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考點羅列】1.結合“冥王星”慘遭淘汰,考查天體系統的層次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例1】北京時間2006年8月24日21時20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大會上通過了對行星的新定義。新定義規(guī)定:位于圍繞太陽的軌道上;有足夠大的質量來克服固體應力,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于球形);并可以清空自身軌道附近區(qū)域的天體叫“行星”。就現在的觀測看,只有八大行星滿足這些定義?;卮鹄?。例1根據下表行星的相關參數,判斷“慘遭降級”的是A水星 B金星 C冥王星 D天王星2.結合“嫦娥一號”“神舟七號”“天宮一號”等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考查太陽的外部結構、太陽能源來源
2、、太陽活動對地球上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例2】由于各國在空間探測中一般遵循“誰先占有,誰先開發(fā),誰先受益”的原則,多位專家預言,在未來幾個世紀內,各個發(fā)達國家將在火星開打中掀起一場新的“圈地運動”。2004年元月,“勇氣號”在火星上登陸。據此回答12題。1.人類深空探測對火星情有獨鐘的原因是: ( ) A.有生命存在; B.有四季交替; C.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D.是八大行星中與地球自然環(huán)境最相近的行星。2.2004年3月,美國“機遇號”火星車找到火星肯有適合生命棲居環(huán)境的依據,主要是在火星表面發(fā)現 ( ) A.顯示生命起源與演化的化石;B.大量被流星體撞擊的坑穴;C.曾被水浸潤過的跡象;
3、D.適合生命呼吸的大氣。3.考查地方時、區(qū)時、國際標準時間的計算,劃分日期界限;晝夜長短變化與晨昏線的判別,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及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例3】2008年9月25日北京時間21時10分,“神州七號”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在成功完成預定計劃后于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17時13分返回艙在內蒙古成功著陸。請回答(1)(2)題。(1)“神州七號”從成功發(fā)射到返回著陸期間,太陽直射點 A一直向北移動 B已移動到最南端 C在南半球 D在北半球(2)在美國紐約(73ºW)的華人通過衛(wèi)星電視收看了“神州七號”發(fā)射全過程的直播節(jié)目。當衛(wèi)星發(fā)射瞬間,當地時間是A9月25日8時2分
4、B9月25日8時10分 C9月24日8時2分 D9月25日8時18分4.考查地震波與不連續(xù)面,地殼與巖石圈的區(qū)別,地球內、外圈層的物質形態(tài)、空間分布以及相互聯系?!纠?】我國古書曾記載有: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闭埜鶕牧匣卮?3題:1.記載中所說的黑氣是指 A、耀斑 B、日餌 C、太陽風 D、黑子2.這種現象發(fā)生在太陽大氣層的 A、光球層 B、日冕層 C、色球層 D、電離層3.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黑氣區(qū)域的溫度比周圍區(qū)域高出1500多度。 B、黑氣區(qū)域的溫度比周圍區(qū)域低1500多度。 C、黑氣區(qū)域釋放出大量黑色氣體。 D、黑氣區(qū)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塵埃。
5、【復習知識點】一、宇宙中的地球(考試要求:B)1.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總和,是由各種形態(tài)的物質組成的,是在不斷運動變化的。2.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天體(要會舉例:恒星、星云、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等自然天體和人造衛(wèi)星、航天飛機、宇宙飛船等人造天體。還有星際空間的物質:氣體和塵埃等。) 3.最基本的天體是:恒星和星云。4.宇宙中各種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5.天體系統的層次: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河外星系總星系 6.八大行星的位置(按距太陽由近到遠):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為類地行星)、木星、土星(木星、土星為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天王星、海王星為遠日行星)。7.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運動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8.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1)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2)地球具有適中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吸引大氣(O、N等);(3)地球上有液態(tài)水;【考試題型】1、2004年美國“機遇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到達火星表面進行科學考察,這說明了人造天體可以離開 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2、關于八大行星的敘述,正確的是地球在質量、體積、密度和運動特征方面都沒有自己的特點,所以說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八大行星繞日公轉方向是一致的,而且繞日公轉軌道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人們把太陽系中具有適
7、合生物生存條件的行星叫類地行星;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太陽系中惟有生物的特殊的行星。A BC D3、以下天體系統中,不包含地球的是、河外星系 、太陽系 、銀河系 、總星系4、下列各組行星中距太陽由遠及近排序正確的是 、金星、木星、冥王星、天王星 、天王星、土星、火星、地球 、水星、小行星帶、土星、海王星 、地球、小行星帶、火星、木星5、下列各組天體系統中均包含有太陽和地球的是A總星系 河外星系 B銀河系 太陽系 C太陽系 地月系 D銀河系 河外星系二、太陽對地球的影響(考試要求:B)(一)太陽的能量來源及其對地球的重大的影響 來源:太陽中心的核聚變 影響:是自然界水、大氣、生物循環(huán)的主要動力;生產和
8、生活的能量(太陽能和化石燃料) (二)太陽黑子和耀斑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大氣分層;太陽活動類型;太陽活動比較;對地球影響)光球層: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對氣候:降水與黑子數的相關性干擾電離層,影響短波通訊干擾地球磁場,引起磁暴 色球層:耀斑最強烈的太陽活動顯示;但兩者常相伴出現,活動周期為11年 【考試題型】1、對地球影響最激烈的太陽活動是 、太陽輻射 、黑子 、耀斑爆發(fā) 、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2、地理環(huán)境形成和變化的主要動力是A .原子能 B .太陽活動 C .太陽輻射能 D .地熱能3太陽活動的巨大能量來源于A核聚變 B放射性元素的衰變C氫氣的燃燒 D 演化時期剩余的能量4下
9、列現象不是由太陽活動引起的是A月亮圓缺的各種形狀變化 B1989年3月發(fā)生短波通訊15次衰減,24次全部中斷C “極光”現象 D世界上許多地區(qū)降水量的年際變化的周期為11年5太陽活動對下列哪個地區(qū)影響最嚴重A.赤道 B.低緯 C.中緯 D.高緯6下列城市中,太陽能最為豐富的是:廣州上海成都拉薩7.【例4】三、地球的運動(考試要求:A)重點?。ㄒ唬┑厍蜻\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太陽(公轉)、地軸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恒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º/日
10、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時15º(兩極除外) 線速度:平均30千米/小時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fā)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 晝現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哪個半球晝長,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
11、北晝越短,晝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jié)的變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于俯視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
12、判斷節(jié)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º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º26 (3)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º,時間相差1小時,每1º相差4分鐘,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
13、晝夜長短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區(qū)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º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
14、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qū)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鐘來算. 第三步:然后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于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四、地球的圈層結構(
15、考試要求:C)1、地球的內部結構(1)地球的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地震波(分為縱波、橫波)(2)地球的內部圈層的劃分界面不連續(xù)面(3)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不連續(xù)面:莫霍界面)地幔(不連續(xù)面:古登堡界面)地核2、地球外部圈層外部圈層概念組成其他大氣圈由氣體和懸浮物組成的復雜系統氣體和懸浮物,主要成分:氮和氧是地球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圈地球表層水體結構成的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地表水、地下水、大氣水、生物水等水圈里的水處于不間斷的循環(huán)運動之中巖石圈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巖石圈的上部是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結果【例題】讀圖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回
16、答(13分,每空1分):乙甲(1)圖中各層名稱: A:_ B:_ C:_ (2)甲乙兩種地震波中橫波是_,判斷依據是_。兩種地震波大約在地下 km處速度明顯加快,從而發(fā)現了D 不連續(xù)面。(3)在2900km深處,S波 ,P波波速 ,從而發(fā)現了E 不連續(xù)面。(4)M層物質狀態(tài)是 。(5)對于地球內部的信息,我們還可以有哪些方法和渠道?(至少答兩點)(2分)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重點?。緩土曋R點】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考試要求:A)(一)大氣的受熱過程 (1)根本能量源:太陽輻射(各類輻射的波長范圍及太陽輻射的性質-短波輻射) (2)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熱力作用)太陽曬熱大地,大地烤熱大
17、氣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云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影響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陽高度角(各緯度削弱不同)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了解地面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大氣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 保溫作用的過程: 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于大氣對于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于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大氣逆輻射是大氣輻射的一
18、種,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大氣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 (圖示及實例說明如霜凍出現時間;日溫差大小的比較) 保溫作用的意義:減少氣溫的日較差;保證地球適宜溫度;維持全球熱量平衡 (二)大氣的熱力狀況 (最簡單形式:熱力環(huán)流(圖示及說明);舉例:城郊風;海陸風;季風主要原因 )熱力環(huán)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熱力環(huán)流分解:冷熱不均引起大氣垂直運動 、水平氣壓差 、水平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三)大氣水平運動(風): 形成風的
19、根本原因:冷熱不均 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水平壓差(或水平氣壓梯度力) 影響風的三個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注意北半球實際地表氣壓場中的某點風向的畫法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風向的決定: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直等壓線,指向低壓 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二、氣壓帶和風帶(考試要求:A)(一)三圈環(huán)流在地表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南北移動,對于北半球來說,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
20、響 (二)季風環(huán)流地區(qū):東亞 南亞,東南亞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風向:冬季 西北風(亞洲大陸) 東北風(亞洲大陸) 夏季:東南風(太平洋) 西南風(印度洋) 形成過程:(1)無自轉,地表均勻-單圈環(huán)流(熱力環(huán)流) (2)自轉,地表均勻-三圈環(huán)流 (3)三圈環(huán)流的組成:0-30低緯環(huán)流;30-60中緯環(huán)流;60-90高緯環(huán)流 (三)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實際地表狀況(塊狀) 最重要的影響:海陸熱力差 表現(大氣活動中心): 北半球7月(夏季):亞歐大陸-亞洲低壓;太平洋上高壓 北半球1月(
21、冬季):亞歐大陸-亞洲高壓;太平洋上低壓 三、常見的天氣系統(考試要求:A)(一)鋒面系統冷鋒和暖鋒 概念: 冷鋒: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 暖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天氣特征: 過境前 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 陰天、雨雪、刮風、降溫 連續(xù)性降水 過境后: 氣壓升高,氣溫下降,天氣晴朗 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后 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前 大氣舉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風,寒潮,沙塵暴 江南的梅雨季節(jié)(二)低壓、高壓系統氣旋和反氣旋 氣旋 反氣旋 氣壓 低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高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 四周向中心輻
22、合(北逆南順) 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 上升 下沉 天氣 多陰雨天氣 多晴朗、干燥天氣 舉例 臺風 寒潮、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拓展】1、寒潮:原因:由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圍得劇烈降溫,并伴隨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寒潮是我國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大。 2、臺風: 形成:臺風是形成于熱帶或副熱帶海區(qū),強烈發(fā)展的熱帶氣旋 主要災害: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 主要影響地區(qū):亞洲東部,亞洲南部,北美洲東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臺風發(fā)生次數最多,強度最大的海區(qū) 發(fā)生季節(jié):夏秋季節(jié) 監(jiān)測和防御:主要是利用氣象衛(wèi)星監(jiān)測,到近海后,還
23、可以用雷達監(jiān)測 四、全球氣候變化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氣溫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毀林 危害:海平面上升,淹沒陸地 改變各地降水狀況和干濕狀況,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保護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復習知識點】一、陸地水和水循環(huán) (考試要求:A)(1)陸地水體類型:目前人類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潛水、承壓水 靜態(tài)水資源:冰川、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 動態(tài)水資源:地表水、淺層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于兩極與高山地區(qū),直接利用
24、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fā)難度較大;動態(tài)水是人們開發(fā)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為重要。 (2)陸地水的相互關系 水源補給類型 補給時間 補給特點 我國分布地區(qū) 雨水 夏秋季節(jié) 水量變化大 東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 主要在夏季 補給有時間性,水量穩(wěn)定 西北地區(qū) 湖泊水 全年 有調節(jié)性,水量穩(wěn)定 東部 地下水 全年 水量穩(wěn)定,與河流有互補關系 普遍 (3)水循環(huán)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海陸間大循環(huán)(蒸發(fā)(包括植物的蒸騰),水汽輸送,下滲,地表和地下徑流四個環(huán)節(jié),(圖3.37),陸地循環(huán),海洋循環(huán) 二、洋流海水的運動 (考試要求:A)(1)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波浪(風浪
25、、海嘯);潮汐;洋流 (2)洋流的形成與分布風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風漂流,北印度洋季風洋流 按照成因分 密度流:直布羅陀海峽兩側海水流動,紅海與印度洋的曼德海峽 分布 補償流:秘魯寒流 寒流:從高緯流向低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qū)溫度低 暖流:從低緯流向高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qū)溫度高 北半球:順時針環(huán)流 分布規(guī)律 南半球:逆時針環(huán)流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qū):逆時針環(huán)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順時針,冬季逆時針 (3)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如同一緯度地區(qū),暖流經過的海區(qū)鹽度和溫度比較高,西歐地區(qū)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有關,如果沒有北大 氣候 西洋暖流,英國和挪威的海
26、港將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終年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寒流:降溫減濕,如同一緯度地區(qū),寒流經過的海區(qū)鹽度和溫度比較低, 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huán)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漁場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漁場、加拿大的紐芬蘭漁場、北海道漁場、北海漁場上升流的影響:秘魯漁場的形成、東南大西洋漁場 海洋環(huán)境污染:加快凈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但是別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擴大了污染的范圍 航海事業(yè):順風順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從波斯灣到紅海的油輪經過阿拉伯海時是順風順流,從大西洋到地中海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時是順風順流 洋流的地理意義: A、污
27、染物的自凈與擴散 B、高低緯度之間熱量輸送與交換,調節(jié)全球的熱量分布 縱向的寒流降溫減濕;暖流增溫增濕(如北大西洋暖流對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影響; 澳大利亞西海岸和秘魯太平洋沿岸荒漠成因) C、形成大漁場 三、水資源的合理運用(考試要求:D)課本!【教材完全解讀】P8184第四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重點?。緩土曋R點】一、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考試要求:A)1)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地震、火山爆發(fā)、地殼運動、變質作用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殼運動的基本形式及其對地貌的影響 地殼運動 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兩者的關系 水平運動 形
28、成褶皺山系,如裂谷和海洋,東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 垂直運動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陸變遷 3)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1) 全球巖石圈共分為六大板塊(課本63頁圖3.11) (2) 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等 (3) 板塊張裂地帶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塊相撞擠壓地帶,常形成山脈,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4)外力作用與地貌 侵蝕 搬運 堆積 流水作用:沖刷地表,如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寬 搬運侵蝕后的產物,如流
29、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漸沉積 流沙堆積形成山前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 風力作用:風蝕溝谷、風蝕洼地 形成戈壁、荒漠 風沙堆積形成沙丘、沙壟、沙漠邊緣黃土堆積,如黃土高原 5)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巖漿巖: 分為侵入巖(如花崗巖長石、石英、云母組成)和噴出巖(如玄武巖) 花崗巖是優(yōu)良的建材和裝飾材料 沉積巖: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guī)r;形成巖層(其中往往有化石) 石灰?guī)r是燒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 變質巖:如大理巖(主要由方解石組成,是優(yōu)良的建材和裝飾材料) 地殼物質的循環(huán) :從巖漿到形成各種巖石,又到新的巖漿的產生,這一過程就是地殼物質循環(huán) 二、山地的形成(考試要求:A)(1)地質構造的概念:
30、由于地殼運動引起地殼變形變位 (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 褶皺 巖層形態(tài) 未侵蝕的地表形態(tài) 侵蝕后的地表形態(tài) 與人類生產關系 背斜 一般是巖層向上拱起 成為山嶺 不少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 儲油構造 向斜 一般是巖層向下彎曲 成為谷地 不少向斜受擠壓不易被侵蝕成為山嶺 儲存地下水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巖塊錯位 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上升巖塊:華山、廬山、泰山,下降巖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陽湖。 工程建設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三、河流地貌的發(fā)育(考試要求:C)課本!第五章 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復習知識點】一、整體性(考試要求:B)整體性: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整
31、體,例如我國西北內陸地區(qū)由于距海遠,海洋暖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了干旱的大陸性氣候,由于氣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為內流河,由于氣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風化作用強,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氣候變化會導致植被稀少;整體性還表現在某一個要素發(fā)生變化會導致整個環(huán)境狀態(tài)的改變,例如,氣候變暖,導致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終會淹沒城市河低地 【拓展】1、生物 (1) 生物的分布和環(huán)境 光照:喜光植物和喜陰植物 熱量:從赤道向兩極,熱量減少 從山麓到山頂,熱量減少 水分:從沿海到內陸,水分減少,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帶 (2)對環(huán)境的指示作用:駱駝刺表示干旱的沙漠地區(qū),蓮表示水濕環(huán)境,矮牽牛能夠指示大
32、氣中二氧化硫的污染 (3)生物在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 光合作用(太陽能轉換成生物能,無機物轉換成有機物),生物循環(huán)促使化學元素的遷移,聯系有機界和無機界,改變原始大氣的成分,改變水的化學成分,參與沉積巖的形成,加速巖石的風化,促使土壤的形成,綠色植物的環(huán)境效益(吸煙除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環(huán)境) 2、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 (2)土壤的本質屬性: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 (3)土壤的組成:礦物質(土壤中礦物養(yǎng)分的來源),有機質(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水分和空氣(彼此消長,影響熱量) (4)土壤的形成 形成過程:
33、巖石風化過程 低等植物著生過程 高等植物著生過程 土壤 生物對母質的改造作用:有機質的積累過程和養(yǎng)分元素的富集過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過程起著主導作用 二、差異性(考試要求:C)分異規(guī)律 形成基礎 影響因素 分布規(guī)律 主要分布地區(qū) 從赤道向兩極 熱量 太陽輻射 沿緯線延伸,經度更替 低緯度地區(qū)和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qū) 從沿海向內陸 水分 海陸分布 沿經度延伸,緯線更替 中緯度地區(qū) 山地的垂直分異 熱量,水分 海拔高度 從山麓到山頂有規(guī)律的變化 海拔較高的山地 【必修1模塊高考鏈接(2007年江蘇高考題,必修1占65)】一、選擇題(共7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2
3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某地是我國重要的人工多層經濟林區(qū)。圖1為該地“某日太陽處在最高位置時的示意圖”,此時北京時間為12:40,樹影遮檔地被植物的面積在一年中達到正午時的最大。讀圖回答12題。1該地位于A. 45°N,110°E B. 21°34´N,110°E C. 45°N,130°E D. 21°34´N,130°E 2這一天A太陽距離地球最遠 B江蘇省各地晝長夜短C晨昏線與極圈相切 D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圖2為“我國南方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示意圖
35、(單位:米)”,途中虛線表示山脊線或溪流。讀圖回答34 題。3與“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觀相符的是A. a B. b C. c D. d4. d 圖中甲處最易發(fā)生的地質災害是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圖3 為我國江南園林小景。讀圖回答56 題。5圖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guī)r組成,其玲瓏剔透獨特形態(tài)的形成原因是A風力侵蝕作用 B巖漿作用 C流水侵蝕作用 D變質作用6江南園林中常用太湖石構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這種山景屬于A喀斯特地貌景觀 B水文地理景觀圖 C地質地貌景觀 D人文景觀圖4為“以極點為中心的半球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讀圖回答79題。7a 位于A太平洋
36、 B亞洲大陸 C非洲大陸 D印度洋8若箭頭還表示洋流流動方向,該處洋流是A西風漂流 B日本暖流 C墨西哥灣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9. b氣壓帶是A副熱帶高氣壓帶 B赤道低氣壓帶 C副極地低氣壓帶 D極地高氣壓帶表1 為“部分國家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及每萬元GDP 耗水量表”。回答1012 題。表1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法國世界平均人均水資源擁有量(m3)220089521824533578900每萬元GDP耗水量(m3 )50455 14387288134410由表l 分析可以看出A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和水資源總量均低于法國 B我國每萬元GDP 耗水量約是美國的10倍C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約占世界平均水平
37、的1/3 D澳大利亞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高是因為水資源特別豐富11我每萬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業(yè)發(fā)達,耗水量大 B技術水平低和節(jié)水意識淡薄 C人口眾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嚴重12建設節(jié)水型社會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水利建設投入 B控制城市規(guī)模 C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D優(yōu)先發(fā)展工業(yè)圖5為“我國某地區(qū)某一緯線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1314題。13該地區(qū)主要位于我國A西北地區(qū) B東北地區(qū) C華北地區(qū) D西南地區(qū)14甲地所屬的自然帶是A熱帶雨林帶 B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C亞寒帶針葉林帶D溫帶落葉闊葉林帶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選取了“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云”圖案?;鹁?zhèn)鬟f將于2008年
38、3月31日從北京開始,經過國內外135個城市和地區(qū),8月8日傳回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主會場?;卮?516題。15若火炬由南美洲的布宜諾斯艾利斯(34°36S,58°22W)出發(fā),出發(fā)時北京時間為某日凌晨3時,11小時后傳遞到非洲的達累斯薩拉姆(6°50S,39°18E),火炬到達時當地的區(qū)時是A前一日15時 B當日9時 C前一日22時 D當日8時16火炬在中國境內傳遞過程中,將經過“烏魯木齊敦煌銀川西安”四個城市。與上述城市相匹配的景觀依次是 大漠深處的絲路重鎮(zhèn); 民族風情濃郁的西域名城; 城池壯觀的歷史古都; 渠水環(huán)繞的塞外江南A B C D (二)雙項選
39、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全選對者得3分,只選一項且選對者得1分,其余情況均不得分。圖8為“我國某地地面氣壓分布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1718題。17在圖中所示的天氣系統中Aa地的氣壓比b 地低 Bc地附近有冷鋒活動Cd地的風力比e 地小 De地的風向為偏北風18. a、c、d、e四地中,可能出現降水天氣的是Aa Be Cd Dc 據專家預測,因全球氣候變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將升高4050 厘米。圖12為“我國某地區(qū)海陸過渡地帶示意圖”。讀圖回答1920題。19海平面上升對該地帶的影響有A加劇農田土壤鹽堿化 B灘
40、涂面積減少C淹沒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礎設施建設20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有A臭氧層破壞 B森林被大量砍伐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滿分25分)21圖14為“12711295年馬可·波羅東行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1)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fā),東行途中經過A、B、C三地,其所屬的氣候類型分別是A ,B ,C 。其中A地的氣候特征是 。(5分)(2)馬可·波羅乘船返回途中,途經的D處為 海峽,E處位于 板塊和 板塊的交界處附近。(3分)22圖15為“水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7分)(1)圖
41、中丁甲丙丁過程屬于 循環(huán)。水循環(huán)的主要地理意義是 。(5分)(2)水循環(huán)對乙圖所示地區(qū)直接提供的資源主要有 和 資源。丙圖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4分)(3)目前,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來源于水循環(huán)的(填字母) 環(huán)節(jié)。人類可以通過 、 措施來改善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3分)(4)河流對城市的區(qū)位選擇具有重要影響。請簡要分析武漢市形成和發(fā)展的主要區(qū)位因素。(5分)2010年期末模擬練習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包括35小題,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題選對得2分,錯選不得分。)1、與銀河系處于同一級別的天體系統的是 A、
42、地月系 B、太陽系 C、河外星系 D、總星系2、下列各圖正確表示6月22日日照情況的是3、下列現象屬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產生影響的是A、地球兩極地區(qū)出現極晝極夜現象 B、無線電長波通訊受到干擾C、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氣溫升高 D、干擾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4、有關氣旋與反氣旋的說法,正確的是A.氣旋又叫低氣壓,在它的影響下常出現晴朗天氣B.反氣旋又叫高氣壓,在北半球由中心向外按逆時針方向流出 C.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況的描述D.蒙古高壓是一種冷性反氣旋。在它的影響下,常出現大風、降雪等天氣讀“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角圖”,回答56題: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目前的黃赤交角是66.5
43、° B、圖中角是黃赤交角C、地軸與黃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黃赤交角D、黃赤交角度數即是南北回歸線的度數6、為了研究黃赤交角對地球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假設黃赤交角變?yōu)?°,不可能出現的是:A、太陽終年直射赤道B、全球全年無四季變化C、無大氣環(huán)流現象D、全球全年都是晝夜平分7、下圖,甲、乙、丙三幅圖反映了地處不同緯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陽光照射情況,每幅圖中都畫出了冬至和夏至兩個節(jié)氣的陽光,用A或B表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甲地位于極地地區(qū)B、乙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C、丙地位于南半球D、圖乙中,陽光A是該地夏至日的陽光【變式】8、對三地位置判斷正確的是(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B.甲地位于
44、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 C.乙地位于北溫帶D.丙地位于北溫帶9、當我國各地白晝時間最短時,下列四幅圖所示氣壓帶、風帶分布正確的是()aA. a B. b C. c D. d10、圖中箭頭a表示 A水平氣壓梯度力 B.風向 C地轉偏向力 C.摩擦力大氣中的一切天氣變化過程都離不開大氣的運動。請回答1112題1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緯度間的溫度差異 B海陸之間的熱力差異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 D地球自轉引起的偏向力12、圖中表示熱力環(huán)流的示意圖,正確的是13、下列氣候類型分布中,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最弱的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14、下氣候
45、類型中,降水季節(jié)變化不明顯的是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大氣中的一切物理過程都伴隨著能量的轉換。請回答1516題15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黃昏,天空看上去仍然是亮的原因是大氣對太陽輻射的A.反射作用 B.散射作用 C.折射作用 D .吸收作用16讀圖,晝夜溫差最小的是陸 地陸 地海 洋海 洋晝晝晝晝夜夜夜夜ABCD太 陽地 面大 氣宇 宙圖5中各箭頭及其代表符號表示太陽、地面、大氣、宇宙空間之間的熱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1718題。17我國青藏高原的緯度比云貴高度高,但年太陽輻射總量比云貴高原大,其原因主要與圖中的哪個因素數值大小有關A B C D18四川盆地的緯度與青藏高原的緯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氣溫卻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與圖5中的哪個因素數值大有關A B C D19、杭州風景優(yōu)美,周圍的山上樹木蔥郁,這里的植被屬于 A、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B、亞熱帶落葉闊葉林 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D、溫帶落葉闊葉林20、“映日荷花別樣紅”是西湖的一大風景、荷葉碩大的原因是 A、水分充足 B、熱量充足 C、光照條件好 D、湖底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行業(yè)碳排放權交易合同8篇
- 二零二五版農村電商合作發(fā)展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環(huán)保設施滅四害服務合同及環(huán)保標準協議4篇
- Preparing for Pregnancy助產專業(yè)資源庫
- 水電安裝工程2025年度工程監(jiān)理合同2篇
- 2025版民間借貸教育基金擔保合同示例3篇
- 2025年度生態(tài)環(huán)保項目投資擔保合同書
- 2025年度離婚財產分割糾紛訴訟保全與執(zhí)行全程服務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內部施工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別墅抵押借款合同范本5篇
- 乳腺癌的綜合治療及進展
- 【大學課件】基于BGP協議的IP黑名單分發(fā)系統
- 2025年八省聯考高考語文試題真題解讀及答案詳解課件
- 信息安全意識培訓課件
- 2024年山東省泰安市初中學業(yè)水平生物試題含答案
- 美的MBS精益管理體系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解讀課件
- 2024安全員知識考試題(全優(yōu))
- 2024年衛(wèi)生資格(中初級)-中醫(yī)外科學主治醫(yī)師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全32冊)08
- 第六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