阻或不滿現(xiàn)象,而半官半隱,漫游山水,或辭官歸里,躬耕田園。他們雖無明確的共同文學主張,但相互之間常以所作山水田園詩酬唱切磋,形成了遠紹陶淵明,近學張九齡,清淡自然的流派特色。在創(chuàng)造情景交融、物我契合的意境,發(fā)掘 和開拓絢麗多姿的自然美方面作出了貢獻。8 、邊塞詩派 盛唐詩歌流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由于其二人成就最高,也稱 “高岑詩派”。唐代各民族間交往頻繁,戰(zhàn)事不斷,成為唐代邊塞詩派形成的社會基礎。盛唐邊塞詩人,大多有從軍入幕的戎馬經歷,擅長采用七言歌行和七絕的題材,表達請纓殺敵,報國立功的 豪情,描寫邊塞艱苦的生活和奇異的風光,抒發(fā)繚繞

20、不盡的鄉(xiāng)思邊愁,揭露軍中矛盾,反映少數(shù)民族風土人情,表現(xiàn)民族融合。他 們的詩歌兼容了建安風骨和秾麗哀怨的齊梁筆致,形成慷慨壯麗的風格,洋溢昂揚奮發(fā)的時代精神,成為盛唐詩壇的一大流派。10、大歷十才子根據(jù)新唐書 盧綸傳包括: “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fā)、崔峒、耿諱、夏侯審、李端。 ”他們的詩歌很少反映社 會的動亂和人民疾苦,大多是唱和和應制之作。歌頌太平、吟詠山水,稱道隱逸是他們詩歌的基本主題。他們在藝術方面都有一定 修養(yǎng),擅長五言律詩,但大都缺乏鮮明的藝術特色,有形式主義的傾向。其中錢起、盧綸、韓翃較有成就。11、韓孟詩派這是中唐詩壇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以韓愈、孟郊為代表,此外還

21、有夾到、姚合、盧仝等人。他們作詩不重視寫實,重視主觀感受,內容態(tài)度上講究的是煊才、苦吟,不把詩歌作為諷喻時政,干預現(xiàn)實的手段,也不重視社會接受,形式上不愿意從俗趨易,追求的是獨創(chuàng)、出奇,用語務去陳言,選擇物象搜奇剔怪,風格深險怪僻,又稱 “險怪詩派”。(主張“不平則鳴”,強調內心不平情感的抒發(fā),特重詩歌的抒情功能?!肮P補造化”,既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詩思,又要對物象進行主觀裁奪。)(它突破了過于重視人倫道德和溫柔敦厚的傳統(tǒng)詩教, 由重詩的社會功能轉向重詩的抒情特質, 轉向重創(chuàng)作主體內心的展露和藝術 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這在詩歌理論史上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現(xiàn)象。)12、新樂府新樂府,就是一種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式的

22、詩。新樂府自創(chuàng)新題,抒寫時事,并不以入樂與否為衡量的標準。14 、元和體唐代詩人白居易、元稹開創(chuàng)的一種詩風。因昌盛于唐憲宗元和年間,故名。舊唐書 元稹傳: “稹聰慧絕人,年少有才名,與太 原白居易友善。工為詩,善妝詠風態(tài)物色,當時言詩者稱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宮閣下俚,悉傳諷之,號為元和體。 ”“小碎篇章”。其中也有元稹的艷體詩。)元白體包括次韻相酬的長篇排律,和元白那些流連光景,淺切言情的15、元、白 中唐詩人元稹、白居易。白居易劉白唱和集解: “江南士女語才子者,多云元白。 ”又新唐書 白居易傳: “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詩。初與元稹酬詠,故號元白。兩人為好友,文學主張也相同,都是新樂府運

23、動的倡導者。16、古文運動是我國散文發(fā)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學革新運動。它經歷了從兩晉到隋的萌芽期,初唐到盛唐的準備期,中唐的高潮期,晚唐的衰落 期等四個階段。它以儒學復古為號召,以先秦兩漢優(yōu)秀散文為楷模,用剛健質樸的散文取代綺麗柔靡的駢文,以達到張揚道統(tǒng),革 新文風和文體的目的。中唐貞元、元和年間,韓愈和柳宗元,提出了以“文以載道 ”為核心的完整的古文理論,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散文,大力倡導古文運動,并把它推向高潮,一時追隨者云起響應,終于確立了古文的統(tǒng)治地位。(文風文體的改革,自內容言,是明道載道, 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 和當時的政治形勢有密切的關系; 自形式而言, 是由駢體而散體, 是散文自身發(fā)展的一種要求。 )(古文:文體名,是散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用文言寫的散體文,與駢文相對而言。【韓愈提出】)17、韓柳唐散文家韓愈、 柳宗元的并稱。 他倆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中堅和領袖, 以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