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實驗探究專題答案_第1頁
初中生物實驗探究專題答案_第2頁
初中生物實驗探究專題答案_第3頁
初中生物實驗探究專題答案_第4頁
初中生物實驗探究專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探究專題答案1. (3)濕土 對照實驗 數量 形成對照 (4)濕土一側的鼠婦較多2. (1)對照 光照 溫度(2)光照 溫度(3)1(4)建議一:每組應該增加帶芽甘薯數量建議二:應增加高溫實驗組(或增加弱光照實驗組)3. (1)如圖(2)水蚤、河蚌的食物豐富,數量增加 細菌等微生物(分解者)(3)生物富集(4)盡量不使用含汞的電池;對于廢舊電池,分類回收處理等4.(1)陽光(2)分解者(3)水藻(4)光合作用(產生氧氣)(5)氧氣(6)光5. (1)小魚 水草 細菌等(或微生物)(2)比較長 植物(3)小于(4)少 自我調節(jié)6. (1)C(2) (3)見右圖(4) 7. (1)紅細胞 細(

2、2)擦鏡紙(3)50(4)同型8.(1)ACBDFE(2)生理鹽水(3)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4)防止產生氣泡 (5)一側 吸水紙9. 鏡頭應用擦鏡紙擦拭載玻片上應滴加生理鹽水未蓋蓋玻 物鏡應接近玻片標本。10. (1)D (2)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3)A (4)C 11. (1)(2)草履蟲逃避有害的刺激 草履蟲趨向有利的刺激(3)單細胞的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4)表層 表層含氧多,草履蟲要呼吸 草履蟲整個身體由一個細胞構成,具有細胞結構;它能通過表膜進行呼吸;能通過胞肛和收集管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能通過口溝攝取營養(yǎng);能生長和繁殖(寫出其中的任何兩條皆可)12.(1)2 1 3 適

3、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氣 適宜的溫度(2)對照 不能萌發(fā) 適宜的溫度13. (1)A、B 光照(2)A、C (3)大豆應平均分配 或大豆應有發(fā)芽能力(生命力旺盛)14. (1)黑暗環(huán)境 23 潮濕(2)光對大豆的發(fā)芽沒有影響(3)種子的胚已經死亡或種子處于休眠狀態(tài)15. (1)種子萌發(fā)需要水(2)不能 因為沒有設計不同溫度的對照實驗(3)不能 因為B與C之間存在兩項(空氣、光照)不同條件的對比(或存在兩個變量)(4)增加一個與B相同的裝置,并在裝置外罩上一個不透光的箱子(或給裝置遮光)(5)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16. (1)奶奶和乙(2)花生的不同品種 相同(3)隨機(4)計算平均值(5)

4、不一定 大花生種在貧瘠的土地上,果實將會變小,環(huán)境的變化會影響生物性狀的表現(xiàn)(6)遺傳物質 環(huán)境17. (1)土壤是種子萌發(fā)的必要條件嗎?(2)土壤不是種子萌發(fā)的必要條件 (3)土壤 水 溫暖(4)兩個培養(yǎng)皿中的種子都能萌發(fā)(5)土壤不是種子萌發(fā)的必要條件18. (1)× (2)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氣(3)設計與圖示相同的裝置,將裝置放在冰箱中。19. (1)導管(2)氣孔 蒸騰(3)韌皮部(4)紅墨水20. (1)三 (2)丙 (3)40 34(4)葉片 蒸騰作用 導管21. (1)對照 光照 1與4 (2)號(3)缺氧,能量供應不足(4)無性生殖(營養(yǎng)繁殖) 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狀

5、較為一致(5)有 如果每組實驗只提供一塊馬鈴薯,容易出現(xiàn)誤差。22. (一)低溫 (二)(1)等量(或數量相等) (2)25(四)(1)對照 (2)空氣(或氧氣)、光、自身遺傳特征 (3)薄膜育秧或地膜覆蓋23. (1)含氮的無機鹽影響植物的生長嗎?(2)含氮的無機鹽影響植物的生長(或含氮的無機鹽不會影響植物的生長)(3)含氮(4)甲(5)含氮的無機鹽會影響植物的生長24. (1)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 (2)土壤浸出液 不含氮的土壤浸出液(3)定時通入氣體(4)無土栽培25. 步驟2用鑷子撕取蠶豆葉片表皮兩塊,分別置于載玻片中央的液滴中,蓋上蓋玻片,制成玻片標本。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如果蒸餾水

6、中氣孔開放,蔗糖液中氣孔關閉,說明失水使氣孔關閉,吸水使氣孔開放。如果蒸餾水中氣孔關閉,蔗糖液中氣孔開放,說明失水使氣孔開放,吸水使氣孔關閉。26. (1)防止水分蒸發(fā)(2)實驗前后分別稱取實驗裝置的總質量,二者之差為失水的重量。(3)A和B (4)增大 蒸騰作用旺盛(5)木質部(或導管)27. (1)甲與乙或甲與丙 (2)細木條會復燃 說明金魚藻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了氧氣(3)增加 碳酸氫鈉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增多28. . (1)三(或3)(2)甲;陰暗、適宜的溫度 乙:光照充足、適宜的溫度 同樣材料(同樣多株韭苗或同樣多株蒜苗)(3)甲:變黃 乙:變綠 或甲:變綠 乙

7、:變黃29. (1)葉綠素的形成與光照有關嗎?(2)葉綠素的形成與光照有關。 (3)光下 黑暗 黃(淺黃)(4)葉綠素必須在光下才能形成(葉綠素的形成與光照有關)。30. (1)消耗掉葉片內的淀粉(2)植物的蒸騰作用和液體的蒸發(fā)(3)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4)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增施有機肥料、合理密植、間作套種等31. (1)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逐漸增強(2)氣孔不能32. (1)不是來自于土壤 無機鹽蒸騰 (2)植物能清潔空氣(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黑暗中植物不能產生氧氣,故小白鼠死亡。33. (1)缺氧(或缺少氧氣

8、)(2)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3)氧氣(4)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34.(1)防止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2)二氧化碳(3)氧氣(4)二氧化碳 氧氣(5)有機物的合成與運輸 植物對礦質營養(yǎng)的吸收 細胞的分裂和生長35.(1)無明顯變化 二氧化碳較少 渾濁 二氧化碳較多(2)二氧化碳 組織細胞【的呼吸作用 】 毛細血管 肺泡 呼氣36. 加強 加強 種子呼吸作用加強后提供幼苗較多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水+能量減弱 缺氧導致種子的呼吸作用減弱提供給幼苗的二氧化碳減少37. (1)對照(2)A裝置中澄清的石灰水無變化,B裝置中石灰水變渾濁(3)呼吸 線粒體 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4)種子應晾曬

9、干后再貯存38. (1)二氧化碳(2)蒸騰作用 夜間不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3)木質部(的導管)(4)嫁接 子房39. (1)避免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影響實驗效果(2)渾濁,二氧化碳(3)熄滅,氧氣(4)植物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消耗氧氣40. (1)塑料袋包住整個裝置(敘述合理即可) 缺少對照實驗(2)去掉全部葉(3)甲塑料袋內壁上出現(xiàn)大量水珠 乙塑料袋內壁上幾乎沒有水珠. (七年級下冊)1. (1)哪種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2)桔子 蘋果2. (1)花生 花生容易燃燒,玉米和葡萄不易燃燒(2)花生中含有能量(3)根據測得的水溫變化數值,再換算出熱能數(4)重復組3. 假設

10、:番茄生吃能夠攝入更多的維生素C(或:番茄熟吃能夠攝入更多的維生素C) 不合理之處:(1)步驟中應分別注入同一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2毫升(2)步驟中吸取熟番茄汁液前應將滴管洗凈、吸干預測三種實驗結果:(1)若a<b,說明生番茄汁液含更多的維生素C,番茄生吃能攝入更多的維生素C。(2)若a>b,說明熟番茄汁液含更多的維生素C,番茄熟吃能攝入更多的維生素C。(3)若a=b,說明生番茄汁和熟番茄汁含有的維生素C相等,番茄生吃、熟吃都不影響維生素C含量。4. (1)1一變藍 2不變藍 3一變藍(2)因為酶起作用的最適宜溫度是37(3)胃液、唾液、膽汁三種消化液中哪種含有淀粉酶(4)唾液含有淀

11、粉酶,胃液和膽汁中不含有淀粉酶5. (1)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或答:牙齒和舌的作用)(2)腆液 (3)1(4)對照(對比)或(對照試驗、實驗)(5)1號和2號(6)唾液 溫度(7)B6. (1)唾液淀粉酶列淀粉有消化作用(2)向A試管中加入的唾液和向B試管中加入的清水量不同(3)B A 饅頭中的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7. (1)遇碘變藍 (2)1、3、4(3分) 淀粉沒有被分解(3)唾液淀粉酶發(fā)揮作用的最適宜溫度是37(或人體體溫為37等)(4)2 溫度(5)唾液中含有的酶能將淀粉分解(6)唾液加得不夠多,或操作時間太久,淀粉酶已經失去了活性。8. (1)含有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2)使用溫

12、水浸泡,可縮短浸水時間 因為在適宜的溫度下,酶的分解能力(活性、催化效率)較強(3)溫度過高時,酶會失去活性(死亡)(4)絲質及羊毛衣料都含有蛋白質,使用這種洗衣粉,會損壞衣料9. (1)正常喂養(yǎng),不加甲狀腺激素 發(fā)育較快,是小型青蛙(2)乙(3)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能促進青蛙的發(fā)育(4)地方性甲狀腺腫 海帶紫菜10. (1)甲狀腺激素有什么作用?(2)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生物的生長發(fā)育;(3)含甲狀腺激素的飼料;(4)有無甲狀腺激素;(5)甲正常發(fā)育,乙迅速發(fā)育成小青蛙(6)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生物的發(fā)育11. (1)廢電池浸出液對黃豆幼苗的生長有無影響(2)廢電池浸出液對黃豆幼苗的生長

13、具有抑制作用(或廢電池浸出液對黃豆幼苗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3)等量的電池浸出液(無“等量”不得分) 平均高度(4)廢電池浸出液對黃豆幼苗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其它合理回答也可)(5)(其它合理回答亦可)組別A組B組幼苗高度第1株第2株第10株平均高度12. (1)廢電池浸出液會影響金魚的壽命嗎?(2)大小 品種是一樣的(3)廢電池浸出液對金魚的壽命有影響(4)需要 取同樣的魚缸加入等量的無污染的河水,在向魚缸中放入三只金魚,定時喂養(yǎng)同種飼料,觀察記錄。(5)禁止生產和銷售危害性大的電池;大力開發(fā)無公害的環(huán)保電池 ;對于廢電池,應及時回收,集中進行安全處理。(回答出兩條即可)13. (1)不同p

14、H的酸雨對小麥種子萌發(fā)率的影響程度不同(或相同)(2)用上述實驗裝置和試劑,采用兩種濃度不同pH<5.6的“酸雨”進行實驗,設置清水作為對照,在三個花盆中播種同樣數量(例如50粒)的小麥種子,在相同而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如7天)后,分別統(tǒng)計三個裝置中種子的萌發(fā)率(3)如果三個裝置中,種子萌發(fā)率沒有差異,那么說明酸雨對種子萌發(fā)芽沒有影響;如果三個裝置中,pH越小,種子萌發(fā)率越低,說明酸雨對種子萌發(fā)有抑制作用;如果三個裝置中pH越小,種子萌發(fā)率越高,說明酸雨對種子萌發(fā)有促進作用。14. (1)酸雨對植物的生長會有影響嗎?(2)酸雨對植物的生長有影響或酸雨對植物的生長沒有影響。(3)沒有

15、(4)A(5)酸雨對植物的生長有不良影響。(6)不行。只用一粒種子做實驗存在偶然性,影響實驗的可信度。15. (1)(1)不對之處一:各燒杯內的生物都不一樣;修改意見:應該在三個燒杯內放入相同的生物,例如每個燒杯內都有大小相近的水藻、田螺和小魚。不對之處二:觀察的時間間隔太長;修改意見:應該縮短觀察間隔時間;(2)C(3)是(八年級上冊)1. (1)先天性行為 學習行為(2)不同的動物“嘗試與錯誤”的次數一樣嗎?(3)不同的動物“嘗試與錯誤”的次數不一樣。越高等的動物“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4)人類是動物界進化等級最高的類群,人類的學習行為也是動物界中最為復雜多樣的。同時,從某種意義說,人

16、類的生存質量也更多地依賴學習行為。人類有復雜的語言文字,有著其他任何動物都沒有的、依靠第二信號系統(tǒng)的學習行為。面對信息時代的到來,人類應該具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2. (1)A(2)B (3)D 3. (1)巴斯德(2)彎曲的曲頸瓶能使外界空氣進入,而空氣中的微生物卻無法進入瓶內(3)要點:空氣中的細菌進入肉湯中并大量繁殖(4)殺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5)高溫加熱 (6)分解者4. (1)和 酵母菌能將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或二氧化碳)(答案合理即可) 與 溫度或和 營養(yǎng)物質(或葡萄糖)(2)適宜的溫度、營養(yǎng)物質或葡萄糖(水分、缺氧)(3)線粒體數量增多,呼吸作用加強,為生命活動提供了足夠的

17、能量5. (1)滅菌(2)加入乳酸菌(3)促進乳酸菌繁殖(4)乳酸菌發(fā)酵需要無氧的條件(5)產生了乳酸6. (1)發(fā)面的時間與溫度有關(2)相同(3)實驗(4)酵母菌 真菌 單細胞7. (1)真菌(酵母菌或曲霉和酵母菌均可) 葡萄糖 酒精(2)高溫殺死了酒曲中的真菌(酵母菌或曲霉和酵母菌均可)(3)另一組不加酒曲(或一組加酒曲,另一組不加酒曲)(八年級下冊)1. (1)卵生 蝌蚪(2)(3)被孵化的蛙卵的數量(4)號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號缸中蛙卵的孵化率遠低于號缸”)2. (1)溫度(2)丁 乙(3)污染的河水 降低3. (1)精子 Y(2)不透明(3)需要(4)求和f (或取平均) A:B=102:98(或其他相同比值的數字:或正確的語言表述) (5)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4. (1)取平均值 (2)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擾(3)加速(提高、增加、加快、促進等)(4)尼古丁、焦油等 以吸煙危害健康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