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_第1頁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_第2頁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_第3頁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_第4頁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對瀟瀟暮雨灑江天,2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3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4苒苒物華休。5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6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7想佳人妝樓顓望,8誤幾回天際識歸舟。9爭知我,10倚闌干處,正恁凝愁。11【注釋】:1 唐教坊大曲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因?qū)龠叺貥非?故以甘州為名。八聲甘州是從大曲甘州截取一段而成的慢詞。 因全詞前后共八韻,故名八聲。又名瀟瀟雨、宴瑤沁池等。詞 譜以柳永為正體。九十七字,平韻。2 瀟瀟:形容雨聲急驟。3 凄緊:一作“凄慘”。4 是處:到處,處處。紅衰翠減:紅花綠葉,凋殘零落。李商 隱贈荷

2、花:“翠減紅衰愁煞人”。翠:一作“綠”。5 苒苒:茂盛的樣子。一說,同“冉冉”,猶言“漸漸”。物華: 美好的景物。6 渺邈:遙遠。7 淹留:久留。8 顓望:凝望。一作“長望”。9 天際識歸舟:語出謝眺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橋“天際識歸 舟,云中辨江樹”。10 爭:怎。11 恁:如此,這般。凝愁:凝結(jié)不解的深愁?!驹u析】:這首望鄉(xiāng)詞通篇貫串一個“望”字,作者的羈旅之愁, 飄泊之恨,盡從“望”中透出。上片是登樓凝望中所見,無論風光、景物、氣氛,都籠罩著悲涼 的秋意,觸動著抒情主人公的歸思?!皾u霜風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 當樓”三句,在深秋蕭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現(xiàn)游子的客中情懷,連鄙薄柳詞的蘇軾也以為“此語于

3、詩句不減唐人高處”(宋趙令畤侯蜻錄 引。能改齊漫錄作晁補之語)。下片是望中所思,從白已的望鄉(xiāng)想到意中人的望歸:她不但“歸 樓顓望”,甚至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望穿秋水之際,對白已的遲 遲不歸已生怨恨。如此著筆,便把本來的獨望變成了雙方關(guān)山遠隔的 千里相望,見出兩地同心,俱為情苦。雖然這是想象之辭,卻反映了 作者對獨守空閨的意中人的關(guān)切之情,似乎在遙遙相望中互通款曲, 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從而暗示讀者:其人未歸而其心已歸,這就更見 出歸思之切。另外,此詞多用雙聲疊韻詞,以聲為情,聲情并茂。雙聲如“清 秋”、“冷落”、“渺邈”等,疊韻如“長江”、“無語”、“闌干”等。它 們間見錯出,相互配合,時而

4、噎亮,時而幽咽。這白然有助于增強聲 調(diào)的亢墜抑揚,更好地表現(xiàn)心潮的起伏不平。【簡析】:這首傳頌千古的名作,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通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語淺而情深。是柳永同類作品中藝術(shù) 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減唐人高處”(蘇東坡語)。開頭兩句寫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個“對”字,已寫出登臨縱 目、望極天涯的境界。當時,天色已晚,暮雨瀟瀟,灑遍江天,千里 無垠。其中“雨”字,“灑”字,和“洗”字,三個上聲,循聲高誦, 定覺素秋清爽,無與倫比。白“漸霜風”句起,以一個“漸”字,領(lǐng)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漸” 字承上句而言,當此清秋復經(jīng)雨滌,于是時光景物,遂又生一番變化。 這樣詞人

5、用一 “漸字”,神態(tài)畢備。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覺涼風 忽至,其氣凄然而遒勁,直令衣單之游子,有不可禁當之勢。一 “緊” 字,又用上聲,氣氛聲韻寫盡悲秋之氣。再下一 “冷”字,上聲,層 層逼緊。而“凄緊”、“冷落”,又皆雙聲疊響,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 力量,緊接一句“殘照當樓”,境界全出。這一句精彩處在“當樓” 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氣一起襲來?!笆翘幖t衰翠減,苒苒物畢休?!痹~意由蒼莽悲壯,而轉(zhuǎn)入細致沉思,由仰觀而轉(zhuǎn)至俯察,又見處處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紅衰翠減”,乃用玉谿詩人之語,倍覺風流蘊藉。“苒苒”,正與“漸”字相 為呼應(yīng)。一 “休”字寓有無窮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長江水,無語 東流”寫的是

6、短暫與永恒、改變與不變之間的這種直令千古詞人思索 的宇宙人生哲理?!盁o語”二字乃“無情”之意,此句蘊含百感交集 的復雜心理。“不忍”句點明背景是登高臨遠,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 多一番情致。至此,詞以寫景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處在于詞人 善于推已及人,本是白己登遠眺,卻偏想故園之閨中人,應(yīng)也是登樓 望遠,佇盼游子歸來?!罢`幾回”三字更覺靈動。結(jié)句篇末點題?!耙嘘@干”,與“對”,與“當樓”,與“登高臨遠”, 與“望”,與“嘆”,與“想”,都相關(guān)聯(lián)、相輝映。詞中登高遠眺之 景,皆為“倚閨”時所見;思歸之情又是從“凝愁”中生發(fā);而“爭 知我”三字化實為虛,使思歸之苦,懷人之情表達更為曲折動人。這首詞章法結(jié)構(gòu)細密,寫景抒情融為一體,以鋪敘見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