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初級漢語甲級漢字的教學策略_第1頁
探討初級漢語甲級漢字的教學策略_第2頁
探討初級漢語甲級漢字的教學策略_第3頁
探討初級漢語甲級漢字的教學策略_第4頁
探討初級漢語甲級漢字的教學策略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探討初級漢語甲級漢字的教學策略    李高翔摘要:本文針對初級漢語學習者,探討初級階段符合四種造字法規(guī)范的甲級字的教學方法。關鍵詞:初級漢語 甲級字 教學方法:h193.3 :a :1009-5349(2017)07-0159-02漢字是漢語表達的重要方式,因而是漢語學習過程中不可回避的重難點。對于初學者而言,掌握大綱所規(guī)定的800個甲級字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本文主要針對符合四種造字法(象形、指事、形聲、會意),或者說雖然經過了演變,但今天呈現(xiàn)的字形仍能夠通過理據重構的方法歸于四種造字法的字,探討其教學方法。一、由字形出發(fā)認讀甲級字(一)針對象形

2、字、指事字追根溯源法象形字多是獨體的、筆畫較簡單的字形,且它們多是一些事物的名稱,比如日、月、人、牛、羊、目、女等,這些字剛開始都是仿照具體的事物形態(tài)刻畫而成的,與實物非常相似,因此被稱作“象形字”。在教授這類漢字時,不妨直接展示出這“物字”的過程,比如“目”字,學生可以互相觀察一下彼此的眼睛,都是眼眶中一個圓圓的瞳孔,恰似“目”字古代的字形,隨著時間的推移,字形的方向發(fā)生了改變,再加上筆畫被拉直,就出現(xiàn)了現(xiàn)在的形體;“日”也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適當拓展,給學生一個部件的意識,即提示他們,若在今后的學習中碰到帶有“目”“日”的漢字,那么這些字的含義大多和其部件的意思有關,如“眼”“明

3、”等,這樣對他們今后識讀漢字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且有助于日后形聲字和會意字的教學。但就字形復雜的象形字,上面的辦法是不行的,不僅不能解釋字義,還會在學生的漢字識記上造成不必要的負擔。這時,可以采取另一種方法,即組詞造句法。如“身”字,可以組詞“身體”,造句“我的身體很健康”,這樣學生既明白了漢字的字義,又學會了字詞具體運用的語境。而指事字,則是象形字上附加了指示符號形成的字,它可以在象形字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比如亦、本、末等,“本”和“末”都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礎上,分別于下方和上方加了一橫,分指樹的根部和梢部,重點突出,意義明確,“樹根”和“樹梢”正是“本”和“末”的本義。在此要注意的是,漢

4、字的本義不一定都是漢字的常用義,而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因其實用性要求應重點教授常用義。(二)針對會意字合義教學法會意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意義的部件組合而成的。這類字的講解可以先拆字形,分別講清其組合部分的意思,組合后的原字意義就不言而喻了,比如“好、從、明、休”等。“明”字由“日”“月”組成,“日”“月”在我們肉眼看來都是發(fā)光發(fā)亮之物,合在一處自然就有了“明亮”之義,這時可以給學生造個句子“燈泡很明”,即告訴學生幾乎所有發(fā)光發(fā)亮的物體在表示其明亮時,均可用“明”。如此形象生動、具體可感的例子和情景,可以增加學習的樂趣,強化學生的記憶。(三)針對形聲字形聲分析法形聲字和會意字一樣多是由兩個或多個

5、部件組合而成,只不過它的部件中有一部分表音,有一部分表意。那么它的教法應和會意字的教法有相似之處,也是將漢字拆分后,點明何處表音,何處表意,而后組合成整字,比如“根”字,“木”表意,“艮”表音,本指草木之根,由此形成了這個漢字,這時學生便可初步形成漢字是音形義結合體的意識了。至于形聲字中語音演變、音符不能發(fā)揮表音作用的字,就不適合以上教學方法了,在初級教學中只能另謀他法,具體字形具體分析,在此不做贅述。(四)針對簡化字理據重構法漢字中另有一部分字體,由于歷史變遷、時代要求等原因發(fā)生了簡化或繁化,其原有的構形理據已被破壞,但現(xiàn)存字形卻能通過理據重構的方法,得到新的意義(此意義必須直觀簡潔明了、對

6、對外漢字教學有幫助),這時也可將其勉強歸入以上四種造字法中,再運用上面所述方法進行教學,比如“歡”。它的古字形為“歡”,從欠雚聲,今天為了提高書寫速度,破壞了漢字原有的構形理據,不可再稱為形聲字,但我們可以通過理據重構賦予它新的意義,從而幫助教學:“又”為手,“欠”為“口”,合起來表示“高興時我們會興奮地揮舞手臂或開口大笑”,這樣既可以與一貫教學的部件象形意義一致,強化學生記憶,又可以很巧妙地解釋字義,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漢字的教學不可能只就某一類字形死板地采取某一固定的方法,以上幾種方法的交叉使用對于學生識讀、掌握漢字必定大有裨益。二、甲級字的筆畫習得方法漢字書寫是學習漢字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

7、節(jié),因而探索更為有效的教授和學習方法尤為重要。漢字的書寫有四個方面的內容:筆形、筆順、筆畫組合和漢字結構。這些內容繁雜而瑣碎,切不可一堂課機械灌輸,那樣學生不僅學不會,還會產生漢字書寫的恐懼感;只可循序漸進,在每節(jié)課的漢字教學中,根據所要教授的字形,一點一滴地滲透,逐漸豐富學生的漢字書寫知識,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漢字書寫意識。本文主要就教授的具體方法提兩點建議:(一)動態(tài)書寫練習法漢字教學初級階段,學生以緩慢的模仿學習為主,若被模仿的對象能呈現(xiàn)動態(tài)變化,那學生就可以更準確地把握漢字的筆勢形態(tài)、筆順先后以及筆畫組合和漢字結構,因而教師應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展示漢字的筆畫筆順,或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動態(tài)教學

8、。教學過程中需注意的是,應盡量放慢書寫速度,確保所有學生均可跟上進度,同時給學生講解一些筆畫規(guī)則,并做示范,對于不符合筆順規(guī)則的特殊漢字更應多做強調,以強化學生的記憶。學生應準備田字格或米字格紙,根據教師的展示逐筆書寫各個筆畫,最后組成漢字,同時要注意漢字的結構,不同的部件要寫到相應的部位;課下也應通過臨摹字帖多加練習,從整體上感知漢字筆畫的組合和漢字的結構。(二)形近字對比法漢字中有許多字形相近的字體,它們的字形結構基本一致,筆畫數也幾乎相同,比如“本、末、未”“烏、鳥”“已、己、巳”等。形近字的教學只能由教師來主導,教師應有意識地分類整理形近字,引導學生區(qū)分不同的字體各自天差地別的含義,學

9、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形近字,以期減少以后的誤讀誤寫。 另外,漢字的筆形種類也很多,重要的是有些筆形之間的差異卻很小很小,比如說“風”和“幾”的第二筆,“風”字第二畫為橫折捺折鉤,“幾”字的第二畫卻是“橫折豎折橫折鉤”,這樣細微的差別很多中國學生也不能發(fā)現(xiàn),在書寫過程中得不到廣泛的注意,外國學生更是難以在書寫中區(qū)別出兩者,這也是教師應重點教授的。三、初級階段漢字教學設想這一部分主要是運用前兩部分所提到的教學方法進行虛擬實踐。教學內容選取了北京華文學院主編的漢語2第一課,教學對象主要針對英國的初級漢語學習者,教學以板書教學為主,多媒體設備為輔。本課漢字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掌握“木”字部首“果、梨、

10、桌、椅、林、森”等漢字,明白它們共有的意義,形成一定的部首意識;掌握以上漢字的筆畫筆順,并能正確書寫。漢字的教授過程主要分為三部分:首先給學生講授漢字的意思,最好對應相應的英語;其次用所學漢字造句,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明白漢字的用法,以便日后進行口語交際;最后一筆一畫地教學生每個漢字的具體筆畫筆順,而學生也用田字格本跟著老師多加練習。比如在教授“果、梨、桌、椅、林、森”等字之前先回顧以前學過的“木”的意思及其筆畫筆順,由此為基礎開始講解。首先“木”字部的字與樹木有關系,那么“林”是兩棵樹,代表著一片樹林,而“森”是三棵樹,“木”的部件更多,那它代表的是更大的一片樹林。這時可以幫助學生造句“我家附

11、近有一片小樹林”“ 我家附近有一大片森林”等,強化其口語交際能力。最后就是教師帶領著學生在黑板上寫“木”字的筆順橫、豎、撇、捺,最后再組合成“林”和“森”,寫的過程中要提示學生數一下筆畫數,并注意筆畫書寫要先橫后豎、先撇后捺,而整個字的書寫要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同時學生跟著老師的示范和講解在田字本上模仿書寫。這一過程要多次重復示范,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一次次展示,直到所有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筆順寫出正確的漢字。教授“果、梨、桌、椅”等字時方法也一樣,只不過要分別告訴學生和“木”部相關的字可以表示樹上的果實,也可以表示用木頭做成的東西,這時可以分別給學生對應fruit、pear、table和chair,讓學生對詞義有一個更為直觀明確的認識。作出以上的教學設想后,筆者找到了學校里國際交流學院初級水平的漢語學習者,運用以上方法進行了實踐。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學習漢字的樂趣,尤其是象形字,他們覺得很有趣,因而學習的積極性十分高,最基本的象形字通過聯(lián)想事物形態(tài)能夠很快地掌握,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筆者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給初學者造成了記憶上的負擔,尤其是在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學習上,學生很容易就記混了。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是以上所述方法適用的字形有限,有一部分甲級字難以包含在里面,這一部分的漢字只能通過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