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集體備課教案_第1頁
《逍遙游》集體備課教案_第2頁
《逍遙游》集體備課教案_第3頁
《逍遙游》集體備課教案_第4頁
《逍遙游》集體備課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逍遙游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莊子其人,整體感知課文的基本內容;探討文章的思想內涵和說理方法;總結文中的語言知識。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了解文章的整體內容,通過質疑、討論理解文中“絕對自由”的思想,鑒賞作品中豐富的想象和借用寓言說理的寫作技巧。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一分為二地恰當評價莊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窘虒W重點】1之、而、焉、其的常見用法,賓語前置句的特征。積累常見文言實詞。2借助形象闡述抽象事理的高妙技巧。【教學難點】1對莊子“逍遙游”主旨的理解。 2借用寓言闡述深刻道理的技巧。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3 課時【

2、教學過程】 教 學 過 程 備注、補充課前準備1、熟讀課文,對照注解自行翻譯,提出語言文字方面的問題。2、概括各段大意,提出思想內容方面的問題。3、翻譯下列句子: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況且如果水的積聚不深厚,那么它負載大船就沒有力量。)奚以知其然也?(憑什么知道它是這樣的呢?)而彼且奚適也?(而它將要到哪里去呢?)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霧氣,空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相吹拂的結果。)一導語 (略)二、介紹作者,回顧儒家、法家、兵家、道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見課件)三、說說你心中的莊子,為莊子建一個個人檔案(見課件)四、解題:什么是“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

3、、自由自在地活動,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五、研讀課文(一)音讀正字音、明句。(見課件)2 / 8(二)意讀 疏字詞、通文意。 學習第一段1、學生齊讀第一段,并指定學生概括大意:鯤鵬翱翔要憑借大風。2、學生自譯自讀第一段3、內容探討:(1)開篇如何描寫鯤鵬?為什么要如此描寫鯤鵬?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范圍大(長度: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里)四個方面極寫鯤鵬形象磅礴壯觀。是為了與下文寫杯水、塵埃、蜩和學鳩對比提供鮮明的參照物。(2)大鵬是真正的逍遙嗎?明確:不是。將要“圖南”的大鵬必須有“海運風起”的條件,它也有所待,所以不逍遙?!疤熘n蒼,亦若是而已矣?!本褪钦f,人們仰而

4、觀天,蒼蒼而無所至極;殊不知九萬里高空的鵬俯而下視,也如人們仰視蒼天一樣。在九萬里高空的鵬把地面的人、物看得很渺小,但地面的人或其他小生物看遠在至極的高空的大鵬不是一樣的渺小嗎?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莊子完全泯除了事物的大小。在他看來,鯤鵬之大,塵埃之小,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逍遙。 (3)對蜩與學鳩的“笑”,作者贊同嗎?莊子意在表明什么? 不贊同。意在說明:A、“小知不及大知”?!斑m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所適的遠近不同,它們所憑借的條件(即所待)也是有區(qū)別的。所適越遠,所要憑借的條件就越是充足,換而言之,大鵬形體笨拙龐大,須培風才能高飛,須天池才可止

5、息。蜩與學鳩所憑借的風(或其他條件)比起大鵬就小多了。B、小大有別,但不論是小還是大,均未能進入逍遙游之境。(4)“亦若是則已矣”的“是”如何理解:指代天的樣子,一是蒼蒼,二是廣闊。指代上文描寫的鯤鵬騰飛的九萬里高空。(5)“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如何理解?說明天地萬物各有其不同,也有相通之處。塵埃可以成為霧氣,鯤可以成為鵬,積蓄就可以強大。然而,鵬要憑借風,霧氣要借助氣息,都還有所待。學習第二段1、學生齊讀第二段,并指定學生概括大意:萬物皆有所待,且有大小之辯。2、學生自譯自讀第二段。3、內容探討:(1)第二自然段具體寫了哪些內容?和第一自然段有何聯(lián)系? 明確 朝菌、蟪蛄為小年;

6、冥靈、大椿為大年。 二方比較可知:“小年不及大年”。彭祖以長壽聞名,眾人匹之,以小及大,可悲。湯之問棘,點名了“大小之辯”。歸納上文,補充印證。根據提示理清思路(見課件)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事物無論短命還是長壽,都受到限制)引“湯之問棘”補充印證,點明“小大之辨”(2)思考:本段第一句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小知不及大知”承上文,小結前面內容;“小年不及大年”啟本段下文。如何論證“小年不及大年”?例證:小年(朝菌、蟪蛄)眾人 大年(冥靈、大椿)彭祖學習第三自然段 1、 指名朗讀第三段2、 內容探討(1)指名復述內容明確 :本段作者從奇妙莫測的描寫后接以現(xiàn)實社會中四種人的具體論述,他們分別

7、能“效”“比”“合”“征”,但卻以世俗之見自視,以出類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為人生的境界,他們也僅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間罷了。宋榮子已經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內外榮辱的界限,卻“猶有未樹”;子列子能御風而行,超然于世,但還是要依賴于風(即“猶有所待”)。這兩個人都比眾人高出一籌,但未入道,沒有達到真正的“逍遙”。何謂“逍遙”呢?莊子告訴我們:“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痹鯓硬拍苓_到“逍遙”呢?用莊子之言即為“無己”“無功”“無名”。 (2)作者在本段中闡明了什么觀點?作者是如何闡述此觀點的? 明確 本段中闡明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即“無所待”的觀點。

8、 作者從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進而說明“小大之辯”,但本質相同,即萬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遙。接著,作者從自然界轉而寫現(xiàn)實社會,現(xiàn)實中的人有高出眾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還不是真正的“逍遙”。作者在徹底否定了“有所待”的萬物和現(xiàn)實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觀點“無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遙。小結文章論證思路(見課件)(三)悟讀析手法,談啟示。1、思考:什么才是作者所謂的“逍遙游”呢?(見課件)明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順應萬物本性、超越了一切現(xiàn)實困境、融合了物我,無所依賴、安寧恬靜、悠然自在的精神上的絕對自由。我們很多人的身上看到過這樣的人格:陶

9、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蘇軾: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老子: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如何做到逍遙游?(見課件)明確:無己,無功,無名。(1)“逍遙”之含義。 “逍遙”二字舊作“消搖”,郭慶藩莊子集釋引文云:“消搖者,調暢逸豫之意。夫至理內足,無時不適,止懷應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搖?!笔且环N閑適自得的心理狀態(tài)。細品課文之后,不難發(fā)現(xiàn),“游”主要有兩層含義:無限的思維空間。既然擺脫了仁義是非的束縛,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莊子稱之為“游心”,是超脫功利和現(xiàn)實境遇的神游;自由無礙的心境。“逍遙”之“游”,沒有世俗的羈絆,也沒有孔子那種不得已而“游”的不平

10、情緒,就可以真正做到無所忌憚,“安時處順”的暢達,保持淳樸真實的自然心態(tài)。擺脫了世俗標準,心理狀態(tài)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遙”呢? (2)“逍遙”的層次。 作為“逍遙游”的象征,莊子在文中運用他所擅長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種動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說最具有觀念意義的是斥鴳、大鵬和至人,表現(xiàn)了莊子對“游”的三個不同層次的認識:“小知”“有待”和“無窮”。斥鴳之流不知大鵬的九萬里圖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他們雖然也有“決起而飛”“騰躍而上”的快樂之游,但根本無涉于“逍遙”,這是最低層次的“游”。宋榮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謂超凡脫俗了

11、,但仍未達到逍遙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遙游”是徹底的“無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這才是真正的“無窮”之“游”。2、學習本文之后有何啟示?應該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觀點?(見課件) 明確 :文章從高遠之志、厚積之力、大小之辯到無待之游的描述,給人的啟示是遠大的志向應當通向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而不應局限于現(xiàn)實功利,成為物的仆役、異化的犧牲品。人應該有精神自由、個性解放的追求,這些都是莊子思想中的積極因素,我們應該繼承和發(fā)揚。而對于莊子思想中的虛無主義、絕對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識等消極因素,我們應當摒棄。作為新世紀的弄潮兒,同學們應該積極進取、奮力拼搏,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3、鑒賞本文的寫作技巧及藝術特點 (見課件)明確: 1、借用寓言說理。 魯迅評莊子的散文的特點說:“著書十萬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遙游運用大量的寓言把“無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鯤、鵬、學鳩、斥鷃,有的是根據神話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納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覺進入他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2、想象豐富,意境開闊。 如文章開頭寫鯤的神奇變化,鵬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寫鵬的南徙,一“擊”,一“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