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期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研究_第1頁
不同采收期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研究_第2頁
不同采收期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研究_第3頁
不同采收期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研究_第4頁
不同采收期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不同采收期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研究    李強摘要 為了研究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確定枸杞葉片的最佳采收時期,采用超聲波輔助法提取不同采收期枸杞葉片中的類黃酮,在291.5 nm處測定其吸光度,計算出不同采收時期枸杞葉片中類黃酮的含量。結果表明:5月中旬前后枸杞葉片中的類黃酮含量最高,6月、 7月以后葉片中的類黃酮含量緩慢減少。直到8月、9月采收的枸杞葉片的黃酮含量又會顯著增加,最高點在5月采收的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達到61.32 mg/g,因此這段時間的葉片最適宜采收。關鍵詞 采收期;枸杞葉片;類黃酮;含量s567 a 1

2、007-5739(2016)22-0059-02abstract the changes of flavonoids content of lycium barbaruml leaves in different picking periods was researched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best picking periods of lycium barbaruml leaves.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was used to extract total flavonoids in lycium barbaruml l

3、eaves with different picking periods,mearsuring the absorbance at 291.5 nm,the total flavonoids in different picking periods was calculated and the changing rule of flavonoids content was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from june to july picking period was decreasing.af

4、ter july,the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began to increase,until the end of september.f.the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on may 15 reached the high point which was 61.32 mg/g.thus,the best picking period of lycium barbaruml leaves was in may.key words picking periods;lycium barbaruml leaves;total flavonoid

5、s;content枸杞作為寧夏富民強區(qū)的優(yōu)勢產業(yè),近年來發(fā)展勢頭迅猛,到“十三五”末時,寧夏枸杞種植面積將穩(wěn)定在6.67萬hm2左右,總產值達到300億元以上。近些年來,隨著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對健康的越發(fā)重視,保健食品的消費量急劇增加。一直以來枸杞子都是重要的保健食品,是日常保健消費的主流,而對于寧夏枸杞葉的基礎性研究和開發(fā)卻相對較少。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葉又名“天精草”,祛五勞七傷?,F(xiàn)代科學研究證明枸杞葉具有養(yǎng)肝明目、軟化血管、清除體內自由基和抗衰老之效用1-2。目前,在寧夏當?shù)匾呀?jīng)開發(fā)出枸杞葉茶和保健蔬菜,但是與其枸杞的種植面積相比,開發(fā)的比例還很低。因此,加強對枸杞葉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6、是十分必要的。查閱相關文獻3-5,枸杞葉富含天然抗氧化成分類黃酮化合物,枸杞是中國特有樹種,主要在中國西北地區(qū)種植,國內外對枸杞葉本身研究較少。超聲波技術是利用超聲波在液體中的空化作用來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具有時間短、適應性廣等特點。本研究采用超聲波法提取寧夏枸杞葉片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類黃酮,確定提取類黃酮的工藝參數(shù)并測定不同采收期枸杞葉片中的類黃酮含量,比較不同采收期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確定枸杞葉最佳的采收時期。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研究材料:采收不同時期的寧夏枸杞鮮葉(采摘時間定在5月、6月、7月、8月、9月中旬進行),采自寧夏銀川南梁農場枸杞種植基地。供試儀器

7、與設備:u410超低溫冰柜(英國new brun-swick sci-entific)、索氏脂肪提取器(上海洪紀儀器設備有限公司)、電子天平(鄭州長城工貿有限公司)、722e 型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 re-52a型旋轉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jy92- 超聲波細胞粉碎機、dhg-9140a 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佳勝實驗設備有限公司)、dk-s28 型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精密實驗設備有限公司)、fdv dvtout-2hd 超微粉碎機(專利第115669號佑崎有限公司)、真空泵布氏漏斗以及安全實驗室常用儀器。供試試劑:蘆丁標準品;乙醇、石油醚、alcl3、甲醇,均為

8、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1.2 試驗方法1.2.1 枸杞葉片中總黃酮的提取6-8。將枸杞鮮葉放置在自然光下晾曬5 d,然后置于烘箱中干燥2 h(保持105 )后再粉碎至1 mm成枸杞葉粉末,待用。精確稱量10 g枸杞粉末,將其置于索氏脂肪提取器內,加入200 ml石油醚90 回流浸提脫脂約2 h至無色,取出包有樣品的濾紙置于烘箱中烘干。按固液比150(g/ml)加入70%乙醇,在420 w、55 的條件下于超聲波細胞粉碎機中處理60 min。再用真空抽濾,上清液用95%乙醇定容至100 ml備用9。1.2.2 標準曲線的繪制。將蘆丁充分干燥至恒重,再用電子天平準確稱量10.000 m

9、g(120 干燥至恒重)的蘆丁標準品,加入甲醇溶解并定容于100 ml的容量瓶中,得到質量濃度為0.1 mg/ml的蘆丁對照標準液。準確吸取上述蘆丁對照標準液0、0.5、1.0、1.5、2.0、2.5、3.0 ml于10 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1% alcl3顯色劑1 ml,加入95%乙醇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配制成系列標準溶液,以第一管溶液作空白,在500 nm處分別測定吸光度10,以吸光度為橫坐標,樣品濃度為縱坐標,繪制出標準曲線11,得到線性回歸方程,得吸光度a-質量濃度c的標準曲線(表1、圖1),求得回歸方程c=22.039a+0.002 4(r2=0.999 6)。 由標準

10、曲線求出試樣中類黃酮提取液的濃度,再計算樣品中類黃酮的含量,計算公式如下:m=c×10×10/w式中:c為根據(jù)回歸方程計算出類黃酮提取液的質量濃度(mg/ml);10為提取液定容時的體積(ml);10為顯色反應時稀釋的倍數(shù);w為樣品的質量(g)。2 結果與分析將不同采收時期枸杞葉片的吸光度,濃度值及類黃酮含量整理成表2。為了對比方便,再將59月不同采收時期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的平均值繪制成柱形圖來進行比較,結果見圖2。由圖2可以看出,在59月采摘的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以5月最高,6月、7月開始降低,到8月、9月又顯著增加的一個趨勢,其中5月采摘的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高達61

11、.32 mg/g,而到6月則降低到35.12 mg/g。3 結論與討論該試驗結果表明,5月中旬前后枸杞葉片中的類黃酮的含量最高,6月、 7月以后葉片中的類黃酮含量緩慢減少。直到8月、9月采收的枸杞葉片的黃酮含量又會顯著增加,最高點在5月采收的枸杞葉片中,類黃酮含量達到61.32 mg/g,因此5月是最適宜采收枸杞葉片的時間。5月采摘的枸杞葉片中的類黃酮物質處于最高值,即此時的枸杞葉片最嫩也最適宜采收,而到了8月、9月雖然類黃酮的含量也較高,但是此時葉片纖維化嚴重,并不適宜加工利用。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2個方面:一是氣候影響。寧夏位于中國西北,屬于內陸干旱沙漠型氣候,少雨、多風、光照充足、冬

12、季漫長,每年的5月以后氣溫迅速回升、日照相對較強,農作物依靠黃河補水較足,枸杞植株喜熱需水,在這個階段生長最為旺盛,類黃酮物質也容易積累;二是5月的寧夏枸杞正處于春季萌芽期,而8月、9月初枸杞采果基本結束,葉片急劇老化,因而處于組織正在快速生長的嫩葉和逐漸纖維化的老葉對類似于類黃酮物質這樣的功效成分積累量也有增加。類黃酮化合物是一類天然產物,廣泛存在于各種植物組織中,是許多天熱產物中的有效成分。多種方法均可以測定枸杞葉片中的類黃酮含量,如熱水浸提法、乙醇提取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譜法、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萃取法、離子交換法、大孔吸附樹脂法、微波提取法等。該研究結果表明,超聲波輔助提取法時間少

13、、提取率高、成本較低、污染最小、實現(xiàn)產業(yè)化也較為容易。從保健及新資源食品開發(fā)角度來看,該結果可以指導研發(fā)人員在適宜的時間采收枸杞葉片來提取類黃酮化合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枸杞葉的深度研究和產業(yè)開發(fā)起到基礎性作用。4 參考文獻1 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m.上海:上??茖W技術學術出版社,1980:1162.2 賀曉慧,賈孟輝,俞維,等.寧夏枸杞葉基礎研究述要及應用開發(fā)的前景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18(5):1111.3李國莉,黃元慶.寧夏枸杞不同組分黃酮含量分析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1995,17(2):114.4 趙永光,趙瑩,張建平,等.超聲波法提取枸杞葉中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j.中國釀造,2009(12):131-133.5 唐栩,許東暉,梅雪婷,等.26種黃酮類天然活性成分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藥材,2003,26(1):46-54.6 延璽,劉會青,鄒永青,等.黃酮類化合物生理活性及合成研究進展j.有機化學,2008,28(9):1534-1544.7 龔金炎,吳曉琴,毛建衛(wèi),等.黃酮類化合物抗抑郁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2,42(1):195-200.8 劉志勤,曹緯國,陶燕鐸,等.青海枸杞葉總黃酮含量的測定j.青海科技,200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